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三维仿真模型数据制作技术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
珠海市三维仿真模型数据制作技术手册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2015年10月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编写内容 (1)
1.3制作软件及相关工具 (1)
2三维模型要求 (2)
2.1坐标系与单位要求 (2)
2.2材质设置要求 (2)
2.3纹理设置要求 (2)
2.4贴图要求 (3)
2.5光效要求 (3)
3三维建模总体流程 (4)
3.1总体流程 (4)
3.2建模原则与思路 (5)
3.3数据采集与处理 (6)
3.3.1素材采集 (6)
3.3.2数据预处理 (6)
3.4地形模型制作 (6)
3.4.1内容 (20)
3.4.2制作流程 (20)
3.5建筑类模型制作 (6)
3.5.1内容 (6)
3.5.2制作流程 (7)
3.6植被模型制作 (24)
3.6.1内容 (24)
3.6.2制作流程 (24)
3.7规划控制数据模型制作 (27)
3.7.1内容 (27)
3.7.2制作流程 (28)
3.8其他模型制作 (29)
3.8.1内容 (29)
3.8.2制作流程 (30)
3.9数据输出与转换 (32)
3.9.1数据输出 (32)
3.9.2数据转换 (36)
3.10数据检测 (37)
3.10.1工具使用方法 (37)
II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建模制作流程编写目的是指导系统开发建模人员和今后扩充或更新该系统模型数据库的技术人员进行建模工作和模型数据规整工作。
适用读者:系统分析人员、系统开发者、建模人员和扩充或更新该系统模型数据库的技术人员。
1.2编写内容
本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三维仿真模型的建模要求、总体流程、各类模型的制作与输出及相关注意事项。
1.3制作软件及相关工具
三维模型数据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系统与采集数据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
⏹AutoCAD2007或以上版本(用于原始数据整理);
⏹3Dmax9.0(用于三维模型数据制作);
⏹Photoshop(用于贴图纹理制作);
⏹MakeXPL工具(用于数据打包入库)。
为方便制作管理,还提供以下所用到的max9版本的插件与脚本:
⏹PandaDXExport.dle转换插件(max的转换插件,用于输出*X格式模型);
⏹X批量输出脚本(max的批量输出脚本,用于批量输出X文件以及记录物
体名称、XYZ坐标的*TXT文件);
⏹烘焙后返贴脚本(用于物体烘焙后贴图的批量规范化处理)。
1
2三维模型要求
2.1坐标系与单位要求
场景制作时一般采用珠海市本地83独立坐标系建模,以“米”为单位,所有模型应在统一的坐标系下,模型的坐标位置和高程数据应准确无误。
2.2材质设置要求
每个物体对应一个标准材质球,材质球为英文与数字组合并与贴图名称一一对应,开头为英文字母,不能有中文与异字符,场景内材质球
不能重名;
一般模型的材质不勾选双面。
对于带有透明贴图的物体选择双面建模,如栏杆、树木等;
带通道的贴图用TGA格式,名称为*_alpha.tga。
不允许设置glossness;透明贴图要在opacity上加;
Ambient: 设置为默认颜色;
Diffuse: 设置为默认颜色。
2.3纹理设置要求
