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的几个性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等式的几个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是后继学习的基础,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是提高解题准确性和快捷性的关键。

这里介绍一些课本中没有直接列出而在解题中经常遇到的性质,以供参考。

1.乘方、开方性质 1)若b a >,则有:
①121
2++>n n b a
; ②)(1212N n b a n n ∈>++。

2)若b a >>0,则)(22N n b a
n n
∈<。

3)若b x a <<<2
0,则a x b -<<-或b x a <<。

2.取倒数性质
1)若0>>b a 或b a >>0,则b
a 11<。

2)若
b x a <<<0或0<<<b x a ,则a
x b 1
11<<。

3.取绝对值的性质 1)b a b a >⇔>2
2。

2)若b x a <<,且0,0><b a ,①当a b ->时,有b x <;②当a b -<时,有a x <。

4.有关分数的性质
若+
∈R m b a ,,,且b a >,则 1)真分数的性质: ①
m a m b a b ++<; ②)0(>--->m b m a m
b a b 。

2)假分数的性质: ①
m b m a b a ++>; ②)0(>---<m b m
b m
a b a 。

说明:1)是真分数的性质,可简述为:真分数越加越大,越减越小。

2)是假分数的
性质,可简述为:假分数越加越小,越减越大。

以上性质都可由基本不等式或绝对值的定义,通过简单推导而得到,作为练习,其证明均留给读者。

对以上不等式,建议大家熟练掌握,这对加快解题速度有帮助。

不等式的性质
例1 比较2
3x +与x 3的大小,其中R x ∈.
解:x x 3)3(2
-+332+-=x x 3)23(])23(3[222+-+-=x x 43)23(2
+
-=x 04
3
>≥, ∴ x x 332
>+.
说明:由例1可以看出实数比较大小的依据是:①b a b a >⇔>-0;
②b a b a =⇔=-0;③b a b a <⇔<-0.
例2 比较16+x 与2
4x x +的大小,其中R x ∈
解:)()1(2
4
6
x x x +-+12
46+--=x x x )1()1(2
2
4
---=x x x )1)(1(4
2
--=x x
)1)(1)(1(222+--=x x x )1()1(222+-=x x
∴ 当1±=x 时,2
4
6
1x x x +=+;当1±≠x 时,.12
4
6
x x x +>+
说明:两个实数比较大小,通常用作差法来进行,其一般步骤是:第一步:作差;第二步:变形,常采用配方,因式分解等恒等变形手段;第三步:定号,贵州省是能确定是大于0,还是等于0,还是小于0.最后得结论.概括为“三步,—结论”,这里的“变形”一步最为关键.
例3 R x ∈,比较)12)(1(2
++
+x x x 与)2
1
(+x (12++x x )的大小. 分析:直接作差需要将)12)(1(2
+++x x x 与)2
1(+x (12++x x )展开,过程复杂,
式子冗长,可否考虑根据两个式子特点,予以变形,再作差.
解:∵)12)(1(2
++
+x x x =)1(+x (122+-+x x x ))1(2
)1)(1(2+-+++=x x
x x x ,
)1)(211()1)(21(22++-+=+++x x x x x x )1(2
1
)1)(1(22++-+++=x x x x x ,
∴ )1)(21()12)(1(22
+++-+++x x x x x x 02
1)1(21)1(212>=+-++=x x x x .
则有R x ∈时,)12)(1(2
+++x x x >)2
1(+x (12++x x )恒成立.
说明:有的确问题直接作差不容易判断其符号,这时可根据两式的特点考虑先变形,到
比较易于判断符号时,再作差,予以比较,如此例就是先变形后,再作差.
例4 设R x ∈,比较
x
+11
与x -1的大小. 解:作差x
x x x +=--+1)1(112
, 1)当0=x 时,即012=+x x ,∴ x x
-=+111
; 2)当01<+x ,即1-<x 时,012<+x x ,∴x x
-<+111
; 3)当01>+x 但0≠x ,即01<<-x 或0>x 时,012>+x x ,∴x x
->+111
. 说明:如本题作差,变形,变形到最简形式时,由于式中含有字母,不能定号,必须对
字母根据式子具体特点分类讨论才能定号.此时要注意分类合理恰当.
例5 比较1618与18
16的大小
分析:两个数是幂的形式,比较大小一般采用作商法。

