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质论的基本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第二期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annan Teachers College
No.2
Apr.2003人格特质论的基本问题研究Ξ
李红菊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特质心理学作为了解和认识人性较早的一种范式,随着“大五”研究的兴起,再一次成为人格心理学的
研究热点。本文对特质论已经遭受或正在遭受的批评和质疑进行了综述,对特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作了一定的探讨,主要包括循环论证的嫌疑、特质与行为相关性的问题、词汇假设和因素分析法适用假设的合理性问题、特质研究所达到的科学水平、特殊规律研究法和一般规律研究法的冲突和权衡以及价值中立等问题。
关键词:人格特质;自然语言;词汇假设;因素分析;价值中立
中图分类号:B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03)02-0040-04
从人格心理学研究史可以看到,人格特质这一概念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这样那样的怀疑和挑战。和动机、需要等理论一样,特质理论在一开始就受到了循环论证的嫌疑。1968年米歇尔发起了“人-情境”之争,心理学家们开始怀疑特质对人的行为的决定作用。随着特质的进一步研究,人格心理学家提出了人格特质研究的两个前提假设:词汇假设和因素分析适用假设,针对这些假设又有人提出了批评。从特质研究全程来看,该理论还遇到了其它一些质疑:特质对人的科学解释到底达到什么水平,如何用特质理论来揭示个体人格独特性等。在所有的质疑中,某些针对的是特质概念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可信、有效,这一类的质疑主要是为了特质理论本身的完善;而另一些质疑往往是从根本上怀疑特质的存在,对特质理论来说有颠覆性的作用。本文就这些特质理论基本问题作了较全面的综述和一定的探讨。
一、循环论证的嫌疑
特质论有循环论证的嫌疑。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有攻击性,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看到他打人了。他为什么打人呢?因为他有攻击性。某一特质成了相应行为的原因,而这一行为又是我们推断出该特质的依据。按这种逻辑,最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多少种行为出现,就需要有多少种特质来对应。这与心理学史上出现过的动机、需要等理论的情况一样,行为被生成机制(特质、性情、需要、本能、动机等)解释,而生成机制在结构上又与需要解释的行为模式同形。[1]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循环论证。这一批评似乎把特质看成是特质论者凭空想象出来的。而事实上特质论者却没有这种困惑。
特质论先驱者奥尔波特在对特质下定义时这样说:“特质以人的神经心理系统为基础”[2]。卡特尔和艾森克都强调特质具有较强的基因遗传性。卡特尔考察了人格的决定因素,指出人格特质估计有2/ 3由环境决定,另1/3由遗传决定。艾森克就其PEN三因素模型的三个特质(精神质、外倾性、神经质)作了大量的研究,探讨特质存在的生物学基础;而且艾森克还强调特质进化论上的意义,他说:“我觉得人格最重要最基本的维度有可能是那些在变异上具有进化意义的维度”[3]。还有人对大五进行了遗传学研究,如双生子研究、遗传率研究[4]等。这些研究表明:遗传对所有的大五因素都有影响。最近,人格特质的进化心理学研究也有许多进展。[5]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们所持的观点是,人格特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公正性、宜人性利于维持群体的存在和活动。说明特质有进化论角度的存在基础。
所以,可以说从生物学、遗传学和进化论这三个层面都可以说有特质存在的依据和基础。
二、特质与行为相关性问题
早在1968年,米歇尔(W.Mischel)就在研究中发现,人格特质的分数与行为测量分数之间的关系系数(即“人格系数”)为30左右,这也就意味着,从统计学角度上人格只能解释行为变异的10%。尽管米歇尔本人并不否认人格特质的存在,他还解释说他的不满主要是针对人们对人格测验分数的夸大的解释。但是,当时米歇尔严厉的批评对特质这一概念来说是具有颠覆性的。也正因为如此,引起了
Ξ收稿日期:2002-07-15
作者简介:李红菊(1978-),女,浙江湖州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格心理学。
