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概述

2.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目标

3.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内容

4.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实施

5.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意义

正文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概述】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国际理解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是指在中学阶段开展的,旨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意识,使他们能够适应多元文化环境,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教育活动。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目标】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理解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影响;二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掌握跨文化沟通的基本技巧;三是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世界各国人民共同面临的问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构建和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贡献力量。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内容】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世界各国的文化、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跨文化沟通、国际合作、全球问题等方面的技能训练。课程的设置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课堂讲解,又

有实地考察、交流互动等实践活动。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实施】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实施应该注重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应该采用活动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此外,学校还应该与国际组织、社会团体、企业等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意义】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开展,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意识的人才,推动我国教育国际化,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际理解教育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体现

国际理解教育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体现 国际理解教育指的是世界各国基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于1946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得到了各国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使得国际理解教育在半个多世纪内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我国的中学教育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也着重了对于国际理解教育的部分,这一点从我们新版的教材编写中就可以看出;就本专业——生物来说,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就渗透了很多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下面简要阐述。 1.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渗透全球所关注的问题 生物教材通过资料搜集与分析、讨论、交流、论坛等方式,引起学生关注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比如:在讲绿色植物与水循环时,加入“节水农业”,引导学生认识到全球缺水的严重态势,从而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在讲碳-氧平衡时,加入了需全球通力合作才能来解决的温室效应问题;在讲免疫学知识时,谈到了世界范围内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及器官移植所面临的世界性难题;在讲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谈到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后讲生态环境的保护,讲可持续发展;还有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弱碱、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酸雨…… 这些内容都是生物学科本身所承载的,也是国际理解教育的基础。 2.关注现代生物科技对全人类的巨大影响和冲击 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教材在介绍相关内容时,全面地反映了不同国家和人群对现代生物科技研究和应用的观点、态度、政策及争论,引导学生全面、辨证地看待生物技术,比如对克隆人、转基因生物、人类基因组计划和生物武器的讨论。这些也正是国际理解教育的基础。 比如,关于克隆人及人造生命的讨论,在必修1、选修2教材里都有涉及,而选修3重点给予了讨论,并在讨论之后,给出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人。教材所展示的,不仅仅是中国科学家和政府的观点和态度,更多的是全世界的。 由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争论也是世界性的,人教版高中教材由必修到选修都引导学生做深入探讨、辨证思考。在选修3从第17页开始,用了七八页的篇幅介绍世界各地基因工程的成果,为后面的讨论奠定了基础,此后展示了在世界范围内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最后总结:我们要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在上述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各个国家对转基因技术都制订了符合本国利益的政策和法规。” 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描述,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应该首先强调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如果不首先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不真正理解我们的民族传统和文化,那么在理解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时就会出现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不屑与遗弃的情况。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沉淀下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还有很多古文、古典名著、古代哲学思想。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一旦说到科学,我们可

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施方式

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施方式 作者:靳文卿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第20期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21世纪的澳大利亚国际理解教育发展迅速并开展得较为完善。通过对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施方式的梳理与分析,总结其特点与经验,为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使受教育者获得理解国际系统复杂性的能力并形成全球观念的教育。其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促使人们相互包容,加强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1]。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21世纪的每个澳大利亚人都是全球社区的一员,和整个世界的文化、经济、政治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澳大利亚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给予了充分重视,相关课程已相当成熟,课程实施方式多样,充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学科课程渗透 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渗透在澳大利亚中小学学科课程之中。在目标上,国际理解教育旨在通过促进发展开放性思维、尊重和重视多元化来培养全球公民,使其积极地参与到和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之中。在方法上,国际理解教育促进灵活地学习,让学生了解世界,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持有对社会公平和人权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热忱。在内容上,以相互依存和全球化、身份和文化多样性、和平建立和冲突解决等[3]为核心目标内容的同时,渗透在澳大利亚中小学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1.学科课程渗透的总体方向 在澳大利亚,各州和地区从培养全球视野的角度出发,对中小学各个阶段和学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渗透,核心内容包括批判和创造性思维、道德行为(理解)、个人与社会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4]。 (1)批判和创造性思维 要求学生广泛和深入地思考问题,在校内外的所有学习领域里运用各种技能、行为和思维倾向,如理性、逻辑、随机应变、想象力和创新力等,运用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贯穿国际理解,思考本地和全球问题并付诸行动。 (2)道德行为(理解) 道德行为(理解)包括建立强大的个人和社会导向的道德观念,把握社会环境中的冲突和不确定性,并培养有关个人价值观和行为对他人的影响的意识。复杂的全球性问题需要道德方面的考虑,如人权和责任、物种保护、环境问题和全球公正等。 (3)个人与社会能力

