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过程

解析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过程

解析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过程

?CSMA/CD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又称为二元指数后退算法。退避算法是以冲突窗口大小为基准的,每个节点有一个冲突计数器C。退避的时间与冲突次数具有指数关系,冲突次数越多,退避的时间就可能越长,若达到限定的冲突次数,该节点就停止发送数据。

?

?

?二进制退避技术(Binary Exponential Back off). 指在遇到重复的冲突时,站点将重复传输,但在每一次冲突之后,随着时延的平均值将加倍。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提供了一个处理重负荷的方法。尝试传输的重复失败导致更长的退避时间,这将有助于负荷的平滑。如果没有这样的退避,以下状况可能发生:两个或多站点同时尝试传输,这将导致冲突,之后这些站点又立即尝试重传,导致一个新冲突。

?

?

?在CSMA/CD协议中,一旦检测到冲突,为降低再冲突的概率,需要等待一个随机时间,然后再使用CSMA方法试图传输。为了保证这种退避维持稳定,采用了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技术,其算法过程如下:

?

?

1.确定基本退避时间,一般为端到端的往返时间为2t,2t也成为冲突窗口或争用期。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1)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 1、TCP/IP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几层模型? 2、对于协议ICMP、ARP、PPP、RARP不属于TCP/IP协议的网络层协议的是那个? 3、以下四个IP地址哪个是不合法的主机地址的是那个? A.10011110.11100011.01100100.10010100 B. 11101110.10101011.01010100.00101001 C. 11011110.11100011.01101101.10001100 D. 10011110.11100011.01100100.00001100 4、路由器工作在互连网络的的哪一层? 5、在多路复用技术中,FDM是什么? 6、在报文交换、线路交换、分组交换中,传输延迟最小的是? 7、对于网络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及介质访问控制层,局域网的协议结构一般不包括的是? 8、在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 A.虚电路与线路交换没有实质不同 B.在通信的两个站点间只能建立一条虚电路 C.虚电路的各个节点不需要为每个分组作路径选择 D.虚电路在传送数据前必须建立起专用的通信线路 9、若两台主机在同一子网中,则两台主机的IP地址分别与它们的子网掩码相“与”的结果一定是什么? 10、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的通信任务的那部分称为什么? 11、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把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帧的层次是哪层? 12、190.168.2.56属于以下哪一类IP地址? 13、在因特网中,路由器通常利用哪个字段进行路由选择? 14、以下关于TCP/IP传输层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TCP/IP传输层定义了TCP和UDP两种协议 B. 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 C. UDP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 D. UDP协议与TCP协议都能够支持可靠的字节流传输 15、互联网上服务都是基于一种协议,WWW是基于什么协议的? 16、以下哪一个选项按顺序包括了OSI模型的各个层次?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系统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转换层,系统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议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7、IPv6将32位地址空间扩展到多少位? 18、描述网络层的数据单位是什么? 19、网桥是哪一层的设备? 20、在下面给出的协议中,那组都是TCP/IP的应用层协议? A、TCP和FTP B、DNS和SMTP C、RARP和DNS D、IP和UDP 21、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什么通信方式中? 22、在下面的IP地址中属于B类地址的是? A、141.10.0.0 B、3.3.3.3 C、197.234.111.123 D、223.34.45.56 23、在多路复用技术中,TDM是什么? A、频分多路复用 B、波分多路复用 C、时分多路复用 D、码分多路复用

CSMACD的分析

CSMA/CD协议简单、可靠,其网络系统(如Ethernet)被广泛使用。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 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 CSMA/CD是一种分布式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网中的各个站(节点)都能独立地决定数据帧的发送与接收。每个站在发送数据帧之前,首先要进行载波监听,只有介质空闲时,才允许发送帧。这时,如果两个以上的站同时监听到介质空闲并发送帧,则会产生冲突现象,这使发送的帧都成为无效帧,发送随即宣告失败。每个站必须有能力随时检测冲突是否发生,一旦发生冲突,则应停止发送,以免介质带宽因传送无效帧而被白白浪费,然后随机延时一段时间后,再重新争用介质,重发送帧。 CSMA/CD控制方式的优点是: 原理比较简单,技术上易实现,网络中各工作站处于平等地位,不需集中控制,不提供优先级控制。但在网络负载增大时,发送时间增长,发送效率急剧下降。 CSMA/CD应用在 ISO7层里的数据链路层 工作原理是: 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 ,若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时,边发送边继续监听.若监听到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段随即时间,再重新尝试. CSMA/CD控制过程包含四个处理内容:侦听、发送、检测、冲突处理 (1)侦听: 通过专门的检测机构,在站点准备发送前先侦听一下总线上是否有数据正在传送(线路是否忙)? 若“忙”则进入后述的“退避”处理程序,进而进一步反复进行侦听工作。 若“闲”,则一定算法原则(“X坚持”算法)决定如何发送。 (2)发送: 当确定要发送后,通过发送机构,向总线发送数据。 (3)检测: 数据发送后,也可能发生数据碰撞。因此,要对数据边发送,边接收,以判断是否冲突了. (4)冲突处理: 当确认发生冲突后,进入冲突处理程序。有两种冲突情况: ① 侦听中发现线路忙 ② 发送过程中发现数据碰撞 ① 若在侦听中发现线路忙,则等待一个延时后再次侦听,若仍然忙,则继续延迟等待,一直到可以发送为止。每次延时的时间不一致,由退避算法确定延时值。 ② 若发送过程中发现数据碰撞,先发送阻塞信息,强化冲突,再进行侦听工作,以待下次重新发送(方法同①) CSMA/CD 概念稀释 几个概念: 上述两种冲突情况都会涉及一个共同算法——退避算法。 ① 退避算法:当出现线路冲突时,如果冲突的各站点都采用同样的退避间

