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颠覆陈桥兵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彻底颠覆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个快要被谈烂了的话题,但是本文所讲的陈桥兵变绝不是大家熟悉的那个老生常谈的内容。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深度剖析事情背后真实的,甚至可以说是骇人听闻的,是完全颠覆历史传统观点的写照。

第一,陈桥兵变发生的背景。周世宗柴荣临死之前做了周密的安排,这些安排为什么仅仅维持了半年就被打破,周世宗具体是怎么布置的。

第二,陈桥兵变的具体过程。

第三,陈桥兵变九大疑点。

我们先来看看陈桥兵变发生的背景。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在临死之前,周世宗安排了三方辅政的格局辅佐继位周恭帝柴宗训,周恭帝是周世宗柴荣的第四个儿子,当时只有七岁。

再来详细的分析下这三派力量的对比,第一派势力--外戚。自古以来皇帝都喜欢靠外戚的力量维护自己的统治,周世宗在不利的政治形势下,也选择了这条路。本来周世宗的原配夫人符皇后死后就一直没有立皇后,但由于符皇后的父亲是当时势力很大的地方军阀符彦卿,周世宗在临死前几天把符皇后的妹妹,也就是符彦卿的另一个女儿立为皇后。此举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要靠老丈人的力量维护年幼的周恭帝的天下。说起这位符彦卿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有三个皇

帝都做过他的女婿-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当时符彦卿被封为魏王兼天雄军节度使,天雄军在哪里,就是著名的河朔三镇,我们来看看地图,河朔三镇就是卢龙镇,承德镇(今河北正定)和魏博镇(今河北大名)。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向北可以抵御北**辽,向南可以监督京城开封,一旦朝内有事,不搞定天雄军是不可能成功的。

第二方,顾命大臣。周世宗临死前任命宰相范质王溥为辅政大臣。范质是个直性子,而且奉公廉洁,长期担任宰相的位置。王溥的资格更老,这个人早在郭威时期就做了宰相,周世宗即位后契丹大举入侵,满朝文武只有王溥力主周世宗御驾亲征,帮助刚刚即位的周世宗稳定了局面,不但立了大功而且很忠诚。这是第二方势力。但是这一派都是文臣,没有兵权。

第三方,禁军。禁军驻扎在京城,是后周战斗力最强的军队。禁军包括两只部队,一支叫殿前司,另一只叫侍卫司。周世宗首先解除殿前司首领张永德的兵权,安排他最信任的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又把侍卫司首领李重进派到地方担任节度使,安排韩通担任侍卫司的副首领,调动军队的权利就在韩通手里。由此可见,周世宗把原来禁军的两位最高领导都换了人,而且还让他们互相牵制,有制兵权的没有调用权,有掉兵权的没有制兵权,表面看起来这样天衣无缝。谁知这恰恰成为赵匡胤利用的一个弱点。

周世宗安排了三方势力辅佐自己的儿子,以为后周天下可以高枕无忧,却没想到,他死后仅仅半年,三方辅政的格局就此彻底打破,

老柴家的天下改姓了赵。

史书记载陈桥兵变发生的过程很快很短暂,仅仅5天就结束了,按照正史的记载事情的经过非常可疑,我们来看看这五天都发生了什么。

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文武百官正在向年幼的周恭帝皇帝朝贺,忽然传来一个消息,说北方的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关于这个消息的来源是整个事情的关键之一,后面我们要详细分析。)当时主政的是符太后,也就是周世宗临死前新立的符皇后,她刚刚二十多岁,又是一介女流,毫无主见,听说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屈尊求救于宰相范质。范质暗思朝中大将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不料赵匡胤却推脱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赵匡胤立即掉动军马准备出城。

正月初二,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京城出了一股留言,“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这个流言瞬间传遍了整个京城和禁军,但是非常奇怪的是,皇宫却没有听到这个消息。

