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电视服务体系建设与三网融合优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广播电视服务体系建设与三网融合优势
[摘要]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合一,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以大大节约资源,而且还能集中优势,强强合力,提高工作效能,是构建强大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工作,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推进三网融合工作中不断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广播电
视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任务。

[关键词]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中图分类号]tn9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49-01
一、三网概况
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电视发射台17686座,微波传送线路长度达8.5万公里。

2010年,我国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7.62%,比上年增长0.4%。

虽然由于基数庞大,增长并不明显,但这一增长率与2009年相比仍有所上升。

有线电视用户数量更加庞大。

从用户总量看,截至目前,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超过1.87亿户。

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规模达8798万,从增长速度上看,数字电视用户增长率曾于2005年达到312%,为历史最高,之后逐渐放缓。

但从用户总量上看,每年仍有千万级的增量。

2010年全年生产电视剧436部14685集,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221456分钟,比2009年增长28.9%,均居世界前列。

2009年我国电视节目平均每周播出时间达到30.34万小时。

全国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提高到97.06%和97.82%。

从2011年开始,又在有线电视未通达的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程,推动广播电视覆盖由村村通向户户通转变。

这些地区的群众可通过直播卫星接收40余套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并可实现打电话、互联网应用等多项功能。

党的十六大以来,广播影视系统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大力加强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二、国外推进三网融合的基本做法
(一)立法方面大力加强,从政策层面推进融合力度
美国、英国等国家和欧盟,陆续修改或出台相关法律,适应电子通信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从法律层面推进三网融合。

(二)国家打破垄断,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维护市场公平
相关国家监管部门在区分主导运营商和新竞争者的基础上实行非对称监管,重点是防止主导运营商利用自己的控制地位限制竞争对手,或滥用自己的市场影响力,形成垄断,破坏公平竞争和公共利益。

同时,对新竞争者给予政策扶持,以尽快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

(三)保留历史差异,制定各个方面的监管政策
“三网融合”虽然改变了过去电信与广电相互隔离的状态,但双方各自独立的内在特性和运行规律依然存在。

因为电信业是完全市场化的,是重要的经济产业,而广电业具有鲜明的文化和经济二元价值特征。

因此,各国在制定监管政策时充分考虑了电信和广电的内在属性差异,很多国家实行分业监管,规定不同的准入条件,实行不同的监管措施。

(四)按步骤分步融合,循序渐进地实施
欧美等国家推进三网融合的进程并非一蹴而就,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十几年来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创新体制机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和竞争者,加强立法,加强监管,逐步建立起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

三、三网融合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
人民群众不仅是公共服务的享有者,而且成为参与者、创造者和评判者,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大提高,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焕发新活力。

(二)把实现人民群众愿望作为广播电视宣传的第一主题
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找准定位,明确方向。

在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中,广播电视在引导舆论、稳定人心、协助救灾等方
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去年以来,广播电视战线广泛开展“走转改”活动,推动了许多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急事难事的解决,架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三)让人民群众成为广播影视的第一主角
广播影视节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热情讴歌了人民群众用善良勇敢创造社会和谐,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我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

人民群众中蕴含的文化创造力量得到了鲜活的展示,当今的广播电视,随时随地可以听到群众的声音,看到群众的身影。

(四)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价广播影视的第一标准
各级广播电视单位普遍设立了听众、观众联络机构,随时根据群众的意见,策划节目内容,调整节目定位,规划栏目设置,创新节目形态,广泛开辟了征集群众意见的渠道。

在广播影视各类评奖中,都建立了吸收群众参与评判的机制,根据群众意愿取消了电视剧中插播广告、调整了上星频道的节目结构。

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的广播电视综合评价体系正逐步建立并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