BEB算法

计算机里有一个算法,叫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Binary exponential backoff,BEB) 该算法用于以下的条件:简而言之,可以说成是一根管道里,两头有两个信号源,他们都想传东西出去。但是,同一个时间点,管道只能被一端占用,否则会造成信号碰撞,碰撞后信号失真不可用,只能丢弃重传。 该算法是,首先监听管道里是否有碰撞,没有则发送,然后等待,如果发现出现了碰撞,那么双方都等待2^n?1 其中任意一个整数的时间,然后再重新发送。如果又出现碰撞,则n=n+1,重新发送。否则,发送成功,n=0 问题: 现在要把这个算法用到另一个种情况。假设网络情况复杂,网络发送阻塞,网络阻塞时,信号源向外发送的数据全部丢失。每当发现丢失,该信号源等待2^n?1 其中一个随机整数的时间,然后进行重传。网络阻塞时间从0 - ∞,我需要估算这个算法在不同网络阻塞时间下,发生重传的次数: 大概得出一个这样的一张图: 其中,横轴是网络阻塞时间,表示这段时间网络都阻塞了,一个数据都传不出去。纵轴表示我的重传次数,区间表示误差线。 问题:如何找出他们之间的函数关系绘制上图?

☆横轴为t-时间,纵轴为n,重传次数 思路1: n ),因此 由于随机数的产生服从均匀分布(0,21 有2.5%的概率产生的随机数是2.5%*(2^n-1) 所以,如果(2^n-1)*2.5%>t,那么有97.5% 的概率,我将在n次重复内成功所以,置信区间的 上限为:n=log2{ (t/2.5%)+1} 下限为:n= log2{t/97.5%+1} 中点为:n= log2{t/50%+1} 得出图如下: 因为n为整数,其实应该是阶梯函数,描点后:

计算机网络期末总复习资料分章节

第章概述 1 互联网两大特性:连通性和共享 1. 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2. 多层次结构的互联网。三级结构的互联网单个网络(2)(3) ISP (1) ARPANET 互联网的组成:(从工作方式分为两部分) 3. 核心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端系统)组成。(1) 边缘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2) 边缘部分分成两大类:4.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客户程客户和服务器方式: (1) 序:一对多,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服务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被动等待。 (对等方式)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即是客户端又是服务器。:(2) P2P 核心部分:主要是路由器,转发收到的分组,实现分组交换 5. 释放占用资源。质量高,效率低。电路交换:建立连接——通话——(1) >> 分组交换:把大的报文切割成长度固定的较短的数据段,每个数据段加上一(2) 个首部,构成一个分组。 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时延较长)(3) 找到合适端口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缓存查找转发表->(4) ->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6. 利用率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吞吐量速率带宽时延RTT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指标7. 易于管理和维护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标准化费用质量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8. 七层协议(1) OSI/RM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应用层表示层

四层协议(2) TCP/IP. 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IP 五层协议(3)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分层的好处(4)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割开; 2.3.1. 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4.5. 协议:未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5) 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实体、协议、服务之间的关系9. 实体:任何可发送或接受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同一系统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成为服务访问点SAP 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计算机网络是一些相互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10. 第章物理层2 作用:尽可能屏蔽传输媒体的差异,透明传送和接受比特流。 1. 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特性: 2. 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1)定装置等。 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2) 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的意义。(3) 过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4). 数据通信系统划分为三大部分 3.

