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中的形而上学批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中的形而上学批判
阿多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一书中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主要批判了形而上学传统中的同一性思维、概念帝国主义以及体系性。

阿多诺认为同一性思想破坏了现象界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妄图消解一切矛盾是需要批判的。

同时,阿多诺也批判了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观,特别是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和基础本体论。

最后,阿多诺提出了自己的否定的辩证法并且建构了这一理论存在的空间—星丛。

否定的辩证法强调非同一性和彻底的否定性,注重特殊性和个别性。

标签:同一性;概念帝国主义;海德格尔;否定性;星丛
阿多诺的晚年巨作《否定的辩证法》有着极其深刻的哲学渊源,在书中可以看到大量对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哲学家思想的独到解释和批判。

随着阿多诺遗著的不断问世,我们还发现古希腊哲学,特别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也对其否定辩证法的思考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否定的辩证法》一书不仅是伟大哲学家们思想碰撞的汇集地,同时也展示了阿多诺丰富及深厚的理论思想。

因此,对该书的深入研究是理解阿多诺思想不可回避的重要一环。

把握阿多诺的思想,不能仅仅简单地停留在否定一切、破坏一切、解构一切,以及揭露和批判形而上学的问题和缺陷之中,还应该深入到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内部,从内向外层层突破,最终在批判了形而上学之后,结合辩证法重建形而上学。

一、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形而上学的传统是强调本质与实存的分离,追求一切流动变化的现象背后的不变的、永恒的、本质性的“一”。

可是,这样的形而上学始终充斥着对感性现实的漠视和否定,且对个性、差异物进行概念的强制和剥夺。

阿多诺对于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主要针对其同一性思维、概念帝国主义以及体系性。

(一)对同一性思维的批判
纵观哲学史,形而上学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就是同一性。

这个“一”在远古时代就得以确立,在巴门尼德那里,“一”是万物的本质。

在芝诺那里,“一”是感性万变中的不变。

恩培多克勒认为,火、土、气、水是万物之根,每个根都是独立的个体,就是“一”。

柏拉图的理念说、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以及中世纪基督教的上帝也都是对“一”的不同解释。

可以说,“一”是西方哲学与文化的逻辑基始。

黑格尔甚至把这个绝对的“一”客观化为有神性的绝对观念,它能统治和支配一切。

正是这种同一性思维,破坏了多样性和特殊性,妄图消解一切矛盾。

“在奴役一切的同一性原则之下,任何不进入同一性的东西、任何在手段领域逃避计划的合理性的东西都成为同一性带给非同一性的灾难而进行的可怕的报复”[1]。

这种同一性给人类带来了无数灾难,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是同一性哲学的恶果。

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阿多诺决定对同一性思维进行彻底的清算[2]。

他认为不可简单
地抛弃同一性,因为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思维,任何规定性都是同一性。

但是,他反对黑格尔式的排斥一切差异的绝对同一。

他将黑格尔那种高举同一性的唯心主义的哲学称为“唯心主义的狂怒”,是不切实际的哲学。

而“哲学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是黑格尔按照传统而表现出来的他不感兴趣的东西——非概念性、个别性和特殊性”[1]。

非同一性才是秘密目标,而传统思维却错误地把同一性当作目标。

(二)在概念帝国主义中觉醒
阿多诺对形而上学传统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批判是针对概念拜物教的。

概念拜物教指的是把概念当作一种自给自足的总体并且自认为能够穷尽被表达的事物的所有特性。

这种思想源自于哲学中对于变化的感性运动背后的抽象本质的不懈追求,对于永恒的普遍之物的顶礼膜拜。

这种对概念的偏执与热爱造成了概念的帝国主义。

在这个帝国主义中,概念压制和奴役着一切个别的事物。

阿多诺强烈反对概念霸权,他指出概念不可能是自给自足的,它是现实的产物且必定要涉及非概念物。

其次,任何客体都不能完全被认识,无论是在质上还是在量上。

因此概念并没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可以无所不包。

实际上,这种概念的帝国主义是同一性思维的表征,它期望达到的目的就是让特殊的事物通过概念的抽象化丧失掉在质上的不同,从而达到可量化的目的,力图抹杀事物的特殊性。

阿多诺想要用“紧紧地坚持异质的东西”的辩证法来让人们在概念的帝国中觉醒,摆脱奴役和束缚。

“概念的实质对概念自身来说是内在的、精神的,同时又是先验的。

即本体的。

意识到这一点,就能摆脱概念拜物教。

”[1]批判概念拜物教不是要清除概念,而是超越概念。

要让概念活化,不再凝固、不在自足地以为客体是“一点不落的进入”自身之中。

因此阿多诺给概念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概念既是思维的推理法,又是思维和被思维物之间的城墙——否定这种渴望。

