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诗歌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诗歌教学模式
1.生动简洁导入,以引介入诗歌
诗歌教学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但任何一种成功的导入方式,都应该是简洁、生动、准确的,并且可以收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帮助学生明确活动目的的效果。目前我们常用的导入方法有:直接欣赏导入法、启发提问导入法、情景表演导入法、故事讲述导入法、图片导入法等等。导入环节不是活动的主体,更不是整个活动的重点,它所占的时间一般较短,但它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作为整个活动的开始,对学生来讲,它是参与整个活动过程的认知系统和情感系统的初始启动。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激智、激情、激趣之效,就必须认真考虑导入方式的设计、语言的使用及情感的传递等方面,是否具有趣味性、艺术性以及与所要学习的作品的情感基调是否相一致等因素。
2.倾听感受理解,以问步入诗歌
倾听感受诗歌内容,让孩子初步熟悉诗歌的语词语句,这在诗歌教学中必不可少。如何让孩子愿意听、积极地听、专注地听,老师可以在听之前提出要求。如老师在第二遍欣赏时提问:仔细听听,诗歌中的哪些地方给了你这种优美的感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诗歌。而接下来的第三遍欣赏则马上接一个下位的提问:谁在那里睡觉,做着怎么样的梦?让学生具体理解诗歌中的每一句话。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围绕诗歌内容精心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一步理解诗歌内涵,为以后仿编诗歌作铺垫。
学生诗歌欣赏活动具有独特的促进学生语言发展和想象力的功能,组织好学生诗歌欣赏活动的关键在于以真实、感人的情境引发孩子的兴趣,用有效的启发达到培养孩子思维和想象力的效果。
主要步骤
1.示范朗诵
(1)朗诵要求:普通话正确、感情真挚、正确处理重音、韵律。
(2)示范朗诵应由教师亲自承担。
(3)每次活动应示范2遍以上,具体次数视情况而定。
2.理解诗歌内容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方法:
(1)讲解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诗歌中的重点词、难点词或学生难理解的地方。
例如:古诗《一望二三里》《咏鹅》
(2)讲述法:把故事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较快地理解故事。
例如:学生诗歌《小熊过桥》
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
“妈妈,妈妈快来啊,快把小熊报过桥!
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河里鲤鱼跳出水,
对着小熊高声叫: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
一、二、三,走过桥,
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3)情景表演法:将适宜表演的诗歌内容,直观地让学生理解、记忆。
例如:学生诗歌《南南和兰兰》,
东家南南,有个习惯,糖纸剥不开,小嘴儿一噘:妈妈来!
鞋带解不开,小脚一跺:妈妈来!妈妈来,妈妈来,急得妈妈手脚乱!
西家兰兰,有个习惯,妈妈给她洗脸,小手一摆:自己来!
妈妈给她盛饭,小嘴儿一笑:自己来,自己来,
喜得妈妈乐开怀!
小朋友,你象南南还是象兰兰?
(4)游戏法:将诗歌内容编成游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掌握诗歌内容。
游戏形式:语言游戏、动作游戏、音乐游戏等。
语言游戏:(儿歌可以编成饶口令)
如:墙上挂面鼓,鼓上画老虎。老虎抓破鼓,拿块布来补。不知是鼓补布,还是布补鼓?
动作游戏:(拍手歌、跳绳歌、踢毽歌等)
如:花鸡毛,轻飘飘,扎个毽子真灵巧。踢得低,踢得高,像只小鸟蹦蹦跳。踢得多,踢得好,脚力练得呱呱叫。
(5)操作法:设计与诗歌内容有关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操作材料:操作教具(图片、实物)、学具、其他材料。
3.教会学生朗诵诗歌
方法:一人一句朗诵、边拍手边朗诵、分角色朗诵、分男孩女孩朗诵、边操作教具边朗诵(图片)、配乐朗诵等。
儿歌的朗诵可以结合打击乐器、橡皮筋、呼啦圈、编成拍手歌。也可以用桌面教具等。
形式:集体朗诵、小组朗诵、个别朗诵。
五、学生诗歌仿编
诗歌仿编:学生仿照诗的框架,调动个人经验进行想象,遍出自己的诗歌。
步骤:
1.准备:一是要熟悉、理解诗歌。二是具备诗歌有关的知识经验。三是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讨论、示范
教师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注意仿编的关键问题。示范要到位。
3.学生想象与仿编
可以借助图片或实物来仿编。
4.串连与总结。
教师将原有诗歌复述一遍,然后把学生仿编的诗歌加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