正月初三,赵匡胤带领大军出城,走到陈桥驿这个地方,一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此时天色已晚,就驻扎在陈桥驿,当天赵匡胤喝醉了酒醉卧于军中。

这个时候,据《宋史》记载,军中有一个善于观天象的人散布流言说“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就是说天上出现两个太阳在搏杀。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这个流言很动摇军心。于是军中众将就聚集起来商议,大家认为,与其给年幼的皇帝卖命不如拥立赵匡

胤为天子。于是众将就先去找赵普和赵光义,说明来意,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赵普说“太尉赤忠,必不汝赦”,意思就是赵匡胤是绝对忠诚于柴家的,如果他酒醒了听到你们要拥立他为皇帝,肯定不会宽恕你们。但是众将认为另立天子的话一旦出口,已无退路。所以在众将坚持下,赵普和赵光义一边派人保护赵匡胤的家属,一边派人通知京城禁军另外两个高级将领石守信和韩申琦早做准备,这两个人也是赵匡胤的铁哥们。接下来的一切就等着赵匡胤酒醒。

正月初四,清晨,赵匡胤舒舒服服的睡到自然醒来,接下来的事情在司马光的《沭水纪闻》和《续资治通鉴长编》都有记载,等赵匡胤酒醒,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有个人拿着一件黄袍披到他身上,大家跪在地上参拜新天子,这就是著名的黄袍加身,于是赵匡胤喝点酒睡了一觉就糊里糊涂的被皇帝了。至于这个拿黄袍的人是谁,史书没有说。黄袍加身的记载,虽然源自正史,但是不管别人怎么想,笔者觉得这个事情根本就不符合逻辑,可疑的地方太多,后面我们要详细分析。赵匡胤严令部下不得惊扰皇帝和太后,然后大军仍然如来时一样,不扰民,非常有秩序的从仅仅四十里外的陈桥驿回到京城。

赵匡胤造反的消息传到朝廷,满朝文武皆惊得不知所措,宰相范质握着王溥的手,直掐到出血说“仓促遣将,吾之罪也”,王溥已经惊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所有人中只有一个人非常冷静,就是侍卫司的首领韩通,一得到赵匡胤造反的消息,立即就准备跑回家里组织抵抗。没想到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个人,追着韩通杀,韩通跑到家里来不及关门,就被来人一刀砍死,接下来杀了韩通一家。

正月初五,举行禅位大典,这个时候才发现仓促之际没有准备好禅位诏书,没想到翰林学士承旨(官名)陶谷从靴子里掏出个诏书就念,居然早就准备好了,赵匡胤对这件事情的反映,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是“太祖甚鄙之”。整个政变只用了不到五天时间,几乎不流血,因为只杀了韩通一个人,所以说几乎不流血。

接下来进入本文的核心部分,九大疑点。在整个陈桥兵变中,赵匡胤似乎毫不知情,置身事外。难道他真的什么也不知道,睡醒一觉就成皇帝了?以正常人的智力不用脑袋想,用脚趾头想也能觉出不对劲。

第一大疑点,契丹和北汉的入侵。

契丹和北汉到底有没有在显德7年正月入侵后周,经过仔细的查阅文献,笔者发现这个事情非常诡异,正史中记载这件事情有,但是也有一些文献记载没有。其实这个事情有没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入侵的军队后来怎么样了呢?

据《宋史.卷一》记载,“镇州郭崇报,契丹与北汉皆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的记载也是:“契丹与北汉皆遁去。”难道契丹和北汉没有任何成果,被赵匡胤一披黄袍都吓跑了么?正史中的权威资料《宋史》《旧五代史》《资治通鉴》虽然都记载了这次入侵,但是这些文献的史源并不可靠,为什么这么说,大家要明白一点--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旧五代史》是北宋初年修录的,也就是说赵匡胤自己修录的。令两部是根据《国史》的资料,《国史》是宋太宗的儿子宋真宗时期修录的,而国史依据的资料是《太祖实录》,也是赵匡胤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