论高中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意义

论高中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意义 作者:邹易 来源:《新课程》2020年第42期 摘要:“国际理解教育”是国际上对教育的一个高度认可与高度重视,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球化的关注。高中阶段是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一个关键时期。虽然高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短时期可能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它对学生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应该让学生逐渐了解我国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差异,让学生对其他国家的不同文化有一个认识和了解,尊重各国的文化差异。以四川省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为例,体现高中国际理解教育不但对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语文、英语、历史等学科教育也有重要意义与影响。因此开启多元化教学,彰显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四川省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走向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促进各国文化交流。 关键词:高中;国际理解教育;重要意义 在素质教育下,新课程在不断改革与发展,新课程中有提到高中国际理解教育中融入多元文化意识和国际意识,使高中阶段的教育接触国际化的发展。在高中阶段结合国际理解教育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领略各国不同的文化。在高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灵魂,并加入一些其他各国的文化知识,让高中教育面向世界,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国际竞争,有利于学生树立爱国意识,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全面发展,审视自身价值。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各国之间不仅有政治经济的往来,还有文化交流,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 一、高中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意义 1.高中国际理解教育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随着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国际化成为全球认可的必然趋势,当前各国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高中学校的国际化发展使学生外出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从而接触各国不同的文化,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有利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各国的文化交流。学校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极吸取有用的建议,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鼓励学生走出去,也欢迎外面的学生走进来,鼓励中外学生友好交流。在学校内可以开展多种交流活动,通过与不同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各国的文化历史,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在不同学科上,国际理解教育可以了解国外的文化民俗,也可以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本国文化自信,培养国际化人才,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才。 2.高中国际理解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国际理解教育视域下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编写建议

国际理解教育视域下人教版初中英语教 材的编写建议 摘要:国际理解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46年的大会上提出的,总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社交、道德等多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够丰富生活阅历,在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分析,发现其在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设计上存在广泛性、层次性不足,忽视文化共性等不足,今后应该着力改善这些问题。 关键词:国际理解;人教版;教材 一、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四个维度都有所体现 “因此,所谓的“国际理解”,就是以尊重宽容的态度,通过积极沟通,付诸共同行动,使自己能够被他国人所理解,同时能够理解他国人,能够理解他国人的文化、风俗以及喜怒哀乐,帮助人们在不同的民族中找出共同的人性,从而在国与国之间互相宽容、增进友谊和合作”。[1]人教版初中英语呈现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四个主要维度,即全球中的一员、地区中的一员、国家中的一员、自然中的一员等都在教材中得到了体现。但是这四个维度的体现有所偏重,全球中的一员的维度所占的比重最大。在四个维度的体现中,教材抓取了主要的主题。在全球中的一员的维度中体现了和平与文化、全球整体观、人的尊严等主题。在地区中的一员维度中着重表现了地区与世界的关系主题。在自然中的一员的维度中着重体现了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主题。国家中的一员维度重点抓取了绿色发展、社会安全等主题。主题分布不均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主题数量分布不均 从数量上来看,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呈现最多的是全球文化主题(有19个单元)、与国际友人和谐相处主题(14个单元)、文化理解主题(10个单元)。与之相比,其他类型的主题所占数量很少,如人与自然、社会参与、民族认同、世界和平等主题不满10个单元,有的还少于5个单元。这个数量分布具有不平衡的特点。 “伴随着世界的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际理解不仅成为世界公民的核心素养,也成为21世纪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2]当今世界,全球责任、社会安全、全球经济可持发展以及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等主题都是国际社会热议的话题,但是在教材中并没有的到体现。全球责任主题教学所关注的是学生思考问题的整体观、全球观和使命感;社会安全主题教学所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发挥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可持续发展主题教学所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对待经济发展中资源过度浪费的问题。这些主题的教学是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单元内容中却没有得到体现。 1.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特点与不足 1.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特点 1.注重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 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文化时,需要引入对比的方法,在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内容教学时也利用了这一方法,单元内容注重强化学生对不同国家的历史、地理的教学,将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之中。 例如,在九年级第十单元的Section A 部分介绍了不同国家的人民的见面礼节。重点展示了哥伦比亚人和瑞士人在见面礼方面的区别。在Section B 部分则将中国的餐桌礼仪与其它国家餐桌礼仪的不同进行对比,展示文化差异,加深了学生对其他国家文化风俗的认识。

