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地位看翻译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地位看翻译的本质
摘要本文分析了文学及文学翻译的定义,同时对译者主体性进行了阐释,并分析了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指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译者拥有较高的主体地位。但在译者主体性得到极大张扬的同时,译者的主体性也应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艺术论者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而忽略了译者的受动性,因此艺术论不是对翻译本质的最好解释。从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地位分析,译者既要保持其主动地位又要受到一些因素限制,因此,翻译的本质应是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翻译本质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翻译理论家们不断研究翻译的性质,并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有关翻译理论的争论中,最激烈的当属科学与艺术之争。因为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浓厚,就文学翻译来说,译者的艺术性与创造性得以更加完整的发挥。那么,在文学翻译中,不同翻译本质论下的译者主体地位如何?怎样的译者主体地位更适合文学翻译的要求?分析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地位有助于我们理解翻译的本质,同时,翻译本质的确立更有助于我们在进行文学翻译时采用正确的翻译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文学译本。
一文学及文学翻译
辞海中对文学的定义如下:“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文学通过作家的想象活动把经过选择的生活经验体现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之中,以表达人对自己生存方式的某种发现和体验,因此它是一种艺术创造,而非机械地复制现实。现代文学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文学翻译,即对国外文学作品所进行的一种文字转换活动,用译语表达原作者的思想与风格,并让译文读者能拥有原文读者类似的感受。在文学翻译中,译者更强调对原文作者思想的再创作性表达,力求译文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二译者主体性分析
什么是译者的主体性?查明建提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许钧认为:“所谓译者主体意识,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这种主体意识的存在与否,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整个翻译过程,并影响着翻译的最终结果,即译文的价值。所谓‘翻译主体性’是指翻译的主体及其体现在译作中的艺术人格自觉,其核心是翻译主体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创造力。”屠国元把译者的主体性解释为:“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
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从中体现出一种艺术人格自觉和文化、审美创造力。”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其定义的重点都是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译者在接受原作和对译作的再创作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长期以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以广泛地认可。人们往往认为译者要服从于原作和译文读者,尽力传达原作者的思想及意图,尽力迎合译文读者的需求,而译者自身应处于一种不让人察觉的“隐形”或“透明”的状态,或者说译者应是原文的“奴隶”,是原作者的“仆人”。很明显,在传统的隐形观念中,译者完全没有主体地位。从传统的身份卑微的译者到现今翻译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译者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有关翻译本质的争论
在翻译本质论中,主要分为三个理论流派:艺术论、科学论和统一论。三种流派争论的焦点是:翻译是一种科学,或是一种艺术,抑或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艺术论者认为翻译是艺术的再创造,因此翻译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中国最早是林语堂于1933年明确提出“翻译是一种艺术”,没有“成规”、“纪律”可以遵循,并且在他的论述里提到了翻译的艺术所依赖的是译者的主观能动性。陈西滢认为绘画类似绘画、塑像等活动,最好的翻译是神似的翻译;傅雷提出“重神似不重形似”;钱钟书提倡“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而语言学派则认为语言学的原则在翻译中普遍适用,因
此翻译是科学而不是艺术。董秋斯就是力主科学论的突出代表。他强烈反对“不受任何理论约束”的艺术论,主张“翻译是一种科学”,率先设想建立“中国翻译学”。而统一论者则认为翻译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张谷若认为翻译“为科学亦为艺术,为艺术亦为科学”。黄振定博士则指出在翻译活动中,既有客观规律性,又有主观创造性。
四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体现
译者与其斤斤计较如何保存原作者的风格,不如尽力使译文能给人美的享受,就像原作一样。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化的竞赛,在竞赛时要发挥译语的优势,使再创作胜过创作。究其特点,文学作品与其他的作品是有一定区别的,文学作品所要传达的东西更具有审美情趣和艺术性,因此文学翻译注定要传达这种艺术审美的因素。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既是原作的接受者,又是译作的创作者。译者通过对原文本的欣赏与解读,再通过另一种文字进行表达与创作,试图用自己的方式阐释作者的意图与原作中的美,让译文读者在另一种文字环境下能得到与原文本读者同样的艺术享受。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译者对所翻译作品的选择
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政治态度对译者的选择有极大的影响。这也称为“预设”——译者的先结构之一,即译者受环境影响和历史文化熏陶而形成的一种认知方式。译者对原文本的选择受当
时译者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社会或历史环境的译者对于所选择的原文本的选择也会不同。如郭沫若之钟情于雪莱,徐志摩迷恋于拜伦,闻一多醉心于勃朗宁的十四行诗,梁实秋则竭尽心机来把莎士比亚推荐给中国读者。这些译者的选择都直接反映了译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对译者所选原文本的影响。
2 译者对原文本的接受与阐释
译者是原文本的读者,首先会对原文本进行一种审美的接受与阐释。这也可称为“移情”——即译者在阅读原文时临时形成的一种情感。在这种审美与接受过程中,译者的文化背景、自身的欣赏水准都会对译者的接受与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审美情趣的译者对于原文本的理解也不同,所以才会导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这种附带有译者主体审美观念的阐释往往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译者将自我的审美情感融入对原文本的欣赏与理解过程之中,甚至有时会将原文本的潜在思维发掘出来,这便是译者对原文本所进行的一种主观的审美阐释。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经常是不定性的,需要人们去揣摩的,因此在此阶段,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将得到极大的彰显。这也是文学翻译中体现译者主体性发挥的一个重要阶段。
3 译者对译作的创作
作者既是原文本的欣赏者与阐释者,又是译本的创作者。译者通过自身的审美活动将原文本进行某种阐释之后,再进行译本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