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藏戏的审美教化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藏戏在藏族地区广为流行,是一个庞大民族戏曲系统。而甘肃甘南的藏戏被当地人民习惯称之为“南木特”。其历史悠久、剧种繁多,传播极广,集中体现了藏族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本文试图对“南木特”藏戏的介绍和讨论,挖掘其寓教于乐的审美教化功能。
关键词:“南木特”藏戏;宗教;审美
引言
流行于藏族地区的藏戏,是区别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戏曲的一个较大的民族戏曲系统。其历史悠久,流派繁多,传播甚广。作为一种动态传统文化,藏戏能全面充分体现藏族文化的一种艺术,它以简单广场式的表现形式,塑造了丰富鲜明的人物形象,记录反映当地藏族人民的宗教生活和世俗理想,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藏族民众审美观念和文化心理,而这种关于审美教化的方式,也具有寓教于乐的审美教化功能。安多“南木特”是从藏戏大系统中演变而来的一个剧种。并由寺院渐渐传播到民间。同样,这种由宗教为基础的戏曲表演形式,从一开始被当做文化娱乐性的演出转变成被赋予宗教信仰的意义,其间不仅包括了文化传承,也不断地完善了审美功能及艺术追求。
一
藏戏是一种多源且具有综合性质的艺术,在甘青川等地区广为流行,深受藏族朋友的青睐。藏戏的出现至少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据说在公元14-15世纪时,“噶举派僧人汤东杰布(1385年~1464年thang stong rgyal po)见藏区山高水险,交通不便,决心在河上架设桥梁,以利行人、方便运输。为了募集建桥经费,他邀请山南地区穷结县内一户叫百纳家的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姐妹,组成戏班子,以一些佛教神话和民间故事为内容,编成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到各地演出,以筹集经费,这就是最早的藏戏。”藏戏的兴盛期大约在公元17世纪以后,此时藏传佛教格鲁派掌握西藏政权,每至“林卡”(gling kha)节,五世达赖喇嘛命一些活跃于农牧区的藏戏班子到拉萨演出,所谓“支戏差”。各地的戏班子都十分重视,他们精心组织编排,每至节日,登台献艺,各地戏班子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藏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此后在城镇农村出现了多个民间剧团。藏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早期的白面具派和晚期的蓝面具派。白面具派也称旧派,演出时,先由戴白面具的演员开场。蓝面具派也称新派,是在白面具派基础上发展而来,演出时先由戴蓝面具的演员开场。
甘南地区的“南木特”藏戏起源于拉卜楞寺,20世纪40年代,拉卜楞地区受军阀控制,当时二十二岁的五世嘉木样前往西藏朝佛学法,而后他学成归来。虽然此时的拉卜楞寺已经不再受马琪军队的控制,但是国内的政治环境依然混乱不堪,拉卜楞寺的境遇也不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为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汉藏团结,调整人民心态。“拉卜楞寺著名学者琅仓活佛、加木措秘书长、喇嘛职业学校的老师土布旦增等人进行了商议,决定组织人员排演藏戏《松赞干布》。由于《松赞干布》在戏中的全称叫做‘杰布松赞干布南木特’。从此,拉卜楞寺的藏戏演出就被大家称之为‘南木特’藏戏。”因此《松赞干布》是“南木特”的缘起,它对于甘南藏戏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也是“南木特”藏戏成为藏戏系统中一个特殊分支的重要标志。
甘南藏戏产生至今,据不完全统计有近三十个剧目。这些剧目为《米拉日巴劝化记》、《松赞干布》、《达巴丹保》、《智美更登》、《卓娃桑姆》、《诺桑王子》等。甘南藏戏中很多剧目源于西藏藏戏,但都经过改编和创作,文学性较高,在不改变戏剧原有情节的前提下,对戏剧结构、对白和唱词着力加工,更加适宜舞台演出。而在甘南藏戏众多剧目中,《松赞干布》和《智美更登》演出最为频繁,为广大民众所熟悉,这两部剧是藏戏剧目里较早的剧目,一部是写藏族最引以为傲的无上法王,而另外一部则主要描写至尊佛祖的思想精髓和传承。所以作为“南木特”藏戏的代表作被寺院进行大力推广,它们凝聚了藏族传统文化和藏传佛教的
