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的调查报告

洪奎

201100010053

2011级社会学1班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查报告

洪奎201100010053 2011级社会学1班

摘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步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逐步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在加速发展,农村社会养老制度也在不断发展,这一系列举措带动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是,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依照笔者对济南市七里堡水果批发市场的实践调查,对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问题分析,并提供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现状问题未来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成果日益展现,我国加快了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步伐,尤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逐步扩大,并伴随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进一步确立。然而,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分割,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 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制以外。这种现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被认为是合理的。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学者们认为以城乡属性对社会保障进行分类是不合理的。也就是说, 农民和工人所从事产业活动尽管类型不同, 但不应该作为社会保障分层的标识。加之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 农民也同样面临市场风险, 并面临同等程度的生活风险。非农化与城镇化进程以及人口转变等客观因素, 使农村居民的保障需求提高, 现行的农村保障体系已难以承担起全部的负荷。全面审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一种迫切需要。

一、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在确定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前,我们首先看看之前的学者对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划分构想。

在此之前,多数学者赞同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应该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同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应当将义务教育、法律援助、失业保障、农业保险纳入其中,文华、臣廷①曾提出社会保障可以分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自然也包括这些内容。还有学者认为应根据区域差异,对农村社会保障进行项目划分。例如,西部贫困农村地区社会保障的基本项目可以设计为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养老保险,并且以前两者为主;中东部已解决温饱问题的大部分农村在建立最基本的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制度之外,还要建立农业保险②。林闽钢、吴娆③则认为底线型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项目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老年人口的医疗救助制度、农村儿童失学救助制度;发展型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项目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小康型社会保障体系则以保险项目和部分社会福利项目为主。

虽然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上分歧不大,但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步骤上学者们看法不一。曹明贵④认为农村社会保障的框架内容与城市是有区别的, 其重点应在就业、养老、医疗、社会救济、义务教育等方面。朱忠贵⑤指出就目前而言,广大农村群众的基本要求与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因而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建设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是其重点。关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步骤,大多数学者认为当前首先应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但也有学者认为应该“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建设为突破口”⑥。于秀丽⑦认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步骤,第一是建立全面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二是农村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障;第三是农村青少年的教育保障。陈晓红、郑连元⑧则提出七个步骤:第一步启动大病医疗保险与筹备养老基金;第二步推行基本生活保障; 第三步扩大社会救济;第四步全面医疗保险、部分工伤保

①文华, 臣廷. 建设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J] . 东岳论从, 2000, (6) .

②王元月, 马驰骋. 经济决定论、非经济因素与合理水平实现[ J] . 软科学, 2004, ( 6) .

③林闽钢, 吴娆. 我国农村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J] . 江海学刊, 2005, (6) .

④曹明贵, 构建统一性与差别性相结合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J] . 农村经济, 2005, ( 8) .

⑤朱忠贵. 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J]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 6) .

⑥张映芹. 经济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J] . 理论导刊, 2005, ( 1) .

⑦于秀丽. 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J] . 甘肃社会科学, 2004, (4) .

⑧陈晓红, 郑连元.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J] .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险;第五步启动养老保险、建立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第六步建立全民社会福利制度;第七步统一城乡社会保障。

由上可见,虽然各路学者依据自己的研究视域,将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划分为不同的项目,并且孰轻孰重亦有分异,但总体而言,对于养老、医疗等核心社会保障事业的关注,是学者们普遍认同的。

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以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投入为基础,对中国农村社会成员的基本生产和生活给予物质保障的各种法令、规章、措施的总称。它是国家为了保证农村社会成员个人及其家庭的经济安全和提供必要的福利,通过立法实施的一种公共计划,其实质是帮助农村社会成员转移和避免各种风险,同时保障基本生活得以满足。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依照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的构建情势而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对军人和军烈属的优抚安置工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这套体系的重点。

1、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待遇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个人缴费的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据了解,有些地方已经增设到每年800元。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根据我们的调查,济南市七里堡批发市场的受访人群普遍缴费较高,多数标准高于400元,这体现出,他们对新农保有信心,同时在访问中,女性受访者对新农保的认可度更高,并认为家庭养老在未来会被取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