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隐私法律保护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现有的法律、法规对隐私权的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情况的出现,现行立法方面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时代难题,就是寻求一个网络隐私权保护和网络正常发展之间的平衡点。
所以,现行发展条件下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应当选择何种权利路径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是需要我们去探究的课题。
《论网络空间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研究不仅是对我国网络安全研究现状不足的补充说明,还以现实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化解现阶段国内对网络隐私权立法和司法不到位的难题,解决各方面矛盾,促进网络隐私权利保护的良性发展。
二、论文综述(综述国内外有关选题的研究动态)
我国有关网络隐私权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网络隐私权定义概念研究,还有一类是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上的研究。
网络隐私权定义研究上有,以殷丽娟为代表的从广义角度定义网络隐私权,在他的《专家谈履行网上合同及保护网上隐私权》一文中将网络隐私权定义为“公民在网上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也指禁止在网上泄漏公民相关的敏感信息,如图像、事实及诽谤的意见等等。
”有些学者主张网络隐私权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传统意义的隐私权进行侵犯,譬如吴歧春在他所写的《艳照门后的网络之殇网络隐私权侵权》中认为通过网络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是一种特殊侵权行为。
在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上,崔华强在《网络隐私权利保护之国际隐私法研究》这一专著中创新性的提出了建立一个涉外民事保障体系,全方位、多角度、整体系统地对网络隐私权利进行保护。
吴亮出版的《网络时代的个人隐私权及行政法保障》一书中探究了如何从行政法上寻找在网络时代隐私权所受到的新型侵害的保护模式。
申琦在《中国网民网络信息隐私认知与隐私保护行为研究》这一专著中通过实证研究法对中国网民网络信息隐私认知、网络信息保护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网站网络隐私保护政策进行了调研。
国外研究现状:最早对网络隐私权进行研究的是西方国家,爱德华·A 卡瓦佐与他人合著的《网络生活的权利和义务》一书中对网络隐私权进行了较为完整的研究,从网络隐私权的内涵到主体的权利、义务进行探讨。
美国学者彼瑞斯勒·M·瑞根出版的《法定的隐私权》中对科技发展给隐私权带来的冲击进行了详细阐述。
布兰卡·R.瑞兹著的《电子通信中的隐私权:欧洲法与美国法的比较视角》一书中以德国法、欧盟法、美国法等法制区域的制度和经验为蓝本,对电子通信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度而多学科的比较法考察,全面展示了德国法、欧盟法、美国法在基本权利理论和通信秘密权保护制度上的异同。
当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有三种模式,一种是行业自律模式,以美国为代表;一种是立法保护模式,以欧盟为代表;另一种以立法进行保护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模式,以日本为典型。
三、论文提纲
1 绪论
1.1 论文内容的社会背景和目的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 论文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2 网络空间个人隐私权概述
2.1 隐私权
2.2 网络隐私权
3 网络空间中侵犯个人隐私的现象及其特点
3.1 网络空间侵犯个人隐私现象分析
3.2 网络空间侵犯个人隐私特点
4 网络空间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
4.1 个人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相关条文
4.2 个人隐私权法律保护现状评析
5 完善网络空间个人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对策
5.1 建立符合国内发展的网络隐私保护模式
5.2 对网络隐私单独立法保护
5.3 扩大网络隐私权的刑法保护范围
5.4 完善司法对个人隐私权的保障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与选题相关的主要参考文献
[1]张秀兰. 网络隐私权保护研究[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2]李德成. 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初论[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3]吴春晓. 大数据环境下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评《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的挑战与思考》[J].中国科技论文,2020,15(06):746.
[4]朱玉文.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机制[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32 (02):51-54+67.
[5]刘武杰. 论网络隐私权的刑法保护[D].广东财经大学,2019.
[6]史武超. 网络空间下隐私保护分级方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7]马可欣. 浅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知识经济,2019(31).
[8]汪梦涵. 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19(10):207.
[9]蔡丽婷. 互联网时代下隐私权的新内涵及保护机制——以微信朋友圈隐私权保护为例[J].福建质量管理,2019(11).
[10]张瑛, 董涛.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信息流动与隐私权保护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
[11]秦优.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权困境与保护路径[D].2019.
[12]吕宜臻. “互联网+”环境下公民隐私权法律保护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8,000(004): 195-196.
[13]周倩卉. 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04):222-223.
[14]汪全胜. 试论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J].情报杂志,2005(01):6-8.
[15]陈年冰. 侵害网络隐私权的特点及其民事责任[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9(0 01):40-43.
五、论文写作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