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积累好词好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指导小学生积累好词好句
青山乡中心小学苏晓琴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及"语言积累"这个问题。
例如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在第二阶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第三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可见,重视语言的积累,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㈠要让学生想积累。
首先,要让他有兴趣。
小语课本中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作,语言堪称典范。
在学习写景的文章时,老师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意境之美;学习写人记事的文章要指导学生品读重点语句,学习思想品质,感悟事理之美,体会人物的心境,感知人物的形象美。
学生在读想中感知到美、欣赏到美、领悟到美,便会有积累的兴趣。
除了要求学生在课外积累外,我们也把语文课中的好词好句作为重点,让学生既会理解,又会运用,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课题得到很好地实施。
在教学《消息树》一文时,先让学生默读,划出好词好句。
如"那些灰疙瘩是日本鬼子的炮楼......"中"疙瘩"指什么?文中哪些词句描写了鬼子的出动?文中的哪些词句又写出了海娃的心理活动?反映出了海娃怎样的性格特征?从而体会到了海娃的机智勇敢。
通过这一课堂教学,学生既积累了好词好句,又能从好词好句中体会到任务的性格特点。
在执教《少年闰土》一文时,在指导学生学习第一段时,在学生初步理解这段内容的基础上,先要学生思考,"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是什么时候?景色如何?在学生回答夜晚的景色很优美后,我指出:"挂"与"吊"都是物体高悬的意思,这里可不可以换成"吊"字?学生在低声吟诵,仔细品味后,认为不能换,挂的东西往往比较珍贵或优美,而吊呢,很随意。
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
如"挂着国旗"、"挂着锦旗"、"挂着地图"等,"身上吊着烟袋儿"、"树上吊着绳子"、"墙上吊着绳子"、"墙上吊着篮子"等。
这里描写的景色很优美,你看"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如用一个"吊"字会怎样?学生回答:"不协调。
"我接着说:"不和谐,可以说是'大煞风景'。
"再看下一句:"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下面"就是月亮的下边,"下面"和"下边",从意思上说,几乎一样,读读试试,可不可以换?学生读后认为:换了不好。
"下面"换成"下边",就有两个"边",听起来不如原句好。
我及时给予肯定:在一个句子中,要尽量避免同一个词的出现。
这里,我抓住"挂"、"下面"两个词语,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比较品味,既训练了学生阅读理解的深刻性,又使学生学到了运用词语的准确性,提高了语言的鉴赏水平。
在教学《介绍一本书》时,采用让学生先听录音,然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展开讨论和交流。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介绍一本书应该从哪几方面来介绍,接着让学生先试着自己说,同桌交流。
最后再进行全班的交流。
由于学生的积累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说得也相当不错。
㈡掌握积累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A、归纳积累法。
将有语言特色的分别归类,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词语妙用、景物描写、比喻拟人、俗语运用、成语运用......指导学生积累精彩词句。
1.可以把含有相同部分的词语集合在一起,如:天长地久、天翻地覆、天高地厚、天花乱坠、天南地北、天昏地暗、天涯海角等,都以"天"开头;再如:平心静气、平易近人、平分秋色、平铺直叙、平步青云等,都以"平"字开头。
2.可以把用反义词组成的词语集合在一起,如:南辕北辙、声东击西、大惊小怪、出生入死、前呼后拥、左思右想等。
3.可以把重叠的词语集合在一起积累,如:浩浩荡荡、冒冒失失、隐隐约约、地地道道、家家户户等。
如《小站》一课:
数量词组:
两三分钟一间小屋一排木栅栏一块小黑板两三个农民一张宣传画
一棵小树一座假山一群蜜蜂一股喷泉几树杏花
叠词
缓缓嗡嗡光秃秃
"的"字词组
红瓦灰墙的小屋疏密有致的木栅栏小小的假山光秃秃
的石头山
活泼的喷泉灿烂的杏花
