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最新整理)

2009年江苏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最新整理)
2009年江苏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最新整理)

2009 年江苏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竞赛获奖作品

《分分合合》(小学组)教学设计

一、教学课题

分分合合(国标版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美术教材第5 册第12 课)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比较典型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造型游戏,它也是整套教材中“联想造型”一条横向隐线的延续,但它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即在本课的创作行为中,不需要事先设定某类形象,学生主要是凭感觉、联想和想象来进行造型,并从中获得快乐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分分合合,是将原有的几何形分割成一个个单一的、抽象的设计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重新组合成新的图形。通过这个形块的分割与构成的练习能基本了解图案设计过程,为后面学习图案设计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判断力、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同时他们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图形的分分合合在生活中的运用率较高,学生对过程的理解应该较为容易。但是,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不是很强,因此让学生分合图形的时不能要求过高。利用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好奇心强、爱表现自己这一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激发学生大胆想象,调动学生创作热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来。在尝试和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分割有技巧,组合有方法,从而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认识目标 ---- 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平面构成设计知识,将几何形分割后能组合排列出新的图案。

技能目标 ---- 学习组合排列,进行巧妙的图形重组,完成简单的平面构成设计。培养学生的组合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发展抽象思维。

情感目标 ----- 通过动手拼摆,及欣赏分合设计的图形,增强学生的设计意识,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运用点、线、面的平面构成知识学习单一集合形的分、合规律,感受分分合合中的奇妙变化。

难点:掌握分合的变化方法,创造出具有视觉美感的抽象或具象作品。

五、教学准备

教师:白板课件、七巧板、各种几何形卡纸、剪刀、粘贴材料等;

学生:卡纸、A4 纸、剪刀、固体胶等。

六、教学过程

(一)演示魔术,激趣导入

1、设疑:课件出示一个圆、剪刀,师:猜一猜,

剪刀能把圆变成什么?

2、演示激趣:老师用魔术剪把圆分成几块?(七块)。老师先把分割下来的七块打乱,然后来变个魔术,把它们变成一个动物。师课件演示——把七块移动组合成了“牛”。

3、超级变变变:同一个圆,同样的七块,还能拼成其他的图案吗?课件分别展示另五幅拼图。

师:在这些图形里,有的是生动形象的机器人、苹果树,有的是抽象、充满奇妙想象力的图案,仿佛天外来客。能看出具体像某一事物的图称之为具象,不能看出具体像某一事物的图称之为抽象。不管是具象还是抽象,只要巧于构思、精于设计、具有美感,都是好作品。

4、揭题:合起来不过是简单的几何形,分开来却可以变幻无穷。几何图形分割,再重新拼合而成新的图形。这就是图形的分分合合,让我们一起走进分分合合的魔幻世界之中。出示课题“分分合合”。

设计意图:相较于静态的、平面的图片罗列展示,现代媒体创设的魔术导入法更有效。它设置了悬念,诱发了思维,学生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油然而生,他们将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美即现,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初步分合,尝试制作

1、认一认几何形。课件演示:老师点一个几何形,大家齐声说出名称(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半圆形等)。学生在学具篮任选一个卡纸几何形。

2、分一分。师:请拿起魔术剪,准备好一个几何形,每人选的几何形不同,切割方法大体相同。与老师一起来分一分。(课件展示分割好的几何形)

A、第一刀——想要一刀剪个双胞胎,怎么办?对折剪下三角形;

B、第两刀——100 米直道赛跑,快速剪出直线;

C、第三刀——弯弯曲曲扭秧歌,耐心剪出波浪线;

D、第四刀——中间想要挖个孔,但又不能剪破,谁能帮助我?(对折后剪个半圆,打开就是完整的圆孔);

E、第五刀、第六刀——先留着,如有需要再剪。分分合合有个原则,简单又巧妙为最好。

展示设计图,引导学生说一说,有单剪和对折剪。除了直线分割、曲线分割,挖圆孔,还可剪出更多的

线和形,如折线、半圆等,请小朋友自己用魔术剪来剪出多种变化的分割线。(课件展

示多种分割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用不同的切割线分割图形,帮助学生掌握直线分割、曲线分割、折线分割和挖孔四种分割方法。这是点的突破。实践中的学习远远胜于空洞的说教——当学生掌握四种分割法后,其他的分割法都迎刃而解。老师在白板课件上将多种分割法展示、归纳,使学生举一反三,掌握更多分割法,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所创造。

3、拼一拼。

(1) 师:把刚才剪下的每一块收集起来,放在色彩对比鲜明的卡纸上。数一数一共几块?我们来做个三分钟拼图游戏。请听好游戏规则:A、每一块都用上,但不能重叠;B、大胆改变方向,上下左右移动、旋转,拼个有趣的图形。(比一比,谁拼得快、谁拼得有趣?)