哲学既不能绕开这种否定,也不能屈服于他。

他必须靠概念极力超越概念”[1]。

从概念的帝国主义中觉醒可以说是哲学的解毒药,从而避免哲学成为绝对且猖狂的唯心主义,也实现了其自我的拯救和解放。

(三)提倡“反体系性”
在同一性思维的笼罩下,传统哲学里的概念、范畴都是为建立一个形而上学的体系而存在的。

正如阿多诺所言,“哲学保持着对体系的敬重”。

他称自己的哲学是反体系的,所谓的“反体系”指的是反对任何理论体系,否认能够达到对本质的整体的、同一的认识。

在阿多诺看来,正是因为体系会让人们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万物,才会出现那么多分歧、不协调和否定。

特别是当我们去研究矛盾时,因为矛盾本身就是同一的对立,那么我们如何能用体系去规定它呢?若一定要用体系去规范万物,哲学一定会变成僵死的教条主义,逐步远离运动变化的社会现实。

因此,阿多诺提倡思维放弃建立整体认识、理论体系的企图。

但是阿多诺在书中提到,他并不是盲目地反对任何体系,而是反对这种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封闭的、抽象的唯心主义体系,从而主张否定的、开放的体系,坚持体系只能生存在否定之中。

二、对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的批判
对海德格尔形而上学观的批判是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一书中的重要部分。

阿多诺从内部解析了海德格尔的哲学,看到了海德格尔虽然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但却又建立了一种新的本体论,他并没有放弃一种基始性的东西,而这正是传统形而上学中的第一哲学[3]。

阿多诺批判的矛头首先对准了海德格尔的“存在”的概念。

海德格尔认为哲学的真正任务就是思考存在,存在是至高无上的概念。

它处于直接意向和间接意向之外、主体和客体之外、概念和实体之外,因而它抵制任何思想的规定性。

阿多诺认为海德格尔之所以这样定义“存在”的目的在于想要说明存在既不是一个事实,也不是一个概念,既非主体也非客体,从而逃避了批评家对他的指责。

海德格尔既不要主体,也不要实存,只是要从主体对实存的作用中迸发出来的“存在之光”,阿多诺把这种“存在之光”形象的形容为太阳射向物体的光芒。

而实际上,海德格尔的“存在”并未离开存在物。

总有一个存在物是存在的,就好像此在的追问总要有一个被追问物的存在一样。

既然总要有一个存在物必定要首先存在,那这又变成了传统的形而上学中的本体论了。

存在主义看上去似乎是超越了存在物,实则只是掩盖了存在物。

这种存在概念神秘化是阿多诺所反对的,他认为海德格尔本意是谴责物化,反对主体与客体、本质与现象的二元对立,但是却选错了解决方法,导致了一种“存在的神话”。

阿多诺认为海德格尔是在表面上反对本质主义,意图打破存在论,实际上却是以隐蔽的方式纵容本质主义,并且没有放弃将存在的可靠性变为一种基础的东西,这仍然是传统形而上学的特点。

学者张一兵在他的著作中分析道,相对于传统形而上学,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否定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本质与现象的区别,否定了把本质看作现象背后的真理这一形而上的命题,这就导致了实证主义者把任何不是感性材料的东西都抹去了。

海德格尔看到了这种实证主义的机械性,但是因为对可靠性的追求使得他还是落入了这种实证性。

他追求一种功能性的一元存在,从而保留了形而上学的本质。

阿多诺看穿了海德格尔,认为他对存在本体论的构建不是真的解构了本质主义,而是更深地肯定了本质主义,一种“隐形的本质主义”[4]。

除此之外,阿多诺还认为海德格尔是反对辩证法的。

因为他割裂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接受了来自胡塞尔的对直接性的崇拜,反对反思,关注表象。

阿多诺站在辩证法的立场上反对这一观点,坚持尽管反思有其自身的问题,但是海德格尔不应该极端地走到反思的对立面,最终与实证主义同流合污。

三、阿多诺构建自己的否定辩证法
阿多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中最重要的理论工作就是构建他自己的否定辩证法从而对形而上学进行清算,也即形而上学批判。

但批判的目的,不仅是单纯地否定形而上学,而是最终要实现对形而上学的重建。

这一过程得益于否定的辩证法中的否定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坚持非同一性的否定[5]。

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的构建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非同一性的确立、彻底的否定以及星丛概念的建立。

