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国民性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呐喊》对国民性的深刻思考
提纲:
一、引言
二、一些学者对鲁迅国民性的研究
三、《呐喊》中的人物体现的国民性
(一)狂人
(二)孔乙己
(三)阿Q
(四)闰土
(五)以双喜为代表的少年
四、结语
《呐喊》对国民性的深刻思考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
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然而作品中无不多角度地透视了中国人的精神素质,揭示出冷漠、狭隘、愚昧、落后的心态和由此产生的种种危害,即旧中国丑陋的国民性[1]。
[关键词]:鲁迅;旧中国;愚昧;国民性批判
一、引言
《呐喊》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呐喊》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作用,更有深厚的思想价值。
长期以来,中国文学评论界总是过高地强调其作品的政治色彩,而忽略其思想价值[2],用过高的政治性隐蔽了思想性、文学性,本读书报告认为改造国民性的“立人”思想是鲁迅思想的核心,对作品的分析不能以偏概全。
在品读鲁迅作品的同时,应深刻思考其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良苦用心,从而深刻理解鲁迅作品中对国民性批判的重要意义。
二、一些学者对鲁迅国民性的研究
鲁迅先生的《呐喊》蕴含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旧中国下层人民——农民、农村妇女及小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初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思想现状和令人痛心的生活状态,其中,集中对广大农民及农村妇女的灵魂及命运给予了特别关注,从而发掘其愚弱的国民性。
而“国民性”批判(改造)问题是鲁迅先生所思考的中华民族命运的关键所在[3]。
麻木、冷漠的灵魂是其着力描绘的国民性特点。
鲁迅借狂人、阿Q揭示封建礼教吃人本质及封建制度下愚弱的国民劣根性,具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味[4],阿Q 的命运,表现了农民在封建制度的压迫和腐朽的传统思想的毒害下造成的人性的扭曲,揭示了鲁迅对现代中国人的存在命运与状态的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怀,阿Q性格中比精神胜利法更内在更重要的内容是伶俐巧滑的思维定势和深重的奴隶意识,它是对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创作意图深刻全面的把握[5]。
鲁迅对于国民性病状毫不留情,痛下辣手,如《药》中塑造了辛亥革命前后一群不觉悟的市民形象,他们愚昧、麻木、迷信、落后而不自知[7]。
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只是一味地批判与揭露民族灵魂中蒙垢的一面,事实上,无论是他思想发展的前期和后期,鲁迅始终注意揭示我们民族性格中善美刚健的一面,只是思考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而已[6]。
比如,在作品中也塑造了一些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中国国民形象。
鲁迅先生在对民族尤其是民众精神层面的生存困境的体认过程中,深化并强化了他在自我生存困境中对孤独个体存在意义的体验和思考[8]。
三、《呐喊》中的人物体现的国民性
(一)狂人
《狂人日记》描写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把他对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杂糅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狂人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深受封建
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了对社会的恐怖心理。
他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
半夜查看历史,看见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他对吃人社会发出勇敢的挑战,相信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的“吃人”本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
(二)孔乙己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抨击封建制度及封建文化的小说,讲述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剧遭遇。
主人公孔乙己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困潦倒,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摸,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
在孔乙己的身上可以看到中国人民自古就有的淳朴善良,亦有读书人的古板迂腐,这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戕害的结果,对封建教育进行了有力的鞭挞。
(三)阿Q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
