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落实教育公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落实教育公平

鲁甸职中涂云深

摘要:落实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教师要调整心态,正确认识教育公平,响应国家号召,促进教育公平的落实

关键词:教育公平心理公平教育改革

时值2008年8月,本人有幸参加“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教育公平和参与式教学培训,继而成为县级专家到龙头山镇培训,课余时与参训教师交流,很多教师有共同的感慨:乡村教育资源有限,学生素质较低,教育公平的落实有难度。针对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一、落实教育公平要先理解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种表现,是一定社会给予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当时、当地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的一种教育发展状态。事实上,教育公平应至少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教育公平的这一定义指出:“公平”即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分享当时当地的各层次教育资源,从这一角度来讲,并非全社会平均占有教育资源,而是相对于当时当地来说的;从教育公平包括的两个基本方面来看,“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也并非只体现在物质资源的平等占有上,世界上也没有任何国家的所有地区绝对公平的拥有相同教育资源,因为除教学设备外,作为教育资源的教师也有差异。

二、落实教育公平要解决教师心理公平的问题

由于中国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下社会对老师的评价均以所教学

生成绩和升学情况来衡量,再加之各学校把学生成绩及升学率与教师职称和绩效挂钩,导致高徒成就名师的不正常现象出现,进而教师心理天枰严重倾斜,教师主要以成绩来评价学生是否优秀,各种补助和奖励均倾向成绩优秀的学生,对于差生,无论为之付出多少,争取老师的一句表扬也难于登天。这样会使部分孩子厌恶这门学科,甚至是厌恶学习,再加上同学的讥讽和老师的不屑一顾,可能是孩子为引起别人的注意哗众取宠,或干坏事扩大影响显示自己。所以教师心理的不公平可能影响或害了一批学生,作为教师应该调整心态,在所有问题上一视同仁,才能把教育公平落到实处。

三、教育公平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就表明,促进教育公平,在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新华社在对十七大报告的解读中认为:“第一,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教育公平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个人都有

受教育的机会,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所以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人民教师,应该认识到:落实教育公平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

四、落实教育公平要正确看待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不公平问题,如:各地区教育差距大、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差别男性教育与女性教育差别大、少数民族与多数名族教育差别大等问题,这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政策中的城市取向等原因造成的,它将随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教育法规的逐步完善而得以解决。所以我们不必怀疑教育公平,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都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作为教师应该为落实教育公平,推进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落实教育公平要不断学习

目前,“参与式”教学是我们落实教育公平常用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备课是设计全员参与的教学活动,上课时准确、简洁表述知识要点,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获得知识,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也只有知识渊博、逻辑严密、思维敏捷的人才能设计出公平的、科学的、高效的教学方案,使教育公平得到真正落实。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真正落实教育公平,必须要有健康向上的教育心态和正确的教育公平意识,客观科学的教育态度,才能实现教育公平,成为学生和家长信赖和赞扬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