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目录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基本药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基本药物的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合理用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常用口服药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服药时间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按时口服药品优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典型药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常用外用药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外用药物的剂型种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外用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典型药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常用注射剂药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注射剂使用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典型药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学习要点:
掌握常用口服药品的服用时间及原因。
掌握常用口服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掌握外用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掌握常用外用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掌握常用注射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事项。
概述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朝着快速、高投入、不断更新换代的方向发展。
特别是随着各种新药、仿制药不断涌现,在充分满足人们防病、治病需求的同时,也导致药物不良反应问题日益严重。
为此,如何保障大众合理正确使用药物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执业药师应该在合理正确使用药物方面起指导作用。
正确合理使用药物必须对药物的特点、性质、适应性、用法用量、用药时间、注意事项等等有完全的了解和掌握。
合理正确使用药物首先要了解、掌握国家基本药物。
早在1979年,我国就已开始实行基本药物政策。
只有了解、掌握基本常用药物,进一步学习基本常用药物,才能更有效地保障大众合理用药。
本文叙述了部分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正确使用方法,主要对常用口服药物、常用外用药物、常用注射的药物进行阐述。
第一节基本药物
一、基本药物的概念
基本药物的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7年提出的,其英文名称为Essential Medicine。
2002年1月,WHO将基本药物定义为:能优先满足人们卫生保健需求的药物,是按照一定的遴选原则,经过认真筛选确定的、数量有限的药物。
我国对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是“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应用方便、中两药并重”。
1979年,我国政府制订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迄今为止已修订了4版。
除此之外,还制订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手册》及《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制剂临床指南》。
二、合理用药
WHO对合理用药的定义是:病人依据临床需要接受药物,其剂量与疗程要满足病人的需要,对社会和个人都是最低的价格。
简单地说,合理用药就是指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用药。
根据我国基本药物遴选原则遴选出的基本药物,是在同类药物中进行疗效、不良反应、价格、质量、稳定性、应用方便性和可获得性方面综合比较后选出的最佳、最有代表性的药品,是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治疗某种病症的首选药物。
强化执业药师对基本药物的在掌握,对用药进行有利的指导、约束和监控,必然能极大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第二节常用口服药品
口服给药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服药方法,也是医师、药师提倡的最佳给药途径。
面对数以千计的药品是不是都是每日3次,每次1片呢?还有哪些服用方法及如何正确使用口服药品呢?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药物口服是临床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它安全、方便、经济。
口服药物的服药时间有空腹(清晨)、睡前、饭前、饭后等几种类型。
药物的服药时间是根据每种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的不同及药物与食物的关系等多种因素来决定的。
