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外大学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得到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国外大学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得到的启示
社团是指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们为了同一目的和目标而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

在国外,社团不但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而且承担了许多社会责任,在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外许多精英人物如尼克松、肯尼迪、克林顿、布什等都曾是学生社团的风云人物。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大学学生社团发展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国外大学学生社团发展历史美国的社团组织形成可追溯到殖民地时期,而大学中最早出现的学生社团是耶鲁大学于18世纪后半期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一些文学社团,其后被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借鉴效仿。

19世纪初,许多以希腊字为名的兄弟会在各个大学成立,社团成为学生进行课余社交的重要桥梁,但由于这些社团所组织的活动多侧重于生活享乐,遭到了学校的强烈反对甚至清除,只是收效甚微。

到了19世纪60年代,美国各大学开始建立大学体育馆,学生社团突破自身局限,积极参与体育竞技、戏剧表演等活动,同时也渐渐脱离了校方的控制,成为自我权益保护的团体。

从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大学教育中,课堂教学并非唯一的途径,学生社团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素质也大有裨益,因此以推广民主政治和社会改革为主旨的学生社团陆续在各大学出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极大地
影响了当时的教育思潮,学术研究与课外活动双管齐下,被认为是“完整的”教育,大学学生社团也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进行社会问题研究。

二战结束后,百废待兴,美国大学生将更多的关注投入个人学业,在社团活动方面表现得较为沉寂,学生社团处于发展低谷期。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校园运动,学生社团在反对越战、反对种族歧视等运动中表现得异常活跃,重新得到了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而时下,美国大学的学生社团已在大学校园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国外大学学生社团发展特征 1.学校高度重视,种类繁多,学生参与度高1984年,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调查报告称,美国50%的大学本科生每周至少参加1个小时以上的有组织的学生活动(不包括体育活动)。

《哈佛学院学生手册》中这样写道,“学生参加社团,分享不同的观点,将有助于激发灵感,发掘潜力,培养能力,通过合作完成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大学不仅仅是学术,还有更多宝贵的追求,哈佛学院将帮助你在社团中成长,获得更多的收获”。

截至2020年2月,哈佛大学600多个学生社团中有546个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得到学校认可的有302个,平均不到30名学生就拥有一个社团。

哈佛大学的学生社团大致分为五大类:一是信仰型社团,如共和党员俱乐部、巴勒斯坦团结委员会;二是专业学术型社团,如化学俱乐部;三是艺术类社团,如管弦乐队、魔术协会;四是服务型社团,如红十字之友;五是地域性社团,这类社团数量最多,如以中国留学生为主体建立的社团,除了六个
泛亚洲协会还有中国学生联合会、香港社、台湾文化社等。

2.学生社团历史悠久,社会化影响力大在西方国家,社团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观西方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教派的成年人和青少年都热衷于组织和参加社会团体。

如英国青年理事会,其宗旨是代表青年的利益,向政府和决策者反映青年的意见和呼声,倡导青年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再如德国公务员联盟青年组织,在引导青年加强个性修养和个人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鼓励青年尊重集体利益,参与政治,为国家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在美国高校中,影响较大、历史较长的学生社团是“希腊字母”社团组织,即兄弟会、姊妹会,每个大学校园里都可以见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且都有自己的历史和传统。

3.学生社团机构健全,管理规范这是国外大学学生社团的一个普遍特点。

在国外大学众多学生社团中,有一个领导组织是“学生政府”,它是由学生组织一年一度竞选产生的,在法律上代表学生的整体利益,一方面掌握全校的学生活动经费,另一方面代表全校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各个学生社团都有活动办公室,负责学生社团事务并对工作办公室和财务部门负责,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指导并监督社团活动。

国外大学的学生社团活动虽然独立性强,但在制定学生活动规范、机构、经费、出版物、活动时间等方面依然要接受校方严格的管理和指导。

开展学生活动必须遵从以下六项原则:社团主办的活动必须与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一致;学生活动管理规范必须与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一致;学生活动必须
职责清楚,做到活动、管理、账目“三公开”;学生活动不能侵犯他人的正当权利,不得有损于学校形象,不得破坏环境、损坏公物;学生活动必须照章管理,服从学校整体规划;学生活动必须按合同进行,不得私自超出预算。