在材质的贴图参数的Coordinates一栏中的参数都禁止改动。
用UVW Map修改器调整平铺参数;
不能使用Cropping/placement中的apply选项;
2
3
物体的贴图和uvw 坐标的通道都设为1。
2.4 贴图要求
贴图象素大小为2的n 次方,正方形或长方形均可,如256x512、
128x128、512x256、512 x512、1024x1024等。
上限1024x1024,下限
16x16贴图清晰,表现内容真实,有层次;
贴图应与几何模型细节层次相匹配;
贴图格式为JPG 与TGA (带通道的贴图),全部的面都用贴图,即使是
单色的面也不要用RGB 值;
为保证贴图清晰,大的面不要用一张贴图,将大的面拆分。
当单栋建
筑单面纹理贴图≥2048才能保证沿街建筑的纹理清晰度,必须对模型
和贴图进行分割处理,同时分割后的建筑单面纹理最大为1024*1024,以保证建筑纹理的清晰度;
贴图做到横平竖直;
贴图干净,不可混有人、车、植物、电线杆、电线等;
为保证贴图表现真实,每张做完的贴图要经过亮度/对比度,色相饱和
度,色阶等调图像调整。
2.5 光效要求
■ 地形模型不需要烘焙
■ 建筑模型需要进行全要素completemap 烘焙
■ 植被模型不需要烘焙
■ 规划控制数据模型不需要烘焙
■ 其他模型按需进行completemap 烘焙
4 模型的灯光方向必须要和系统的大场景保持一致性,灯光参数与数值报建方可根据自身方案特点调整,但不能改变主光源方向与角度。
灯光文件请用“灯光”文件夹下的“珠海灯光.max ”。
因为此灯光是通过vary 插件渲染的,附带2.0版本的vary 灯光插件安装,适用于max9的安装。
3 三维建模总体流程
3.1 总体流程
三维模型数据是系统建设的基础,也是各种应用和分析的依据。
三维模型数据制作具有严格、规范的数据制作标准,和成熟、完善的数据制作工艺。
总体流程如下图:
其中,数据制作是本技术手册重点介绍的内容,其流程主要如下图:
数据采集与处理
cad 与PS 3Dmax 、ps 数据制作 输出与入库
MakeXPL
5
3.2 建模原则与思路
三维模型数据制作的总原则是在保证建模元素基本特征与模型效果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三角形面片数量构造建筑物的三维模型。
获取成简化模型与立面纹理
常规三维模型
3.3数据采集与处理
3.3.1素材采集
1.地形图数据采集
地形图包括道路、房屋、水系、绿地、铺地等轮廓线和地形等高线,其中房屋需包含层数属性信息,道路包含道路名称等信息。
2.建筑物规划方案素材采集
建筑物规划设计方案建模,需要采集的资料有:
1)规划设计方案总平面图;
2)各群体、单体建筑方案的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
3.3.2数据预处理
1.地形数据预处理
地形图CAD数据道路、绿化带、房屋特征检查是否是闭合线框,处理成闭合线框。
把多余标注点与线去掉。
2.规划方案素材预处理
规划方案在效果图满足精度要求的情况下,将效果图处理为规划方案的贴图。
以下将分章节重点介绍三维模型数据的制作过程,根据模型类型与制作的不同,主要分为建筑模型、地形模型、植被模型、规划控制数据模型和其他模型五大类。
3.4建筑类模型制作
3.4.1内容
建筑类模型主要分为体块模型和标准模型两类,其中体块模型包括地块范围内的建筑,标准模型主要包括地块范围内的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如围栏、牌楼等,
6
7 其精度根据需求进行建模。
3.4.2 制作流程
数据采集与处理在前面章节已有叙述,本节不再重复。
3.4.2.1 体块模型
3.4.2.1.1 模型造型
体块模型的基底轮廓线应基于1:500、1:1000、1:2000等比例尺地形图中建筑物的基底轮廓线直接生成,并与地形图保持一致,具体操作如下:
