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脉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8・文艺争鸣・艺术史
中国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有学者曾定论,中国可考的音乐文化历史至少有八千多年。

众所周知,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大量青铜器的乐器。

西周时期,我国使用的乐器已达到70余种。

(1)到了春秋时期,音乐真正被赋予“礼乐”的含义,孔子就曾将其列入“六艺”之一。

说到乐器的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首先是本土乐器,如琵琶、古琴、笛、箫等等,随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乐器的种类和样式得到不断变化和丰富。

钢琴的前身源于1404年欧洲的拔弦古钢琴,当时的钢琴结构较为简单,音律也相对单一。

世界上第一台钢琴,由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里(B・cristoforo)于1710年前后在佛罗伦萨制造出来,当时取名为“弱和强”(Pianoeforte),中文称之为钢琴。

1811年,伦敦牛津大学的钢琴制造商把水平式的琴弦和敲弦装置改为竖式,制成了第一架立式钢琴,1830年以后,又不断有人对钢琴的构造、音调的强度、操纵的速度改进,使钢琴品种、形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2)钢琴由于其优良全面的性能、独特的音响,88个琴键的全音域广泛的用途,在音乐演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各种音乐形式中都得以广泛应用,历来备受音乐人士的青睐与喜爱。

辛丰年先生就曾在《钢琴文化300年》中的写道:“在所有乐器中,钢琴最像机器。

它简直就是一种机器,人用手操作的机器。

其尊容谈不上优美,故此画家们很少让它入画。

然而人机结合,人机相遇,它忽地灵通了!能弹贝多芬,如哲人之沉思雄辩;弹肖邦,如吟诗;弹德彪西,如作画。

它竟兼有了诗人、画家、哲人、鼓动家的功能。

19世纪:钢琴始入中国中国的钢琴艺术始于明末清初。

此时,随着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西方传教士开始踏入东土,将西方的文化带回中国,欧洲古钢琴也随之传播到中国。

有记载表明,第一架在中国出现的古钢琴是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作为贡品献给明神宗的,当时称之为“西洋铁丝琴”。

随后,真正意义上的钢琴也传入了中国,当时称之为“兴隆笙”。

史上有记载:清代康熙帝是中国最早学习钢琴演奏的人之一,1673年,其求教于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ThomasPereira)学习五线谱的识读和钢琴的指法弹奏(3),据称,康熙帝学习钢琴仅仅出于好奇的心理和自娱的动机,钢琴的学习者也还仅限于上流富贵阶级。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闭关锁国”的盲目理想被彻底打碎,中国的大门也由此被外国列强彻底攻破,外国商人和西方传教士纷至沓来,钢琴作为西方文化艺术的特色产品随着西方人进入中国的脚步而被广泛引入,逐渐在上海、广州、宁波等沿海城市崭露头角,其主要出现在基督教会的唱诗班上,钢琴时常被用于圣经的伴唱,中国的音乐也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生机。

然而呢,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当时钢琴的基础教学由传教士负责,而他们大多并非钢琴专业人士,因此,对于钢琴艺术的指导也缺乏系统性。

中国系统的钢琴学习应该说在1889年“百日维新”失败之后,当时,为了实现“救亡图存”的目的,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主张,大量西学的新学堂应运而生。

新学堂中,普遍开设“乐歌课”,1903年是学堂乐歌勃兴的一年,学唱乐歌之风从沿海城市逐步向内地省区传播和扩散,而且还越出学堂教室,成为学校师生各种集会中的一项必行活动(4),而这钢琴就在乐歌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工具。

沈心工先生便是在我国开设的新式学堂中最早创立乐歌课的人,同时期,还有李叔同(即弘一法师)、曾志斋、高寿田等中国早期的音乐教育家,他们不仅培养了大批中小学艺术教员,还带回了当时流行于日本的钢琴教材如《拜厄》、《哈农钢琴练指法》、《小奏鸣曲集》等,成为当时中国钢琴教学常用的教材,并一直沿用至今。