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优秀课例

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优秀课例 1.引言 1.1 概述 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意识。优秀的课例在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的推广和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旨在介绍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优秀课例,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学习。 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优秀课例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语言、历史、地理、文化等。这些课例不仅在教学内容上具有深度和广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这些优秀课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通过这些方法,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和交流,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这些优秀课例还注重了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结合。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邀请外籍人士讲座等形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国际化教育的魅力和重要性。这种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又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交往意识。 总之,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优秀课例的出现为成都市的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容。通过借鉴这些课例,我们可以更好地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人才。 1.2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

本文将围绕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的优秀课例展开讨论,并通过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进行组织和阐述。具体结构如下: 1. 引言: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对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的背景和意义进行概述。首先,我们会介绍成都市的国际教育环境和需求,说明为什么国际理解教育在这个地方具有重要意义。然后,我们会简要说明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 2. 正文: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要点,分别深入探讨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中的优秀课例。在每个要点中,我们将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课例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对于每个课例,我们将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阐述,以展示这些优秀课例在培养学生国际理解能力方面的优秀实践。 3. 结论: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正文中两个要点进行总结和概括。首先,我们会回顾并概括每个要点的核心观点和亮点。然后,我们将从这些优秀课例中归纳出一些共性和启示,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的特点和价值所在。最后,我们还将对未来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本文将全面而系统地介绍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的优秀课例,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能够进一步促进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和推广。 1.3 目的 目的: 本文旨在介绍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优秀课例,通过具体的课例展示,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的南菁实践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的南菁实践 作者:印晓明 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2019年第3期 国际理解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多元世界、不同文化和人类共同利益等问题时所具有的知识、 能力和态度,以宽容、尊重、合作、共生为主要价值取向。在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具备全球化、未来化的眼光,拥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人才 日显重要。2016 年,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指向提升国际理解素养的学习生活建构”项目被确 立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依托项目建设,南菁高中开启了国际理解教育课 程整体建构的探索与实践。 一、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的路径 国际理解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有序落实到学校教育生活的全过程。南菁高中10 余年国际化办学的经历为整体构建学校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学校充分发挥一线教师在项目整体规划与设计中的作用,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经过多次讨论,确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的路径为:以国际部建设为引领,课程 整体建构为目标,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为切入点,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展开国际理解教 育课程开发探索。(如下页图1) 二、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整体建构 课程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南菁高中综合学校的历史文化特点、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对未来教育的思考,系统构建了两轴三级五域的大美育课程体系,“国际理解”是该 体系中“公民社会”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开发“体系化”校本课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五大学习领域为:本民族文化理解、异域文化理解、人权教育、和平教育、环境教育。围绕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参照亚太地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框架,根据南菁高中的实际情况,项目组以“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环境、和平、共生教育”为主线,系统开发了22 门“国际理解”主题的校本课程(如表1)。我们力求将课程 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体现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性和建构意义,通过课程的 实施,引导学生追求个体生命的完满和精神的充盈,提升他们“审视自我、尊重他人”的品质,培养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团结、公正和宽容的情感,从而能在未来担负起全球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2.探索“融合性”学科渗透。 学科渗透融合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主渠道,国家课程中各个学科都具有与国际理解相关的教育契合点。项目组探索出三种方式开展“国际理解学科渗透”的研究和实践:一是课堂教学中,在保证学科自身教学目标完成、把握学科原有特质和要素的基础上达到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升华;二是根据各个学科的自身特点,梳理出适合国际理解教育的教学点,开发“嵌入式”学科渗透专题、主题资料库;三是研究国外主流学科教材,分析不同国家在同一门学科同一个教学内容中 呈现出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方式上的差异性,吸取其中合理的部分,调整、优化课堂教 学设计。 3.创新“品牌式”主题活动。

