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颖:让弘扬城市精神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颖:让弘扬城市精神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许多城市都提出了自己的城市精神,成为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作为一个城市共有精神家园的支柱和灵魂。苏州已把“崇文、融和、创新、致远”作为城市精神。

应该说,一个城市在全市人民酝酿、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城市精神并不难。虽然要做许多工作,要把各种方案作大量筛选,要广泛听取市民和专家学者的意见,还有提出的城市精神准确不准确的问题,但可以事在人为,成为能为之事。难在要使城市精神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真正成为全市人民的实践行动,成为一种文化自觉。难在人人自觉不易,难在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有个说法,培养一个纳粹只要五天,培养一个好公民要二十年。这个说法或许极端了点,但也可以说明,在一个有十亿人口的大国,培养亿万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能进取的现代公民的艰巨,在一个原有人口和外来人口各有六百多万的苏州,无论老苏州人新苏州人,都把弘扬城市精神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并非易事。

这种文化自觉,是一种共识,人人都认为,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精神支柱,也是每个市民的精神支柱,是一种自觉的价值取向;这种文化自觉,是内在的要求,而不只是外在的引导和推动,不只是贴在墙上和屏幕上的“广而告之”,人人热爱城市精神,都会常问自己,我的思想我的行动是不是符合城市精神,能以城市精神要求自己,美化而不丑化生活着的城市;这种文化自觉,既植根于一个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来自现实和改革开放的精神滋养,能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怎样让弘扬城市精神成为一种文化自觉,研究和传播地方传统文化,既有用武之地,也是题中之义,是一种责任。研究传统文化要为现实服务,为形成现代的共同价值观服务,为形成和弘扬城市精神服务,就是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成为一种研究自觉。我们不反对钻进故纸堆,为研究传统文化而研究,也不赞成事事都要联系实际;但可以也应该提倡古为今用,把研究传统文化与为现实服务联系起来,为形成和弘扬城市精神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研究传统文化,让弘扬城市精神成为一种文化自觉,需要长期不离不弃地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之一,要作为一种基础工作,多为城市精神作支撑,提供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观念的,思想的,典范的,人物和事例的,艺术形态的,成为乡土教材,成为大众传媒的“版面”,成为里弄街巷黑板报的“连载”,成为园林景区的永久“景观”,入学校入企业入街巷入里弄,入人心;之二,对传统文化要作鉴别工作,区分精华与糟粕,适时与不适对,取其精华,舍其糟粕,舍为了取,弃为了得,取精神,得精华。

比如,我们常说的“苏州状元甲天下”、“苏州人一团和气”、“苏州人精细精致”、“苏州客商云集”,都需要作一番鉴别、筛选和取舍工作。这四句话,与苏州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若加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苏州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或者说苏州历史文化的结晶,苏州历史文化的矿脉。对这五句话,若作合情合理的解剖与分析,苏州传统文化怎样为现代城市精神服务,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就能得其大概。

“苏州状元甲天下”与“崇文”相关。我们常说,苏州文化底蕴深厚,苏州人爱读书文化程度高,一个依据,“苏州状元甲天下”。苏州无论城镇还是农村,

与其他许多地区相比,文化程度确是比较高。既在状元问鼎,又在甲天下之多,苏州多产状元,是与民众的文化水平较高与苏州人爱读书相关的,尤其是有由士大夫后备军和乡绅、富商、上中农子弟组成的一个庞大的读书人团队,人数在上万数万之多。没有这个基础,多产状元是不可能的。“苏州状元甲天下”,既是崇文的一个体现,也是崇文的一个结果。应该说,“苏州状元甲天下”代表了千年、数百年苏州的主流文化、苏州的上层文化,代表了那时的主流思潮。全社会崇文,读书人多,这是值得肯定的,反映了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

但是,这里也有问题值得探讨,需要明确,状元文化不等于民众文化,也不能代表民众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元文化就是学而优则仕,不能全盘肯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民众的文化水平,是分城乡的,农村文化水平明显低于城镇,苏州农村、农民的文化水平,并不比中西部地区的河南河北山西陕西高多少,妇女大都是文盲,男的初小小学文化。我的家乡江阴,我们那个村,就是如此。解放前,江阴民众文化水平,在苏州地区是比较高的一个县,我们那个村一二百户数百人口,文化相当于中学程度的,仅一户一两人,乡里称其“先生大门里”(意指读书人家)。所以,不要高估解放以前苏州地区占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农村文化程度,不能以几个状元来代表百万农民和市民的文化水平。可以讲,所谓状元文化,还是占人口不多的士大夫文化、乡绅文化,一为学而优则仕,二为吟诗作文,与识几个字为了识数做买卖学手艺有一技之长的市民文化,与粗识文字会算账能书信的农民文化是不大搭界的,不能张冠李戴。苏州士大夫学为致仕,鄙薄农商,也是甲天下。写《项脊轩志》的散文大家归有光说,吴中士人读书求官之风烈于天下,其俗尽然。状元之中,确有学识高超为政有作为的,如东西山的施盘,状元及第虽为官一年,在重农扼商鄙商的传统思想面前,他能大力提倡类似今日的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是很有见地的;但状元大多平平,还有等而下之不值一提的,不能把状元作为学识、成就顶尖的代名词。所以,在说苏州有崇文传统的时候,不要把状元甲天下作为资本作为骄傲,不要高估民众的文化水平。

“苏州人一团和气”与“融和”相关。“一团和气”反映了苏州的人文精神,反映了苏州的民风民气。金相邻,和气生财,和气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是和为贵的中华优良传统在苏州的传承。苏州人讲话文气,不少地方有这样的说法,不与什么什么人说话宁与苏州人吵架相骂。现在有中国人在国外嗓门大是不是文化修养差的争论,有说这是习惯,不是修养。其实,大庭广众公共场合,目中无人,大声张扬,既是习惯也是修养。苏州人讲话文气,文气里有文明,是值得赞扬的。老子崇水,“上善若水”,以水为贵。和气源自苏州的水文化,与水相濡以沫而和而谐。“一团和气”接近“和谐”,更接近“融和”,“一团”可作动词解,团而融团而和。“一团和气”,是俚语,是群众语言,可以为“融和”直接所用。

以前批判过“一团和气”,有错也有对,批评不分是非什么都讲“一团和气”,有道理;把批评指向什么都讲阶级斗争,“一团和气”掩盖阶级斗争,就扩大化了。“一团和气”有它适用的范围。阶级分析方法并没有过时,还是研究历史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阶级对立的历史。“一团和气”与严重的阶级对立不相符,也不是缓和消灭阶级对立的途径和方法;否则,农民起义,共产党领导革命,就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既要“一团和气”,又要坚持斗争,依法为事,是今天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基本准则。

“苏州人精细精致”与“创新”相关。可以讲,苏州人的创新精神,很大一部分体现在手工上工艺上和农业上。苏州的手工工艺和农业是以精细精致见长或为风骨的,苏州人雅是以精致而得以精致而雅。农业精耕细作,堪称园艺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