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主观题专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主观题清单(文化10-12分)
17卷一:《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10分) P144 17卷二: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
(10分)
P131 17卷三: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10分) P142 16卷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0分) P156 15卷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12分) P170 14卷一:运用文化创新作用,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10分) P146 13卷一:赞成还是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阐明理由
16卷二: 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所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P134 15卷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10分﹚ P158 14卷二: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
P150 13卷二: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12国卷:说明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一、重温--巩固—总结
类型:A对B的意义、影响、作用
17卷二: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
(10分)
P131 17卷三: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10分) P142 14卷一:运用文化创新作用,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10分) P146 13卷二: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12国卷:说明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山西适应性考试: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推动亚欧非文化交流的意义。
2018汕头一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歌立法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意义。
2017石家庄二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良好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二、A与B的关系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
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
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更风、随手转发。
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
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
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郑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0分)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
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
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副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12分)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阻力等远远弱于
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上千英雄群体,用
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
的抗战精神。
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
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10分)
2017汕头一模
家风是一个家族或家庭的文化风尚,是一个家族或家庭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展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建设优良家风。
中华民族创造过世界民族中罕见的奇迹,那就是:国民整体的教养气质,都是彬彬有礼温柔敦厚的,国民的行为举止,也是有理有据规矩方圆的。
这是“教化”之功,而居功至伟的是中国式的家风
建设。
因为,完全没有接受过书斋教育的人在古代中国比比皆是,但是,完全没有接受过家教的人几
乎没有,家风乃吾国之民风。
在当代中国,不同的家庭培育着不同的优良家风。
第一届的全国文明家庭,王芳的家庭始终以尊重、包容作为家风,坚守孝道,营造和睦和谐的家庭环境;吴秀芳家庭的家风是,崇尚知识,不惜一
切让孩子完成学业,并且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学子,用大爱唱响民族团结之歌;阿尼帕家庭的家风是,
崇尚分享、互相尊重,即便是一块一个人都吃不饱的饼也要大家分着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千
家万户各具特色的优良家风,支撑起了全社会的好风气,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重要作用。
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建设优良家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12分)
第一题
国标: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
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
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
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
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广东细则:
尊重历史事实(1分,或还原历史),增强辨别信息真伪(1分)、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1分)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上述三个要点任答两个可得3分。
利用网络(或网络技术手段)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2分),抵制和批驳大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
言行(2分)。
大力宣传英雄精神(1分),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1分),继承和弘扬英雄
精神(1分)。
上述三个要点任答两个可得3分。
答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中的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做法,一句话1分,最高不超3分。
套上一些时政话加上抄材料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可得4分。
山东细则:
第一个得分点“尊重历史事实”1分,“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2分;若考生答出“还原历史”对应“尊重历史事实”要点,得1分。
第二个得分点“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2分,“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2分。
第三个得分点,考生答出“向英雄学习,继承发扬英雄任务的革命精神和奉献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即得3分)
第二题国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涵养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4分)乡愁反映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体现了当代人
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和期盼;(4分)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
(4分)
省标细则:①核心价值观与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2分);传统美德是重要源泉(2分);
②乡愁与传统文化的关系(2分);传统文化的作用;(2分)
③提供了重要载体(2分);丰富核心价值观。
(2分)
第三题—国标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
(3分)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2分)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2分)抗战精
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3分)
第四题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优良家风是当代中国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是被千家万户注入时代精
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优良家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
缺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