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指南
应用指南主 要对具体准 则的实际应 用作出操作 性规定。
会计制度
政府会计制度 主要规定政府 会计科目及其 使用说明、会 计报表格式及 其编制说明等, 便于会计人员 进行日常核算。
一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本理论
背景知识
及现 会行 计预 制算 度会 框计 架体 系 基本体系及现行制度的基本框架
各级政府的预算会计
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层次关系
基本准则
财政部
第一层次
具体准则 准则指南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财政部和行 业主管部门
制度
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 1.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015年10月23日第78号令,2017年1月1日实施 六章62条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基本框架图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6章62条
政府财务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
由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预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 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 服务潜力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利用资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 履行政府职能的潜在能力。经济利益流入表现为现金及现金 等价物的流入,或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减少。 政府会计主体的资产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 产。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耗用或者可以变现 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 等。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 资产、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和自然资源资产等。 资产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一般采用)、重置成本、 现值、公允价值和名义金额。
第一章 总 则
1--7 7条
第二章 政府会 计信息 质量要 求 8--12 5条
第三章 政府预 算会计 要素 13--18 6条
第四章 政府财 务会计 要素19--59 31条
第五章 政府决 算报告 和财务 报告 60--64 5条
第六章 附则
65 1条
二、政府会计准则的关键要点
适用部门: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或者间接发生预算拨款
一、政府会计准则的修改背景
不足之一
不能如实反映政府 “家底”,不利于
不足之二
不能客观反映政府
运行成本,不利于 科学评价政府的运
不足之三
缺乏统一、规范的 政府会计标准体系, 不能提供信息准确 完整的政府财务报 告。
政府加强资产负债
管理;
营绩效;
一、政府会计准则的修改背景
目标
建立能够真实反映政府“家底”、绩效及预 算执行情况的政府会计体系。
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 其他单位(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管理的除外)。 政府会计的组成:预算会计(现收现付制)和财务会计(权 责发生制) 具体产出: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决算报告的目标是向决算报告使用者提供与政府预算执行情 况有关的信息,综合反映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 结果,有助于决算报告使用者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为编制后 续年度预算提供参考和依据。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政府的财务状况、 运行情况(含运行成本)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反映政府 会计主体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 出决策或者进行监督和管理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一、政府会计准则的修改背景 二、政府会计准则的内容 三、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体系 四、未来改革的延伸
一、政府会计准则的修改背景
不足
多年来,我国在政府会计领域实行的是以收付实现制 为核算基础的预算会计标准体系, 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等。
一、政府会计准则的修改背景
18届3中全会
《决定》提出了 “建立权责发生制
预算法
新《预算法》也对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 按年度编制以权责 发生制为基础的政 府综合财务报告提 出了明确要求。
改革方案
2014年12月,国务院批 转了财政部制定的《权 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 报告制度改革方案》 (国发[2014]63号), 确立了政府会计改革的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各级各类行政单位的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补充规定
政 府 会 计
各类事业单位的会计(主要规范公立的)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通用) 》+有关补充规 定
非 营 利 组 织 会 计
重理 新论 归界 类对 换与预 名算 称会 的计 更的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基本准则主要对政府会计 目标、会计主体、会计信 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基 础,以及会计要素定义、 确认和计量原则、列报要 求等做出规定。
具体准则主要规定政府发生 的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 理原则,具体规定经济业务 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 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体系
政府会计制度主要规定政府会 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会计报 表格式及其编制说明等,便于 会计人员进行日常核算。 应用指南主要对具体准则的 实际应用作出操作性规定。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会计年度、月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质量要求:真实、全面、连续、及时、简洁、可比。 政府预算会计要素: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与预算结 余 预算收入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 的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实际收入原则。 预算支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发生 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出。实际支出原则。 预算结余是年度资金余额和历年滚存的资金余额。 预算结余包括结余和结转资金。
的政府综合财务报
告制度”的重要战 略部署
指导思想和整体推进框
架。
二、政府会计准则的内容
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根据《改革方案》,我国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由政府 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和政府会计制 度组成。 《基本准则》作为政府会计的“概念框架”,统驭政 府会计具体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制定,并为政府会 计实务问题提供处理原则,为编制政府财务报告提供 基础标准。
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政府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主要对 政府会计目标、 会计主体、会计 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核算基础, 以及会计要素定 义、确认和计量 原则、列报要求 等做出规定。
具体准则
具体准则主 要规定政府 发生的经济 业务或事项 的会计处理 原则,具体 规定经济业 务或事项引 起的会计要 素变动的确 认、计量和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