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以“精神胜利法”为主要特征的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
阿Q一无所有,靠打短工度日。
尽管他“真能做”,但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存的危机,受尽欺凌。
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浑浑噩噩,苟且偷生。
辛亥革命的消息刺激了他改变生存地位的欲望,他向往革命,但“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并且勾结官府,把他充作“革命党”拉上法场枪毙,而阿Q对自己的悲剧至死不悟。
阿Q的命运,表现了农民在封建制度的压迫和腐朽的传统思想的毒害下造成的人性的扭曲,揭示了鲁迅对现代中国人的存在命运与状态的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怀,阿Q性格中比精神胜利法更内在更重要的内容是伶俐巧滑的思维定势和深重的奴隶意识,这对于揭示国民劣根性具有深刻意义。
(四)闰土
《故乡》是鲁迅反映农民生活的小说,作品以浓郁的抒情笔调,描绘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败的图景。
少年时天真活泼、聪明勇敢的闰土,经过十多年生活磨难,变成了卑躬麻木的“木偶人”。
以闰土为代表的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折磨和封建观念的侵蚀下,承受了深重的灾难和人格迫害,面对身处的恶劣环境,闰土只能求助于拜神佛,崇拜“偶像”,而可以想象,在那样的年代,闰土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沦为眼前的木讷封建的“木偶人”,实在是一出悲剧。
人性的保守和无助在闰土身上表露无遗。
除了拜佛,他们找不到出路,骨子里的懦弱和麻木让他们想不到反抗,这是国民性的弱点,这是中国民众的悲剧。
而闰土幼时的天真烂漫的形象与中年闰土形成了天与地的对比,更具讽刺及悲凉意味,更具国民性批判效果。
(五)以双喜为代表的少年
《社戏》以优美抒情的笔调,追述了童年生活的一段美好的回忆,刻画了以双喜为代表的一群儿童天真勇敢、淳朴无私的性格:胆大心细的双喜、最先提议吃豆的桂生、主张偷自家罗汉豆的阿发,回家后又遇到和蔼的六一公公。
他们勤劳勇敢、大方好客、天真活泼的性格
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少年们的身上充满着童真,纯朴可爱。
鲁迅先生用赞美欣赏的笔调描绘了这些可爱的少年,与同本书中其它的国民性批判的笔触截然不同。
鲁迅先生在暴露国民弱点的同时,也给我们塑造了一些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中国国民形象,赞美了淳朴善良的中国劳动者,追述美好记忆,引人遐思,与其它的批判笔调形成鲜明对比。
四、结语
《呐喊》一书中,鲁迅无论是针砭国民性的弱点,还是肯定和发扬国民性中某些优秀的方面,鲁迅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揭出“病苦”,使中国人“知耻而后勇”。
鲁迅对于国民性病状毫不留情,笔尖深刺。
如《药》中塑造了辛亥革命前后一群不觉悟的市民形象,他们愚昧、麻木、迷信、落后而不自知。
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只是一味地批判与揭露民族灵魂中蒙垢的一面,他始终注意揭示我们民族性格中善美的一面,那些儿时的玩伴,那些天真烂漫的形象至今仍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个体生命如何才能获得自由?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社会,鲁迅在思考个体生命自由的时候,不能不把个体生命的自由与民族的生存状况联系在一起,在自我生存困境的生命体验中加深了他对民族尤其是民众生存困境的体认。
同时,在对民族尤其是民众精神层面的生存困境的体认过程中,深化并强化了他在自我生存困境中对孤独个体存在意义的体验和思考。
笔者看来,《呐喊》中所谓“麻木”的国民群体,一部分为愚昧卑怯的群氓,一部分为麻木冷漠的看客,鲁迅在进行国民性批判的同时,却并没有指出这些国民群体正确的出路,即便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但对于闰土这般的弱势群体,批判的矛头有些过重,没有正确的指引,没有任何保护,没有人拯救他们于无助的境地,试问:谁又能对他们的拜佛之举多加指责?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国民性的思考永不过时,并能够反映与现代文明世界相和谐的壮健的民族精神和性格。
参考文献
[1]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于良江.呐喊背后的沉思彷徨之中的忧愤——论鲁迅小说关于中国国民性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7(2):86-88
[3]郭运恒.说,还是不说——也谈鲁迅的“国民性”思想[J].河南社会科学,2002(4):9-10
[4]迟宝明.浅析《呐喊》中旧中国丑陋的国民性[J].时代文学,2011(5):211
[5]胡尹强.破毁铁屋子的希望——《呐喊》《彷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6]郎伟.对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重新认识[J].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43-48
[7]李正心.从《呐喊》看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J].学术平台——文化传播,2007(9):93-94
[8]曹林红.启蒙的深入与超越——对《呐喊》《彷徨》与鲁迅“国民性”思想的再解读[J].现代文学,2008(1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