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呼唤真情回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呼唤真情回归
付雪莲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由此可见,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作文教学时,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作文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但训练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可能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产生“厌作”心理,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情感因素,培养作文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由于小学生情感容易受到具体事物的支配,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有关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我平时就是从以下几方面做的。
1、激情导入,以情激情。例如:在一次要求描写春天景物的写作训练时,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调导入:同学们,春天迈着轻快的步子向我们走来了,你看,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你听,泉水叮咚,鸟儿鸣唱;你闻,新鲜的泥土气息中夹杂着各种花香……用你的眼睛去看春天,用你的耳朵去听春天,用你的鼻子去闻,用你的手去摸,用你的心去感受春天吧,然后用你的嘴去夸一夸春天!同学们在老师激情的感染下,七嘴八舌地夸起了春天。等学生的情绪酝酿到一定程度,不吐不快时,再让学生把刚才说的写下来,不知不觉地就把学生带入写作的氛围。
2、巧设需要,激发情感。例如:在一次描写一处景物的写作训练中,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同学们,麻城市要参加省里“文明城市”的评选活动,要征集一些作品,我们同学可以以作文的方式参选。你们想为麻城的建设出力吗?拿起笔把你认为最美的景写下来吧!在同学们一片“想”的回应中,我提示了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在我设计的情境中,同学们积极主动去观察,写出不少“文、情”兼美的好文章。
3、开展活动,激发情感。在写一次活动时,我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贴鼻子。学生在贴鼻子过程中,兴致很高。游戏结束后都能积极交流活动中精彩有趣的情节,通过对自己活动,以及其他同学的动作、语言、表情和情绪等叙述,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很快地完成了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了,创设一些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写作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引导观察,培养情感
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之一。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把观察作为作文教学的基础,他认为观察能够使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新精神”,这三者是科学的作文教学的“支柱”,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或具体的实物。如:春天到了,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到小花园寻找春天,感受春风拂面,阳光和煦的明媚春光;秋天到了,鼓励孩子们去田野里看一看,看一看丰收的景象,感受一下农民丰收的喜悦;下雨了,让孩子们趴在窗口观察雨景及行人的反应;下雪了,鼓励学生去摸一摸,看一看,尝一尝,玩一玩。为了写好观察日记,发动他们搞一些饲养活动,如养兔子,观察兔子的外形和生活习惯及自己喂养小兔的过程;种植蔬菜、花卉等植物,观察变化过程,然后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并在批改后加以肯定,使学生感受到乐趣了;还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人,身边的事。学生通过观察,感受生活,写起作文来就不再是难事了,从而培养了学生作文的情感。
三、加强积累,丰富情感
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理基础,从学习对象上看,作者“为情而造文”,“五情发而为辞章”,写作教学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者文之经”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来。怎样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呢?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1、积累生活。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指导学生投身生活,不仅要观察生活,还要积累生活,更要体验、感受生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切体味,并通过日记形式记下来,达到积累生活,丰富情感的目的。
2、阅读积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情感因素,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思想感情、丰富了情感体验。学生也正是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仅仅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就能写好文章吗?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是很难写好作文的,要使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说明阅读的重要性。“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也说明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要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为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指导,教给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与书交朋友,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并要求学生勤作笔记,摘录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并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记录下自己的所感所悟。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阅读材料越多,情感体验越丰富,写作思维越活跃,写作思想也越宽,表达也越清楚。
四、指导实践,调动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有真实、丰富的材料”。习作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获得第一手材料,学生才会有话可说。因此,平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例如:参加公益活动,参加夏令营做实验,开晚会等活动为记事类文章收集了资料;访问老师、父母、同学,为写人的文章积累了素材;旅游、参观为写游记文章丰富了内容。这些活动蕴涵着大量的习作内容。例如:在写《一次家务活动》时,习作前布置学生回家认认真真做一次家务,习作时让学生交流这件事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的?做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的?做的过程中,印象最深、最有趣的是什么?学生在做家务过程中有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并有深刻的体会,再去写做家务的过程,就“有感而发”“缘事而发”,写作就不愁没内容可说,没话可说了。
五、写“下水文”熏陶情感
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希望教师经常练笔——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师不断提高其水平实为要图。”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也非常重视“教师下水文”。他认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学生从来没有听到过教师自己议论写作文的切身体会。从中不难看出教师“下水文”的魅力。教师和学生一起作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外,如果教师的文章写得情趣盎然,鞭辟入理,学生也会情动而辞发,逐步写好作文。
六、建立平等关系,稳定学生情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持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一个外在因素。要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让学生热爱教作文的老师。教师应从一个朋友的身份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除苦恼,和他们一起阅读课外书,一起讨论读后感,获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这样学生才会在作文中畅所欲言,才敢大胆地把一些真实的事情,心里真实的感受写到作文中去。从而做到作文内容的真实具体,有真情实感,也使学生更加喜欢写作文。
七、激励评价,深化情感
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属性是想得到别人的赞赏。”比尔·盖茨的母亲在答记者问中也肯定地说:“我能给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赏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