从土尔扈特回归浅析清朝的民族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土尔扈特回归浅析清朝的民族政策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统治了中国长达268年,是一个以满族为统治民族的王朝。清军入关后,清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民族宗教政策,是清朝江山能否稳固的关键,这一时期,清朝民族统治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利用黄教团结和笼络各少数民族,从而巧妙地化解了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达到了统一。

标签:清朝;土尔扈特;回归;民族政策

公元1644年至公元1911年,清朝统治了中国268年,并且创造了历史上的“康乾盛世”。中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常年由大汉民族统治,众所周知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满族曾被汉人认为是一个没有文化的蛮夷民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足挂齿的弱小民族,用他的精兵铁蹄踏破了中原的宁静,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中国。那么,一个曾经被人看不起的少数民族如何让具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大汉民族对其臣服?他又用怎样的民族政策来统治其他的民族呢?历史往往就是这样扑朔迷离,我们将发生在17世纪的一件历史事件作为切入点,来剖析一下清朝的民族政策。

公元1771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土尔扈特蒙古在远离故土一个半世纪后,又举部东归祖国,他们经长途跋涉、历尽艰辛,从俄国的土地上返回到了中国,创造了震惊中外的伟大壮举。

此时正值清朝的盛世时期,这一事件如同石破天惊一般,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朝野上下顿时沉浸在国势强大、万众归一的欢庆之中。当然,令人欢欣鼓舞的不只这件事,这一年,又是乾隆母亲钮钴禄氏皇太后的八十寿辰和乾隆皇帝的六十一岁生日,也是在这一年,为庆祝寿辰而仿西藏布达拉宫修建的普陀宗乘之庙也正式落成了,这接连的好事和种种吉兆的出现,对于好大喜功、耀德扬威的乾隆皇帝来说,无疑要大事庆贺一番。于是乾隆皇帝将一系列的接见及庆贺之事都定在了承德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举行,并为此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秋,紫塞大地上洋溢着一派欢乐祥和、喜气洋洋的气氛。

清朝剛入关之时,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其他民族采取了“民族屠杀、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民族隔离、民族监视和消灭先进民族的文明、挑拨各族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关系,使他们互相制约”的种种手段。随着统治地位的逐渐巩固,清朝统治者也逐渐地改变了原来的民族政策,开始大量的接受中原汉文化,对其他民族采取了“恩威并施、刚柔相济”的手段,在笼络各民族的同时又对其严加防范。然而,对于土部的回归却一反常态表现的欢欣鼓舞,这又是为何?让我们来看一看土部远离和回归的始末。

一、土尔扈特部的远离和回归

16世纪,在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居住着土尔扈特、准葛尔、和硕特、杜尔

伯特四部蒙古族。17世纪初,由于内忧外患,牧场拥挤,为了避免战乱,土尔扈特部于1628年也就是明崇祯元年迁徙到当时的无主之地伏尔加河流域游牧。虽然他们远离祖国,但始终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640年,即明崇祯十三年,土尔扈特部和鄂尔勒克率领其子书库尔岱青和伊勒登返回准葛尔,参加喀尔喀、卫拉特蒙古各部落首领的会盟,制订了著名的《卫拉特法典》。清朝时更是经常派使臣向清政府奉表入贡,表贡不绝。尽管相隔千山万水,远离祖国的游子始终心系祖国,祖国也始终关怀着远方的游子。1712年,也就是康熙五十一年,土尔扈特汗国萨穆坦使团经库仑、张家口抵达北京,向康熙皇帝递交奏书,同年5月,清政府组建使团,出访土尔扈特汗国。历时两年多,1714年7月,使团到达阿玉奇汗驻地马奴托海。频繁的往来,既密切了关系,更深化了千山万水也隔不断的亲情。

18世紀20年代后,长期远离祖国的土尔扈特部逐渐被沙皇俄国所控制。从此,土尔扈特部蒙受了深重的灾难。沙皇俄国限制土尔扈特部的宗教自由,强迫他们放弃喇嘛教,改信东正教。同时,他们还强取豪夺,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和奴役,他们强迫土尔扈特人入伍,充当炮灰。仅渥巴锡执政的十年间,沙皇俄国在土尔扈特部就征兵32次,征畜56次,部落子弟在战争中死亡高达8万人,征去战死的大牲畜多达40万头。部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灭族之灾笼罩着整个部落。人们感到在俄国再也活不下去了,人们惊呼“汗国的末日到了!”