只有在正确的时间服药,才能达到药物防治疾病的预期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一、服药时间概念
1.清晨空腹服药
指清晨空服。
因空腹时,胃和小肠已基本没有食物,胃排空快。
此时服用药物迅速到达小肠,吸收充分,作用迅速有效。
如抗结核药利福平胶囊,空腹服药,没有食物影响药物吸收,血药浓度可达高峰,并很快吸收分布到全身,其它如容积性泻药硫酸镁也宜空腹服用,以保持药物高浓度人肠,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以达到导泻的作用。
2.饭前服药
指饭前3O-60分钟前服药。
饭前胃的食物少,有利于药物与胃壁充分接触,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
凡对胃无刺激性或需要作用于胃壁的药物应饭前服用。
如胃黏膜保护药硫糖铝等。
肠溶制剂如肠溶阿斯匹林等,应在饭前服,胃排空快,迅速进入小肠,能发挥最大的消化作用。
3.饭后服药
指饭后15-30分钟后服药。
饭后服药食物会影响药物与胃壁接触,所以对胃壁刺激性大的药物易饭后服用。
如解热镇痛药抗炎羟布宗、抗心率失常药普萘洛尔等。
4.睡前服药
指睡前15-30分钟服药。
神经衰弱的失眠患者服用的镇静催眠药。
如安定、阿普唑仑等。
睡前服可加快和保证睡眠。
5.必要时服药
指病情需要时服药。
如退热镇痛药复方阿斯匹林在发烧或疼痛时服用。
抗晕动药在乘车、乘船、乘飞机前服用。
6.顿服法
指病情需要一次性服药。
某些病如肾病综合症、顽固的支气管哮喘,需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来控制病情时,采用顿服法,即将每目的总量,在每晨一次顿服,正好与正常的人体激素分泌高峰一致,对促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较小,从而减轻长期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二、按时口服药品优点
现代药动学的研究发展,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已达到很高的了解水平。
许多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利用,不但明显受胃内食物影响,而且不同性质的药品同时服用也可影响疗效,正确把握服药时间甚为重要。
按时口服药品优点有:
1.有利于达到药物的最佳吸收
吸收是药物口服后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除注射外,口服药物吸收的快慢与药物的理化性质,吸收环境的影响有关。
胃的排空,肠蠕动的快慢,胃内容物的多少和性质都可影响口服药吸收,胃排空快,肠蠕动增加或肠内容物多,可阻碍药物与吸收部位的接触,使吸收减慢或减少。
一些药动学数据也证实了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凡因胃内食物影响吸收药物,均应在空腹服用,如驱虫药,盐类泻药等。
健胃药,抗酸药,收敛药,解痉药,胃粘膜保护剂,肠道抗感染药等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均应在饭前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
对胃无刺激的药品,饭前用有利于加剧吸收。
2.有利于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由于吸收环境的影响,药物到达吸收部位的时间不同,引起药物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不同或血药浓度不同,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例如,头孢氨苄胶囊,饭后服药影响吸收可使疗效降低,血药浓度下降。
维生素B2饭后服可使药物缓慢进入小肠,有利于增加吸收。
3.有利于减轻不良反应
有许多药物虽然在吸收方面并不一定受食物的影响,但对胃肠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如在空腹服用,将会加重不良反应。
如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苯妥英钠等。
4.有利于避免药理性拮抗作用
当需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进行治疗时,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可避免药理性拮抗作用。
例如抗酸剂氢氧化铝,氧化镁与西咪替丁同服,可使西咪替丁的吸收减少,血浓降低,故一般不提倡。
如必须合用,两药至少需要相隔1小时口服。
三、典型药物
1.乳酸左氧氟沙星片
适应症: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
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伤寒,。
骨和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用法用量:口服。
服用时间:饭后服用,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反应。
成人常用量:
支气管感染、肺部感染:一次0.2g,一日2次,或一次0.1g,一日3次,疗程7~14日。
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次0.1g,一日2次,疗程5~7日;复杂性尿路感染:一次0.2g,一日2次,或一次0.1g,一日3次,疗程10~14日。
细菌性前列腺炎:一次0.2g,一日2次,疗程6周。
成人常用量为一日~0.4g,分2~3次服用,如感染较重或感染病原体敏感性较差者,如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细菌感染的治疗剂量也可增至一日0.6g,分3次服。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有头昏、头痛、嗜睡或失眠,过敏反应,光敏反应较少见。
