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临床应用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邢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ZC086)综述·讲座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临床应用进展*何磊,魏庆民,史永堂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心脏内科(054000)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是一种存在于心肌组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在心肌细胞受到损害时,能够迅速释放入血。近期研究发现,H-FABP用于诊断早期心肌损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优于其他心肌损伤标记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以下作一综述。
1H-FABP的临床应用
1.1H-FABP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应用1.1.1早期诊断MCCANN等[1]研究了664例因胸痛而住院的患者,发现在发病4h内,H-FABP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远远高于肌钙蛋白T(73%vs55%,P=0.043),H-FABP特异性为71%,优于其他任何心肌标记物。FIGIEL等[2]对100例怀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检测,提示:对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H-FABP诊断的敏感性高达94.7%,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为94.7%,而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的诊断敏感性分别是66.7%、64.9%;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的诊断特异性分别是96%、100%。LIAO等[3]为了对急性心肌梗死与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出鉴别,进行了血清心肌标记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的对比性研究,发现症状发生3h以内H-FABP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超过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以上研究说明,定量检测H-FABP与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相比较,具有更好的敏感性、特异性,所以可应用H-FAB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进行早期诊断。
1.1.2评估心肌梗死范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梗死范围直接关系到心室功能减弱的程度以及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HAYASHIDA等[4]的研究结果提示:血H-FABP与尿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有着良好的相关性,r 值分别为0.61、0.51。所以,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患者,进行血、尿H-FABP水平的检测,可以准确、快速地估测急性心肌梗死面积,从而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
1.1.3监测急性心肌再梗死目前,临床上判断急性心肌再梗死是根据新发的胸痛、心电图ST-T异常改变、心肌酶动态变化等指标,但都缺乏特异性,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在一次心肌损伤后需要数天,才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且再次高峰峰值不明显。而H-FABP在心肌出现损伤后迅速释放入血并迅速代谢清除,血H-FABP在短时间内即恢复至梗死前的水平,可作为急性心肌再梗死的理想检测指标。GLATZ等[5]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急性心肌梗死发生10d 后发生急性心肌再梗死,可以观察到血H-FABP浓度迅速出现变化,而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血浆浓度变化并不明显。
1.1.4评价心肌再灌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梗死相关血管(infact related artery)突然闭塞,及时的再灌注可迅速地开通罪犯血管,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临床上,再灌注的方法有3种,一种是静脉溶栓,一种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一种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现在的研究提示:H-FABP可以用来评判再灌注是否成功。QZDEMIR 等[6]观察了行直接PCI术后15、60min的H-FABP水平及肌红蛋白的水平,发现在PCI术后15min,可检测到再灌注成功。ISHII等[7]观察了45例急性心肌梗死行再灌注治疗的患者,以比值>1.8作为血管再通的指标,证实了H-FABP用以预测再灌注的准确度是:15min为93%,30min 为98%,60min为100%。再灌注治疗成功后,血H-FABP 水平较治疗前迅速升高,如果治疗后15min,H-FABP水平与治疗前水平相比≤1.8,提示血管未再通风险增加。所以,在再灌注治疗后检测血H-FABP可以早期判断是否开通梗死相关血管,以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CHOWDHURY等[8]将50例行CABG的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发现体外循环组H-FABP、肌钙蛋白I水平明显高于非体外循环组,ROC曲线分析提示,H-FABP与肌钙蛋白I能够较好地诊断心肌损伤。H-FABP浓度超过6.8μg/L的患者,心肌受损风险增加53倍。1.1.5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分层中的价值在临床上不稳定型心绞痛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危险程度不同,预后以及选择的治疗方案亦不同。高危患者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及发生猝死的风险大,如果能够及时识别高危患者,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李洁琪等[9]的研究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正常对照组血H-FABP浓度分别为(6.05ʃ1.57)、(4.46ʃ1.3)、(4.24ʃ1.4)μg/L,提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H-FABP浓度明显超过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正常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中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血H-FABP浓度分别为(7.51ʃ1.11)、(5.96ʃ1.01)、(4.82ʃ1.18)μg/L,提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FABP浓度越高,危险级别也越高。朱红秋等[10]的研究亦有相同的发现,且提示: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FABP可以更好地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近期出现心血管意外的风险。1.2H-FABP在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中的应用在PULS 等[11]进行的107例确诊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有29例(27%)患者H-FABP水平高于正常(>6μg/L),其中12例(41%)出现并发症,而H-FABP水平
·
869
·广东医学2013年3月第34卷第6期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Mar.2013,Vol.34,No.6 DOI:10.13820/ki.gdyx.2013.06.017
