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博物馆:留住乡土文明的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博物馆:留住乡土文明的根

犁头、风车、石磨,油灯、马掌、匾额……这些散落在乡间的农家物件,被郑重地摆放在展厅里。它们身上不仅折射着先辈智慧,也守护着乡村根脉。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在“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在绵阳乡村,许多古建筑、石刻遭到毁坏,而许多农村家庭祖辈传下来的家具、用品、农具也随着新房的建设而逐渐挥手告别昨天。这样的“告别”让即使许多出生在农村的孩子对自家的一些农具也一无所知,更不知道它们的用法。而如何寻觅祖辈们那段光辉的历史,守住文明根脉,留住乡村记忆,唤醒乡村情感,传承乡村文化,成了社会各界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件件古老农具,一幅幅珍贵字画家书,一张张旧式桌椅……在四川首个以乡村农具为题材的博物馆,曾经不起眼的、被忽视、被遗弃,甚至被淡忘的古老农具,犹如散落在民间的一粒粒“珠宝”,“装饰”着原本越发寂寥的乡村;也犹如一张张精美的“邮票”,向子孙后代“邮寄”出父辈们在农耕时代的艰辛和质朴情怀,唤醒根植在心底的乡土记忆。

守望乡土文明

玉河镇距离绵阳市区53公里,清溪河自北向南纵贯

镇境。在西魏至元时期先后为魏城县、盐泉县治所,历时725年。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分魏城县地置盐泉县,其县城治地在今玉河镇上方寺村。以“地有盐井,民得采漉,为四方贾售之地”“家有盐泉井”而得名盐泉。至公元980年,苏易简以洋洋三千余言,一挥而就得宋太宗赞赏,擢为甲科第一,成为中国科举时代绵阳境内唯一状元。玉河由此被誉为“状元故里”。

“5・12”汶川大地震后,经过恢复重建,玉河镇博爱学校校园焕然一新。然而,在博爱学校校长李术义眼里,学校似乎缺少了些什么……“现在家用电器占据了我们的生活,原有的农村生产生活用品有的被砸烂,有的被当成柴烧掉,也有的贱卖给文物贩子……”李术义痛心地说,有着“盐泉古县,状元故里”美誉的玉河镇,不能让乡土文明消失。在他看来,岁月越是久远,越能显示它们的价值。

一个想法在李术义的头脑中萌生:把分散留存在老百姓家里的“家当”挖掘整理出来,利用学校空闲教室,建一个乡村博物馆,让学校成为传承乡土文化的基地。

2012年9月,李术义跟镇党委有关负责人进行汇报,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玉河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

“带着对乡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2013年底,我们的‘乡村博物馆’建成了,然而建成之路,却没那么容易。”玉河镇镇长董勇谈起了筹建时的艰辛。

常年搁置在犄角旮旯的农耕器具,平时不起眼,但要捐出去,农户还真有些不舍,还有农户主张用货币置换。玉河镇逐级开会讨论,乡干部们走村串户摸家底、选宝贝。玉河镇博爱学校副校长蒋元兴率先带头,将自家收藏多年的1976年报道毛泽东逝世的《绵阳报》慷慨捐出;天宝寨村支书朱正享捐出了自家祖传的一对太师椅;村民自蝉阮将家里的一块清代匾额无偿送给博物馆;玉河场顾家老院子里的精美花坛石也成了馆里的珍贵文物。而为收集到近百年的一架水车,玉河镇博爱学校副校长李晓军把工作做到了岳父家。最终,一架百年龙骨水车成了博物馆里一道亮丽风景线。

绵延乡土风味

收藏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多样,目前已有2000多件物品,分成石器类、陶瓷类、木器类、竹编类等。其中,明代石雕6件、清代中晚期石雕12件、汉代陶俑1件、明代酒缸1件、清代酒缸1件。

在乡村博物馆,收藏的农具类物品100余件,而轮式水车、石碾子等物品在当今极为稀缺,几乎“灭绝”。篾匠、剃头匠、弹花匠等现已不多见的匠人工具也重回人们视野。还有图书画报、小人书等,让参观者了解到前辈的智慧和乡间的历史。“让60、70、80后找到情感共鸣,让90后、00后感到好奇新鲜。”蒋元兴介绍。

从2013年开馆至今,玉河镇乡村博物馆每周三定向

对学生开放,每周五对外开放,已有上万人次参观。同时,博物馆还开展乡村博古活动,举办专题讲座,让历史与现代对话;每周三请玉河本地的篾编艺人、木匠师傅、川剧艺人、舞狮人等传授民间绝活,让参观者亲身体验,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

2015年暑假,由游仙区组织开展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在绵阳大剧院隆重开幕,玉河镇乡村博物馆的展品带着浓厚的“乡土风味”与观众见面,一架风车、一口水缸、一箕一锄……唤醒了人们对田园乡村的尘封记忆。

“祖辈使用的东西看似简陋,但却承载着乡土文明,我们祖先就是靠它们进行生产、生活的。李术义说,虽然这些东西已经被淘汰或者不常用了,但保留下来,就是留下了根。

家乡建了乡村博物馆,让身在异乡的玉河人激动不已。雨台山村村民杨远礼20年前外出打工,如今已是江苏江阴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他说:“在我眼里,乡村博物馆里的件件物品都是游子的根!”

“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既让散落在民间的文物找到安身之所,避免流失和消亡,也让当地的孩子们甚至更多的学生更好地触碰到乡村文化。”正如游仙区文联主席李健所言,博物馆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一本生动的活教材,更是民族传承的文化符号,通过让更多的人实地参观,使其记住乡愁,

唤醒乡土记忆,传承乡土文化,守望乡土文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