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把“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作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之一提出来,是很有见地的。现在的初中生,爱国意识淡薄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单从这两个事例就可略见一斑:看影视时手执遥控,让国产爱国剧纷纷从眼前跳过,代之以欧美剧、日韩剧;举行升旗仪式时嘻笑代替严肃,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而目光四处游移。因此,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挖掘初中历史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1善用插图,让文明感性地走进学生心中
历史教材中的插图非常丰富,有的出现在课文前面的扉页之上,有的出现在正文之中,有的出现在综合性活动课里。这些插图,不仅使历史教材图文并茂,还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我们知道,一切真知都从直接经验发源,而直接经验离不开感性材料。这就要求我们用好插图这一颇具感性的课程资源,让文明走进学生心中。例如,在讲述黄帝和炎帝时,先让学生观看书上黄帝和炎帝的图像,获取初次印象后,再通过默读文字来加深印象,最后教师利用课外传说来丰满黄帝和炎帝的形象,中华民族的这两个祖宗就不知不觉地走进学生心中了。在讲述《四方羊尊》时,先让学生观察这幅插图,并说说从中发现什么信息,经过讨论后知道了商朝青铜冶铸业、畜牧业、酿酒业、种植业发达的情况,这幅插图就悄悄地移进学生心中了。在讲述《张骞通西域》时,先请学生欣赏《张骞出使西域壁画》,教师同时介绍
壁画内容,再通过画面提出几个问题来让学生探究,这幅壁画就深刻地留在学生心中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学生爱国意识的源头,只要我们善用历史教材中的插图,让文明感性地走进学生心中,就会激发学生的爱国自豪感。
2开展诵读,让爱国真情感染学生的心灵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非常好的名篇。这些名篇,特别是诗词,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一定的体现,利用这一资源开展适度的美文诵读,对学生将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例如,在讲述屈原的爱国情怀时,和学生一起朗读他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讲述李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时,和学生一起背诵他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讲述岳飞抗金的事迹时,和学生一起诵读他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在讲述文天祥英勇就义的事迹时,和学生一起朗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开展这样的美文诵读,不仅加强了文史联系,拓展了教育内容,而且因为情景交融,学生的心灵就会受到激发,从而不知不觉地受到了爱国真情的感染。
3重视忧患,让历史责任感落在学生的心上
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中国从古代一路坎坎坷坷地走来,忧患
像一条线贯穿其间。从“忧道不忧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忧患意识是如此鲜明。作为历史教师,在讲中国古代史时,要突出中国周边犬戎、匈奴等民族对各个朝代造成的忧患,例如犬戎曾迫使周天子迁都,汉初匈奴曾让皇帝头疼而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以求得暂时的安宁等。在讲中国近代史时,要突出当时中国贫穷落后,屡遭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而造成的忧患,例如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等。在讲世界历史时,忧患内容更是丰富,各国的忧患都可以作为借鉴,例如因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而造成苏联的忧患,因日本法西斯轰炸太平洋舰队而造成美国的忧患等……重视忧患教学,学生才会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联系起来,民族自强意识才会得到激发,历史责任感才会落到学生心上,进而产生宝贵的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人类的先人们用精辟的语言概括了历史教育的功能:历史教育要立足现实,探究过去,展望未来。面对今天初中生爱国意识的淡薄,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立足急需弘扬爱国主义传统的现实,在教学中更好地挖掘初中历史的课程资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只有每一个学生都爱国了,我们的祖国才有希望,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