国际理解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具体实施研究

国际理解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具体实施研究 一、开放性的课程设计 作为具体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一种方式,开放性的课程设计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需求 和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这种课程设计中,学生可以参与到不同的学习活动中,在学 习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有更多的自主权。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更好地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打破传统的知识界限,促进不同 文化、学科和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二、跨学科教学 跨学科教学是一种涉及到多个学科和领域的教学方式,通过它,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 解和掌握知识,更好地理解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通过多种不同的学科领域,了解其他文化、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人们的生活、工作、文化、艺术和科技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形成跨学科综合素养。通过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跨 文化交往能力和全球视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三、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涉及到教材、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使得学生能够对多种文化、民族和社会思潮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多 元化的教育模式可以通过设计多元化的教材、利用国际学生交流项目、组织不同类型的文 化活动等方式实现。同时,多元化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各种文化、民族和社会 思潮的深入了解,还可以促进学生领悟并发掘自己的多元智能,从而提升综合素养。 四、国际交流与实践 国际交流与实践是实现国际理解教育的关键手段。通过参加各类国际学生交流项目、 赴海外交流游学等途径,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领略目的地的文化与风情,加深对不同国家 和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此外,国际交流与实践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跨文 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重新审视自我,反思文化认知,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总之,国际理解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具体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将其真正落到实处,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与学生共同努力,创新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共同探索更为灵 活有用、富有启发性和具有实效性的实践路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进展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进展 近年来,全球化的趋势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进展: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实践的创新、教育成果的评估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全球意识。而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强调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自我认知、社会认同和全球意识的发展。学生应该被教育成为具有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全球公民。 在这个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师培训、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打造一个全球化教育的体系。课程设置方面,应当加入关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例如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教学方法方面,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跨文化交流的问题,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和文化体验。 二、教育实践的创新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方式包含国家间教育交流、外籍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以及学校间的邮箱联系等。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文化节日、开展中外学生语言交流、组织学生参观外籍教师的家庭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例如讲述自己的国外学习、工作经历,给学生讲解外国文化的特点等。同时,在作文、演讲、模拟贸易谈判等活动中也应当充分考虑当地文化、习俗和社会风格,在确保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的情况下,更好地实现这一教育目标。 三、教育成果的评估 在教育过程中,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发展非常必要。针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评估既不能限制学生的发展,又要具有真实性和可度量性。 书面考试难以评估中小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认知能力,不如更加注重观察和反馈。教师可以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评估,包括学校表彰突出的国际义工、国际文化活动的评比等,同时这些方法也是更加能够鼓励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理解教育的最佳方式。 四、未来发展趋势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国际化的发展相伴。未来,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普及化,将其推广到更多的地区和学校,从而培养更多拥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全球公民。同时,教育的评估标准和机制也需要更加严谨和全面,以确保教育的质量和目标的达成。