解:16
16162
161816)2
89()21()89(161)1618(1618=== .
1618,016,1)2
89()
1,0(2
89
18161816
<><∴∴∈
说明:求商法比大小的变形要围绕与1比大小进行.
例6 设0,0>>b a ,且b a ≠,比较:b
a
b a ⋅与a
b
b a 的大小。

分析:比较大小一般方法是求差法或求商法,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变形,然后确定大小。

解:b a a
b b a a b b a b a b
a b
a b a ---==)( 当0>>b a 时,0,1>>b a b a
-,1)
(>b
a b
a -∴ 当0>>a
b 时,0,10<<<b a b a
-1)
(>b
a b
a -∴
1)(>b
a b
a -∴即1>a
b b a b a b a ,
又0>a
b
b a ,a
b
a
a
b a b a >∴
说明:求商法的基本步骤是:①求商,②变形,③与1比大小从而确定两个数的大小. 例7 实数d c b a 、、、满足条件:①d c b a <<,;②()()0>--c b c a ;③
()()0<--d b d a ,则有( )
A .b d c a <<<
B .d b a c <<<
C .d b c a <<<
D .b d a c <<<
(天津市2001年南开中学期末试题)
分析:先由条件②③分析出b a 、与d c 、的关系,根据条件利用①用数轴数形结合比出大小.
解:∵()()0>--c b c a ,∴b a 、与c 同侧
∵()()0<--d b d a ,∴b a 、与d 异侧∵d c b a <<, ∴把d c b a 、、、标在数轴上,只有下面一种情况
由此得出b d a c <<<,∴此题选D . 说明:比较大小时可以借助于数轴,利用推出的一些结论在数轴上标出它们的相对位置,这样容易看出几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尤其是比较的个数较多时适用.
例8 已知①11≤+≤-b a ;②31≤-≤b a ,求:b a -3的取值范围.
分析:此题是给代数式的字母的范围,求另外代数式的范围.分为两步来进行:(1)利用待定系数法将代数式b a -3用b a +和b a -表示.(2)利用不等式性质及题目条件确定b a -3的范围.
解:设:b y x a y x b a y b a x b a )()()()(3-++=-++=-

⎨⎧==∴⎩⎨
⎧-=-=+∴21
13y x y x y x 由①+②×2得:231)(2)(21⨯+≤-++≤+-b a b a
即:731≤-≤b a .
说明:此题的一种典型错误做法,如下:
,31,11≤-≤≤+≤-b a b a 420≤≤∴a ,即:20≤≤a 0
241
3,11≤≤-∴-≤-≤-≤+≤-b a b b a
即:02≤≤-b
8
30,
20,630≤-≤∴≤-≤≤≤∴b a b a
此解法的错误原因是因为a 与b 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量,而不是各自独立的,当b a +取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时,b a -不一定能取到最值,所以用以上方法可能扩大变量的范围.
避免出错的方法是通过待定系数法“整体代入”,见解题过程. 例9 判断下列各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1)若2
2
bc ac >,则.b a >(2)若b a >,则.11b
a < (3)若0,<<c
b a ,则
.b
c
a c <(4)若d c
b a >>,,则.d b
c a ->- (5)若c a b a >>>,0,则.2
bc a >(6)若+∈>N m b a ,,则.m
m
b a > 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来判断命题的真假.
解:(1)⇒≠⇒>02
22c bc ac b a bc ac c >⇒⎪⎭
⎪⎬⎫>>22201,是真命题.
(2)可用赋值法:2,3-==b a ,有b
a 1
1>,是假命题. 也可这样说明:
ab
a
b b a -=
-11,∵ b a >,只能确定0<-a b , 但ab 的符号无法确定,从而b a 11-的符号确定不了,所以b
a 1
1<无法得到,实际上有:
.1
10,b a ab b a <⇒>>
.1
10,b
a a
b b a >⇒<>
(3)与(2)类似,由⇒/<b a b
c a c c b a <⇒⎪⎭
⎪⎬⎫
<>011,从而b c
a c
b a <⇒/<是假命题.
(4)取特殊值:.3,2,1,5-====d c b a 有d b c a -<-,∴ 是假命题. 定理3的推论是同向不等式可相加,但同向不等式相减不一定成立.只有异向不等式可相减,即.,d b c a d c b a ->-⇒<>
(5)bc a bc ab b c a ab a a b a >⎪⎪