1. 导入cad 建筑轮廓线,CAD 导入时的单位应与3D Max 的系统单位一致(单位为“米”),确保空间坐标准确无误。
2. CAD 导入MAX 之后,坐标离原点(0,0)太远,max 中的捕捉工具无法精准捕捉,所以一般将建筑坐标整体偏移一个大数(一般取整数,并记录下来),最后完成输出时再纠正或导出后编辑xls 坐标文件纠正。
3. 参照建筑CAD 平面勾出建筑外轮廓线,以二维线(如Spline ,line ,arc 等)
数据采集与处理
模型造型
模型烘焙 转换入库
8 为基础,画出建筑外轮廓线,再用Extrude 命令拉伸出建筑实体(建筑高度设置
一般是楼层数 X 3米,高层商业建筑可根据需要进行自行调节,首层和裙房另算)
, 可以通过Extrude 的Cap star 和Cap end 快速控制顶面和底面的显示与增删,再用poly 命令进行立面上细节勾画。
以此制作建筑外轮廓概略模型,表现其建筑基本外形。
如下图:
3.4.2.1.2 纹理贴图
该步骤主要是对体块模型表面纹理的处理,纹理使用单色表示即可。
1. 纹理制作
利用单色图片作为纹理依据。
处理如下图:
1.纹理赋予
1)材质球的设置。
点击材质球,打开maps,点击Diffuse的none,双击Bitmap,选择所需图片打开。
2)贴图及处理。
将设置好的材质球给予物体,按下便可以在max显示贴图,然后到modifly面板中,用UVW Mapping赋予物体贴图坐标,整理后如下图:
3.4.2.1.3物体命名规范
建筑模型文件命名由模型类别、管理单元编码、模型编号和流水号组成,之间由下划线连接。
xx_xxxxxxxxxxxxx_xx_xx
流水号
模型编号
管理单元编码
模型类别
以报建模型“新城国际”方案1某一栋建筑为例,具体如下:
模型类别:BO
管理单元编码:20150055XCGJ1(20150055为项目编号,XCGJ为方案名称缩写,1表示“方案1”)
模型属性:TK(体块缩写)
9
流水号:01
其max模型里物体(即对应的xpl2名称)的命名如下:
BO_20150055XCGJ1_TK_01
3.4.2.1.4贴图命名规范
烘焙前贴图为英文加数字组合即可,不重名,不能有中文或异字符。
贴图命名: BO_20150055XCGJ1_TK_01_01.jpg…
烘焙后物体的贴图名称是按照烘焙物体的名称自动生成的,这里不需另外改变名称。
3.4.2.1.5模型烘焙
体块模型不需做烘焙处理。
3.4.2.2标准模型
3.4.2.2.1模型造型
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三维模型可以使用3dMax来完成,优化效果图模型或根据外轮廓重建,获取建筑最简结构。
由于效果图模型来源不一,结构效果不一,均需针对实际数据进行简化分析,在此不能作出统一处理叙述。
以下是根据原始cad地形图(或报建)资料,进行的外轮廓建模方法介绍(效果图模型最终的简化结果也可参考此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导入cad建筑轮廓线,确保3D Max的系统单位与场景单位的一致(单位为米)。
注意:若建筑坐标离原点(0,0)太远,max中的捕捉工具会出现无法精准捕捉问题,所以一般将建筑坐标整体偏移一个大数,最后完成输出时再纠正或导出后编辑xls坐标文件纠正。
10
11
2.参照照片以及建筑CAD 平面勾出建筑外轮廓线,以二维线(如Spline ,line ,arc 等)为基础,画出建筑外轮廓线,再用Extrude 命令拉伸出建筑实体(建筑高度设置一般是楼层数 X 3米,高层商业建筑可根据需要进行自行调节,首层和裙房另算), 可以通过Extrude 的Cap star 和Cap end 快速控制顶面和底面的显示与增删,再用poly 命令进行立面上细节勾画。
以此制作建筑外轮廓概略模型,表现其建筑基本外形,并保持特有结构和丰富的细节。
如下图:
注意点:
⏹ cad 、max 单位必须保持一致;
⏹ 物体的面避免重合,交接处不能有裂缝,整个建筑应该是闭合的;
⏹栏杆或商厦名称等用单片面模型表示,不用效果图的实体建模方法;
⏹模型中的不能有多余面,如果可以用贴图来表现复杂模型就不用模型;
⏹将占用大块区域的模型拆减成小模型减轻系统压力。
3.4.2.2.2纹理贴图
该步骤主要是对建筑表面纹理的处理,使其表达建筑外立面效果,包括窗户、阳台、墙面、天面屋顶、玻璃幕墙、裙楼等元素。
贴图是最消耗系统资源的,纹理贴图的大小、格式与数量与利用等都是优化的关键因素。
1.纹理制作
利用效果图模型渲染立面或者直接利用立面图作为纹理依据。
处理如下图:
2.纹理赋予
1)材质球的设置。
点击材质球,打开maps,点击Diffuse的none,双击Bitmap,选择所需图片打开。
2)贴图及处理。
将设置好的材质球给予物体,按下便可以在max显示贴图。
下图所示。
12
13
然后到modifly 面板中,用UVW Mapping 赋予物体贴图坐标,整理后如下图:
注意点:
⏹ 贴图的名称也只能是数字或拼音字母,不能用中文名称的贴图; ⏹ 贴图格式用JPG 、TGA (带alpha 通道的贴图,如栏杆、树木等); ⏹ 贴图纹理像素大小必须是2的n 次方,如32*32、64*64、512*512。
在满足精度的情况下,采用32到512精度的贴图,尽量少采用1024×1024的贴图,若需要用到此像素,可根据需要采取切割贴图方式来优化。
不能勾选此来
控制贴图范围
尽量少用零散的多贴图,因为在系统加载贴图的时候如果贴图过多会增加硬盘的交互。
使用一个UV贴图会减少交互。
3.4.2.2.3物体命名规范
建筑模型文件命名由模型类别、管理单元编码、模型编号和流水号组成,之间由下划线连接。
xx_xxxxxxxxxxxxx_xx_xx
流水号
模型编号
管理单元编码
模型类别
以报建模型“新城国际”方案1某一栋建筑为例,具体如下:
模型类别:BO
管理单元编码:20150055XCGJ1
模型编号:01(即模型栋数编号,若总平面图未明确规定,可自定义)
流水号:01
其max模型里物体(即对应的xpl2名称)的命名如下:
BO_20150055XCGJ1_01_01
3.4.2.2.4贴图命名规范
烘焙前贴图为英文加数字组合即可,不重名,不能有中文或异字符。
非透明贴图命名: BO_20150055XCGJ1_01_01_01.jpg…
透明贴图命名: BO_20150055XCGJ1_01_01_01_alp.tga…
烘焙后物体的贴图名称是按照烘焙物体的名称自动生成的,这里不需另外改变名称。
14
3.4.2.2.5模型烘焙
模型烘焙主要是对建筑表面光影纹理的处理,在删除原有灯光的情况下建筑仍然可以有光影的效果。
1.烘焙的前提条件:
1)在MAX中建好模型,模型已赋材质纹理贴图;
2)设置好灯光。
(灯光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环境设置,且关系到个人的主观看法,在此不展开详细叙述。
制作或更新人员可利用原系统模型的同一灯光文件进行烘焙)。
2.烘焙前模型的切分
为保证烘焙的贴图清晰度,需把简模切分为若干个物体(视建筑本身体量关系而定,如一栋占地500平方米面积的18层高的住宅楼,建议切分为50个物体左右再进行烘焙,切分后的模型按物体命名规范命名),如下图:
切分后大概蓝色一
块为一个单独的物
体。
(这里简模没有
显示贴图是为方便
15
3.模型烘焙
全选需要烘焙的物体(不包括带ALP通道的物体如栏杆、灯光、cad底图、标注线等),点击Rendering下的Render to Texture,出现以下设置框:
16
1)开始渲染后,会显示烘培进度条;烘培完成后,进度条就会消失,烘培完成后保存文件。
烘焙后效果参考下图(模型已带阴影效果):
17
2)烘焙后的贴图均为TGA格式,请用ACDsee或pothoshop批量改成JPG 格式。
