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保守主义评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保守主义评述

摘要:文化保守主义是近现代以来重要的文化思潮之一,他在发扬传统文化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也促进了现代文化的发展。在文化引领时代的今天,如何看待文化保守主义,如何加强文化保守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分析文化保守主义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为文化争论和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和见解。

关键词:文化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主要想维持现状,反对激烈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改革的势力和思想流派,主张社会改良,价值认同和维护传统(1)。它有一种不想突破陈规的惰性,英国学者斯科拉顿说保守是一种自然性情,它是绝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特性:习惯、惰性、恐惧以及好胜心等等(2)。梁启超认为:”唯留恋也故保守”(3)。牟宗三认为:”真正的保守,就是切实而落于实践的创新(“4)。学术界对保守主义作了比较一致的看法。

中国的保守主义起源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以章太炎为精神领袖的”国粹派”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保守主义的文化团体,”国粹派”和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分别代表着文化取向与政治取向。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又出现高涨,与强势的西化思潮、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五四时期有保守主义的”东方文化派”(以杜亚泉为代表)和”学衡派”(胡先骕、梅光迪、吴

宓为代表)挑起的论战以及他们发表的文章和著作都对社会产生过巨大的反响。三、四十年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走向成熟。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及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围绕”中西文化”、”新旧文化”和”本土文化与现代化”这样几个问题展开思考的,并与反传统主义的激进主义者、主张俄化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争论,他们的理论建立与理论局限,也主要反映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理解上.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思想的侵蚀,传统的本土文化受到威胁,为防止本体改变,捍卫传统文化的保守主义者与各种思潮进行了争论,企图捍卫自古以来的人们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和稳定的社会生活。

对于文化保守主义来说,”中体西用”和”传统文化本体论”之类的理论与实践是其主要形式,它主张不动根本的情况下实行有限的社会变革,不触动本民族的文化根基而有选择的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又在批判西方文化的前提下谨慎的学习西方文化,它们是维持现有文化秩序为最终目标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和文化激进主义者之间就有了”改革”和”革命”不同方向的选择和斗争。

在清末民国初年为挽救民族危亡学习西方文化的”欧化主义”也见诸报端,而此时文化保守主义也相对而生,实际上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中体西用”作了系统而具体的阐述而形成较早的文化保守主义,张之洞是晚晴大臣自然维护封建的传统秩序。而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文化保守主义团体是以章太炎为首的国粹派,他反对”醉心欧化”,主张立足于现实复兴中国固有文化,从传统文化

中挖掘出为中国近代化所需要的东西。20世纪9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又高涨起来,兴起了”儒学热”,”国学热”一些纯学术形态的文化形式。这对我国现代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化保守主义的历史成因很多,中国是封建历史漫长的国家,传统的保守思想根深蒂固,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以孔孟儒学为根本,宣扬内圣外王忠君伦常等观念,其落后性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在短时间改变是不可能的,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对现代化的建设起着很大的阻碍和制约作用。

另外,形形色色封建落后的现象依然存在。”社会关系中残存的宗法观念、等级观念、上下级关系和干群关系等不平等现象,公民权利义务不明确,经济领域中的体制和作风,文化领域中的专制主义作风,不承认科学和教育对社会主义的极大重要性,对外关系的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等等。(5)”这些表现都是封建传统的没落陈腐的观念,都在保守的思想范围内,所以说保守的有害于社会发展的因素要坚决摒弃。

文化保守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反映,马克思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存在,任何思想作为意识形态都要反作用客观存在,保守主义作为文化思潮要反映和作用社会的发展。”文革”以后社会的发展进入了转型时期,人们开始反思历史,对社会如何发展,怎样才能富国强民显出一种焦急的状态,特别是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政策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宽松的政治环境,灵活的经济活动,为文化的活跃发展创造了广阔

的空间,一种被”文革”压制很久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思潮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迸发起来。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就像按下葫芦浮起瓢一样交替的发展着,客观上对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

文化保守主义的特征:保守主义是保守本民族的文化反对全盘西化为特征的:体现在回归传统、反对激进、否定革命、走向世俗、思想怀旧复古、行为沉稳、感情理性、速度渐进等,试图确立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来构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关于文化保守主义的历史评价

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倡导的价值选择不同,对保守主义的认识也不同。有的就持否定的看法,他们认为保守主义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的,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他们害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观念,试图用政权来规范社会发展的方向。所以认为保守主义是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障碍。理论界对文化保守主义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都很重视。

有些学者提出了保守主义在20世纪中国占据统治地位的。姜义华列举了自20世纪初到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的各种保守主义,认为保守主义是百年变革不断受阻的真正原因(6)。

方克立说:”现代新儒家学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爱国主义,热爱中国的历史文化,不忘民族文化的复兴。他们不拒绝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都在连接传统和现代、融合中西文化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试验,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总结和借鉴的(7)。方克

立这段话包含着对保守主义的肯定。

很多学者们对文化保守主义作了中肯的评价,他们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逐步超越了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评判模式,回到理性认识上来,既充分认识到了文化保守主义的内在价值又看到了它所固有的历史局限性。欧阳哲生就认为,将保守主义简单地看作是封建文化的沉渣泛起,并加以彻底否定,是不公允的。首先,文化保守主义者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在处理文化传统的承接关系上,显然有其独到的长处。其次,文化保守主义者并未完全隔绝自己和西方文化,包括思维方式和某种思想学说的联系。再次,大多数文化保主义者都十分关心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并为挽救民族的危亡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但文化保守主义者始终未能理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8)。

何晓明阐述了文化保守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对现代化思潮中工具理性的批判,对物质富足精神衰退提出看法,对全球化发展中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给予解析。他强调文化保守主义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并不是全面肯定。他又指出:从政治取向方面文化保守主义与民族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应当警惕和批判。其次文化保守主义从实践的意义上检验,缺乏可操作性,再者文化保守主义常常把东方精神文明和西方的物质文明对立起来,甚至划出非此即彼的绝对界限,这种思维定势不符合事物的本来关系。(9)郑大华则认为,文化保守主义者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性”和”西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他们比较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