⎪⎪
⎬⎫>⎭⎬⎫>>>⇒⎭⎬⎫>>>2
2
000, ∴是真命题.
(6)定理4成立的条件为必须是正数.
举反例:
2,4,3=-==m b a ,则有.m m b a <
说明:在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性质定理成立的条件.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可通过举反例.
例10 求证:.0,01
1,
<>⇒>>b a b
a b a 分析:把已知的大小关系转化为差数的正负,再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完成推理. 证明: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得
00011110
<⇒⎪




<-⇒<-⇒>>-⇒>ab ab b a a b b a b a b a ,.0,0异号,<>⇒⎭⎬⎫>b a b a b a 例11 若d c b a >>,,则下面不等式中成立的一个是( ) (A )c b d a +>+ (B )bd ac > (C )
d
b
c a > (D )b c a
d -<- 解:由不等式的性质知:(A )、(B )、(C )成立的条件都不充分,所以选(D ),其实(D )
正是异向不等式相减的结果.
.b c a d c d d c b a b a -<-⇒⎭
⎬⎫
<⇒>-<-⇒>
说明:本的解法都是不等式性质的基本应用,对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要逐条掌握准确,以便灵活应用.
例12 若11<β<α<-,则下面各式中恒成立的是( ). (A )02<β-α<- (B )12-<β-α<- (C )01<β-α<- (D )11<β-α<-
分析 本题考查是否能正确使用不等式的性质来进行变形,应看到,已知条件中含有两个内容,即11<α<-,11<β<-和β<α,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得11<β-<-,
0<β-α,继而得到22<β-α<-且0<β-α,故02<β-α<-,因此选A .
例13 若c b a >>,则一定成立的不等式是( )
A .c b c a >
B .ac ab >
C .c b c a ->-
D .c
b a 1
11<< 分析:A 错,当0,=>c b a 时有c b c a =;同样B 错;D 没有考虑各数取零和正
负号的关系,所以也不对.
故选C ,因为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任意数(此题是c -),原不等式成立. 说明:这类题可以采用特例法:令0=c 即得C 成立. 例14 已知:0<c f e b a ,>,>,求证:bc e ac f --<.
分析:要证明的式子中,左右均为二项差,其中都有一项是两字母积的形式,因此在证明时,对两项积要注意性质的使用,对两项差的证明要注意使用同向加性或异向减性来处理.
证明:,>,>,>bc ac c b a ∴0 .<bc ac --∴ 又,<e f ∴由同向加性可得:bc e ac f --<.
说明:此题还可采用异向减性来处理:.<,>,<bc e ac f bc ac e f --∴做这类题过
程并不复杂,关键是记准性质,并能正确地应用.
例15已知集合{
}{}
,,2||145|A 2
A y y x x
B x x x R I ∈-==--==,<0,求:
B A ⋂.
分析:要求B A ⋂,需要先求集合A 和B ,从已知来看,A 的范围容易求,B 的元素由A y ∈可以推算,但在推算过程中,要注意运用不等式的性质.
解:,01452
R I x x =<--且 .72<<-∴x
{}
{}.7201452<<-=<--=∴x x x x x A
.72,<<-∴∈y A y ,2||.524-=<-<-∴y x y .5||,5||4<∴<<-∴x x
.55<<-∴x
{}.55<<-=∴x x B }.52{<<-=⋂∴x x B A
说明:本题中的条件R I =,意在明确集合A 中的元素为R ,若去掉此条件,会出现不确定的情况.比如,72<<-x 的实数和72<<-x 的整数显然是有区别的.另外,这里集合B 的元素是通过集合A 的元素求出的,解题时,一定要看清.
例16 设a 和b 都是非零实数,求不等式b a >和
b
a 1
1>同时成立的充要条件. 分析:本题是求两个不等式同时成立的充要条件,因此,这两个不等式不能分开来讨论.如果分开讨论,则b a >成立的条件就是b a >本身;而b
a 1
1>成立的条件则是a 与b 同号,且b a <,但这个条件只是
b
a 1
1>的一个充分条件,并且与第一个不等式b a >是矛盾的.所以必须研究这两个不等式同时成立的条件.显然,应该从求它们同时成立的必要条件入手.
解:先求b a >,b a 11>同时成立的必要条件,即当b a >,b
a 1
1>同时成立时,a 与b 应具备什么条件.
由⎪⎩⎪⎨⎧>>b a b a 11,,得⎪⎩⎪
⎨⎧>->-.0,
0ab
a b b a
由0>-b a 可知0<-a b ,再由0>-ab
a
b 知0<ab ,即a 与b 异号,因此b a >>0是不等式b a >与
b a 1
1>同时成立的必要条件. 再求b a >,b
a 1
1>同时成立的充分条件.
事实上,当b a >>0时,必有b a >,且
01,01<>b a ,
因而b
a 1
1>成立.从而b a >>0是不等式b a >,
b
a 1
1>同时成立的充分条件. 因此,两个不等式b a >,b a 1
1>同时成立的充要条件是b a >>0.
说明:本题结果表明,b a >与b
a 1
1>同时成立,其充要条件是a 为正数,b 为负数.这
与b a 1
1>成立的条件0>ab ,a b >不要混淆.解本题是从必要条件入手的,即若b a >,b a 11>同时成立,则要研究从不等式b
a 1
1>和b a >看a 与b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从中得出
结论(b a >>0),再把这个结论作为一个充分条件去验证b a >及b
a 1
1>能否同时成立.
从而解决了本题.
例17 已知函数c ax x f -=2
)(满足:.5)2(1,1)1(4≤≤--≤≤-f f 则)3(f 应满足( )
(A )26)3(7≤≤-f (B )15)3(4≤≤-f (C )20)3(1≤≤-f (D )3
35)3(328≤≤-
f 分析:如果能用)1(f 与)2(f 将)3(f “线性”表示出:)2()1()3(nf mf f +=,就可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由)1(f 、)2(f 的取值范围,推出)3(f 满足的条件.
解:∵,4)2(,)1(c a f c a f -=-= ∴)]1(4)2([3
1)],1()2([31
f f c f f a -=-= 故)]1(4)2([3
1)]1()2([39)3(f f f f c a f ---=-= )1(3
5
)2(38f f -=
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得
.20)3(13040)2(38385)2(1320)1(35351)1(4≤≤-⇒⎪⎪
⎭⎪
⎪⎬⎫

