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以人为本_中_人_之主体性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锦宣

“以人为本”中“人”之主体性探析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1745)

【摘要】对“以人为本”中的“人”的主体性解读是当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需要,也是进

一步学习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对“以人为本”中人的理解需要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人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是通过它的实践性体现出来的,在它的阶级性和社会历史性中得以显现。作为阶级主体的现实的具体的人,既是实践的主体,也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的主体,更是解放的主体。

【关键词】人学;以人为本;人的现实性;人的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C91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26[2013]01-0043-04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2年度项目“‘以人为本’中‘人’之主体性研究”(12SB198)

作者简介:陈锦宣(1980—),男(汉),四川宣汉人。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人为本”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学界围绕“以人为本”问题中的“以什么人为本”、“怎样理解‘本’的含义”、“以人的什么为本”等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就这些问题基本达成的共识有:1.“以人为本”不同于中国传统所讲的“以民为本”,也于西方抽象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相区别;2.在理论前提和理论基础上,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它是马克思在批判传统人学思想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新人学思想;3.在目的上,“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4.现阶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但是在某些问题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例如:学界大都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现实的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但对如何理解现实的具体的人上却意见不一;有人认为“以人为本”仅仅是一个政治命题,有人提出对它的理解当立足于价值论,但又有人把“以人为本”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有人认为“以人为本”的提出正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人学,是对“人学空场”的有力反驳,从而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道主义,而反对者则坚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是历史唯物主义;等等。

显而易见,“以人为本”的主体是人,但是这里的“人”是什么样的主体,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分析和探讨尚显不足,而对于“以人为本”中“人”的主体性分析则是解决以上种种分歧的关节点。本文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以马克思对人的现实性与抽象性的区分为基点,从马克思对人的界定,从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试从主体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以人为本”中的“人”,以使我们加深对于“以人为本”的主体的深刻理解。笔者认为“以人为本”中人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和具体的,这种现实性和具体性是通过它的实践性体现出来,在它的阶级性和社会历史性中得以彰显。作为阶级主体的现实的具体的人,既是实践的主体,社会历史的主体和价值的主体,也是解放的主体。

一、“以人为本”的人是现实的具体的人

西方人本主义的兴起是近代的事,这种人本主义的提出是为了驳斥中世纪的“神本主义”。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在肯定人的

43··

力量,弘扬人的价值,尤其是在开启人的类基础之上的平等主体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也是一种“以人为本”。但是这种“以人为本”仅仅停留在意识平等的阶段,它只能是抽象的人为本,只能以人的抽象方面(如人的感性需要、意志力量、情绪体验等)为本。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使“以人为本”概念真正具有科学的内涵。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马克思强调了人的现实性和具体性,主张必须以现实的人为本。马克思通过对历史上的各种人和人的各种方面的考察,科学地揭示了“以人为本”的内涵:即充分肯定人、人的地位、人的作用,肯定人的价值,要从具体的人,从生活在具体历史环境中的“现实的人”出发,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与以往的“以人为本”思想提出的偶然性、象征性、任意性和片面性相比,马克思的思想具有必然性、自觉性、现实性和全面性,而这一思想区别于以往人本主义思想的根本之点就在于它是以现实的具体的人为基础的。

现实的具体的人是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出发点和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提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2]这里所指的人之所以是“现实的”是因为他们把握了这样的一个前提:“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3]这个前提即是历史唯物主义,把对人的解读纳入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范围里加以理解和探讨,人的现实性体现在对人的抽象的否定,不是还处于抽象思辨中的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像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4]即是说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是从人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出发的,从人的现实关系和地位入手,把“人”从哲学思辨的对象变成了现实的研究对象,从而牢牢抓住了人的现实命运和生存状况。在马克思看来,如果离开了现实的生存基础而抽象地议论“以人为本”,那么不论把人的地位抬高到什么程度,也只能是空谈,不可能为改变人的命运和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指出任何有意义的出路。因此,人的“现实性”需要从现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去把握。而这个前提并不是随意提出的,“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像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5]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离开现实的个人及其物质生活条件,就难以找到科学地研究人的入口,也就不可能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

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的学说是“对抽象的人的崇拜”的否定的“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6]。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与实践中,现实的人处于人学思想的基础性的核心地位。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和指导性而具有现实性,当今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建立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基础之上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讲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二、从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彰显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从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实质是为了彰显人的主体地位、提升人的主体价值、恢复人的主体作用、实现人作为主体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包括自然唯物主义和人本唯物主义都没有给人以相应的主体地位。自然唯物主义以“时间在先”的原则,把整个世界还原为自然物质,物质成了一切变化的主体,人和自然都服从于同样的规律,自然唯物主义确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但却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而抹杀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主体性,它研究整个世界,却忽视了人,从而导致了“人学空场”,以致使人的主体地位隐匿起来。因此,这种“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7],成为了一种“纯粹的”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与自然唯物主义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它承认人是“感性的对象”,它把人看作是思维和自然相统一的基础,也力图以“现实的人”为基本原则来理解世界。但是人本唯物主义者“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他们“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8]对他们来说,人的活动本身仍然不是客观的活动。因而,这种“直观的唯物主义”仍然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所得到的仍是抽象的人而不是现实的人,忽视的仍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主体性,人并没有在这里找到应有的主体地位。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存在只有在社会存在中才是有意义的,“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

—尽管以异化的形式——

—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9]如果自然界离开了人类社会,只能是抽象的自然界。而“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10]说明脱离人的主体的自然界不是现实的,只能是抽象的,自然界因其与人相结合而获得现实的属性和应有的地位,“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1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进一步指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2]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历史”都应当从现实的人出发,从现实的人出发并对它加以肯定,所彰显的正是人的主体地位。这是对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地位的肯定,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人的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即是以现实的具体的人为本,以现实的具体的人为本即是要从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进而肯定人的主体地

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