网络原理期末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 一、基础题 1.网络协议的定义:是指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网络数据交换制定的通信规则、约定与标准。 https://www.360docs.net/doc/fa9564898.html,N(局域网)MAN(城域网) WAN(广域网)的使用范围: 10m--10km;10km--100km;100km--1000km 3.TCP/IP参考模型和OSI七层模型:前者分为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络层、主机-网络层。 后者分为七个层次: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4.五层模型各层主要功能:应用层:是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实现协同工作的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过程控制。 传输层:为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计算机的进程通信提供可靠的端-端连接与数据传输服务,并向高层屏蔽了低层数据通信的细节。 网络层: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当的传输路径,实现流量控制、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联功能。 数据链路层:为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传输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据链路连接,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的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主机之间建立、管理和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5.定型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用传输媒体互连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 6.局域网的概念:局域网是在一个局部的地理范围内(如一个学校、工厂和机关内),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将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等互相联接起来组成的计算机通信网。 7.共享介质的以太网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又叫载波侦听多址访问/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8.物理层传输介质的特性:双绞线,局域网最常用的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抗干扰能力强; 光纤,传输介质中性能最好的一种; 无线与卫星通信技术。 9.IP协议主要功能:(1)寻址与路由。(a)用IP地址来标识Internet的主机 (b)IP地址和MAC地址的匹配 (2)分段与重组。IP数据报通过不同类型的通信网络发送,IP数据报的大小会受到这些网络所规定的最大传输单元(MTU)的限制。 10.特殊的IP地址: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直接广播地址:在A类、B类、C类IP地址中,如果主机号是全1,那么这个地址为直播网络地址。 (2)受限广播地址:32位网络号和主机号为全1的IP地址为受限广播地址,它是用来将一个分组以广播方式发送给本网络中的所有主机。 (3)“这个网络上的特定主机”地址:在A类、B类、C类IP地址中,如果网络号全是0,则该地址是这个网络上的特定主机地址。 (4)回送地址:A类IP地址中127.0.0.0是回送地址,它是一个保留地址,用于网路软件测试和本地进程间通讯。 11.虚拟局域网的概念: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

计算机网络_BB_第二次作业

作业二 第四章 3.2 某个数据通信系统采用CRC校验方式,并且生成多项式G(x)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11001,目的主机接收到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110111001(含CRC校验码)。请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了错误?为什么? 答:出现了错误。 【CRC检错方法工作原理】 (1)发送端将发送数据比特序列当作一个多项式f(x),用双方预先约定的生成多项式G(x)去除,求得一个余数多项式R(x)。将余数多项式加到数据多项式之后,一起发送到接收端。 (2)接收端用同样的生成多项式G(x)去除接收到的数据多项式f’(x),得到计算余数多项式R’(x)。如果R’(x)与接收余数多项式R(x)相同,表示传输无差错;否则,表示传输有差错。出现差错,通知发送端重传数据,直到正确为止。 图 1 CRC校验的工作原理 【CRC检错方法判断步骤】 ①多项式G(x)为11001,则可以判断N = 5,k = 4; ②接受到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110111001,后4位1001为余数比特序列即CRC校验码比特序列R(x),则前5位11011为发送数据比特序列; ③将110111001用G(x)去除,得到余数比特序列为10; ④由于余数比特序列不为0,即带有CRC校验码的数据比特序列110111001不能够被相同的生成多项式G(x)整除,所以可以判断发送过程中出现了差错。

第五章 补充1:试结合Ethernet帧结构,分析CSMA/CD的发送与接收工作流程。 答:Ethernet帧结构可以按照Ethernet V2.0标准和IEEE 802.3标准分为两种,前者通常被称为DIX帧结构,后者通常被称为802.3帧结构。它们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图 2 Ethernet帧结构 【DIX帧的帧结构分析】 ①前导码:由8B(64bit)的10101010…101010比特序列组成。在接收后不需要保留,也不计入帧头长度。 作用:实现手法双方的比特同步与帧同步 ②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字段:6个字节 作用:分别表示帧的接收节点与发送节点的硬件地址 ③类型字段:2个字节 作用:表示网络层使用的协议类型 ④数据字段:即填充部分,长度在46~1500B之间 ⑤帧校验字段:采用32位的CRC校验, ⑥校验范围:目的地址、源地址、长度、LLC数据等字段。 【802.3帧的帧结构分析】 ①前导码:(7个字节10101010… 10101010 ) ②帧前定界符:(1字节, 10101011) ③目标地址和源地址:(6个字节) ·目的地址最高位为 0,表示单一结点地址; ·目的地址最高位为 1,表示组地址,支持multicast; ·目的地址全 1,为广播地址。

