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诊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便秘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便秘:便秘系因气阴不足,或燥热内结,腑气不畅所致,以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干结难解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常指习惯性便秘。
(2)主要症状:或2日以上至1周左右大便1次,粪质干硬,排出困难;或虽然每日大便1次,但粪质干燥坚硬,排出困难;或粪质并不干硬,也有便意,但排出困难等常伴有腹胀、腹痛、头晕、便血等症状。
(3)主要体征:排便时间延长,二天以上一次,粪便干燥坚硬。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4)辅助检查:X线钡剂透视、纤维结肠镜等有关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二). 参照《新生儿/幼儿功能性便秘(FC)罗马Ⅲ诊断标准》、《儿童/青少年FC 罗马Ⅲ诊断标准》
新生儿~4岁幼儿至少出现以下2条症状,达1个月。(1)每周排便2次或小于2次;(2)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每周至少有1次失禁发作;(3)有大便潴留病史;(4)有排便疼痛和费力史;(5)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6)粪便的最大直径曾堵塞过厕所;伴发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下降和(或)早饱。随着大量粪便排出,伴随症状可很快消失。
儿童/青少年FC罗马Ⅲ诊断标准:
年龄至少为4岁儿童,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更多,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标准;(1)每周排便≤2次;(2)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3)有大量粪便潴留或有与粪便潴留有关姿势;(4)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5)直肠内存在大粪块;(6)大块粪便曾堵塞厕所管道病史。确诊前至少2个月满足上
述标准,并且每周发作至少1次。
(三)疾病分型
1.实秘:大便干结,胸胁痞满,腹中胀满,面红身热,口臭心烦,口干欲饮,不思乳食,嗳气泛酸,小便短赤。苔黄腻,指纹紫滞,脉滑实或沉实。
2.虚秘:面色晄白,指爪无华,形瘦气怯,便软,便秘不畅。怒挣难下,小便清长,腹中冷痛,喜热恶冷,四肢欠温。舌淡,苔薄,指纹淡,脉细。
(四)证候诊断
1.实证
1)肠道实热:大便干结,腹部胀满,按之作痛,口干或口臭。舌苔黄燥,脉滑实。
2)肠道气滞:大便不畅,欲解不得,甚则少腹作胀,嗳气频作。苔白,脉细弦。
2.虚证
1)脾虚气弱:大便干结如栗,临厕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面色huang(恍)白,神疲气怯。舌淡,苔薄白,脉弱。
2)脾肾阳虚:大便秘结,面色萎黄无华,时作眩晕,心悸,甚则少腹冷痛,小便清长,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3)阴虚肠燥:大便干结,状如羊屎,口干少津,神疲纳差。舌红,苔少,脉细小数。
二、治疗方案
(一).推拿疗法
1).实秘
1.治则:顺气行滞,清热通便
2.处方:清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按揉膊阳池,摩腹,按揉足三里,
推下七节骨,搓摩胁肋。
2).虚秘
1.治则:益气养血,滋阴润燥
2.处方:补脾经,清大肠,推三关,揉上马,按揉膊阳池,揉肾俞,捏脊,
按揉足三里。
三字经流派推拿法
实秘
1.治则:清热通便
2.处方:清大肠,退六腑,运水入土,掐四横纹,推下七节骨,亦可清大肠
独穴推40分钟,食积加清胃,气机瘀滞加运内八卦。
虚秘
1治则:润肠通便
2.处方:清补脾,揉二马,运水入土,清补大肠,腹痛加外劳宫,有热像加
清天河水。
(二). 辩证选用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中药汤剂
1.肠道实热证
治法:清热润肠通便。
方药:
(1)大承气汤加减。大黄、厚朴、枳实等。
(2)麻子仁丸加减。麻仁、芍药、杏仁等。
中成药:三黄片、麻子仁丸等。
2.肠道气滞证
治法:顺气导滞通便。
方药:
(1)六磨汤加减。木香、乌药、枳实、槟榔等。
(2)枳实导滞丸加减。大黄、枳实、神曲、黄连等。
中成药:木香顺气丸、枳实导滞丸等。
3. 脾胃虚弱证
治法:益气润肠通便。
方药:
(1)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党参、当归、芒硝等。
(2)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茯苓、白术、白扁豆、当归、火麻仁等。
中成药:参苓白术散等。
4.阴虚肠燥证
治法:滋阴养血通便。
方药:
(1)润肠丸加减。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枳壳、肉苁蓉等。
(2)四物汤加减。当归、生地、芍药、川芎等。
中成药:润肠丸等。
5.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阳通便。
方药:
济川煎加减。当归、牛膝、肉苁蓉、火麻仁、仙灵脾、升麻、枳壳等。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等。
(三).中药灌肠法
对于口服药物困难,或便秘较重者可采取口服中药予保留灌肠。根据不同证型,配取相应的中药汤剂,药物温度控制在36-37℃之间,药量按1-2ml/kg·次,保留灌肠。禁忌症:肛门周口及直肠疾病患者。
(四).敷贴疗法
实证:
通便散神阙穴贴敷:大黄30g、芒硝20g,炒莱菔子15g,焙干、研面、过细筛,分20份,每取一份,以香油或植物油调成糊状,敷以脐部,贴敷贴固定。每天1次,每次4~6小时。5天为一疗程,胶布过敏者以绷带缠裹。
虚证:
通便膏贴敷神阙穴:熟地、当归、火麻仁、郁李仁各30g研面,以香油或植物油调成膏状,敷以脐部,以敷贴固定。每天1次,每次4~6小时。5天为一
疗程,胶布过敏者以绷带缠裹。
(五).针灸疗法
①针法
治则:调肠通便
处方:以大肠的俞、募、下合穴为主;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支沟、照海加减:肠道实热加合谷、腹结;肠道气滞加中脘、太冲;脾虚气弱灸神阙、关元;脾肾阳虚、阴虚肠燥加脾俞,关元。
具体手法:诸穴均常规针刺;冷秘、虚秘可用温针灸、温和灸、隔姜灸或隔附子饼灸。
②穴位注射取大肠俞、上巨虚。选用生理盐水或维生素B1、维生素B12
注射液,每穴注射0.5~2.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