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工作心得体会大学生村官如何发挥作用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2006年开始,三年来龙游县公开招录了100名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思想稳定,工作积极,成效明显。但是,大学生村干部在村任职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并在实践中研究总结,探索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的长效机制。

大学生到村任职的基本状况

队伍整体趋于稳定。大学生到村任职后,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从开始抱着犹豫不定、试试看的心理,转向逐步适应、踏实工作,转变尤为明显,目前已实现了由“学生”到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能力。个别座谈中大学生村干部均表示安心在农村工作,没有提出要求调动工作的。特别是反映家长对他们在农村工作的态度,从不理解到理解、支持转变,有的家长还主动与村党支部书记建立了联系。整体上看目前大学生村干部队伍思想稳定,工作安心。

工作态度积极主动。一是熟悉村情快。通过岗前培训,“村官”们对农村政策、村主导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渠道和重点工作思路清晰,绝大多数对村情基本数据、地理人文环境已基本熟悉。二是工作任劳任怨。多数大学生都有一种吃苦的精神,工作上服从安排。三是主动走访群众。他们通过与基层干部群众打交道,深刻体会到,在农村工作必须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农民中去,脚踏实地,虚心向乡镇干部、村干部和当地群众学习农村工作经验,因此在工作中能够做到从小事做起,从农村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主动与老百姓打交道,具备了基层干部干好工作、干出业绩的基本素质、良好品德。

工作成效比较明显。大学生到村任职后,都能主动参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有关工作,主要承担村内值班、上传下达、有关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图书室建设与管理、文字材料任务等。参与了农村合作医疗、人大代表选举、农业普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新农村建设及专业协会建设的具体任务,同时还积极协助治调委员参与村民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得到了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大学生村干部发挥作用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思想认识上的落差与误区。一是大学生较高的创业热情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多数大学生对到村任职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大多出身农村,熟悉农村生活,希望能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且对新农村建设有兴趣、有见地,愿意到农村施展才华和发挥本领,对农村工作充满了激情,有为农村做贡献的强烈愿望。大学生经过考虑权衡作出这样的选择,虽然不能排除就业压力的影响,但也从另一角度证明,他们有克服农村苦、条件差的心理准备,并树立了到农村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另一方面,大学生往往对创业困难的认识不足。多数村干部认为,大学生到村任职会遇到的最大困难

是:人生地不熟,容易与其他村干部产生隔阂,村里的宗族血缘和邻里关系错综复杂,部分群众对大学生当村官持不信任态度,加上大学生自身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与农村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等,都会影响大学生作用的发挥。而大学生多数对到村里任职的困难估计不足,一遇到困难和挫折,便产生消极厌倦情绪。二是个别乡镇及村领导对大学生到村任职的认识不明晰。极个别乡镇主要领导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未能很好履行培养帮扶责任人的职责。个别村干部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大学生村干部是乡镇的人,组织上安排他们到村锻炼,是来镀金的。少数村在党性培养和组织发展上不清楚该由谁负责。由于大学生村干部承担了上传下达和值班任务,减轻村干部工作压力,也使得极少数不实行坐班制的村干部产生了依赖心理。(二)工作中“劲难使”的困惑。一是学校所学知识在农村遭遇“水土不服”。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的是理论知识,初出校门,对农村的环境、现状了解不深,对农村生产实用技术(如农业种植、养殖)、农

业政策、农业经营管理、乡情村情及农村生活常识了解不够,一些村民对大学生带领全村致富的能力提出疑问,认为大学生只懂理论知识,缺乏社会实践,随便一个邻里纠纷就可能使其完全乱了阵脚,很难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主心骨。二是期望与现实之间,工作易受局限。一些村干部及村民把大学生到村任职的主要思路局限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从而给农民致富带来实实在在的效果,对其他事情则既不关心也不支持。而大学生在农村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自己也愿意做。比如,帮助组织体育文化活动等,他们的想法往往被认为不切实际,无法实施。大学生在村内大多从事文书一类工作,更多的却是被留在乡镇为乡镇所用,村里的大事管不了,小事管不着,琐事可管可不管,平时可去可不去。他们名义上是村主任助理,实际上是最勤快、最听话、最得力的“短工”、“杂工”,随叫随到。他们现在最大的困惑是自己到底是一个“村官”还是一个专职秘书还是乡镇的“临时工”。三是农村缺少资金,工作难以推进。目前农村公共品普遍匮乏,

提供农村公共服务一直是基层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税费改革后又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所以农村干部普遍感到无钱干事。大学生到村任职后,也同样面临着资金不足、工作难以打开局面、活动难以开展的问题。

“出口”问题面临的挑战。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农村经过几年的工作,对大学生是一种实践锻炼,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人才匮乏的问题。然而,由于农村生活条件、工作环境较城镇差,三年以后怎么办?是继续签还是不签?也可自愿继续留在村里工作,待遇不变。途中,也有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考入公务员队伍或机关事业单位,目前已有8人考入公务员队伍或机关事业单位。到农村任职的大学生们绝大多数会将“出口”通过各种考试选择为回城镇工作,给农村大学生干部培养的连续性带来了挑战。

建立健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长效机制的建议

要加强宣传、树立典型、营造氛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既需要大学生个人树立正确的态度,发扬奉献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也需要对农村和农村工作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理解,还需要社会支持和财政保障。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宣传有关的政策,宣传典型人物事迹,宣传新农村建设成效,为保障大学生“选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加强岗前培训,提升能力。培训要包括基本的工作技能、业务知识,尤其是大学生的心态转换,以便和农村基层工作对接。可举办农村工作、新农村建设等基本知识讲座,邀请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威望较高的新农村建设和的村党支部书记到党校“现身说法”,面对面传授群众工作方法和基层工作经验。可采取任前座谈的方式,让大学生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到村任职,以消除到村任职带来的过高期望值,以及到条件艰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