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CSMA/CD协议中,一旦检测到冲突,为降低再冲突的概率,需要等待一个随机时间,然后再使用CSMA方法试图传输。为了保证这种退避维持稳定,采用了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技术,其算法过程如下: 1. 将冲突发生后的时间划分为长度为2t的时隙 2. 发生第一次冲突后,各个站点等待0或1个时隙再开始重传 3. 发生第二次冲突后,各个站点随机地选择等待0,1,2或3个时隙再开始重传 4. 第i次冲突后,在0至2的i 次方减一间随机地选择一个等待的时隙数,再开始重传 5. 10次冲突后,选择等待的时隙数固定在0至1023(2的10次方减一)间 6. 16次冲突后,发送失败,报告上层。举例如果第二次发生碰撞:n = 2 k = MIN(2,10) = 2 R = {0, 1, 2, 3) 延迟时间= {0, 51.2 us, 102.4 us, 153.6 us} 其中任取一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一、基础篇:是一种争用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它起源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开发的ALOHA 网所采用的争用型协议,并进行了改进,使之具有比ALOHA协议更高的介质利用率。CSMA/CD控制方式的优点是:原理比较简单,技术上易实现,网络中各工作站处于平等地位,不需集中控制,不提供优先级控制。但在网络负载增大时,发送时间增长,发送效率急剧下降。CSMA/CD应用在ISO7层里的数据链路层它的工作原理是: 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若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时,边发送边继续监听.若监听到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段随即时间,再重新尝试. 二、进阶篇:CSMA/CD控制规程:控制规程的核心问题:解决在公共通道上以广播方式传送数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数据碰撞问题)控制过程包含四个处理内容:侦听、发送、检测、冲突处理(1)侦听:通过专门的检测机构,在站点准备发送前先侦听一下总线上是否有数据正在传送(线路是否忙)?若“忙”则进入后述的“退避”处理程序,进而进一步反复进行侦听工作。若“闲”,则一定算法原则(“X坚持”算法)决定如何发送。(2)发送:当确定要发送后,通过发送机构,向总线发送数据。(3)检测:数据发送后,也可能发生数据碰撞。因此,要对数据边发送,边接收,以判断是否冲突了.(4)冲突处理:当确认发生冲突后,进入冲突处理程序。有两种冲突情况:①侦听中发现线路忙②发送过程中发现数据碰撞①若在侦听中发现线路忙,则等待一个延时后再次侦听,若仍然忙,则继续延迟等待,一直到可以发送为止。每次延时的时间不一致,由退避算法确定延时值。②若发送过程中发现数据碰撞,先发送阻塞信息,强化冲突,再进行侦听工作,以待下次重新发送(方法同①)CSMA/CD 概念稀释几个概念:上述两种冲突情况都会涉及一个共同算法——退避算法。①退避算法:当出现线路冲突时,如果冲突的各站点都采用同样的退避间隔时间,则很容易产生二次、三次的碰撞。因此,要求各个站点的退避间隔时间具有差异性。这要求通过退避算法来实现。截断的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退避算法之一):当一个站点发现线路忙时,要等待一个延时时间M,然后再进行侦听工作。延时时间M以以下算法决定:M = 2 min ms其中,n表示连续侦听的次数(记数值)。该表达式的含义是:第一次延迟2ms,再冲突则延迟22ms,以后每次连续的冲突次数记数都比前一次增加一倍的延迟时间,但最长的延迟时间不超过216ms。(即:超过16次做特殊处理)②特殊阻塞信息:是一组特殊数据信息。在发送数据后发现冲突时,立即发送特殊阻塞信息(连续几个字节的全1),以强化冲突信号,使线路上站点可以尽早探测得到冲突的信号,从而减少造成新冲突的可能性。③冲突检测时间>=2α: α表示网络中最远两个站点的传输线路延迟时间。该式表示检测时间必须保证最远站点发出数据产生冲突后被对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

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指()。 A.服务器.工作站与软件B.硬件.软件与数据 C.软件与数据库D.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 2.若网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一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 构为( ) A.星形拓扑 B.总线拓扑 C.环形拓扑 D.树形拓扑 3.计算机网络中负责节点间通信任务的那一部分称为()。 A.节点交换网B.节点通信网C.用户子网D.通信子网 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定义成()。 A.一种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实现B.执行数据处理的软件模块 C.建立和使用通信软硬件的一套规则和规范D.由ISO制定的一个标准5.(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6.()是通信双方关于如何进行通信的一种约定。 A.接口B.协议C.服务D.协议栈 7.ISO提出OSI模型是为了()。 A.建立所有网络结构都必须遵从的绝对标准 B.克服多厂商网络固有的通信问题 C.证明没有分层的网络结构是不可行的 D.上列陈述都不是 8.关于OSI参考模型的特性叙述,下列()是不正确的。 A.它定义了一种抽象结构,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 B.相邻层间的接口定义了原语操作和低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 C.不同系统上的相同层的实体称为同等层实体 D.它是一种将同构系统互联的分层结构 9.在OSI 模型中,N层提供的服务是()与对等层交体交换信息来实现的。 A.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N层协议 B.利用N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N-1层协议 C.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N层协议 D.利用N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N+1层协议

11级计算机信息网络试卷A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 河北工程大学13~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在因特网中,DHCP称作为_________________协议,主机可以通过该协议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网线分为两种,直通线和交叉线,两台计算机直接通信应该使用线。 3、覆盖范围是一栋大楼的计算机网络属于域网。 4、Web服务器使用的默认端口号为:_______________。 5、大部分的包交换设备都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制实现数据包从输入端口到输出端口的转移。 6、IP地址范围202.206.160. 0~202.206.175.255,用CIDR表示为____ __________________。 7、CSMA/CD的中文全称为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路由器在查询转发表确定IP数据报输出端口时遵循的规则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协议描述的三个方面包括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 1、下列哪些服务是TCP不能提供的?_______________ A、可靠的数据传输 B、顺序的数据传输 C、实时的数据传输 D、全双工的数据传输 2、Internet的前身是?_______________ A、Intranet B、Ethernet C、ARPANET D、Cernet 3、下列哪一个代表的是采用双绞线传输的快速以太网?_______________ A、10BASE5 B、10Broad36 C、10Base-T D、1000Base-SX 4、互联不同的子网可以采用下列哪种设备?_______________ A、二层以太网交换机 B、路由器 C、集线器 D、转发器 5、TCP协议采用_____________握手建立TCP连接?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6、下列哪个协议是应用层协议:_______________ A、TCP B、RARP C、DHCP D、ICMP 7、下列哪一个层次具有路由选择的功能?_______________ A、会话层 B、传输层 C、网络层 D、链路层 8、Tracert是一个网络应用,它是基于下列哪一种网络协议而实现的?() A、ARP B、TCP C、UDP D、ICMP 9、传输层的可靠数据传输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包括:_______________ A、由于多路由传输引起的包失序 B、由于接收方接收缓存溢出引起的包丢失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计算题整理