普通高中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普通高中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作者:钟佳佳 来源:《校园英语》 2021年第3期 文/钟佳佳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普通高中的国际化教育进程也正逐步推进。教育国际化应该是本土教育国际化与国际教育本土化的融合。近年来,我校对标教育国际化, 将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立足本地资源、借鉴外来资源,致力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的整体设计与校本实施,将其作为实现学校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载体和实现途径。 【关键词】普通高中;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 【作者简介】钟佳佳(1982-),女,浙江杭州人,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中学一级,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一、研究背景:高中国际理解教育的问题与瓶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发展,教育国际化已成为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成为各 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教育国际化在高等教育领域日益成熟,但在高中教育领域,教育 国际化仍处于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摸索的过程,尤其在我们普通高中,虽然教育国际化满足了 小部分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对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推进的过程中,国 际化的定位还是不够全面精准,因此进程比较缓慢,阻碍了学生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化。 理解不到位,教育理念有偏差。一说到教育国际化,总是会简单理解成有学生结对交流、 有外教上课就达到了国际化标准,并没有全面性地、序列化地设计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未将培 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际纳入学生发展体系。 形式太单一,教育内容碎片化。目前普通高中最常见的教育国际化路径就是游学活动,但 不成系统,没有将双方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两张皮,难 以贴合。 参与面不广,教育对象小众化。学校教育国际化的对象应该是全体教师和学生,可是因为 推进形式比较单一,只有少部分中层干部或名师和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大部分 师生被拦在与教育国际化大门之外,亟需系统建构校本课程,将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二、课程支撑:普通高中国际理解教育的瓶颈突破 将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之中,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实现本土教育国际化与 国际教育本土化这“两翼”融合并进。国际理解教育是在对本国文化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学生 能具备主动学习外国文化及传播中国文化的双重能力。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引进”和“输出” 的双向过程。“引进”就是一国认识、理解、尊重进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输出”就是一国把本国优秀文化成果推广到世界,让世界各国认识、理解、尊重进而吸收该国优秀文 化成果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教育国际化是作为一个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跨国合作的动 态过程。 为此,在教育国际化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创新共享发展理念。高中办学的多样性、 开放性和包容性是这一理念得以拓展的先决条件。而且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未来国民素

国际理解教育的音乐学科渗透—以普通高中音乐教学为例实践

国际理解教育的音乐学科渗透—以 普通高中音乐教学为例实践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文明也得到了新的传承与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友好来往也越来越频繁。国际理解教育现如今也越来越 被各个国家重视。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提高学生对各个国家的认识,培养现代化 人才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在高中音乐方面亦是如此。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音乐学科;高中英语教学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音乐学科渗透好处 国际理解教育是为了培养各国青少年对本国及其他国家民族的人文风俗、民 族文化及教育知识的认知的一种理念。古今中外,音乐都在人类教育中占有重要 地位。中国古代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方则有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但在现今社会,在很多人眼中音乐一直是“饭 后的甜食”,是高中学校教育的一种点缀或附庸。然而,音乐教育却是学生教育 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何为国际化?国际化不仅是一种国与国之间(两个或多个)的具有影响力的特性,也是一种双箭头的交流且有结果的过程,因此“国际化”是一个带有‘进来’和‘出去’的双重色彩的过程。所谓“进来”就是一个 国家了解尊重并且学习其他国家优秀文化教育研究成果的过程。而“出去”就是 一个国家把本国优秀文化教育成果介绍给其他国家,并且使其他国家了解,尊重,学习本国优秀文化教育成果的过程。现如今“国际化教育”是一个基于各个国家 之间平等互惠地进行国与国之间的合作的过程。国际理解教育已成为一个大的趋势,也给很多人提供了开阔眼界的机会。音乐教育的国际化是各方力量相互影响 的过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等。而音乐教育的国际化,更是如此。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高中音乐教育的广泛关注体现出中国学校与家庭对学生音乐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方案 (1)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方案(修订稿) 前言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宗旨是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形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和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的意识。 一、课程简介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系我校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局教育科领导下,及其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要求下,在上海浦发教育评估中心专家指导下,为合理补充国家课程, 而分别在六、七、八年级开设的。该课程由外籍教师用英语教授,内容为介绍西方文化,同时比较中西文化异同点,侧重礼仪学习。在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引领学生感悟、学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与人相处,以及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该课程符合我校“把学生培养成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21世纪国际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及“在交际中感受英美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英语学科特色。 二、背景分析 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外国文化,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开展对外交流是对这个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使世界愈来愈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与国际社会密切相关,将不可能脱离整个世界而独立存在。因此,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越发突显,亦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国家课程进行了必要补充。国内外较多地区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均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国内许多学校大胆实践,研发该课程,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全球意识。 从礼仪的角度来说,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青少年儿童,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