偶可发生:癫痫发作、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意识混乱、幻觉、
震颤。
血尿、发热、皮疹等间质性肾炎表现。
静脉炎。
结晶尿,多见于高剂量应用时。
关节疼痛。
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多属轻度,并呈一过性。
禁忌:对本品及氟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由于目前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者多见,应在给药前留取尿培养标本,参考细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本品大剂量应用或尿pH值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
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宜多饮水,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ml以上。
肾功能减退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
应用本品时应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如发生光敏反应或其他过敏症状需停药。
肝功能减退时,如属重度(肝硬化腹水)可减少药物清除,血药浓度增高,肝、肾功能均减退者尤为明显,均需权衡利弊后应用,并调整剂量。
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例如癫痫及癫痫病史者均应避免应用,有指征时需仔细权衡利弊后应用。
偶有用药后跟踺炎或跟踺断裂的报告,如有上述症状发生,须立即停药,直至症状消失。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实验未证实喹诺酮类药物有致畸作用,但对孕妇用药进行的研究尚无明确结论。
鉴于本药可引起未成年动物关节病变,故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应暂停哺乳。
儿童用药:本品在婴幼儿及18岁以下青少年的安全性尚未确定。
但本品用于数种幼龄动物时,可致关节病变。
因此不宜用于18岁以下的小儿及青少年。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常有肾功能减退,因本品部分经肾排出,需减量应用。
药物相互作用:
尿碱化剂可减低本品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
喹诺酮类抗菌药与茶碱类合用时可能由于与细胞色素P450结合部位的竞争性抑制,导致茶碱类的肝消除明显减少,血消除半衰期
(t1/2b)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茶碱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震颤、不安、激动、抽搐、心悸等。
本品对茶碱的代谢虽影响较小,但合用时仍应测定茶碱类血药浓度和调整剂量。
本品与环孢素合用,可使环孢素的血药浓度升高,必须监测环孢素血浓度,并调整剂量。
本品与抗凝药华法林合用时虽对后者的抗凝作用增强较小,但合用时也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丙磺舒可减少本品自肾小管分泌约50%,合用时可因本品血浓度增高而产生毒性。
本品可干扰咖啡因的代谢,从而导致咖啡因消除减少,血消除半衰期(t1/2b)延长,并可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含铝、镁的制酸药、铁剂均可减少本品的口服吸收,不宜合用。
本品与非甾体类抗炎药芬布芬合用时,偶有抽搐发生,因此不宜与布洛芬合用。
本品与口服降血糖药合用可能引起血糖失调,因此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糖浓度,一旦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停用本品,并给予适当处理。
2.头孢羟氨苄胶囊
适应症:
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中耳炎和肺部感染等。
本品为口服制剂,不宜用于重症感染。
用法用量:口服。
服用时间:饭中、饭后服用,食物对药物吸收无明显影响,饭中、饭后服用可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1.0g,一日2次。
儿童常用量:一次按体重15~20mg/kg,一日2次。
A组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及扁桃体炎每12小时15mg/kg,疗程至少10天;成人肾功能减退者首次剂量为1g饱和量,然后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予以延长给药间期。
肌酐清除率为25~50ml/min、10~25ml/min和0~
10ml/min时,分别每12小时、24小时和36小时服药500mg。
不良反应:
本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5%,以恶心、上腹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为主,少数患者尚可发生皮疹等过敏反应。
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也可出现尿素氮、血清氨基转移酶、血清碱性磷酸酶一过性升高。
禁忌:对有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者和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者或即刻反应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