为了民族自救,年轻的首领渥巴锡毅然地做出了武装起义、东返故土、回归祖国的决定。他说:“为了摆脱俄国的压迫,别无他法,只要回归祖国,就可以生活在古老的国教、国语的中国同胞那里,和决定今生来世幸福的崇拜之地。”首领的决策体现了整个部落的共同意志,也变成了人们的共同行动,他们高呼“我们的子孙永远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祖国去。”于是,一场震惊中外的伟大回归开始了。

1771年1月17日,伏尔加河下游两岸寒风凛冽、白雪皑皑。渥巴锡亲手点燃了自己的木质宫殿,人们抛弃了不能带走的物品,成千上万的土尔扈特妇孺老人乘上早已准备的马车、骆驼和雪橇,在土尔扈特的骑兵的保护下,一支由33361户、168083人组成的庞大队伍,离开了他们生活了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异乡,开始了回归祖国的漫漫征程。

7月中旬,历经千辛万苦的土尔扈特部越过俄国的边界小堡——坑格勒图拉,到达了伊犁西南塔木哈卡伦附近。7月20日,也就是乾隆三十六年六月初九,策伯克多尔济率领的前锋部队,在伊犁河流域的察林河畔与前来相迎的清军相遇。此时,出发时近17万人的浩荡大军仅剩下66013人,牲畜全部丢失,他们风尘满面、形容枯槁、衣不遮体、鞋靴全无。至此,这支历时7个多月、征程万余里,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冲破道道围追堵截渴望回家的队伍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土部的回归壮举震惊了中外,无疑是对清朝统治的肯定,也充分证明了当时的清王朝执行的民族政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兴黄教以安众蒙古的民族政策

清朝的统治者,面对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民族,一般是采取歧视防范、怀柔安抚并重的统治策略,其目的是确保本民族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同时,清朝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是“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也就是保持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采取措施,加强统治和管理。

所有的成功者都有他的伟大之处,清朝统治者的伟大之处就是放弃了自己的宗教,而改信了佛教(喇嘛教)。

处理好与蒙古族的关系,一直是清政府民族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蒙古族人数众多,而且部系繁杂、武力强大,居住地域广泛,几乎控制了北部半个中国的地域。因此如何处理好和蒙古族的关系,决定了清朝统治地位的稳固与否,这成了清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中心。于是,清政府把推崇黄教作为思想统治的手段,“兴黄教以安众蒙古”,是清朝的既定国策。乾隆皇帝在《喇嘛说》一书中说到:“兴黄教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因此,清政府不惜大量财力在各地修建了许多喇嘛庙,供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瞻礼和居住,巧妙地消解了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

就以清政府对土尔扈特部的回归的态度为例,当时主要采取的优抚和怀柔措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妥善安置,二是封爵厚赏。其实明眼人都清楚,当时的清王朝已经处于鼎盛时期,一个小小的土尔扈特部对于强大的清政府来说没有丝毫的利用价值。那么,正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朝,对一个小小部落的回归给予这样破格的优待,不得不说它的统治者是何等的智慧,他们巧妙地将敏感而复杂的民族政策融合进了香烟缭绕的寺庙当中,融进了佛号齐鸣的诵经声中。

【参考文献】

[1]清史通鉴编纂委员会.清史通鉴[M].(2002-06).

[2]郭承河.避暑山庄外八庙简介[M].ISBN978-7-104-02623-5(2007-06).

[3]百度百科·清王朝的民族政策[EB/OL].(201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