(5)20世纪中前期:钢琴勃兴于中国如果说19世纪钢琴的传入为中国的音乐艺术无声地注入了新鲜养料,那么20世纪开始,钢琴才真正作为一种严肃艺术,一种系统教育在中国传播开来。

20世纪初,钢琴大师李斯特的再传弟子——意大利钢琴家梅・帕契在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史上写下了最值得记忆的一笔,1904年,梅・帕契走进上海德侨俱乐部,他在这里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

此后他定居上海,开始从事钢琴教学,他带来了系统钢琴指法学习,强调手指的独立性和对坚实的指尖的训练,培养出了俞便民、张隽伟、朱工一、周广仁、傅聪等中国老一辈钢琴家,对中国钢琴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钢琴教育的发展带动了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

1915年,赵元任发表了中国最早的钢琴音乐作品《和平进行曲》,为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立下新的里程碑。

1916年,中国第一位音乐学博士萧友梅在留学德国期间也创作了《哀悼进行曲》、《小夜曲》等钢琴音乐作品。

(6)虽然这些作品并未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影响,但已为中国的钢琴艺术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为了扩大音乐教育的影响力,1920年至1923年,萧友梅在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创办了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科、北京大学音乐练
艺术史
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脉络
马艳
116
习所、北京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开设钢琴等专业,钢琴音乐开始得以普及。

(7)
1927年,具有历史意义的国立音乐学院在上海创立,萧友梅任校长,国立音乐学院对中国钢琴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萧友梅将当时在上海甚至全国的著名中外音乐家,都网罗麾下,请来了素有“中国钢琴家宗师”的查哈罗夫主持钢琴教学工作,经他教出了李献敏、丁善德、吴乐懿、李翠贞等中国第一代钢琴家,这为中国的钢琴教育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上海钢琴学派”也由此形成。

中国的钢琴演奏和教学发生了质的飞跃,于当时的世界水平基本拉齐。

丁善德于1935年5月11日在上海新亚大酒店举行了钢琴独奏音乐会,他是中国钢琴史上第一个举办钢琴独奏会的中国钢琴家。

那是30年代的上海,出现了百年钢琴的第一次辉煌,意义重大。

萧友梅还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和艺术才华,编撰了一大批音乐教材、论著,并创作有多种体裁的音乐作品。

1925年出版了《钢琴教科书》、《风琴教科书》,1927年出版了《小提琴教科书》,1928年出版了《普通乐学》与讲义《近世音乐史纲》。

20年代初,他陆续创作了一些配有钢琴伴奏谱的艺术歌曲。

此外,其他钢琴家也开始投入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中,出现了一批富有中国民族民间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老志诚的《牧童之乐》、俞便民的《c小调变奏曲》、陈田鹤的《序曲》、江定仙的《摇篮曲》、贺绿汀的《摇篮曲》等等,为钢琴艺术的中国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进入了钢琴音乐创作的时代。

1937年—1949年,中国进入了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时期特殊,中国钢琴艺术虽然出现过一些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如贺绿汀创作于1937年的《游击队之歌》、创作于1939年的《嘉陵江上》等,但总体来说,发展较为缓慢。

20世纪中期:钢琴艺术交流活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钢琴艺术的春风吹来,中国钢琴艺术发展空前。

1、钢琴艺术国际交流频增。

这一期间,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钢琴家频繁到中国讲学、演出,这不仅使中国的钢琴教学迅速掌握了先进的钢琴演奏技术,也为中国的钢琴教育制定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

(8)与之相对的,中国也派出如倪洪进、傅聪、李民锋、丁逢辰、李其芳、史大正、刘诗昆等优秀的钢琴家到海外交流,他们成为中国钢琴艺术发展的中坚力量,至今还为中国艺术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为了与国际钢琴水平相接轨,中国派代表高频次地参加国际性大赛,从1951年到1964年短短13年间,就先后选派32人次参加了18次国际钢琴演奏比赛,其中23人次共13位钢琴家在比赛中获奖,中国的钢琴艺术用实力在世界钢琴界上取得了一席之地,世界瞩目,中国钢琴艺术真正开始走向世界。