目录 1.最大传输速率R-MAX计算: (2) 2.比特率与波特率的计算: (2) 第三/四章数据链路层和MAC层 (2) 1.带位填充首尾标志法即面向二进制帧格式:例:HDLC (3) 2.奇偶校验: (3) 3.校验和(CheckSum) (3) 4.循环冗余校验(CRC) (4) 5.流量控制 (4) (1)一位滑动窗口协议(协议4):WT=1,WR=1 (4) (2)后退n帧协议 (5) 6.信道利用率: (6) 7.CSMA/CD最短帧长最短帧长和时隙长度为度 (6) 8.求环比特长度,求总时间 (7) 9.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 (7) 10.碰撞问题: (8) 第五章网络层 (9) 1.IP地址分类 (9) 2.路由算法 (9) 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 (9) 扩散法(flooding) (9) 距离矢量算法 (9) L-S(链路状态)算法 (11) 2.主机的IP地址分配 (11) 3.子网掩码: (11) 第六章传输层 (13) 1.拥塞控制 (13) 2.TCP超时后的适应重发RTT (14) 第七章应用层 (15) 1.DNS(DNS:DomainNameSystem域名系统) (15) 2.E-mail系统的组成 (17) 3.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17) 4.POP3 (17) 第二章物理层 1.最大传输速率R-MAX计算: 无噪声信道:R-MAX=2Blog2V(B带宽,V信号离散等级) 有噪声信道:香农公式:R-max=Blog2(1+s/n) 噪声=10log10S/N 噪声为30dB,S/N=1000 2.比特率与波特率的计算: 比特率=波特率*log2V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第一章网络概论 1、计算机网络 2、网络协议 3、实体 4、分组交换 5、数据报服务 6、时延 7、吞吐量 8、计算机网络的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9、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C/S模式和P2P模式。 10、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1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12、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LAN(局域网)、WAN(广域网)、MAN(城域网)等。 13、把网络按数据交换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电路交换方法在实时性方面优于其它交换方式。 14、随着电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所谓“三网合一”的趋势,三网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15、时延: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也可称为延迟或迟延。 16、国际性组织ISOC对Internet进行全面管理,它下面的技术组织IAB负责管理有关协议的开发。 17、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间歇性、突发性。 18、带宽本身是指信道能传送信号的频率范围,也就是可以传送信号的高频与低频之差。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常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19、OSI的会话层处于运输层提供的服务之上,为表示层提供服务,会话层的主要功能是会话管理。 20、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间信息交换的表示方式。它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21、所有Internet标准都是以RFC的形式在网上发表,它的意思是请求评论。 22、TCP/IP体系结构共分4层。各层的名称、传输单位。