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不是知识的机械累加。
阶段性地对积累的语言进行归类,有助于建立与旧知的联系,实现新的知识构建。
B、整体积累法
对小学生来说,积累一篇文章的完整资料是非常有益的。
整体的积累主要包括摘录文章的题目、开头与结尾、典型事例、优美词句等。
这样,他对整篇文章就有了很好的把握,为他以后着手写文章打下较好的基础。
下面是一位同学对一篇文章的整体性积累。
作文题目那一次,我懂得了珍惜健康开头第一句话当青春的微笑向我走来时,我觉得有一个好身材是少女的美。
典型事例(3个)1、我无知,采用饿肚子的方法来减肥。
2、我的身体被减肥搞垮了。
3、我明白了健康的重要。
优美词语(10个)厄运矫健惭愧健壮饱满全身心
空城计力不从心贡献循循教导结尾最后一句因为健康才是美,有了健康才能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将来才能为国家多做贡献。
C、比较积累法:
著名学者孙绍振教授说:"有比较才有鉴别。
"个性、特点,在比较中才能突出地表现出来。
为此,可围绕某一专题,对课本及课外诗文进行研究性阅读。
如,围绕课文中有关"眼睛描写",去阅读有关现代诗文,摘录有关描写文字,分析其描写内容、方法、作用,并将多
处的有关"眼睛描写"进行比较,归纳综合,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㈢多积累多交流。
给学生准备好专门的积累本,让学生把看到的好词、好句记载在上面。
每节语文课利用三分钟时间,开展4人小组的交流活动。
每个同学交流两个好词或一个好句。
这样,就使得学生的积累一下子增加到了原来的4倍,积累快,效率高。
如韩锦琳的小组,韩锦琳介绍了一手遮天、一心一意;韩晶介绍了两全其美、两小无猜;黄玉贵介绍了三头六臂、三长两短;李悦介绍了四面八方、四分五裂。
一会儿工夫,学生就掌握了8个词语,从怎么写到什么意思都掌握了,效果相当好。
㈣学以致用,提供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
理解是有效积累的前提,运用才是有效积累的目的。
实现以读文会意的积累语言到实际运用的飞跃,需要一个迁移的过程,包括语汇的活用,语言技巧的借鉴和语序的模仿等。
教育心理学家贾德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份,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
"我们的任务便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来完成迁移。
学习语文必须有足够的"积累",这是不容忽视的规律;但是,"积累"是为了"用"。
也就是说,学语文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掌握一种工具、一种手段。
既是工具,就不能当作摆设,而要用以参与种种实践活动。
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首先是拿它用于学习实践,用于学习各种新的知识技能;还要把它用于生活和种种社会活动。
学生学了一些字词,学了一些句子,读背了一些诗文,如果仅仅是为了记住它,把它储存起来,那是我们一贯反对的"死读书",必然导致死记硬背,使学生的
思想僵化,才智被扼杀。
"积累"和"运用"兼有,才是完整的语文能力。
同样的道理,积累了词语也只有多用,才能真正地掌握,所以老师们都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创造各种机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四年级,开展了"摘抄本评选"、"小小故事王"、"演讲比赛"等活动。
在"摘抄本评选"活动中,好的学生起到了榜样作用,通过交流,互补互学,使先进带后进,优等生帮学困生,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喜人局面。
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消除了口头表达的心理障碍,从流利、通顺逐步过渡到大量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最后达到使话说得生动、形象。
㈤建立发展性、激励性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发展。
①淡化结果评价,注重过程评价。
语文积累不是结果的描述,而是状态的描述,是一种持续的学习行为,也是具有个体色彩的价值尺度。
课题实施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积累意识、积累兴趣、积累方法、积累习惯的评价,发挥学生家长自评、监督评价的作用,关注学生实践语文能力的发展。
要防止把积累变成硬性灌输,评价中一刀切,对学生压指标,重短效的行为,这样不仅起不到效果,而且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实行全员评价,对每个学生每学期语言积累量、读书态度及参加活动的成果进行不定期评价,并以此作为学生个人语言积累发展的个案资料。
③定期评选"读书模范""积累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