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舞的身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古典舞的身韵

中国古典舞就是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就是一个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独立舞种与体系,它融合了许多武术、戏曲中的动作与造型,特别注重眼睛的表演与呼吸的配合,富有韵律感与造型感,具备独有的“东方式”刚柔并济的美感。身韵课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北京舞蹈学院李正一与唐满城两位古典舞老教授创建,曾被国家教育委员会列为优秀教学成果而获得奖励,它的创建让中国古典舞重振雄风,使古典舞事业曙光再现,可以说身韵就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它强调“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神在中而形于外,“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意念情感诠释了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

一、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基本元素与运动规则

身韵就是“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 “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 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与渗透, 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换句话说:“形神兼备, 身心并用, 内外统一”就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 也就

是中国古典舞演员所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与素质。

身韵的基本元素包括了“提、沉、冲、靠、含、腆、仰、横拧、旁提”等,它们就是从身韵动作中提炼出来的,充分体现了身韵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欲上先下、逢开必合、逢冲必靠等一切从反面做起的反律式运动规则与“平圆、立圆、八字圆”的“三圆”路线规则,有着无可限量的创新功能。

二、中国古典舞身韵的核心

“形、神、劲、律”就是身韵的核心,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动作特征与审美规范。形,即外在动作,包含姿态及其动作连接的运动线路;神,即神韵、心意,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就是起主导支配作用的部分;劲,就就是力,包含着轻重、缓急、强弱、刚柔等关系的艺术处理;律,包含着动作自身的律动性与运动中依循的规律这双重意义。

(一) 形

形就是古典舞魅力的依附,就是古典舞韵律的传

达媒介,一切外部展现的动作、舞姿、体态、路线都可以称之为“形”,它就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要真正做到“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的境界,不经过严格的训练与要求就是无法融合在一起的。

身韵在“形”的训练中, 采用以“拧、倾、圆、

曲”的体态美为重点、以腰部的动律元素为基础、以“平圆、立圆、字圆”的运动路线为主体、以传统中优秀的典型的动作为依据,以由浅入深并层层发展的

训练方法,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与“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

(二)神

神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任何艺术若无神韵,就可以说无灵魂。在古典舞中人体的运动方面,神韵就是可以认识的,也就是可以感觉的,而且正就是把握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才能体味舞蹈所包涵的真实意境。

身韵强调内涵的气蕴、呼吸与意念,强调神韵,强调内心情感。在形与神的关系中,把神放在了首位,“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正就是这此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韵”。

身韵从预动到动作之间体现的过程就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所谓“心、意、气”就是“神韵”之具体化,它可以与最基本的元素训练融为一体,也可以与眼睛的“张、弛、聚、放”等相结合,甚至动作结束时“神”还可以继续延伸,体现“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的形神结合规律。

(三)劲

身韵的劲头不可使“蛮”劲而要使“巧”劲,讲究“起于方寸而现于体态”,每个动作力度的大小不就是平均的,而就是有着轻重、缓急、强弱、快慢、长短、顿挫、符点、切分、延伸的对比与区别,都需要舞者用人体动作表达出来。

中国古典舞的节奏规律不就是匀速“脉动”式的,它更多的情况就是在“慢而不断、快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较为自由而又有变化规律的节奏中进行,因此“劲”不仅贯穿于整个动作过程中,而且在结束动作时的劲更就是十分重要,尤其就是在“亮相”的处理上,用“寸劲”来“画龙点睛”,“反衬劲”加以强化与烘托造型,“神劲”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 用眼神及肢体作延伸之感。

(四)律

“律”这个字它包涵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与运动中依循的规律这两层含义。动作接动作的通顺,这“顺”就是律中之“正律”,使之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反律”也就是古典舞身韵律动中十分重要的特征,

如双晃手,当臂向左晃时,身要有向右拉之势,方才能显示动作的圆润与韵味。这种“反律”就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产生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

更具典型的就是一切动作“要从反面做起”的法则,即“逢沉必提、逢冲必靠、逢开必合、逢前必后、逢左必右”的运动规律,正就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的特殊的审美性。

综上所述,凝聚着中国舞蹈文化精神与民族审美观的身韵现已成为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与该舞种的显着特征标志,有着极为重要的训练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丽敏、中国古典舞身韵在教学训练中的价值[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04) 、

[2] 张蕊、同祖同根,相得益彰――谈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基训中的运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1,(01) 、

[3] 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闻美华,兰州歌舞剧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