浅谈国际理解教育

浅谈国际理解教育

音乐课堂里的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是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背 景下,为增进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学生认 同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初步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教育实践。 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义务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我力求以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索音乐学科中的有关知识。我理解该课程所追求的不是教给学生一些问题的答案,而是教会学生探索问题的方法, 养成关注人类命运、关心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公民”的素质和态度。例如在欣赏乐曲时,我会和学生一起聆听感受,把我们每个人对于作品的理解都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一起探索音乐为

什么带给我们这些感受的奥秘,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 一、一个有点陌生的名称——“国际理解教育” 谈到“国际理解教育”,人们比较陌生,其实,与国际理解教育类似的术语大家并不陌生,包括国际教育、全球教育、比较教育、多文化或跨文化教育、和平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人权教育和发展教育等。 回顾历史,“国际理解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重大主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并最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国际理解教育就是促进国际理解为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措施,培养具有国际理解品性和能力的人,促使文化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发展。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以“国际理解教育的总结与展望”为主

新课改下的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

新课改下的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 当今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国际间的教育交流更加紧密。我们的教育应该放眼未来、放眼国际,应该走教育国际化道路,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求,培养更多的具有全球发展理念,勇于开拓进取、探索创新的“世界公民”。由此,在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应该是我们新课改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对于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 提及国际理解教育,至今尚未有统一的意见,但比较具有权威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所提出的观点。该委员会在所编写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这样认为:国际理解教育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种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他们之间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的相互依赖变成有意识的团结互助。 从对这一观点的解读中,我们不难看出,国际理解教育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是站在人类整体的高度,着眼于全球与当代,倡导的是人类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凸显的是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目的是培养具有全球理念、善于开展全球合作与交流、勇于探索创新的新式“世界公民”,从而来推动全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赢。它是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与更远角度的创新、开放与合作。 二、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 1、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潮流 随着人类社会进程的快速向前推进,特别是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使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国际分工逐步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这种联系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而且逐渐渗透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与方面。由于国际间的这种联系密切的加深,人们形象地把地球称之为地球村。正是这种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了人们在各个方面与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但同时,世界规模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摩擦和矛盾也日益频繁和尖锐。人们在拉近距离的同时也在挖掘着相互理解上的鸿沟。因此,国际理解教育的出现是人类自身适应新的社会变化,迎接国际化挑战的需要。 2、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整合人类文化冲突的有效方式 国际文化交流一直是人类重要的活动,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正是人类各种交流发展的结果。而且,这种国际间的交流活动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呈加速的发展趋势,更加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社会的今天与明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摘要: 1.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概述 2.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目标 3.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内容 4.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实施 5.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评价 6.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意义 正文: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概述】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已经成为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顾名思义,是指在中学阶段开展的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育课程。这种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制度,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价值,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全球化社会奠定基础。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目标】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具备了解和关注世界事务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能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3.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使其具备参与全球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内容】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世界各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制度:包括各国的文化特点、历史沿革和社会制度等。 2.国际关系和全球事务:包括国际组织的作用、国际冲突和合作等。 3.跨文化交际:包括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理和技巧等。 4.全球问题:包括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贫富差距等。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实施】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课程设计: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适合中学生的课程。 2.课程教学:采用活动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课程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亲身体验不同文化。 4.课程评价:通过考试、作业、活动表现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评价】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技能应用:评价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技巧的应用能力。 3.态度形成:评价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程度。 4.行为改变:评价学生是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意义】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开展,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最新版) 目录 1.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定义与意义 2.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3.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实施与挑战 4.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展望与建议 正文 一、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定义与意义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是指在中学阶段为学生提供的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全球意识等方面的教育课程。这一课程在全球化背景下应运而生,对于提高我国中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与外国人交往中,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使其具备关注全球问题,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 这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世界各国的文化、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跨文化沟通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全球问题(如环境、人口、贫困等)的现状和解决方案等。 三、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实施与挑战 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相关的国际知识,掌握跨文化沟通的技巧,并能将这些知识和技巧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同时,课程的实施也需要学校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图书馆、网络资源等。