(一)非同一性的确立
“否定辩证法”的第一个核心概念就是“非同一性”,即反对同一性。

在上文中可以看到传统的哲学一直追求的都是同一性。

这种同一性导致了对特殊之物的压制,最终引起像奥斯维辛集中营这样的悲剧。

否定的辩证法对同一性逻辑的批判并不是简单地抛弃同一性,因为没有同一就没有思想和理性,而是要在包含同一性的概念当中消解绝对的同一,寻求同一中的非同一性。

因此,阿多诺强调要用辩证的、灵活的否定来破解同一的魔咒。

这一点用特殊与普遍、质与量的问题可以很好地加以解释。

概念是普遍的、一般的,而概念所意指的客体是特殊的。

概念的普遍性与概念意指的特殊性是相对立的。

黑格尔正是看中具有同一性的普遍性,认为普遍性优越于特殊性。

阿多诺批判黑格尔的这一思想,认为“特殊之概念打断了特殊的实际样子和不能被直接称呼的东西,它以同一性取代了这种特殊”[1]。

因此,普遍性并没有优势,反而破坏了对客体的理解和认识。

同样,黑格尔在质与量的问题上偏重于量,认为量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在量上同一化,而质只是“惰性的实存”。

阿多诺却认为质的要素才是哲学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才是哲学研究真正的主题。

质中的非同一性体现出了对个体的尊重、对人的尊重。

(二)否定是彻底的否定
阿多诺在他的辩证法前加了“否定的”就是为了说明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也为了说明自己否定的彻底性。

在黑格尔那里,虽然也说到了否定,但是他的否定是一种肯定的否定,追求最终达到统一的否定,因此也是同一性思维的产物。

就像阿多诺所说,“把否定之否定等同于肯定性是同一性的精髓,是带有最纯粹形式的形式原则”[1]。

黑格尔承认矛盾,但想用非同一性来消除矛盾,之所以否定之后再否定,为的就是要得到重新地肯定,这是他从数学中借过来的。

殊不知,这种借过来的公式最终会使主体丧失否定性,从而导致人对于现状的服从和对整体的顺从。

阿多诺的否定观则是彻底的否定,是坚持不懈地否定事实所不是的特性。

在他那里,肯定和否定不会共存,因为肯定就是绝对的肯定,没有否定的余地。

而否定又是绝对的否定,不会有肯定。

他的否定辩证法就是为了使辩证法摆脱肯定的特征。

这种对同一性的抵制,是否定的力量对肯定的力量的抵制,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抵制。

(三)星丛:否定的非同一性的存在形式
阿多诺的这种否定同一性的哲学思想有它一定的存在形式,虽然不像黑格尔的哲学有严密的体系,但是也有自己独特的系统性。

这种独特的系统就是——星丛。

星丛概念使得统一的要素以平等的、相互联系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具体来说就是,概念围绕在所探求的客体周围,其中的每一个概念都可以被认为是表达了客体或者核心概念的一个侧面。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中介,以此形成一个“力场”。

“力场”中的张力可以使要素之间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不至离得太近或太远,从而使整个星丛不会太封闭也不会太松散。

通过使概念进入一种关系,集中为描述事物提供客观性,这样就可以使概念完整地表达客体从而弥补了单个概念描述客体时所造成的片面性,这是星丛的优势。

在这样的星丛中,概念没有所谓的“等级制”关系,因此也就不会被压制和奴役。

语言作为概念与客体之间的桥梁,起到一种指引和定向的作用,把概念指向他意指的客体。

阿多诺同时指出,
星丛概念既是概念之间的,又是概念与客体之间的联系。

因此星丛概念既可以反对同一性,又可以强调异质性。

阿多诺在概念的星丛中游走,他的非同一性和辩证的否定观也只有在星丛中才能展现出来,可以说星丛是阿多诺理论驰骋的空间。

综上所述,阿多诺在他的《否定的辩证法》一书中对传统的形而上学和海德格尔形而上学观做了批判。

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中的同一性思维和概念的帝国主义,并且提出了反体系构想。

认为同一性原则、概念拜物教、体系是对自然和个人的压迫,都有助于压抑人的本性和维持现有的社会状况。

阿多诺反对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和基础本体论,不能接受把存在当作既不是概念、又不是客体的抽象之物,也不能接受海德格尔表面反对本体论,而实际上却走在本体论的道路上。

在批判形而上学之后,阿多诺并没有抛弃它,而是努力构建否定的辩证法来拯救岌岌可危的形而上。

他的否定的辩证法不仅是一种理论认识,同时也是一种实践的哲学。

阿多诺是20世纪人类精神演变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者,他的《否定的辩证法》一书的影响也会深远流长。

参考文献:
[1][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2]李长成.“同一性”的瓦解与“否定辩证法”的生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6).
[3]赵海峰.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M].上海:三联书店,2001.
[5]白钢.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双重拯救——评《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拯救: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逻辑和影响》[J].高校社科动态,200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