在应用本品前须详细询问患者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及其他药物过敏史,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性休克史者不可应用本品,其他患者应用本品时必须注意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存在交叉过敏反应的机会约有5%~7%,需在严密观察下慎用。
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
用药物。
如发生过敏性休克,须立即就地抢救,包括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和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措施。
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尤其有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菌药物相关性结肠炎(头孢菌素很少产生伪膜性肠炎)者以及有肾功能减退者慎用本品。
应用头孢羟氨苄时可出现直接Coombs试验阳性反应和尿糖假阳性反应(硫酸铜法);少数患者的碱性磷酸酶、血清丙氨酸转移酶、门冬氨基酸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可有短暂性升高。
头孢羟氨苄主要经肾排出,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本品须适当减量。
每日口服剂量超过4g时,应考虑改注射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用药需有确切适应症。
本品亦可进入乳汁,虽至今尚无哺乳期妇女应用头孢菌素类发生问题的报告,但仍须权衡利弊后应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丙磺舒可提高本品血药浓度,延缓肾排泄。
3.利巴韦林片
适应症:
适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用法用量:口服或含服。
服用时间:食物无影响。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成人一次0.15g,一日3次,疗程7天。
皮肤疱疹病毒感染:成人一次0.3g,一日3次,疗程7天。
小儿每日按体重10mg/kg ,分4次服用,疗程7天。
6岁以下小儿口服剂量未定。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贫血、乏力等,停药后即消失。
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疲倦、头痛、失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轻度腹泻、便秘等,并可致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孕妇禁用。
4.盐酸雷尼替丁胶囊
适应症:
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及其他高胃酸分泌疾病。
用法用量:口服。
服用时间:分次服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在临睡前一次口服。
一次150mg(一次1粒),一日2次,或一次300mg(一次2粒),睡前1次。
维持治疗:一次150mg(一次1粒),每晚1次。
严重肾病患者,雷尼替丁的半衰期延长,剂量应减少,一次75mg (一次半粒),一日2次。
治疗卓-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宜用大量,一日600~1200mg(一日4粒~8粒)。
5.复方氨酚烷胺片
适应症:
用于感冒引起的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喉痛、头痛、发热等。
用法用量:口服。
服用时间:饭后服用,减轻胃肠道不适。
一次1片,一日2次。
禁忌:对本品组成成分过敏者禁用。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1岁以下小儿禁用。
6.盐酸西布曲明胶囊
适应症:用于饮食控制和运动不能减轻和控制体重的肥胖症治疗。
推荐用于体重指数(BMI)≥30kg/m2,或≥28kg/m2同时伴有其他危险因素如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的肥胖症患者。
注:BMI(kg/m2)=体重(kg)/身高平方(m2)
用法用量: 口服。
服用时间:推荐剂量为每天服药1次,一次10mg,清晨空腹一次服下。
如体重减轻不明显,4周后剂量可增加至每天15mg,若患者无法耐受10mg/日剂量,可降至5mg/日。
不推荐使用15mg/日以上的剂量。
7.氨茶碱片
适应症: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缓解喘息症状;也可用于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哮喘。
用法用量:口服。
服用时间:饭前服药。
吸收较快但要多饮水(250毫升以上)。
如果饭中或饭后服药,减轻胃肠道的刺激,但多疗效无影响。
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0.2g,一日~0.6g;极量:一次0.5g,一日1g。
小儿常用量:口服,每次按体重3~5mg/kg,一日3次。
8.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适应症:高血压。
可单独使用本品治疗也可与其它抗高血压药物合用。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及变异型心绞痛。
可单独使用本品治疗也可与其它抗心绞痛药物合用。
用法用量:口服服用时间:每日一次半衰期长
治疗高血压的初始剂量为5mg每日一次,最大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