(带透明贴图的物体如栏杆、树木等不需要烘焙,所以选择时不能选择这些物体的贴图改为JPG,否则通道缺失)
3)用“烘焙后返贴”脚本进行反贴。
全选烘焙后物体,在脚本窗口设置烘焙贴图存放的文件夹目录,选择贴图的格式及尺寸,点击“无灯反贴”即可。
18
19
4)反贴完成后,模型线框会变成黄色,如下图:
3.4.2.2.6 分块要求
带ALP 通道的物体不能与其他物体结合在一起,需单独分离。
为保证精度,模型需要切分为很多个物体再烘焙,但烘焙后物体比较多会影响速度,需要把烘焙后的物体进行结合(attach )。
如单栋20层高的住宅建筑,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议切分为40-50个物体烘焙,烘焙精度为512*512,烘焙后将这些物体结合为10-12个物体再输出X 文件。
打包后单个xpl2不超过5MB ,若超过5MB 的则需要再细分后重新输出。
(注:结合后的物体名称按照建筑物体命名规范重新命名)
20 3.5 地形模型制作
3.5.1 内容
地形类模型主要包括地块范围内的道路、绿化、水系、铺地、人行道、隧道以及其他附属设施。
3.5.2 制作流程
数据采集与处理在前面章节已有叙述,本节不再重复,地面模型不需烘焙。
3.5.2.1 模型造型
1. 导入cad 地形图要素轮廓线,确保3D Max 的系统单位与场景单位的一致
(单位为米)。
注意:若地块坐标离原点(0,0)太远,max 场景的捕捉
会出现问题,所以一般将地块坐标整体偏移一个大数,最后完成输出
时再纠正或导出后编辑xls 坐标文件纠正。
2. 根据地形CAD 平面勾出道路、水系、铺地、人行道、绿地、路沿等地形
基本要素。
以二维线(如Spline ,line ,arc 等)为基础(或利用cad
数据采集与处理
模型造型 转换入库
原有元素闭合线),勾画出各地形要素的外轮廓线,如下图:
再用Editmesh命令形成实体面(为区分类型,此处采用了不同色块表
示)。
如下图:
注意点:
⏹cad、max单位必须保持一致;
⏹物体的面避免重合,交接处不能有裂缝,整个地块应该是闭合的;
3.5.2.2纹理贴图
该步骤主要是对地形表面纹理的处理,使其表达草地、铺地、道路、水系等
21
各元素。
贴图是最消耗系统资源的,纹理贴图的大小、格式与数量与利用等都是优化的关键因素。
1.纹理制作
根据素材采集主要分为现状类与规划报建类。
1)现状类。
用现场拍摄照片进行photoshop处理,去掉透视,做到横平竖
直。
直接按照现场实际进行材质的区分与纹理的赋予。
如下图:
铺地贴图
地表纹理采集与处理都比较复杂,也可直接在通用材质库中选择类似的
贴图纹理。
2)规划报建类。
参考效果图直接从图库中选择。
注意:处理后的贴图或者选用图库的贴图都必须是无缝的,就是指重复
UV后各方向的连接处没有明显的缝隙。
2.纹理赋予
1)材质球的设置。
点击材质球,打开maps,点击Diffuse的none,双击
Bitmap,选择所需图片打开。
2)贴图及处理。
将设置好的材质球给予物体,按下便可以在max显示
贴图。
然后到modifly面板中,用UVW Mapping赋予物体贴图坐标,根
据贴图大小与场景物体体块面积大小进行贴图坐标调整。
如下图:
22
23
3.5.2.3 物体命名规范
地形模型文件命名由模型类别、管理单元编码、模型编号和流水号组成,之间由下划线连接。
因为模型输出时是以物体输出X 再转成xpl2,所以物体名称即xpl2名称(名称之间必须有三个间隔符号)。
xx_xxxxxxxxxxxxx_xx_xx
流水号
模型编号
管理单元编码 模型类别
以报建模型“新城国际”方案1地形为例,具体如下:
模型类别:T
管理单元编码:20150055XCGJ1
模型编号:01
流水号:01
其max 模型里地形(即对应的xpl2名称)的命名应为:
T_20150055XCGJ1_01_01
3.5.2.4贴图命名规范
