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法规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铁路运输法规的特点
广泛性
复杂性
技术性
变动性



四、铁路运输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 1.国家对铁路运输宏观调控与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宏观经济 管理关系 2.国家对铁路运输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主体行为的经济管 理与监督关系 3.铁路运输企业内部组织、成员之间的微观经济管理关系 和经济协作关系 4.铁路运输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间的经济关系
一、铁路运输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1.法律关系的主体上有一方必然是铁路运输企业 2法律关系的内容都与铁路运输业务有关 3.在运输法律关系方面,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 务既可分又统一
二、铁路运输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内容
客体
铁路运输法律关系 的内容是指铁路运输 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 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三、铁路运输法律关系的类型

2.铁路运输合同法律关系中旅客的权利和义务 在铁路运输合同法律关系中,旅客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主要有:按规定购票; 有权要求铁路运输企业提供法律规定的运输服务,如提供饮用开水等; 有权要求铁路运输企业按车票载明的目期、车次提供乘车条件等。
3.铁路运输合同法律关系中托运人、收货人的权利和义务 (1)有权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在规定的运到期限内交付货物、行李和包裹 ;逾期运到时,有权要求铁路运输企业支付违约金。 (2)因铁路运输企业责任造成货物、行李、包裹发生灭失、损坏、短少 、污染、损坏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3)托运人托运的货物应当符合铁路运输的条件,并支付相应的运输费 用。 (4)托运人匿报货物品名或者收货人未按时领取货物,均应承担相应的 法律责任。

1.铁路运输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
(1)权利主体可以依法进行一定的经营、管理活动。 (2)权利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要求义务主体做出相应行为或不 做出某种行为以实现或不影响自己的利益。 (3)权利主体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依法请求国家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 以强制力保证实现自己的利益。

2.铁路运输法律关系主体的义务

第三节铁路运输法律关系
一、铁路运输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铁路运输法律关系是指在铁路运输管理及运营过程中发生 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具体是指国家机关、铁路运输企业、其他企事业单位和社 会组织之间以及铁路运输企业与公民之间,在铁路运输运 营及管理过程中发生着的各种社会关系。当这些社会关系 由法律规范来调整时,就形成了具有权利与义务内容的铁 路运输法律关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铁路运输法律规范的构成 铁路运输法律规范一般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 (1)国家的专门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如美国的《斯塔 格斯铁路法》、日本的《铁路营业 法》、加拿大的《铁 路法》等; (2)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主要是一些 条例或者实施细则,如前苏联部 长会议通过的《苏联铁 路运输条例»,日本政府于1949年5月以政令颁布的《日 本国有铁路法施行令»,我国国务院于2005年4月发布的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等; (3)政府的铁路主管机关颁布的行政规章,包括各种实 施细则、规程、规则、办法和规定等,如我国铁道部制定 的《铁路货物运输规程》、《铁路货物运价规则》等。
主体
铁路运输法律关系的主 体是指在铁路运输生产 经营和管理活动中,依 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的参加者或当事人。 在我国,铁路运输法律 关系的主体主要包括:铁 路局、企事业单位、其 他经济组织、自然人以 及国家。
铁路运输法律关系的 客体,是指铁路运输 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 权利和承担义务所指 向的事物 铁路运输法律关系的 客体一般来说包括行 为和物两种。
四、我国铁路运输法规体系的完善

完善铁路运输法规体系的基本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原则 3.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的原则
完善我国铁路运输法规体系的建议 1.以立法方式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 2.完善市场经济要求的铁路法规体系 3.建立适应运输和物流发展的技术标准法规体系 4.完善铁路运输行业协会组织的职能
五、铁路运输法规的作用 1.加强国家对铁路运输业的依法管理 2.正确引导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方向 3.促使铁路运输管理活动制度化、规范化 4.调整铁路运输与各方面的关系 5.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二节 我国铁路运输法规体系
一、我国铁路运输法律规范的渊源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行政规章 6.国际条约 7.国际惯例 8.技术标准
铁路运输法规概述
第一节 铁路运输法规的特点和作用



一、铁路运输法规的概念 铁路运输法规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为了加强铁路运输 管理而颁布的法律以及国家按有规定制定和发布的 行政法规、规章,它是集行政法、民法和经济法为 一体的调整铁路运输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铁路运输法规涉及与铁路规划、建设、养护、营运 和管理等有关方面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调整与铁 路运输有关的各种关系。 制定铁路运输法规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规 范铁路运输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单位的合 法权益。

二、我国铁路运输法规体系的构成
三、我国铁路运输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

1.法律效力层次低、内部规章多,法律、法规少 2.法规的许多内容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主要是铁路技术规范,对外法律效力的适用范围有限 4.规范铁路企业行为、维护铁路合法权益的法规不完善 5.外商投资建设经营铁路的法律制度需要强化
(1)铁路运输法律关系主体必须按照法律规章担负其应负的义务,履行 义务有其法定范围的限度。 (2)铁路运输法律关系主体应自觉履行义务,如果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 ,就会依法承担 法律责任。
1.铁路运输合同法律关系中铁路运输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1)向货主或旅客收取规定的运输费用或票款。 (2)有权拒绝承运不符合运输条件的货物。 (3)对于无法交付的货物,铁路运输企业有权按规定予以变卖、处理。 (4)铁路运输企业有保证将货物和旅客准时、安全、经济、便利地运至 指定的目的地的义务。 (5)根据运输计划的规定编制具体的运输方案;保证运输计划的贯彻实 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