精髓。
“南木特”藏语中是传奇故事之意,它的剧目具有丰富传奇色彩,表现手法灵活多变,继承了传统藏戏的优良传统,内容主要是以正义战胜邪恶,神话色彩浓郁,想象力极为丰富。在表演特色方面,“南木特”藏戏综合了文学、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在西藏藏戏原有基础上,加入了民间歌舞、藏传佛教、说唱艺术,而且适当吸收了内地戏曲的表演艺术,创造出了舞台演出的表演模式。这种表演当然不只是为了表演而表演,整个表演过程中的动作、语言、表情,都渗透着宗教文化特色,表现出了对佛与得道高僧的无限虔诚和敬仰之情。
甘南藏戏的表演动作较少,说或唱时基本没有手式,台步有四五种。在刻画人内心世界方面取材范围广,除社会各阶层人物神态外,还取材于想象中的神仙、鬼灵形象。“具体归纳为现实性的形象和非现实性的形象。剧中人通过人物形象、语言、动作特征,在形似的基础上,力求达到神似。其生活来源和根据主要借助寺院的塑像,使观众在看戏时,对这些形象,心理和感情上都能接受”。
甘南藏戏音乐体系属开放性结构。音乐没有严格的程式,完全依照自己独特自由的音乐联缀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音乐艺术特色表现在唱腔音乐、舞蹈音乐和间奏音乐三方面。唱腔的选用根据剧中人物特定的感情需要而定。可分为戏剧性唱腔、抒情性唱腔、叙事性唱腔、说唱性唱腔、宗教类唱腔五种。舞蹈音乐,在藏戏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每个剧目至少有三至五组舞蹈场面。多用于剧情中主人翁诞生降世、登基喜庆、迎宾祝福、收场团圆等场合。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民间演出活动中,任何一首优秀乐曲、舞曲、弹唱,都可以作为藏戏的间奏音乐。
除音乐、舞蹈外,藏戏受宗教习俗和藏族民间习俗的影响,所以也有演出习俗,比如《智美更登》中的“多尔玛”仪式,在演出过程中,夹杂苯教“多尔玛”仪式。而且在藏戏的组织演出和传承,百姓们认为“南木特”的上演能够神灵再现,医治病痛。而最主要的一项仪式即“煨桑”,用松柏加入青稞面再点燃,以浓烟腾起作为祈福驱邪之意。对南木特藏戏的过程、特色等方面加以考察,不难看出藏戏之美产生于戏和舞的相互融合方面,与佛教文化“以舞传佛”的传播形式不谋而合。二
南木特藏戏出自僧侣作家之手,题材的选择、戏剧理念、艺术个性、舞蹈语言元素等自然离不开宗教终极意义的传播,这是它本质价值的重要表现。作为原始宗教仪式,舞蹈在藏剧中所携带的神圣价值和普遍伦理是借大自然生命万象,用仿生动态的视象心理原型诉说藏剧作家所感悟到的原始心灵。这些既陈旧又新颖的舞蹈表演形式作为南木特藏戏艺术的一大景观,至今仍在藏戏创作中跃动着鲜活的光采,既有对过去岁月的理解,又有穿越文化时空、突破民族心灵的耐人寻味的暗示与极具禅定思维的暗合。作为引领“修道者”入道的一种手段,潜移默化地生成着藏戏的动作符号,是“南木特”藏戏灵肉一体特殊的审美体现。这种藏戏灵肉在其文本中所描写的故事就有体现,比如第四世琅仓活佛根据《噶当教史集》中的神话故事改编而成的《达巴丹保》,1955年由拉卜楞寺藏戏队演出。该剧讲述的是:“从前有个国家叫本噶纳,人民生活幸福,国家昌盛。国王有一位贤淑的妃子,生了一个俊美的王子叫达巴丹保。一天,国王向占卜师卜算自己的命运。占卜师推算后大惊失色,告诉国王不久他和王妃便有一场灾难。巫师告诉国王,要治好王妃疾病,必须去南罗刹洲采一种叫古夏纳草药,此事只有王子能办到,国王命王子前往罗刹洲,这种草生长在九头罗刹的九层宫殿的花园中。王子克服重重困难,与罗刹王见面了。罗刹王被王子的虔诚、仁爱所感化,发誓不再杀生害命,板依佛法.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王子。达巴丹保与公主成婚后,带着古夏纳草返归故乡。这时国王已被妖妃拘进大牢,篡权执政,人民痛苦不堪。国王被救出后,深感惭愧,出家为僧。让王子继承了王位,人民欢欣鼓舞,过起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在剧中所描述罗刹的面具形象,呲牙、红发,九头中间立着鹿头,以表现这一滥觞于远古的非人的形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