计算机网络试题A答案评分标准

《计算机网络》试题A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自主(自治)通信协议(网络协议、协议)资源共享 2.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光缆) 3. 逻辑链路层LLC媒体接入控制层MAC 4.网络层运输层 5.频分复用 6. 调频调相 7. 软件(资源)共享用户间信息交换(信息资源共享) 8. 应用进程主机 9. 域名解析 10 连接无连接(非连接) 二、名词解释(10分) RSA:一种公钥密码算法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IGP:内部网关协议。 RTSP:实时流传输协议。 MAC:载波侦听冲突检测/碰撞避免。 MIME: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展协议。 BGP:边界网关协议。 ICMP:网际控制管理协议。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QOS:服务质量。 三、分别画出采用以下编码技术对比特流111000111000进行编码的波形图(10分) 1、曼彻斯特编码 2、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四、简答(30分)每题5分 1. 请简要回答CSMA/CD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原理,在CSMA/CD协议中,为什么会发生冲突,CSMA/CD采用何种措施来解决冲突? 答:CSMA/CD是一种使用争用的方法来决定介质访问权的协议,这种争用协议只适用于逻辑上属于总线拓扑结构的网络。 CSMA/CD的工作原理是:发送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若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在发送时,边发边继续监听。若监听到冲突,立即停止发送。等侍一段随机时间(称为退避)以后,再重新尝试。 由于多个发送方同时检测到介质空闲,并且发送数据,因而产生冲突; 冲突发生后,发送方各自延迟随机时间,再争用介质,随机时间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进行决定。 2、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 答:转发器:是物理层中间设备。主要作用是在物理层中实现透明的二进制比特复制,以补偿信号衰减。 网桥:是数据链路层的中间设备。主要作用是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网桥具有过滤帧的功能。 路由器:网络层的中间设备。作用是在互连网中完成路由选择的功能。 网关:网络层以上的中间系统。作用是在高层进行协议的转换以连接两个不兼容的系统。 3. 简述TCP协议建立连接时的“三次握手”过程,并说明其起的作用? 答题要点:第一个知识点分三个小点,每点1分,共3分(可以画图表示)。第二个知识点2分。 (1) 步骤如下: ● A请求建立到B的连接。 ● B对连接请求进行确认,并请求建立B到A的连接。 ● A对反向连接进行确认。 (2) 三次握手可以解决被延迟的分组问题,从而可以保证数据交换的安全和可靠。 4 、什么叫端口?端口有哪几种? 答:端口用一个16 位端口号进行标志。端口号只具有本地意义,即端口号只是为了标志本计算机应用层中的各进程。分三类: ●熟知端口,数值一般为0~1023。 ●登记端口号,数值为1024~49151,为没有熟知端口号的应用程序使用的。使用这个范 围的端口号必须在IANA 登记,以防止重复。 ●客户端口号或短暂端口号,数值为49152~65535,留给客户进程选择暂时使用。 5、什么叫数字签名,有何作用? 数字签名是对手工签名的电子模拟,使用了公钥加密技术,用于生成签名和验证签名。 作用: (1) 报文鉴别——接收者能够核实发送者对报文的签名; (2) 报文的完整性——发送者事后不能抵赖对报文的签名; (3) 不可否认——接收者不能伪造对报文的签名。 6、TCP传输层的拥塞控制方法? 答:采用慢开始算法、拥塞避免算法快重传和快恢复算法来进行拥塞控制。 应简单叙述前2 种算法原理。

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C++实现 根据书本中对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的定义,编写如下C++代码实现,以显示其原理。运行时可自主设定传送时发生碰撞的概率,从而模拟特定网络环境。 程序会自动判断是否发生碰撞,记录重传次数,在重传前计算随机退避等待的时间。当重传16次仍未成功以及传送成功时都会有相应提示,并显示传送成功时重传的总次数。 程序涉及srand(seed)和sand()库函数用来取随机数,并用系统时间中的毫秒值t.wMilliseconds作为srand(seed)函数中的seed。 具体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CONTENTION_PERIOD 51.20 //以太网中争用期时间2T(单位为微秒) int GetRand(int min, int max) //得到min到max之间的一个随机数 { SYSTEMTIME t; GetSystemTime(&t); //取系统时间,格林威治时间 srand(t.wMilliseconds); int r=rand()%(max-min+1)+min; return r; } int TwoPowerK(int k) //二的k次幂 { int a=2; int f=1; while(k--) { f*=a; } return f; } int Resend(int i) //第i次重传操作,计算重传退避时间,等待后重传 //(具休实现未定义,仅用于演示,显示退避时间) { int r,MAX; double BackTime; cout<<"开始退避操作!"<10) { cout<<"重传次数超过10,从10截止。"<

浙江海洋学院2011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题A卷-A09计算机

浙江海洋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工)科类 A09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期末考试卷A 卷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前三题答案填在最后的答题页,问答题3、4题目在答题页) 第一题,单选15×2分=30分 1,当某个路由器发现接收到的IP 数据报的检验和有差错时,应如何处理( )。 A 缓存 B 报错 C 丢弃 D 重传。 2,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 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4 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 )( ) A 、 2000 B 、 4000 C 、8000 D 、16000 3,IP 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网际协议IP 是TCP/IP 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IP 协议配套使用的另外四个协议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RP 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寻找目标IP 地址的硬件地址。 B RARP :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 地址和寻找目标IP 的硬件地址的问题。 C ICMP :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IP 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 D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 :用于探寻、广播本局域网内的IP 数据包。 4,假定1km 长的CSMA/CD 网络的数据率为100Mbit/s 。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输速率为200 000km/s ,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 )bit 。 A 1000 B 10000 C 100000 D 100M 5,哪个是IP 服务的特点:( )。 A IP 服务与求使网络生存性好和对网络的控制功能分散,因而只能要求网络提供尽最大努力的服务,可靠通信应当由TCP 或用户主机应用层协议来保证。 B 提供面向数据流(即字节编号)的通信服务。 C 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D TCP 提供部分IP 寻址的功能。 6,有如下的四个/24地址块,212.56.132.0/24;212.56.133.0/24;212.56.134.0/24;212.56.135.0/24,进行最大可能的聚合,结果是( )。 A 212.56.133.0/23 B 212.56.134.0/23 C 212.56.134.0/24 D 212.56.132.0/22 7,下列关于运输层端口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 路由器可根据端口号进行转发 B 端口号不仅仅具有本地意义 C 端口是交换机用来进行转发的标识 D 若没有端口,运输层就无法知道数据应当交付给应用层的哪一个进程 8,有关TCP 协议首部字段的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窗口(win ),用于流量控制,表明发送本报文段的一方的发送能力。 B 序号(seq ),2个字节,TCP 用于对传送的字节流中的每个字节,顺序进行编号。 C 确认号(ack ),其值一般为对方发来的报文段序号(seq )+1,ACK=1时有效。 D 校验和(FCS ),跟UDP 一样,仅仅对首部进行校验。 9, 假定TCP 在开始建立连接时,发送方设定超时重传时间RTO=6秒。当发送方收到对方的连接确认报文段时,测量出RTT 样本值为2秒。试计算现在的RTO 值( )。(注:R TO=RTTs+4×RTTd , 当第一次测量到的RTT 样本时,RTTs 值就取所测到的RTT 的值,RTTd 的值就取测量到的RTT 值的 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