贴图为英文加数字组合即可,不重名,不能有中文或异字符。
非透明贴图命名: T_20150055XCGJ1_01_01_01.jpg…
透明贴图命名: T_20150055XCGJ1_01_01_01_alp.tga…
3.5.2.5分块要求
地形模型需按类型(地面、水系等)分开输出,每个类型各自结合为1-2个物体,分块后的物体名称应符合地形模型命名规范。
3.6植被模型制作
3.6.1内容
植被模型应包括公路或道路两旁成行栽植的行道树以及绿地、公园、社区、庭院种植的景观植物。
3.6.2制作流程
3.6.2.1模型造型
1.根据1:500、1:1000、1:2000等比例尺地形图或DOM确定植被的地
理位置及平面信息;
2.树干底部中心点的平面坐标值应与地形图上保持一致;
3.树、栏杆等面状物体的制作,为保证模型正反两面显示效果,建模时需
通过正反两个面表示;
24
25
4. 行道树的高度可根据测量数据,设置一定的高度变化区间,随机生成;
5. 景观植物可用纹理库中的一种或多种纹理,设置一定的高度变化区间,
随机生成;
6. 应种植与实际类似的树种,基本反映树木种类及分布情况。
3.6.2.2 纹理贴图
景观植物的放置和搭配宜与实际相符,树种选择和色彩搭配应协调美观,主要特征清晰可辨。
1. 纹理制作
可用纹理库中的一种或多种纹理赋予到植被模型,如下图:
树木等带alpha 通道贴图
2. 纹理赋予
26 1) 材质球的设置。
点击材质球,打开maps ,在Diffuse 和Opacity 通道添
加相同的图片,并进行相关设置,如图所示:
2) 贴图及处理。
将设置好的材质球给予物体,按下便可以在max 显示
贴图。
然后到modifly 面板中,用UVW Mapping 赋予物体贴图坐标,根据贴图大小与场景物体体块面积大小进行贴图坐标调整。
如下图:
3.6.2.3 物体命名规范
植被模型文件命名由模型类别、管理单元编码、模型编号和流水号组成,之间由下划线连接。
xx_xxxxxxxxxxxxx_xx_xx
流水号
模型编号
管理单元编码
模型类别
以报建模型“新城国际”方案1某一栋建筑为例,具体如下:
模型类别:V
管理单元编码:20150055XCGJ1
模型编号:01(即模型栋数编号,若总平面图未明确规定,可自定义)
流水号:01
其max模型里物体(即对应的xpl2名称)的命名如下:
V_20150055XCGJ1_01_01
3.6.2.4贴图命名规范
贴图为英文加数字组合即可,不重名,不能有中文或异字符。
非透明贴图命名: V_20150055XCGJ1_01_01_01.jpg…
透明贴图命名: V_20150055XCGJ1_01_01_01_alp.tga…
3.6.2.5分块要求
植被模型可按树种分开输出,每个类型最终各自结合为几个物体(分块后的物体名称应符合植被模型命名规范),物体数量不能太多,否则影响加载速度。
3.7规划控制数据模型制作
3.7.1内容
规划控制数据模型指各类标注线与标识,包括道路红线、用地红线、建筑控制线、规划交通出入口方位、消防车道、高层建筑消防登高面等。
27
3.7.2制作流程
3.7.2.1模型造型
规划控制数据模型应严格按照报建方案的cad内容,精确反映各类标注标识,要求用立体三维模型表现,如下图所示:
3.7.2.2纹理贴图
用纯色贴图(红色代表用地红线和道路红线、紫红色代表建筑控制线、黄色代表交通出入方位、蓝色代表消防车道、绿色代表高层建筑消防登高面)作为纹理。
3.7.2.3物体命名规范
规划控制数据模型文件命名由模型类别、管理单元编码、模型编号和流水号组成,之间由下划线连接。
28
xx_xxxxxxxxxxxxx_xx_xx
流水号
模型编号
管理单元编码
模型类别
以报建模型“新城国际”方案1规划控制数据模型为例,具体如下:
模型类别:PC
管理单元编码:20150055XCGJ1
模型编号:01
流水号:01
其max模型里物体(即对应的xpl2名称)的命名如下:
PC_20150055XCGJ1_01_01
3.7.2.4贴图规范规范
贴图为英文加数字组合即可,不重名,不能有中文或异字符。
贴图命名: PC_20150055XCGJ1_01_01_01.jpg…
3.7.2.5分块要求
规划控制数据模型应按道路红线、用地红线、建筑控制线、规划交通出入口方位、消防车道、高层建筑消防登高面等分类输出,每个类型各自结合为1个物体。
3.8其他模型制作
3.8.1内容
除地形、建筑、植被模型和规划控制数据模型以外的其他要素的三维模型,可包括下列建模内容:
29
1.雕塑,包括城市中各类装饰雕塑;
2.休息设施,包括座具、伞与座椅、步廊、路亭等;
3.卫生设施,包括垃圾箱、公共厕所、饮水及清洗台等;
4.信息和通信设施,包括电话亭、邮箱、环境标识、告示板、宣传栏、计
时装置、电子信息查询器等;
5.娱乐休闲设施,包括游戏设施、娱乐设施、户外健身设施等;
6.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池、消防水塔等;
7.残疾人专业设施。
3.8.2制作流程
3.8.2.1模型造型
1.模型底部应与其附着面保持一致;
2.模型外形主要结构应表达清楚、准确和完整;
模型尺寸、比例应准确;常规尺寸应统一收集获取,特殊造型模型及其
细节结构应进行实地测量,并严格按照测量数据进行模型制作;
3.应控制模型面数,在不影响模型表现效果的前提下,可采用纹理表现模
型的细部结构;
4.模型的摆放应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设置摆放位置及间距,不应与周
围建模物体相互穿插。
3.8.2.2纹理贴图
对镂空细节非常多的模型,宜采用透明贴图对模型进行优化。
3.8.2.3物体命名规范
其他模型文件命名由模型类别、管理单元编码、模型编号和流水号组成,之间由下划线连接。
30
xx_xxxxxxxxxxxxx_xx_xx
流水号
模型编号
管理单元编码
模型类别
以报建模型“新城国际”方案1其他模型为例,具体如下:
模型类别:O
管理单元编码:20150055XCGJ1
模型编号:01
流水号:01
其max模型里物体(即对应的xpl2名称)的命名如下:
O_20150055XCGJ1_01_01
3.8.2.4贴图命名规范
贴图为英文加数字组合即可,不重名,不能有中文或异字符。
非透明贴图命名:O_20150055XCGJ1_01_01_01.jpg…
透明贴图命名:O_20150055XCGJ1_01_01_01_alp.tga…
3.8.2.5分块要求
其他模型应按不同类型(如雕塑、休息设施、卫生设施、信息和通信设施、娱乐休闲设施、消防设施和残疾人专业设施等)分类输出,每个类型最终各自结合为几个物体,物体数量不能太多,否则影响加载速度。
31
3.9数据输出与转换
3.9.1数据输出
1.Max转X格式转换插件的安装
在max转出X模型之前,需要安装PandaDXExport6.dle插件,该插件安装的具体过程如下:
1)打开“X格式输出”文件夹,根据电脑操作系统选择相应的文件夹,32位的选PandaDirectXMaxExporter_x86,64位的请选PandaDirectXMaxExporter_x 64,找到各自文件夹下对应的一个dle格式文件。
2)将对应的dle文件复制到max9的安装目录下的Plugin文件夹的根目录下即可。
2.X批量输出脚本的使用
X输出插件安装好以后,max才可以输出X格式文件。
至于场景中的物体,可以用“X批量输出”脚本对模型进行批量输出,使用方法如下:
a)输出.X设置
输出之前先将文件备份一份,然后对3dmax场景设置输出参数,先
随意选择一个物体,点击file下的export selected,在输出文件格式
栏下拉选择.X格式,保存文件名,则出现下图所示: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