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吸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吸虫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1病原体

2 流行病学研究

2.1流行情况

2.2 传染源

2.3 传播途径

2.4 易感人群

3临床研究

3.1 临床表现

3.2 诊断

3.3 误诊原因

3.4 治疗

4 展望

参考文献

3.1临床表现

对本省76个肺吸虫病流行县(市)的易感人群,进行肺吸虫抗原皮试调查共46698人次,平均阳性率为19.7%,以5—15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随着年龄增大阳性率则逐渐下降。斯氏肺吸虫病的临床特征表现为:①游走性皮下包块最为突出;②从患者的痰液中极难查见虫卵;③肺部症状较轻而脑型病例较常见,心包炎型病例屡见不鲜;④85%左右的患者嗜酸粒细胞增高.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肝肺吸虫病的超声造影临床特征,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肺吸虫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肝肺吸虫病及肝脓肿、肝内胆管细胞肝癌(ICC)各20例,回顾性总结分析3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常规灰阶超声特征及超声造影增强特点。结果超声造影动脉期-门脉/延迟期呈高-低增强的比例分别为30%、60%及85%,呈三期低增强的比例分别为20%、15%及5%,门脉/延迟期消退比例分别为50%、75%及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增强范围:均以部分增强为主,3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病灶内增强区特征:肝肺吸虫病及肝脓肿以均匀环状为主(50%、65%),ICC组以不规则环状为主(60%);坏死区特征:肝肺吸虫以不规则窦道样为主(60%),肝脓肿以筛孔样为主(60%),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肺吸虫病组坏死区呈不同程度的不规则窦道样改变(60%),较其余2组差异显著(P<0.05)。

目的探讨儿童肺吸虫脑病临床表现和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确诊的肺吸虫脑病患儿25例,年龄6~14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25例中18例有明确生食溪蟹、淡水虾史。临床表现:头痛23例,癫痫11例,发热9例;25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及百分比均升高,肺吸虫血清抗体均阳性。MRI特征:24例病灶位于大脑皮质和皮质下区,1例位于丘脑,累及顶叶14例、

颞叶10例、枕叶8例、额叶6例。脑实质出血16例,多表现为皮质及皮质下单一血肿团;脑炎型9例,表现为大片水肿和环形、结节样强化,其中"隧道征"3例。合并胸部肺吸虫病10例。

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2004年11月至2011年6月收治24例脑寄生虫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脑寄生虫病中脑囊虫病7例(29.17%)、脑包虫病3例(12.50%)、脑血吸虫病8例(33.33%)、脑肺吸虫病6例(25.00%);脑包虫病中2例有牧区生活史,有生食肉、青蛙、鱼虾蟹史8例(33.33%);手术联合口服肠虫清治疗脑包虫病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肠虫清患者;脑寄生虫病多脑叶发病常见,脑肺吸虫病伴发胸腔积液多见;脑血吸虫病、脑囊虫病经口服吡喹酮结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治愈;病灶累及脑干者,治疗效果欠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