≤-⇒≤≤-≤-≤⇒
-≤≤-f f f f f 故选(C ).
说明:(1)也可设)2()1()3(nf mf f +=,由代定系数法求得35-=m ,3
8
=n . (2)下面的错误是值得引以为戒的∵,4)2(,)1(c a f c a f -=-=

⎬⎫
≤-≤-⇒≤≤-≤-⇒-≤-≤-⇒-≤≤-5415)2(14141)1(4c a f a c c a f 714130930≤≤⇒⎭
⎬⎫
≤-≤≤≤⇒≤≤⇒c a c a a
又 .9)3(c a f -=

.26)3(7171,279030≤≤-⇒⎭
⎬⎫
-≤-⇒≤≤≤≤⇒≤≤f c c a a
故选(A )
上述推理错误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将条件
⎩⎨⎧≤≤--≤≤-5)2(11)1(4f f 化为⎩⎨
⎧≤≤≤≤7
13
0c a 使a 、c 的取值范围扩大所致.事实上,作为点集
与{}
7
11,30),(≤≤≤≤=a c a N 之间的关系是
N M ⊆/,如图点集N 是图中乱世形OABD 所围成的区域,点集M 是由平行四边形MNBP
所围成的区域,这样就直观地表现了N M ⊆/,揭示了上述解法的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