4.社团活动经费充足为鼓励学生社团发展,国外政府和社会重视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和引导。

学生社团的活动经费来源主要有四条途径。

一是学校划拨。

所有注册学生社团都有一笔由学校拨给的年度经费,通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给社团的日常工作经费,另一部分是所承担的学生活动经费。

二是社会和校友的资助。

如美国校园内的“希腊字母”社团组织的毕业生走上社会后成才者较多,给所在社团提供了许多资助。

三是来自广告、募捐、门票、征收服务费和出租房屋的租金等。

四是来自学生交纳的经费。

美国高校规定,每个学生交学费时都要交一笔活动经费,如印第安纳大学规定,每个学生每学年要交17美元活动费。

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本科生社团至少可以从七个渠道获得资助:哈佛学院学生活动基金会、哈佛基金会、大众服务资助、Weatherhead中心基金会、Ann Radeliffe基金会、政治学协会、本科生理事会,资助方式分为团体资助、个人资助、实习机会、奖学金等四类。

三、国外大学学生社团发展对我国的有益启示与国外大学相比,国内大学的学生社团工作无论是在指导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一些欠缺,亟待进一步加强。

1.要进一步形成对学生社团的正确认识国内教育界大多认为,学生社团活动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
和大学生活的点缀,学生社团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社团活动的价值无法充分发挥。

学校也更加重视学生表层的技能培养和短期工具性目的,忽视其内在潜力的有效挖掘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塑造。

学生社团工作必须得到高校党委、行政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

2.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社团的经费来源要加大学生社团专项经费投入力度,为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物力、财力保障;要鼓励学生社团积极利用专业优势和团队优势,组织面向师生和社会的各种服务项目;要支持学生社团为筹措经费广辟渠道,规范学生社团寻求社会赞助的行为;要努力为学生社团提供项目化支持,并加强对学生社团经费使用的指导和管理。

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的做法,成立各种社团基金会,让学生社团经营某些项目,如管理和维护校园网、组织周末舞会等。

3.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大学学生社团管理部门要准确把握角色定位,科学授权,把管理监督与服务引导结合起来,在保证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前提下,鼓励灵活性和自主性。

我国大学学生社团“因人成事”的现象较为普遍,一度红火的学生社团会因人员的变更而瞬息沉寂下来。

究其原因,是学生社团组织缺乏延续性和自主性,这也暴露出管理上的不足。

因此,要按照“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原则加强学生社团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学生社团成立审批、年度注册审核、重大活动申报等基本制度,为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战略性发展方向和规范性操作程序。

4.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硬件支持大学应结合自身情况开放学生活动中心及相关活动场所,统筹规划场地使用情况,简化活动场所使用审批流程,为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提供便利条件,结合现有硬件资源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为学生社团发挥创造性提供空间,以激发学生社团的活力。

5.要进一步丰富学生社团的活动载体大学学生社团管理部门要将学生社团活动纳入团中央、教育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引导学生社团活动提高社会化程度,增强社会适应性;要强调社团活动形式与方法的创新,不断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要扩大社团活动的参与面,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社团和社团活动。

6.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社团提高实践意识大学应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参与校园建设、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等工作,使学生社团起源于学生、服务于学生,受惠于学校、服务于学校,受益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根据学生社团种类的不同,依托学生社团专业性强的优势打造一批科技类、学术类、实践类、创新类团队,如鼓励科技类社团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致力于科研课题的公关;随着大学生创业热潮的兴起,一部分创业型团队将自己在社团中取得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向社会进行转化,吸引创业投资,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期间真正受锻炼、出成果。

7.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的数量、质量和学生的参与度美国大学许多学生对社
团的热情超过对学业的兴趣。

相比之下,我国大学的学生社团数量较少,学生参与度不高,严重制约了社团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素质的培养。

社团管理部门应充分挖掘潜力,拓宽学生社团的学科领域、服务领域、认知领域、实践领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社团的数量和质量。

学生是大学的主要群体,学生社团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的重要架构形式,学生社团功能的拓展、优化、发挥将是大学治理、大学发展的新动力。

因此,我们更应当广泛调查取证,合理评估,审慎分析,着力实施,将先进的理念为我所用,提升我国大学学生工作服务质量,更好地推进学生社团建设,成就青年,成就未来。

(司保江系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梦青系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团委社团工作部部长)责编:一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