(2) 展示两张学生作品。(一张成功,一张失败。)

让学生自己上展示台具体说一说拼的什么图案?有没有按游戏规则来拼?

总结成功经验:A、剪下的每块有大有小、有方有圆;B、每块用上不重叠。

鼓励失败者,找出原因:A、不能剪得太碎、太细,要有大有小;B、不能重叠;C、拼了又拼还是拼不出,根据现有的图形特征,再在大块面上剪一二刀后重新拼。师在此基础上示范剪一二刀,拼个新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初试合一合,了解学习组合方法;老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拼合,由学生自

己说说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内化了分分合合的方法,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4、总结设计过程。(课件演示)

师:老师也把刚才分割的几何形拼了个图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拼的图案。师小结设计过程。想一想:选一个几何形,可以直接剪,也可想想画画再剪;分一分:简单又巧妙为最好,而且剪时要有大有小有变化;拼一拼:拼合时每块用上不重叠,因为拼成的图案可以千变万化,所以要多试试;合一合:拼得最满意的图案粘合在对比色鲜明的卡纸上。

小结设计步骤:想一想、分一分、拼一拼、贴一贴。同样分割下来的几块,却有多种拼合法。老师的拼合是一万种方法中的一种,更多更好的方法藏在你脑中。你越有想象力,就玩得越有趣;你越大胆尝试,就越能带来惊喜。

(三)拓展思路,欣赏感知。

1、猜一猜:“老师这里带来了其它一些同学的设计图,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它可能拼合出什么图案?”

先让学生尽情猜设计图,有一万种可能,每一种可能都给予鼓励,然后展示拼成的其中一种图案并请学生将拼出的图案与设计图连线。

2、请你说说哪幅作品的想象力丰富、巧妙有趣?

根据学生回答,点开具体作品欣赏,简要小结:分割简洁,切忌分得过细、过碎;组合大胆、夸张、富有想象;每块用上不重叠。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让学生猜一猜设计图可能拼合的图形,以此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明确拼合的图形千变万化,没有唯一的答案。同时,学生的回答也会启发老师的思维。让学生说说哪幅作品的想象力丰富、巧妙有趣?旨在让学生体会图形分合设计的思路旨在简洁、大胆、夸张,鼓励并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

(四)情境创作,动手动脑。

师:我们准备举办一个分分合合魔术比赛。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用刚才学到的本领,选一个你喜欢的

几何图形,进行有趣的分割、组合游戏,来变个新魔术呢?(课件演示比赛情境)

一起念一念分分合合规律歌:

有大有小有变化,分多分少看情况;每块用上不重叠,千变万化乐趣多。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同时循环播放分分合合作品。

设计意图:掌握了分分合合的知识后,利用创设的节日比赛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唤起学生的内需,以此更好地完成本课的作业。老师总结的分合规律歌,通过让学生一起念一念,也使学生对作业的具体要求有明晰的了解,避免制作过程中出现失误。

(五)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展示评价:“分分合合魔术展示会”。将学生作品展示,评出“最佳创意奖”、“设计趣味奖”、“作品精美奖”。老师示范评价一张学生作品,学生使用评价关键词互评,以采访形式让获奖作者上台介绍作品。

评价关键词:想象力丰富;设计巧妙、有趣;作品具有一定的美感。

2、课堂小结:小朋友们个个都是大师,创造出了或具象或抽象的作品,既美观又充满了奇思妙想。分分合合,好玩有趣,魅力无穷!老师给小朋友们再欣赏一个拼图游戏:七巧板。大家玩过中国七巧板吗?中国七巧板据说可以拼成一千六百多种图案,如果用“特殊七巧板”,你猜能拼出几种图案呢?答案就在你的手中。小朋友课后去拼出更多、更丰富的图案。