目录 第二章物理层 (3) 1.最大传输速率R-MAX计算: (3) 2.比特率与波特率的计算: (3) 第三/四章数据链路层和MAC层 (6) 1.带位填充首尾标志法即面向二进制帧格式:例:HDLC (6) 2.奇偶校验: (7) 3.校验和(CheckSum) (7) 4.循环冗余校验(CRC) (9) 5.流量控制 (10) (1)一位滑动窗口协议(协议4):WT=1,WR=1 (10) (2)后退n帧协议 (11) 6.信道利用率: (13) 7.CSMA/CD 最短帧长最短帧长和时隙长度为度 (13) 8.求环比特长度,求总时间 (14) 9.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 (15)

10.碰撞问题: (17) 第五章网络层 (19) 1.IP地址分类 (19) 2.路由算法 (19) 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 (19) 扩散法(flooding) (19) 距离矢量算法 (19) L-S(链路状态)算法 (22) 2.主机的IP地址分配 (22) 3.子网掩码: (22) 第六章传输层 (27) 1. 拥塞控制 (27) 2.TCP 超时后的适应重发RTT (29) 第七章应用层 (31) 1. DNS(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 (31) 2.E-mail系统的组成 (33)

3.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33) 4. POP3 (34) 第二章物理层 1.最大传输速率R-MAX计算: 无噪声信道:R-MAX=2Blog2V(B带宽,V信号离散等级) 有噪声信道:香农公式:R-max=Blog2(1+s/n) 噪声=10log10S/N 噪声为30dB,S/N=1000 2.比特率与波特率的计算: 比特率=波特率*log2V 注意单位: B(Byest)字节=8bit(比特) 1KB=1024B 1Kbit=1000bit 1MB=1024KB 1Mbit=1000Kbit 注意时间单位换算:1s=1000ms 1ms=1000us 1us=1000ns 例题:1)在一条无噪声的信道上,如果带宽是4MHz,信号分成32个等级,那么,

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2

计算机网络模拟题(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下列关于IEEE 80 2.11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目前802.11无线局域网使用了2.4~2.5GHz和5.725~5.875GHz无线频段 (B) 802.11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无线频段不需经过申请就能使用 (C) 每个国家和地区允许使用的802.11无线局域网频段是不一定相同 (D) 设计组建一个具有多个AP的无线局域网时,相互覆盖的AP可以使用相同的无线频段 2.下列关于RTS/CTS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RTS/CTS机制是CSMA/CA协议的一部分 (B) RTS/CTS机制的主要作用是解决无线局域网中“暴露节点”问题 (C) RTS/CTS机制适合于传输较大的帧时使用 (D) 以上均不正确 3.分发系统主要的作用是连接无线局域网延伸服务集中的。 (A) 工作站(B) 接入点(AP)(C) 无线介质(D) 以上均不是 4.综合布线系统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属于。 (A) 管理平台(B) 系统平台(C) 传输平台(D) 网络平台 5.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从某一建筑物中的主配线架延伸到另外一些建筑物的主配线架的连接 系统被称为。 (A) 建筑群子系统(B) 工作区子系统(C) 水平子系统(D) 垂直干线子系统 6.10Base-2以太网的最大网段距离为。 (A) 185米(B) 500米(C) 200米(D) 100米 7.OSI参考模型中第5层为。 (A) 网络层(B) 数据链路层(C) 会话层(D) 表示层 8.常用的网络连通性测试命令是通过协议来实现的。 (A) TCP (B) UDP (C) ICMP (D) ARP 9.在IEEE 802.3以太网中,工作站在发送帧之前,需要。 (A) 先等待冲突(B) 等待一个令牌 (C) 先侦听传输媒体(D) 先接收一个帧 10.在尚未对交换机、路由器设置IP地址的情况下,通常只能通过对其进行访问。 (A) SNMP (B) Telnet (C) 控制台端口(D) Web浏览器 11.下列选项中,属于IP协议基本功能的是。 (A) 流量控制(B) 寻址与路由(C) 分段与重组(D) B和C (E) A和B 12.以下选项中,属于多宿主主机可以实现的功能的是。 (A) 实现VLAN间的路由(B) 防火墙 (C) 地址转换(D) 以上均可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整理

