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期:
一项为期6周的氨磺必利(800mg/d,N=95)和氟哌啶醇 (20mg/d,N=96)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7
14
21
28
35
42 ( 天)
0
BPRS减分平均值
-5
氨磺必利800mg/天,N-95
-10
氟哌啶醇20mg/天,N=96
-15
P=NS
-20
-25
Möller HJ,Boyer P,Fleurot O,Rein. Psychopharmacology (Berl). 1997 Aug;132(4):396-401.
临床表现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焦虑/抑郁
攻击/敌意
ຫໍສະໝຸດ Baidu认知缺陷
Stahl S M,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2000)
精 神 分 裂 症 - 神经病理学
一种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
精神分裂症的转归
1/4
1/4
痊愈, 社会功能良好
1/4 恶化、衰退
1/4 多数症状残留,
社会功能损害
低剂量时缓解阴性症状 高剂量时治疗阳性症状
氨磺必利的独特作用机制
药理作用特点:1.针对多巴胺D3/D2受体拮抗
氨磺必利主要作用于多 巴胺D2和D3受体亚型。
与其它各种抗精分药物 不同,氨磺必利对5-HT 受体、NE受体、H受体 亚型、M受体和sigma受 体有较低的亲和力。
Antipsychotic drugs: relative affinities, in vitro
亚型
D1
D5 D2 D3 D4
氨磺必利 氟哌啶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氯氮平
+
+ + + ++ +++ ++ + +++ ++ +++ ++ -
奥氮平
++
N ++ N ++ +++ ++ + ++ +++ ++ N
利培酮
-
N +++ ++ ++ +++ +++
[2]SPET扫描,对健康志 愿者和服用氨磺必利治疗 的精分患者在纹状体、丘 脑和颞叶皮层的D2/D3结合 123I标记多巴胺受体亲和 剂的浓度对比
氨磺必利临床应用
[适应症]: 精神分裂症。
[用法用量]: 急性期 阳性症状为主 400mg,qd/bid 阴性症状为主 100mg/d
剂量选择
德国剂量调整研究 (n=811) Age(SD)=39.9(11.9) 男性:女性=1:1
氯丙嗪时代
百花齐放
典型和非典型药物的比较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 退缩 • 冷漠 • 缺乏社交 • 缺乏动力
“阴性” 症状 依然存在
•对阳性症状有效 •对阴性症状有效
•对阳性症状有效
社交融合度提高
表现出与社会疏远
氨磺必利-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氨磺必利的独特作用机制
氨磺必利是一种选择性多巴胺D2 和D3受体拮抗剂, 具有独一无二的治疗作用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
精神分裂的治疗
✓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 ✓全病程治疗是基本理念 ✓以回归社会,全面康复为最终目标
抗精神病药物的发展
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治疗剂量 阻断D2受体 70-90% 阻断5-HT2受体 几乎没有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剂量 阻断D2受体 20-60% 阻断5-HT2受体 85-90%
Amsulpride
D2/D3 5HT2
D2/D3
From Richelson, 1996; Schoemaker et al., 1997;
Seeger et al., 1995
氨磺必利的独特作用机制
受体
DA I
DA II
5-HT2A 5-HT2C 5-HT3 A pha-1 A pha-2
H1 M Singma site
氨磺必利的独特作用机制
药理作用特点:2.双重多巴胺能受体阻断
生理情况下: 多巴胺与两种多巴胺能受体结
合。
氨磺必利进入体内 低剂量时以阻断D3/D2突触前受
体为主; 高剂量时主要阻断突触后受体,
使多巴胺结合位点减少。
氨磺必利的独特作用机制
药理作用特点:3.对边缘系统有高度选择性
动物体内实验
[1]ED50对D2/D3受体 结合数值(mg/Kg)
急性期
氨磺必利组PANSS阴性症状评分较基线减分显著高于氟 哌啶醇组(37%vs24%)
Total BPRS
BPRS 有效因子
PANSS 阳性
PANSS 阴性
8.1 7.3
10.4 9.4
10 20 30 40 50
人体研究
纹状体 边缘系统
[1]Schoemaker H. Claustre Y. Fage D, et al.. J Pharmacol ExpThen 1997,280(1):83 [2]Rodrigo A. Bressan, M.D., Ph.D., Kjell Erlandsson, Ph.D., et,Am J Psychiatry 160:1413-1420, August 2003
+++ +++ +++
+
Schoem aker H,Claustre Y, Fage D,etJ Pharmaco l Exp Ther, 1997,280(1):83 Cudennec A,Fage D,Benavides J, et al. B rain Rec, 1997, 768 ( 1-2) : 257 Trichard C,Paillere-M artinot M L.A ttar-L evy D , et a l. Am J Psychiatry, 1998, 155(4): 505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 高剂量组 平均
剂量调整
纹状体D2受体占有率(%)
100 80 60 40 2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氨磺必利 剂量(mg/d)
Nuss P,Hummer M,Tesster C. Ther Clin Risk Manag. 2007 Mar;3(1):3-11.
低剂量组, <399mg,n=146, 17.9% 中剂量组,400-799mg,n=390,48.1% 高剂量组,>800mg,n=207,25.5%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0
28天
56天
. Linden M, Scheel T, Xaver Eich F .337: Hum Psychopharmacol. 2004 Mar;19(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