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说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性增强
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减弱; 与H2反应越容易,越剧烈;
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减弱; SiH4 PH3 H2S HCl 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NaOH Mg(OH)2 Al(OH)3 H4SiO4 H3PO4 H2SO4 HClO4
半 径 增 大 、 非 金 属 性 减 弱 、 金 属 性 增 强





元 素 性
素 周 期
素 周 期
应 用







结构
性质
位置
延庆三中
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最外层电子数1→2
最外层电子数1→8 原子半径 大→小
主要化合价:正价+1→+5,负价:-4 →-1 → 0
最外层电子数1→8 原子半径 大→小
主要化合价:正价+1→+7,负价:-4 →-1→0
性质
单质与氢气 反应条件
含氧酸的 酸性
Si
高温
H4SiO4 弱酸
P
S
磷蒸气与氢 须加热 气能反应
H3PO4 中强酸
H2SO4 强酸
Cl
光照或点燃 爆炸
HClO4 最强酸
氢化物的稳
定性
很不稳定
不稳定
较不稳定
稳定
结论: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随着 原子序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
非金属性:Si < P < S < Cl
延庆三中
实验:
1、取一小块镁带,用砂纸磨去表面的氧化膜,放 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2mL水,并滴入2滴酚酞 溶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儿加热试管至水沸腾。观 察现象。
现象
加热前, 无明显现象 ;加热至水沸 腾后, 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红色 。
化学方 程式
Mg+2H2O==Mg(OH)2+H2↑
延庆三中
延庆三中
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 转型期,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前 期。对于具备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积 累了一些自主探究的方法,具备进一步学习 元素化合物理论基础的能力,但对抽象理论、 性质的完整归纳尚有一定困难。
延庆三中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 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以第3周期为例,了解同一周期内元素性 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性质
钠(Na)
镁(Mg)
铝(Al)
与水
与酸
氢氧化物 碱性
冷水、剧烈 冷水、缓慢
结论金属性:Na>Mg
剧烈
迅速
结论金属性:Mg>Al
强碱性 中强碱 两性氢氧化物
结论: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增 加金属性减弱。
金属性:Mg>Mg>Al 延庆三中
硅(Si)磷(P)硫(S)氯(Cl)非金属性的比较
元素周期律
说课内容
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流程
延庆三中
教学指导思想
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教材中重要 的基础理论。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可以 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 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符合学生的 认知规律;同时也能使学 生以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来探索研 究以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
强碱 中强碱 两性
弱酸 中强酸 强酸 最强酸
碱性减弱。
酸性增强。
延庆三中
综合结论: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 增强。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 期性变化,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本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是元
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
然结果。
延庆三中
金属性强弱判定依据:
(1)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程度 (2)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 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强弱判定依据:
(1)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延庆三中
11—17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延庆三中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引起了
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最外层电子数 1→8
(K层电子数 1→2)
决定了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 大→小 (稀有气体元素突然增大)
归纳出
化合价:+1→+7 -4→-1 (稀有气体元素为零)
元素周期律
元素化学性质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
延庆三中
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
半径减小、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
结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延庆三中
金属性:
表示元素原子失去电 子能力的强弱
非金属性: 表示元素原子得到电
子能力的强弱
通过活动与探究,寻找元素金属性和非 金属性呈现怎样的周期性变化,我们又如何 通过实验来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 弱及其变化规律?
延庆三中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图表、数据和实验事实的分析、 处理和加工,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归纳 出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认识元素周 期律的涵义及实质。
延庆三中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比较、归纳等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 用及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2.感受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学习、科学研究和 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2、 取一小段镁带和一小片铝,用砂纸磨去它们表面 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在各加入2mL1mol/L 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
Mg
Al
现象
反应比较剧烈,产生 大量气Biblioteka Baidu。
产生气泡,反应较慢
化学方 程式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延庆三中
钠(Na)、镁(Mg)、铝(Al)金属性比较
延庆三中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重点: 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元
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难点: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延庆三中
设计思想
教学流程
知识为载体,思维为主线,能力为目标, 设疑探索,实验贯穿,师生互动
延庆三中
教学流程

复 习 引 入

核外

电子

排布

原子

半径

化合

价变

化规





延庆三中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2(必修)第一章《物 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 律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重要的理论基础,本节教学 安排在原子结构之后,由于元素周期律主要是在原 子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的,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 元素周期律的理论基础,如此安排,既有利于学生 从本质上认识元素周期律,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又有利于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