目录 第二章物理层 (2) 1.最大传输速率R-MAX计算: (2) 2.比特率与波特率的计算: (2) 第三/四章数据链路层和MAC层 (2) 1.带位填充首尾标志法即面向二进制帧格式:例:HDLC (2) 2.奇偶校验: (3) 3.校验和(CheckSum) (3) 4.循环冗余校验(CRC) (3) 5.流量控制 (4) (1)一位滑动窗口协议(协议4):WT=1,WR=1 (4) (2)后退n帧协议 (5) 6.信道利用率: (6) 7.CSMA/CD 最短帧长最短帧长和时隙长度为度 (6) 8.求环比特长度,求总时间 (6) 9.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 (7) 10.碰撞问题: (7) 第五章网络层 (9) 1.IP地址分类 (9) 2.路由算法 (9) 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 (9) 扩散法(flooding) (9) 距离矢量算法 (9) L-S(链路状态)算法 (11) 2.主机的IP地址分配 (11) 3.子网掩码: (11) 第六章传输层 (13) 1. 拥塞控制 (13) 2.TCP 超时后的适应重发RTT (14) 第七章应用层 (15) 1. DNS(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 (15) 2.E-mail系统的组成 (17) 3.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17) 4. POP3 (17)

第二章物理层 1.最大传输速率R-MAX计算: 无噪声信道:R-MAX=2Blog2V(B带宽,V信号离散等级) 有噪声信道:香农公式:R-max=Blog2(1+s/n) 噪声=10log10S/N 噪声为30dB,S/N=1000 2.比特率与波特率的计算: 比特率=波特率*log2V 注意单位: B(Byest)字节=8bit(比特) 1KB=1024B 1Kbit=1000bit 1MB=1024KB 1Mbit=1000Kbit 注意时间单位换算:1s=1000ms 1ms=1000us 1us=1000ns 例题:1)在一条无噪声的信道上,如果带宽是4MHz,信号分成32个等级,那么,信道的最大比特率(即数据传输率)为_____bps,对应波特率为_____波特,发送一个20KB的文件最短需要的时间是_____。(作业一) 解:(A)无噪声,B=4MHZ, V=32 R-MAX=2Blog2V(B带宽,V信号离散等级)=2*4*log2(32)=2*4*5=40Mbps (B) 比特率=波特率*log2V->波特率=比特率/log2V=40Mbps/log2(32)=8Mbroun (C)最短时间T=20KB/40Mbps=20*8(Kbit)/40*1000(Kbps)=0.004s=4ms(这里注意时间换算) 2)某信道的带宽为4MHz,假定无噪声并采用4电平的数字信号,试求该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要求列出简要计算式)解:最大数据传输速率=2Blog2V=2*4*log24=2*4*2=16Mbps 3)采用相—幅调制(PAM)技术在带宽为32KHz的无噪声信道上传输数字信号,每个相位处都有两种不同幅度的电平。若要达到192Kbps的数据速率,至少要有多少种不同的相位? 解:无噪声,B=32KHZ, R-max=192Kbps; R-MAX=2Blog2V(B带宽,V信号离散等级)得 Log2V=R-max/2B=192/2*32=3 所以V=8,每个相位都有两种不同的幅度的电平,所以至少需要8/2=4种不同的相位。 4)一个TDM系统容量为480kbps, 为10路语音线路共享,语音信号的带宽为3000 Hz. 请问模数转换的采样频率为多少?每个样本/信元携带多少比特的信息?假设该系统无噪声,并且采用二元信号进行传输,则信道的总带宽最小为多少Hz?如果采用曼切斯特编码,则信道的总带宽最小为多少Hz? 解:(A)采样频率为两倍信号带宽,即2*3000HZ=6KHZ (B)先求出每路语音线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480Kbps/10=48kbps, 再求每个样本携带信息为:48k/6k=8 bit (C)假设该系统无噪声,并且采用二元信号进行传输,则信道的总带宽最小为:B=480kbps/2log2v=480ps/2=240KHZ (D)如果采用曼切斯特编码,则信道的总带宽最小为: 曼切斯特编码对信号的利用率为50%,根据结果(3),信道最小总带宽: 240KHZ/50%=480KHZ (5)如果主机A通过由32路TDM共享的2.048Mbps总线链路向主机B发送一个32Kb的文件,则传输时间为_____。 解:先求出每路得传输速率=2.048/32=64Kbps 在求时间T=32Kb/64Kbps=0.5s=500ms A. 500ms B. 1000ms C. 15.6ms D. 1000ms 6)在曼切斯特编码中,如果信号的到达速率(即信号的波特率)是10M,那么数据传输速率是_____。(知识点:2-7) A. 5Mbps B. 10Mbps C. 20Mbps D. 没有一个选项答案正确 注:采用曼彻斯特编码的数字信道,数据传输速率是波特率1/2倍 第三/四章数据链路层和MAC层 1.带位填充首尾标志法即面向二进制帧格式:例:HDL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