虚弱或老年患者、伴有肝功能不全患者初始剂量为每日一次;此剂量也可为原使用其它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需加用本品治疗的剂量。
剂量调整应根据患者个体反应进行。
一般的剂量调整应在7-14天后开始进行。
如临床需要,在对患者进行严密观测后,可更快地开始剂量调整。
治疗心绞痛的初始剂量为5-10mg,每日一次,老年及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使用较低剂量治疗,大多数人的有效剂量为10mg/日。
第三节常用外用药物
一、外用药物的剂型种类
1.溶液剂:是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清液体剂型,可供局部涂擦、洗涤、湿敷等。
2.散剂:是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具有吸收水分、保持皮肤表面干燥、减轻外界对皮肤的摩擦刺激等作用,适用于急性炎症性皮损或涂软膏后外撒粉剂以利于附着和吸收。
3.洗剂:指专供涂抹、敷于皮肤的外用液体制剂,是用水和乙醇为分散介质。
洗剂具有消炎、杀菌、收敛、保护等作用,如红皮病型银屑病时常用炉甘石洗剂外涂。
4.酊剂:是药物的酒精溶液,具有消毒、杀菌、止痒等作用,但不能用于急性炎症和糜烂渗出的皮损。
5.乳剂:油和水混合并加入乳化剂而制成,兼具亲水性和亲脂性,又分为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两大类。
前者对水的亲和性大,涂于皮肤后水分散失较快,能起到冷却、止痒的作用;后者则易被油稀释,性质比较稳定,适用于干性皮肤。
6.软膏:是软膏基质和药物混合制成的一种均匀、细腻、半固体、具有适当稠度的外用制剂。
其中油性基质具有柔软保护、防止干裂、软化厚鳞屑的作用,水性基质则有不油腻、易涂展、易洗除、释放药物快等优点。
治疗银屑病的外用药以软膏类制剂为多。
7.糊剂:是大量药物粉末和液体石蜡、凡士林、羊毛脂、蜂胶等机质混合制成,其稠度较高,粘着力不如软膏。
糊剂一般又有两种类型,脂肪性糊剂有吸收分泌物、保护创面的作用,性质缓和,刺激性小,适用于鳞屑性皮损;乳剂型糊剂除含粉状药物之外,用凡士林、羊毛脂等制成乳剂型。
8.硬膏:指药物和固体或半固体的粘性机质混合,涂于布基或其他裱褙材料而成,是一种粘柔带韧性的固体剂,市面上最常见的有肤疾宁硬膏。
硬膏主要适用于比较局限的慢性、肥厚、浸润的皮疹。
二、外用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
合理、正确地使用外用物对解除病人疾苦,减少毒副反应,使药物能充分发挥疗效都是至关重要的。
1.熟悉常用外用药物剂型的性质、特点
熟悉常用外用药物剂型,应了解每种剂型的制备特点,以及添加的辅形剂、溶剂、助溶剂、透皮吸收促进剂等,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2.根据皮损的性质和病期选择适宜的剂型
皮肤病可分为不同的病期,如进行期、稳定期、退行期;如同为湿疹也有不同的性质,在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其用药差别很大。
急性期以红斑、丘疹或水疱为主,无渗液时用混悬剂或粉剂,有大量渗液时,用溶液冷湿敷。
亚急性期若皮损呈糜烂,伴少量渗液时,仍用溶液冷湿敷,加外用油剂或糊剂;若皮损呈丘疹或小片增厚,可选择软膏剂、乳膏剂及混悬剂;慢性期,皮损表现为皮肤增厚,角化,干燥,以浸润肥厚为主,可选用软膏剂、乳膏剂;苔藓样变为主,可选用硬膏剂、涂膜剂、酊剂等。
3.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用药范围综合考虑
小儿及妇女的皮肤较为细嫩,耐受力差,用药浓度不能过高;老年人皮肤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用药宜比成人浓度低;妊娠期妇女及哺乳期妇女应考虑某些药物透皮吸收后,会对胎儿、婴幼儿产生影响;大面积应用外用药,尤其表皮有破损,如采用开放性湿敷应注意有吸收中毒的可能性,这时用药范围宜小。
4.根据皮肤的状态及用药的部位选择
皮肤损伤可致角质层丧失屏障作用,从而使药物透皮吸收的速度
和程度大大增强。
如一般的皮肤溃疡,可使药物的渗透性超过正常皮肤的3~5倍,甚至原来不能透皮吸收的物质产生透皮吸收,从而引起疼痛、过敏、中毒等副作用。
通常颜面、颈部、阴部、臂屈侧皮肤等部位,药物敏感性较强,不宜用刺激性较强的外用药,掌部因角质层和透明层较厚,叉缺乏毛一皮脂腺结构,透皮吸收能力较差,指(趾)甲外用药物更难渗透,应用拔甲或用小挫刀挫甲板,方可起作用。
5.选择适宜的药物浓度
外用药物常因其浓度不同而治疗作用差异较大。
使用不当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水杨酸具有消毒和杀菌作用。
而lO%水杨酸有软化和溶解角质作用,2O%以上的水杨酸则是一种腐蚀剂;又如苯酚%~3%水溶液或软膏,有止痒、镇痛作用,5%~1O%酊剂可用于治疗手足癣、汗疱疹。
2O%以上的水溶液可用于治疗局限性神经皮炎、软下疳,95%液化苯酚有脱色作用。
用于雀斑、黄褐斑等。
特别是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先用低浓度。
然后根据病情需要和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浓度。
6.根据药物不同性质以及疾病的特点选择
由于皮肤病大多有瘙痒的症状。
应注意选择使用止痒药物,止痒药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挥发性物质,如樟脑、薄荷脑、冰片等,另一类为有局部麻醉作用的药物。
如石碳酸、地卡因、苯佐卡因等。
不能任意用含激素类药代替止痒药使用;对于喹诺酮类药物如盐酸洛美沙星乳膏,具有光毒性,涂药部位要避免光照;癣菌病继发细菌感染时,应先控制细菌感染,然后再控制真菌感染,一般先用含有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真菌药的混合制剂,待皮损消退后,单用抗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