将“特殊七巧板”作为奖品奖励给课堂作业完成出色的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也加强了评价的指导性,旨在通过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原有水平的发展。课后的拓展作业,可让对本课感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探究分分合合的魅力,从而增强了本课的实效性和延续性。

学生作品:

教学反思:

在上《分分合合》一课前,我有两个担心。一是担心内容这么多,学生来不及消化;二是在技法上的要求——在一个几何形上分割、分割时有大有小有变化,拼合时每块用上不重叠,这两点如何让学生领会并内化?在以前上课时,这两个担心也一直存在。在实际操作中,分割时的失误主要体现为“分得过于细小、零碎”,以及“用几个几何形分割而非一个”;组合时的失误主要体现为“分割下来的块面重叠粘贴”。往往是我化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讲分割法、组合法,但是学生作品还是成效甚微,既没有数量,更没有质量。

针对这种担忧,我反复研读教材、分析学情,明确了教和学的重难点均在如何分割、如何组合上;而且,引导学生如何组合上化的力气应该更大。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关注在面,下力在点。我想要学生学会多种分割法,但我不需要每一种分割法都试,只要把典型分法教给学生;我想要学生将分割下来的块面组合成一个既有趣又奇妙的图案,但我不需要把所有具象、抽象的组合方

法都讲,只要把组合方法的一种讲深讲透,学生自然能融会贯通。大的战略目标确定后,我在课堂上调整了

战术——通过点来突破。首先带着学生们一起来分一分几何形,解决了直线分割、曲线分割和挖孔,然后我通

过课件提炼了其他多种分割法(如折线分割、不规则形分割等),学生因为在实践中尝试了三种分割法,

所以其他分割法一点就通。同时,在分割时,再拓展一下单剪和对折剪,学生很快就掌握多种分割法。其次,我指导学生把一个几何形上分割下来的块面先数数一共几块,要求不能重叠,做个三分钟拼图游戏。然后由

一位成功的学生上投影仪的展台说说自己拼的图案,老师在旁帮助总结拼合方法;将一张失败的作品也展示出来,由其他学生说说原因,如何改正。因为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原因是学生自己的发现,所以学生在实战中都

掌握了分合的规律。最后,老师通过白板提炼学习过程:想一想,分一分,拼一拼,合一合。以上的教学体现

较好的互动性,老师与学生一起进退,共同反思,总结规律。

学生掌握了分、合方法后,我展示了五张设计图,通过让学生猜设计图可能拼成什么图案,来激发学生

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这个猜的过程,对拓展学生拼合时的多种可能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然后展示五张设

计图的对应图案(错位),让学生做连线题,告知学生,还有更多拼合图案,它们只是其中的一种。学生

从欣赏中感受到作品的美感、奇妙的创意,乘此东风,老师营造比赛氛围,使学生将创作的内驱力物化成作品,最终,学生创作了大量的精品。

评价的过程中,我对照着本课的学习要求来示范评价,达到要求的为好作品,没有达到要求的需要改进。学生们大都聪明,他们学着我的样子来评价,有模有样,重点突出,有亮点有建议,堪称完美的评价方式!

这样的评价既有诊断性,又有激励性;既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也使他在受到肯定的基础上促

其自我反思,促其向更完美的方向努力。

我在这节课上最大的亮点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往,我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在这节课上,学生

不再是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我将复杂的教学过程简单化了,教学以点带面,整节课都围绕着引导学生“如何分得到位、如何合得巧妙”?我的逐步引导,使学生一步步探索到了分合的方法。第二大亮点是白板课

件的运用,使教学效率大为提高。白板的交互功能好,开头的魔术表演,课中的学习步骤逐步展示、趣味连

线题,课尾的拓展,无一不显示了白板整合美术课的优势,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艺术美

的观察力、感受力、理解力、鉴赏力;而且,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持

续发展的能力。

在课堂上,我将用“关注在面、下力在点”的方法来指导我的教学思路。把眼光放宽一点,把着力点定

小一点,有利于我在课堂教学上突破重围,闯出新路。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