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整本书阅读的相关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中整本书阅读的相关建议

高中语文教学注重于对语文基础的奠定,需要让学生从课外知识入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个人文化素养,促使学生健全文化品格。本文将通过对整本书的阅读活动入手来对教学进行科学定位,以此来让阅读教学的课程开展得以更准确。为此,一方面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制定,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对课内外教学资源的运用,以此来帮助学生实现高效阅读。当然,针对于文本阅读中的主要人物分析,需要更具指导性。

标签: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建议

一、前言

高中语文教学教材选择较为片面,教学所选的教材内容往往大多是单篇的文章,这也就导致整个教学活动的内容时长较短。为此,在选用教材中有着一些长篇文章可供选择,而相对于整篇文章而言,节选的文章本身是部分的显现,其未能对整个故事一探究竟,甚至于出现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误解。为了让学生能够对阅读文本加深认识,需要让学生能够做到全面认识作品精神,确保学生阅读感受的优化,继而让学生得以产生独特的体验。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阅读课程的设置,需要让学生加深对作品与作者本身的认识,以此来更好地让教学成效得到提升。本文将对高中整本阅读教学活动的建议内容进行调整。

二、整本书阅读的学科定位

(一)整本书阅读的学科定位是核心問题

关注整本书的阅读是这些年以来,中小学语文教育界特别关注的课题。整本书的阅读为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让他们有了在完整的读书情境中去感受人物,体会语言,避免碎片化式的阅读起了很好的作用。对整篇文章进行阅读的目的,一方面对娱乐与精神需求的满足,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培养起正确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所在。笔者认为,整本书阅读的定位要依据语文学科的性质,要服从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整本书的阅读应该定位在对以母语为载体的优秀书面语言作品的学习上。

(二)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需要

“整本书阅读,第一是要读懂:原本是什么。第二是要以对话的姿态,知道这本书要表达什么。第三是如何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余党绪认为,整本书阅读中,作为语文老师要认识到整本书阅读过程当中要关注书本的文本价值取向,要找到它与学生语言发展的契合点。“整本书阅读对教师的价值观包括课堂教学经验、知识结构、思维方式都是一个挑战,真正的阅读和读写是为了解决问题。”余党绪说。学生的阅读习惯不仅仅是让学生对整本书进行简单阅读,还需让学生得以形成一个正确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得以在

较长的阅读时间里,逐步地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感知得以撑起整篇阅读活动的能力与兴趣吸引,同时,也要让学生从单篇文章入手,加强对整本书的阅读联系。

三、高中整本书阅读的相关建议

(一)制定阅读计划,用精彩的情节吸引学生阅读

制定完整的书本阅读计划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对《平凡的世界》进行讲解的时候,需要让阅读活动进行梳理,让学生从专题阅读活动中来进行分类学习,通过对人物分析、情节梳理、艺术手法以及主题内容的研究,来对阅读主题进行科学设计。当然,整个计划本身需要是具体可行的,同时,计划内容本身需要时完整的。这个计划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来进行调整,例如在对具体情境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按照历史变化来作为切入点,将人物的理解放入历史的文化背景之中,让学生得以感受时代变化的特点所在,让学生感受中国改革变化与人物命运的变化,二者所带有的联系。通过这样的阅读方式将会让学生在阅读书本的同时,收获更多。同时,针对于学生兴趣点的阅读,需要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导下,增强阅读需求,促使学生对名著产生更为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办法有不少,比较常见的是教师或学生讲述书本当中的某一精彩片断,设置一定的悬念,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去阅读,满足其阅读期待感。比如,《香菱学诗》选自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这一部分内容重点介绍了林黛玉在指导香菱学诗的过程当中,指导其方法,香菱学后讲述了她苦心写诗的一些心得。当介绍到这里的时候,要勾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因此可以设置一个悬念性问题,引发他们课外阅读文本的热情——大观园里谁最会写诗呢?是“老师”林黛玉吗?我们不能轻易下结论,还是看看大观园众姐妹自己是怎么评个高下的吧!请同学们课外阅读小说以下几回内容:第十七回《观园试才题封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实践证明,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讲述名著中的精彩故事,制造悬念,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激发他们课外阅读原著的浓厚兴趣。

(二)联结课内外资源,引领学生高效阅读速本书

一是将名著与课文相联系。语文阅读教学活动需要将名著阅读与课堂文本相结合,让教学课程的案例得以被更好研究。例如,在对苏教版的选修教材《史记》节选进行阅读讲解的时候,应当将社会的小人物作为阅读感受的集中展示,让不同类型的小人物得到关注,引导学生去主动地思考这些小人物的魅力所在,选择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二是可以提供课外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小说背景以及其他相关知识。在指导学生阅读《悲催世界》的时候,需要首先对学生普及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的生平,让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加深了解之后,能够增强他们对作品的认知。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参考印刷了有关介绍法国在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下的文献给学生学习,让学生阅读,比如林达的《从拿破仑回归雨果》这一文本就非常好。

学生阅读完整本书后,对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认识也更深刻了。

(三)注重于对主要人物的分析,提高阅读活动的针对性

《通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提出的要求是:“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对文本内容中所带有的民族精神与时代内涵进行讲解与分享,促使阅读文本能够成为学生认知的桥梁所在。另外,文学内容的丰富和艺术手法的精巧,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和学习。而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尤是如此。比如小说《红蔷薇》如果对主要人物进行介绍,学生阅读整本书时会更有针对性。在指导阅读时,要让学生大体有所知道在反映真实历史的同时,也展现了共产党员地下工作者勇于牺牲的精神,这正是真正能打动观众的情感。在小说阅读中,情节发展需要体现人物性格的变化,人物性格的分析需要在典型的情节之中得以展示,而针对于人物形象的变化应当成为作品内容亮点。为此,语文教师在对文本作品进行导读的时候,可以选择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让情节发展成为人物形象塑造提供服务,促使人物塑造得以更好地展示作品内容的主题所在。

四、结语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部分,在语文教学中,首先就得教会学生去读书。丰富的课外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健全文化品格。所以,在语文教学时,需要有目标地培养自身阅读理解能力,丰富课外知识,提高个人整体修养。

参考文献:

[1]赵博.任务驱动下的整本书阅读——《边城》自读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55~58.

[2]覃正科.在薄弱高中推动整本书阅读刍议——以番禺区石北中学为例[J].少男少女,2017,1(18):42~44.

[3]管然荣,陈金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冷”思考[J].语文建设,2017(4):65~69.

[4]隋红军.“整本书阅读”策略的理论思考[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6(3):54~55.

[5]吕丹丹.PBL模式应用于高中生整本书阅读的可行性探析[J].大观,2017(9):148~1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