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于孝道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孔子的孝道观
——以《论语》为例
摘要:儒家文化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处于主导地位,孔子的孝道观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道德主流,但现今部分学者对其存在一些误解,本文通过《论语》关于“孝”的记载,系统阐述孔子孝道观的产生背景以及基本内涵,对孔子的孝道观进行初步探索,确定了它对后代孝道观的引导作用。
关键字:孝道观;孔子;论语
中华民族素来讲究礼仪,将“孝”作为追求人生完满的基本要素。孝道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随着文化的传承,历史的演变,俨然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炎黄子孙世世代代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一、封建时期“孝”的产生
1、政治需要
进入封建社会后,人类逐渐告别了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的提高极大改善物质生活水平。封建君主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继续享受骄奢淫逸的富足生活,统治者需要一种有效的方法稳定社会结构。由于家庭直接以血缘为纽带,天然的牢固性使其成为封建君主的首要选择。因此,封建社会大力倡导孝道有利于稳定家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然而,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动乱,出现了子杀父、臣弑君的混乱现象,危及君主的统治。“孝”源自于家庭,在这种伦常关系中,如果没有孝悌,没有上下尊卑,家庭失和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因此,“百家争鸣”,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许多不同关于治国的学术思想,虽然论述角度各不相同,但“孝悌”成为一种天然的共同点,如《管子·戒篇》:“孝弟者,仁之祖也。”孔子论“孝”,也大都是围绕父子之伦,以家庭为起点推到“治世”,通过培育“君子”,从孝道入手灌输政治主张,使天下风气潜移默化地改变。春秋末年,孝道的思想已经逐渐成为了当时社会普遍流行的道德思想。而且,随着儒家文化在中国历代王
朝中处于主导地位,以家庭为中心的“孝”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道德主流。
2、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在政治上表现为王位和爵位的世袭,在经济上则表现为职业的继承,在文化表现为教育的继承。事实上,这种子承父业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在中国大陆企业中“接班”制度曾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更何况是在几千年前的封建社会。在古代,人分成三六九等,凡事都讲出生,家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因此宗法制度造就出来的就是“孝”。
二、孝的基本内涵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思想由来已久,从当初对大自然神秘力量的崇拜转向对宗神的崇拜,逐渐形成了孝的观念,这种思想到了孔子时代“孝”道已臻成熟。《论语》记载了大量孔子与弟子谈论“孝”的内容,是孔子的孝道思想较为系统的阐发。孔子在继承西周时期“孝”的观念的基础上,结合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给予孝道新的诠释,对“孝”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1、养与敬
孔子沿袭传统的孝道观,认为“孝”就是要奉养父母。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养大,子女成人后应当不忘养育之恩,细心照料父母的生活起居,正所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①时时将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记挂在心,极可能保证他们寿命,使其能安度晚年。
在物质上侍养父母很重要,但是孔子认为仍不够。他在《论语·为政》中提出了,“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所谓的孝,就是说能保证父母吃饱穿暖,无饥寒之虑就行了,当然这个固然重要,但这是连狗马都能做到的事。如果不诚心去敬爱父母,只是养活,这与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紧接着,孔子又对此作了更详细的陈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就是说要在父母面前保持愉悦的神色,但对于子女来说,是一件难事。他们大多不重视这一点,认为在衣食住行上满足父母需要就是尽孝了,很少考虑精神方面的问题。实际上,父母对子女的神色和态度,是最重视,也最易受到影响的。现代社会中,大多数子女将父母寄养在敬老院,常常忙于工作,对父母不理不睬,毫无关心可言。如果只是把父母当作家里的宠物,只是保证他们的物质生活,没有应有的亲情关爱,将父母置于孤单寂寞中,“孝”从何而来?我们所讲的孝敬,是对父母长辈的恭敬、敬爱和尊重,是对他们为子女辛劳一生的承认和尊重,是
对他们曾给予社会历史的贡献的评价和认同,也是对他们人生价值的充分肯定。因此,孝不仅仅是指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还在于内心的诚敬,对父母怀有诚敬之心。
2、顺从与继志
孔子认为物质层面的“孝”是最低层次的孝道,它仅仅注重从经济上来奉养父母,满足其物质需求,而对于父母的精神生活缺乏足够的关注,不能体现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孝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顺,孝顺。何谓顺,就是顺从,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无违”。
首先是政治上的无违,“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②,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不冒犯长辈和上级。这样的无违,就是要“顺从”,所谓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
另一层面的无违就是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③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无论什么情况下,对父母都不能无礼,这是对父母在家庭中地位的坚决维护,并由此确立了强调父母权威和利益的价值取向。当然这里不是指盲目的维护父母的意见,事实上是指不违背孝敬父母的“礼”,而并非是盲目顺从父母的全部意见。
孔子认为“无违”还包括继志,就要把父亲好的方面都继承下来,不能够改变。“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④“道”在这里表示的是善的、好的东西,并非父母全部的意志。当父亲还活着的时候要观察父亲的志向;当父亲去世时,就要考察他的行为;若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可以说是做到孝了。古时候,许多所谓的孝子,对于父母的意志,是统统接受,认为凡是有一点点的怀疑都是不敬。其实这样的孝,只能说是愚孝,孔子是反对的。
3、放心
孔子的孝,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让父母放心。用他的话来说,即“父母唯其疾之忧”⑤,做爹娘的,只是为孝子的不可抵御的疾病而发愁。也就是说做儿女的在一切方面都应让父母放心。这作为孝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只有子女有了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本事和能力、道德与品质,做父母的才能安心。
无论是孝养,孝敬,顺从还是继志,“孝”更深层的含义就是让父母放心,如《论语·里仁》记载:“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远游”指到远方拜师求学或谋求职位。说的是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2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38页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