特质论者在这一领域里进行了较为详尽和深入的研究。有不少研究者发现了更高的特质与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6]。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许多学者特别是情境决定论者在研究中得出的人格系数非常低呢?特质论者就这一点开展了许多研究,综合起来发现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行为有许多原因 特质论者认为一种特质很难与一种具体的行为存在高相关,因为某一具体的行为受人所具有的相关特质的综合作用。另外,还有情境的原因。自从“人-情境”之争后,特质论者越来越重视情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2.行为测量不够完善 在“人-情境”之争中,爱普斯坦(S.Epstein)认识到许多情境论者的研究不能得到较高的特质与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原因在于他们对于行为的测量不够准确。这些研究所使用的人格测验虽然是有信度和效度的,但是他们经常只用由很少几个题目组成的测验来测量行为。所以,特质论者主张在行为测量时进行数据汇总(ag2 gregation)。在对行为进行测量时,应测量一系列的行为,而不是一个或少数几个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较准确地测量到行为,提高特质与行为间的相关系数。
3.要考虑到缓和变量 撇开环境因素不谈,人的某一种特质也还不能说就是行为的决定因素,这还要取决于一些缓和变量(moderate variable),这些缓和变量会影响人的某种行为的一致性。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个体差异和行为差异。某一种特质对某些人来说很重要,而对另一些人却无关紧要,这就是个体差异。奥尔波特就将个体所有的特质按重要性依次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有些人没有首要特质。对一个人越重要的特质,越容易用它来预测出一个人的行为。一般规律研究法假设所有特质对每个人的重要性都是相同的,D.Ben&A.Allen 认为这不对。他们指出在特质研究中应考虑到个体差异,每个人具有的对其重要的特质是不一样的,应采用特殊规律研究法,对每一个个体开展具体深入细致的研究。另一种缓和变量“行为差异”指的是行为本身的类别对人的意义。一般而言,对个体意义重大的行为,个体会表现出更大的一致性。
4.对具体行为应采用一定情境中的独特特质 用特质预测一个人的行为时,会碰到这样一对矛盾,即带宽和确信度。带宽是某特质可预测的行为的宽泛程度;确信度是对某一具体行为进行预测的准确性。用特质来预测人的行为时,一定情境中的独特特质预测性较好,而适用所有情境的全面特质对其预测力很差。
5.特质和情境存在交互作用 自从1968年米歇尔发起了“人-情境”之争后,人格特质的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刺激,由此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质论者深刻地认识到不仅单一的情境不能准确预测行为,单一的特质也不能做到这一点。在分析人的行为时,应该考虑到情境和特质的交互作用。情境和特质交互作用的研究成果颇多,如对挫折攻击假设的再研究。研究者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遵循这一行为规律,具有非权威性人格特质的人遇到挫折攻击性会增强,可是权威性的人却相反。[7]
6.要区分弱情境和强情境 不同的情境对人的影响不一样。所以,要针对具体的情境分析它对人行为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情境的作用会远远超过人自身的特质的作用,占据主要地位。这种情境就是强情境。而弱情境对行为的影响很小,身处其中的人的行为表现主要由这个人的特质所决定。
三、词汇假设的合理性问题
特质的研究是在词汇假设的前提下进行的。特质论将自然语言作为人格结构的描述者。
特质论者认为语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具。人类在适应自然过程中的重要方面一定会被自然语言所表征。那些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密切的自然因素和人的因素就很容易进入人们的语言系统。他人的人格特点也是一个影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必然会被自然语言所表征,而且,与人的生存越密切的人格特征,在语言中描述它的词就会越丰富。所以,人类的自然语言中必然蕴涵了人类重要的人格结构。特质论者由此提出了词汇假设,认为那些非常突出的与人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个体差异都会被人的自然语言所编码、表征。
词汇假设遭到了质疑和批评。其中最大的质疑就是用词汇来研究人格特质的合适性,人的重要特质真的会被语言全部表征吗?有人甚至认为特质论所研究的内容仅仅是民俗心理学[8],或者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看法,而不是人格的实际结构。
语言语义学认为人类的发展就是人类语言的发展。挪威心理学家斯麦兹伦特认为,心理常识内在于人的自然语言中。[9]这样看来,揭示人的日常语言就能揭示人的心理,特质论的词汇假设不无道理。特质论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种对人的意义的研究。而且,从心理学现状看,所缺乏的正是意义研究的方法。人们已经认识到心理学如果“要从物理方法的独裁中解放出来,克服方法中的诸多限制”,就要“重视意义的地位,采纳释义学的方法,打破所谓的科学桎梏,以活跃心理学克服科学方法论的专制。”[10]从这个角度来说,特质论从词汇着手研究人,是心理学
14
第2期 李红菊 人格特质论的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