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鲁迅反抗绝望精神的几点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鲁迅反抗绝望精神的几点认识
在20世纪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鲁迅自觉承担起了改造国民性的历史重任,启发中国人的思想觉悟,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他直面人生的大悲苦后绝望抗争的姿态赢得了“精神界之战士”的盛誉和广大人民的由衷敬佩。这位一生独战乃至牺牲的文化巨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人格魅力持久而永恒。
鲁迅一生力求改造国民性,变“奴”为“人”,是为了让后人“幸福地度日”。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或者说试图朝这个理想走去,鲁迅与黑暗苦斗,为光明斗争,蔑视强权,毫不妥协,悲天悯人,尽心竭力。然而他的“苦斗”和“苦争”却换来了流言与暗杀,美好理想淹没于无边的黑暗、冷酷、枯槁、僵死之中,给鲁迅带来的苦痛和绝望是世上罕见的,阅读《野草》,这种人在绝境之感便会涌上心头。然而鲁迅之为鲁迅就在于:当人生的希望无数次在现实的悬崖上碰壁之后,他毅然选择了反抗绝望,作绝望的抗争。
作为个体的鲁迅,在情感上的寂寞、失落、沮丧,可以看作他绝望心态的起点。家庭由小康而坠入困顿后,少年鲁迅感受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过父亲病重,自己在当铺柜台前遭受“白眼”的冷遇。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年少时的心灵创伤对一个人的人格塑造,起着较大作用。鲁迅少年时代体验到的孤独多于快乐,冷漠多于温暖,这是形成他孤独内向性格气质的重要原因。长大之后的鲁迅又面临了婚姻悲剧、兄弟失和等等,这一系列无法逃避的人间事,使得青年鲁迅的热情渐藏渐深,更大的打击对于鲁迅,也许命中注定非要他承受不可,似乎在等待着并且要考验这位战士的心理素质。
鲁迅对民众乃至社会透视之后的悲凉感,构成他绝望心态的直接因素。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五四”激情的“退潮”,又使鲁迅从“听将令”的呐喊走向暂时的彷徨。这种由时代环境造成的巨大失落,是鲁迅个人不能掌控的。暗夜的虚空,分外的沮丧,新生的路在何方?接踵而至的政治高压、冷枪暗箭以及“乏走狗”们,更增添了他死亡、冰冷的心理阴影。鲁迅必须而
且只有自己包扎伤口,孤身与黑暗拼搏,独自“享有”奇怪而高、冷清清的夜空了。他就是这样的孤独者、清醒者,他试图唤醒土谷祠里的阿Q——阿Q们太多了,而先觉者太少,先觉者注定失败,因为寡不敌众。先觉者就成为失败后的沉默者,沉默到爆发点,就是复仇者。鲁迅的复仇就表现为:直面人生、拒绝妥协、反抗绝望。他抗争了一生,尽管这种抗争日益加重他的心理负荷,让他不断地感受到绝望,但他依然战斗不息。
的确,“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10]希望与绝望此消彼长,却又都被鲁迅自觉地、辩证地否定了。单单认为鲁迅是满怀希望的人,属于盲目乐观派。鲁迅确实认为希望无形中存在着,而且需要“行走”在地上的路时,方能有希望,但鲁迅又清醒地意识到“无物之阵”的深不可测,他也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同理,仅仅认为鲁迅陷入了绝望而停步不前,又走向了虚无主义。鲁迅也确实产生过退隐之心,谁能说鲁迅于世道人生没有看透?鲁迅一生历经的多舛的命运和历史时空中曾经弥漫的血腥之气,让鲁迅感叹无力回天。可是,鲁迅人格精神的核心张力点,或者说其精神悲壮处正在于向绝望进攻。绝望是希望破灭后的产物,而希望又是抛弃绝望的结果,两者相辅相成。绝望中融入些许希望,就少了颓唐,多了壮烈。在高度紧张地与残酷现实的冲撞中,他不会沉沦,也没有陷入虚无,却表现出从容的姿态,这是新的绝望形态,也是鲁迅独特的精神状态。
剖析过鲁迅的绝望心态及希望、绝望的辩证法之后,我们认识到:纵然将来有万一之希望,这希望的意义也不在幻想之中,却存在于反抗绝望的人生行动中。反抗绝望中的鲁迅依然清醒:他主动将自己置于不属于他的任一特定精神土壤之外,从而以“中间物”的身份冷静地、绝望地抗争,并表现出理性与韧性的风采。这种抗争,“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11]
一方面,反抗绝望是在20世纪初期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被迫作出的选择,也是惟一的选择。自从国门被“鸦片战争”打开以后,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纷至沓来,中国几乎被西
方列强逼入死角,又加上封建统治的长久腐朽性导致人民愚昧不明。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在四周一片漆黑的环境下,如果只是满含希望地呼吁光亮出现,或者无智无勇就赤膊上阵了,其结果必定一败涂地。因为民族灾难太深重了,国民劣根性太深固了,唯有不顾一切后果的抗争,再抗争,才有可能改变令人绝望的社会现实。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不顾一切”,是勇于直击现实,是绝望之后的大彻大悟。它抛弃了瞻前顾后的犹豫,否定了虚无,置之死地而后生;同时,依靠深沉的勇气,采取韧性地持久战,向黑暗捣乱,给黑暗的制造者一点不舒服。这是鲁迅无法选择的最终选择了。
另一方面,反抗绝望又是鲁迅企图超越自我以获得人的神圣尊严和高级心灵自由的内心渴求。鲁迅早年受尼采影响,渴求“超人”出现的观念应该是影响鲁迅一生的,只是后期的鲁迅显得更加深刻罢了。鲁迅体验过痛苦的人生,但鲁迅仿佛具有“超人”般顽强的生命意志,通过反抗赋予人生更加真实的意义。在痛苦中反问自己生命的“内在”,在绝望中探究生命的依托,从而战胜自我的种种弱点。在没有先验思维笼罩的国度里,“过客”只有张扬起生命的自由意志,对抗现世的凄冷与自我内心的绝望了。鲁迅决不是故意自虐自伤,而全然是为了顺应他内心深处对自由王国的强烈渴求,进而透视自身,建构主体自我。所谓野草与乔木同归于尽之际,正是地火喷出之日,也正是主体的自由和尊严达到极致之时。
作为20世纪中国独有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的一生都在反抗,而他的反抗最终体现于行动或实践上。同时大爱和大憎,希望和绝望构成了鲁迅人生的矛盾性、复杂性。因为憎恶之深,绝望之深;由于大爱之切,又必须冀希望于将来。三个方面有机地、和谐地统一于鲁迅之身——战斗的一生,这就是我瞻仰先生人格精神得到的结论。
鲁迅被称为伟人,理由是多方面的,但更重要的是鲁迅的人格精神超越了常人,这种人格精神是在与环境(广义上的环境)相搏击的过程中,由鲁迅发挥主体能动性不断超越自我而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即为永恒。他的永恒魅力将会感召后人不断前进,鼓舞同胞不断
“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