2、这一时期,中国钢琴艺术作品的创作也进入了一个兴盛期。

据统计,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十七年”间,国内公开出版的各类钢琴曲约有360多首。

在这其中有丁善德的《第一新疆舞曲》、《第二新疆舞曲》、桑桐的《内蒙古主题钢琴小曲七首》、江文也得《乡土令诗曲》、汪立三的《蓝花花》、马思聪的《三首舞曲》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作品,亦有《解放区的天》、《翻身的日子》等富有新时期社会的气息的作品。

然而,由于此时钢琴艺术的发展也较局限在中
国传统音乐理念和特点之上,因此,作品尚未能充分发挥出
钢琴丰富的表现力,未能很好地进入真正的“钢琴思维”。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国进入了十年浩劫的动荡
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一片混乱,钢琴艺术也陷入发展停滞
阶段。

虽然出现了一些由革命歌曲、样板戏改变的钢琴曲,
如《浏阳河》、《红色娘子军组曲》等,但艺术价值并不高。


而,60年代后期,钢琴协奏曲《黄河大合唱》改编成功,是这一
特殊时期钢琴艺术发展的一个亮点,该曲至今仍是风靡世界。

20世纪中后期:钢琴艺术百花齐放蓬勃生机“文
革”的结束,中国钢琴艺术重现活力。

1)专业音乐学院建
立。

首先是,北京音乐学院(现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
院两个重量级的专业学院复课,同时,其他音乐院校、师范
院校的钢琴专业也纷纷建立,钢琴教育开始真正在中国普
及,并进入了专业化教育阶段。

2)“中国钢琴热”升温,随着
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际视野也进一步
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对学习钢琴持有浓厚的兴趣,掀起了一
场“钢琴学习热”,各类钢琴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设立,这为
钢琴的专业教育人才储备了大量的人才,有力地推动了中
国钢琴艺术的蓬勃发展。

3)钢琴艺术国际交流发展。

随着
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钢琴艺术更加重
视国家交流的重要性,不断拓宽钢琴艺术的国际视野。


来越多的世界顶级钢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到中国演
出、讲学,把国际前沿的钢琴艺术带入中国。

中国钢琴家也
积极到海外进行交流,吸收国际优秀的钢琴演奏技巧和先
进的钢琴教学经验。

同时,国内各级人士热衷于参加各类
国际钢琴大赛,不断学习国际钢琴演奏技巧,与国际业内人
士交流经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

4)钢琴
音乐创作活力四射。

钢琴创作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又具
有民族风格的作品,如王建中的《彩云追月》、储新华的《新
疆随想曲》,特别是陈钢的《梁祝》钢琴协奏曲将钢琴音乐作
品的创作推到了一个时期的高峰,享誉中外。

亦有运用现
代“钢琴思维”理念谱成的实验性作品,如王建中的《诙谐
曲》、赵晓声的《太极》等,使得钢琴艺术发展进入了国际化
发展趋势,进入了又一个繁荣时期。

近年来,中国钢琴艺术进入了辉煌发展期。

出现了一批
活跃于国际乐坛中国国际钢琴家,如郎朗、李云迪、陈萨等,慢
慢与世界级钢琴大师看齐,越来越多的琴坛新秀如左章等开
始崛起,在当今世界的钢琴文化与潮流中成为弄潮儿,他们的
努力势必将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推向又一个高峰,创造出“钢
琴艺术的中国时代”、创造出“华夏钢琴艺术的辉煌”。

注释:
(1)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2)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华乐出版社,1996年版。

(3)(7)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4)陈乃平:《清末民初学堂乐歌课兴起之原因》,《西安音乐
学院学报》,2002,(1)。

(5)(8)曹静:《漫谈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脉络》,《湖南科技学
院学报》,2006(1)。

(6)魏延格: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音乐研究》,1983,(2).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音乐系)
马艳・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脉络
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