目前,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有: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不高,缺乏跨文化沟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教学资源不足,尤其是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机制不完善,难以保证课程的有效开展。 四、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展望与建议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课程,我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国际化水平;增加教学资源,尤其是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完善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机制,保证课程的有效开展。 总的来说,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是我国中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我国中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中小学国际理解课程-最新教育文档

浅谈中小学国际理解课程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日益推进,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正紧密结合在一起,全球化带来的不仅是合作和竞争,更多的是在这种过程中不同文化差异和冲突。针对这种差异,解决文明的冲突,许多学者提出在有差异的国家文化中追求一种和谐共生的教育,因此国际理解教育受到青睐。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也不断发展完善。课程是教育的重要表现方式,所以研究中小学国际理解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一、何为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总结人类发展的教训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及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国际理解教育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种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他们之间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变成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194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使各国对国际理解教育的途径、内容、方法等方面有统一认识,把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观念确定为:理解国际重大问题,尊重联合国和国际关系,消除国际冲突的根源,发展对他国

的友好印象。教科文组织又召集了6个国际研讨会,探究国际理解教育的特殊领域,如历史、地理教学、教师培训和教科书编写等问题。[1] 从事“国际理解教育”的主体,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坚信:作为国际理解教育的最终结果,便是加强不同人群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从现今社会看来,各国通过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如果缺少共同的价值观,缺少对其他国家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就无法融入全球资源流动的当今世界,也无法用广阔的胸襟去面对全球的重大问题。 二、中小学国际理解课程 (一)国际理解教育下的课程内涵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现形态即为国际理解课程。我国倡导十年的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学生为本,走向真正的素质教育。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学会理解和包容,提高综合素质,这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出发点有着不谋之和之处。课程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途径,要将国际理解教育思想贯穿于学习中,必然需要通过国际理解课程来实现。因此必须将国际理解教育与课程相结合,从而真正能够渗透到学校教育中。 综合国际理解教育的宗旨,国际理解课程即为根据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内涵,将合作、理解、包容等精神融入学校教育中,

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及路径-2019年精选文档

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国际理解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国际理解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省而提出的。 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得维护和平秩序、尊重每个民族和国家的自主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此背景下,以促进各国之间的相互对话、维护世界和平为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在各国的学校教育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 同时,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不仅使国与国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不断增强,而且带来了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而国际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技术手段又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但是,不同的文化系统之间,由于缺乏必要的了解,往往会产生猜疑、互不信任,甚至彼此诋毁。如何在相互信任和理解的氛围中,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对话、增进合作、达成理解就成了一个重要命题。相应的,国际理解教育就成为各国国际化进程中全球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资本的全球流动性、金融管理的高度国际化、世界政治交往的影响力、跨文化交流的包容性和多元化,都成为我国国际化进程中的新特征。作为现代公民,既需要保有几千年历史文明古国的传统文化积淀而成的民族性,又要具有国际视野;既有跨文化交往能力,又具有寻找共识、建立国际竞争与合作规则的素养。 基于以上原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称《纲要》)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意味着,国际理解教育应该作为当今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纳入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中。由于中小学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得在基础教育中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帮助青少年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学习跨文化的交往技能,促进跨文化理解的水平,培养善良、公正、热爱和平、关心人类共同发展的情操,成为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