正常的所有患者的30d预后良好(P<0.0001);多变量分析中,H-FABP可预测不良预后(P<0.0001);生化标记物与超声心动图联合评估显示,不论超声心动图结果如何,H-FABP检测阴性的患者均预后良好;相反,H-FABP水平偏高时,即便是超声心动图结果正常也有23.1%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如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室功能不全则发生率增至57.1%。在KACZYNSKA等[12]进行的77例APE患者的研究中也有相似的发现,其结果还提示H-FABP在预测30d 预后和APE相关病死率上比肌钙蛋白、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和肌红蛋白更好。在BOSCHERI等[13]进行的研究中,共有101例确诊的未出现低血压或休克的肺栓塞患者,14例H-FABP为阳性,1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病情恶化并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有8例患者死亡,另外87例H-FABP 阴性的患者无死亡(P<0.005),提示H-FABP在预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APE患者死亡方面很有意义,此外,H-FABP 与右心室功能受损具有显著相关性。DELLAS等[14]对126例已确诊的肺栓塞患者进行分析,出现并发症的APE患者(共9例)与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相比较,H-FABP基线值更高(P<0.01),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H-FABP阳性的APE患者死亡及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提高了36.6倍。
1.3H-FABP判断心力衰竭预后SETSUTA等[15]的研究提示,H-FABP水平的升高与不良预后及心功能的恶化明显相关。NIIZEKI等[16]在研究中发现,心力衰竭加重期的患者血H-FABP浓度偏高,而且升高的幅度与临床不良事件有明显的相关性,H-FABP在预测3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超过了脑钠肽。KOMAMURA 等[17]研究了92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患者,对其随访4年,监测血H-FABP水平,发现H-FABP≥5.4μg/L 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
1.4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LANKEIT等[18]对93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H-FABP浓度每升高1μg/L,患者相对危险度即增加1.1(95% CI1.04 1.18);血H-FABP水平持续增高是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1.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KTAY等[19]对50例无基础心脏病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睡眠中末梢血氧饱和度低于80%的阶段与H-FABP的浓度明显相关,与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则无明显相关性。提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早期无症状的阶段,H-FABP可以检测到心肌的微损伤。1.6病毒性心肌炎王晓田等[20]通过对6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研究发现,定量测定H-FABP浓度可有助于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心肌损害,比肌酸激酶同工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更为敏感。顾坚等[21]的研究亦有类似的发现,提示H-FABP可作为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的最佳指标。
1.7外伤郎宇璜等[22]研究了42例创伤患者的心肌标记物的变化,发现H-FABP对创伤后心肌损伤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肌红蛋白与H-FABP的比值可用于鉴别创伤后心肌还是骨骼肌损伤。庄恺等[23]研究发现,H-FABP可以早期预测脑挫裂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判断预后。1.8急性脑梗死张世淼等[24]分析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化验数据,发现H-FABP的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相关。孙杨等[25]也发现H-FABP与急性脑梗死程度和预后相关。
2结论
综上所述,H-FABP可以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引起的早期心肌损伤,也可以检测到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外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的微心肌损伤,对于判断急性肺栓塞、心力衰竭、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预后有良好价值。
但是H-FABP也有它的局限性:(1)由于在骨骼肌中也少量存在H-FABP,在骨骼肌疾病时H-FABP亦可以升高;(2)H-FABP主要通过肾脏代谢,肾功能不全患者血H-FABP水平亦会升高。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该考虑它的来源和肾脏的功能状态。
参考文献
[1]MCCANN C J,GLOVER B M,MENOWN I B.Novel biomarkers in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are with car-
diac troponin T[J].Eur Heart J,2008,29(230):2843-2850.[2]FIGIEL L,KASPRZAK J D,PERUGA J,et al.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a reliable marker of myocardial necrosis in a
heterogeneous group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wit-
hout persistent ST elevation[J].Kardiol Pol,2008,66(3):
253-259.
[3]LIAO J,CHEUNG Y C,LUO Y,et al.Human 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for on-site diagnosis of early acute myocar-
dial infarction[J].Cardiology,2009,133(3):420-423.
[4]HAYASHIDA N.CHIHARA S.AKASU K,et al.Plasma and urinary levels of 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in patients un-
dergoing cardiac surgery[J].Jpn Circ J,2000,64(1):18-22.[5]GLATZ J F,VAN DER VUSSE G J.Cellular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s:their function and physiologic significance[J].Prog Lip-
id Res,1996,35(3):243-282.
[6]QZDEMIR M,DURAKOGLUGIL E,GULBAHAR Q,et al.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and myoglobin after reperfus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Acta Cardiol,2007,62(5):473-478.[7]ISHII J,OZAKI Y,LU J,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serum con-centration of heart 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relative to car-
diac troponin T on admission in the early hours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Clin Chem,2005,51(8):1397-1404.
[8]CHOWDHURY U K,MALIK V,YADAV R,et al.Myocardial injury i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n-pump versus off-
pump comparison by measuring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
tein,cardiac troponin I,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creatine kinase-MB,and myoglobin release[J].J Thorac Car-
diovasc Surg,2008,135(5):1110-1119.e1-e10.
[9]李洁琪,李晓翔,吴立荣.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诊断中的价值[J].山东医药,2009,49
(9):1-2.
[10]朱红秋,朱平安,沈双宏.高敏C反应蛋白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事件的影响[J].中华心
血管病杂志,2006,34(9):808-811.
[11]PULS M,DELLAC C,LANKEIT M,et al.Heart-type fa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