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中国经济及其展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的基本过程、主要部署和措 施、取得的显著成效。
2.中国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
复习思考:
1.简述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及其标志性事件。 2.为什么说中国经济已经实现“V”型反转? 3.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部署和措施有哪些?具体特点是什 么? 4.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了我们那些启示?
去年四季度GDP增速降至6.8%,今年一季度降至6.1%。一揽子计 划果断重拳出击后,中国经济迅速走出“低谷”,二季度增长率恢复到 7.9%。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经济增速发展,三季度增长8.9%, 逼近危机前水平。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7%。10月份各方面经 济指标进一步向好,预计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将提速至9%以上。
用电量: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4%。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全社会 用电量被认为是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真实反映。全社会用电量自去年10
月份同比下降3.7%后,连续八个月呈现同比负增长,其中今年1月份同 比下降12.88%,但其后降幅逐渐收窄。9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约 3224.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4%,增幅比8月份上升2个百分点。10 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134.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87%,增幅比9 月份上升5.6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回暖态势。
总之,今年1—10月份,我国经济增速逐季、逐月加快,需求结构明 显改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农业生产再获丰收,产 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积极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成效明显,城镇 新增就业稳定增加,财政状况逐步好转,货币信贷保持快速增长,重点 领域改革取得新的进展,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好于年初的预期,回升向好 的趋势得到巩固。这意味着,国际金融危机大规模爆发后的一年间,中 国经济正走出一条“V”型反弹回升之路,并成为带动世界经济走出衰退 的重要力量。
外汇储备:前三季度共增加3266亿美元,同比少增507亿美元。今年 6月末,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达到21316亿美
元。七、八、九三个月,分别增加430亿美元、362亿美元、618亿美 元。截至2009年三季度末,外汇储备余额达22726亿美元,同比增长 19.26%。
财政收支:前10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呈先抑后扬的回升态势。1-4 月,受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滑以及结构性减税很多的影响,收入 大幅下降。5月份以来收入逐步回升,特别是8月份以后因去年同期收入 下降、基数较低,月收入增幅相应加大。1-10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 5836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87.99亿元,增长7.5%。10月,中央本 级收入3803.43亿元,同比增长37%;地方本级收入3041.5亿元,同比增 长19.2%。1-10月累计,全国财政支出49886.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9314.73亿元,增长23%。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0601.51亿元,同比增长 21.2%;地方本级支出39284.53亿元,同比增长23.4%。
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百 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整个世界经济。各国普遍出现股市跳水、 银行破产、资产缩水、投资停滞,昔日以金融创新推动的虚拟经济顿失 繁荣,并且迅即向实体经济蔓延,造成物价狂跌、贸易萎靡、大量企业 倒闭、工厂停工、商铺歇业、失业猛增……影响范围之广、冲击强度之 大、破坏程度之深,为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所罕见,世界经济 陷入深度衰退,面临着最为严峻的挑战。尽管此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 的冲击还不明朗,但是我们党和政府清醒认识到,已经融入经济全球化 的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随着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导致大量“两头在 外”的外向型企业停工、停产、倒闭,2000多万农民工失业,中国经济 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
面对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将向何处去?中国经济怎 样避险,党和政府如何应对?备受海内外瞩目。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用 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确把握中国经济自身发展阶段和 规律,科学远眺“国计民生”的大是、大势,运筹帷幄,沉着应对,宏观 调控及时变奏,果断终止2009年初确定的“防止经济过热、防止通货膨 胀”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形势与政策”2009—2010学年度第1学期第4讲
积极应对,转危为机,率先回升向 好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中国经济及其展望
执笔 古世平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的基本过程、主要部署 和措施、取得的显著成效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2.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 教学重点:
5.8%,降幅比上月缩小1.2个百分点,比1-9月份缩小0.1个百分点。呈 现环比由降转升,同比降幅收窄态势。
外贸:前三季度出口下降21.3%,至10月份当月中国外贸出口值为 1107.6亿美元,今年以来月度出口值已连续4个月超过千亿美元。呈现 五大特点:进出口规模逐月扩大、进口持续回升势头明显、加工贸易降 幅明显收窄、需求弹性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表现出较强的出口竞争优 势、主要沿海省市进出口出现转圜态势。
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再次召开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 究部署今年后几个月经济工作。要求必须全面、正确判断形势,既要充 分肯定成绩,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变化和有利条件,进一步增强信 心;也要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把各 方面困难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各种挑战的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 强调今年后几个月,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 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继续实施积极的财 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全面落实和 不断充实完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更好地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 要任务,更加重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明年发展奠定良好基 础。
楼市:前三季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17.7%。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 景气指数为101.08,比8月份提高1点。 自今年4月份以来,全国房地产 开发景气已连续六个月上升,环比升幅依次为0.02点、1.18点、0.61 点、1.46点、2.07点、1点,9月份升幅比8月份有所回落。10月份中国70 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9%,涨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 点;环比上涨0.7%,涨幅与上月持平。
2.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成效
(1)经济发展实现“V”型反转 从2008年4季度到2009年3季度,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历的最为困难
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 势,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形势,果断决策,及时出台、全面实施并 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牢牢把 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应对国际 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各 种困难,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 民生取得了明显成效。
工业增加值:前三季度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 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 9.1%,三季度增长12.4%,呈现增长逐季加快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态势。至10月份,同比 增长16.1%,比上年同月加快7.9个百分点,比9月份加快2.2个百分 点,为连续6个月同比增速加快。
(2)各项经济指标均现向好趋势 GDP:前三季度同比增长7.7% ,总量达到217817亿元。其中三季度 增速达到了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500亿元,同比增长 4.0%;第二产业增加值106477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88840 亿元,增长8.8%。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10月份同比下降1.1%;10月份,同 比下降0.5%,比上月降幅缩小0.3个百分点。呈现环比由降转升,同比 降幅收窄态势。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有三种上涨五种下降,其中 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6%,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3%,衣着类价 格同比下降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下降1.2%,医疗 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 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7%,居住价格同 比下降3.8%。 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前三季度同比降6.5%。截至9月份PPI 已环比连续六个月上涨,其中9月份环比上涨0.6%。前三季度,我国原 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9.5%。10月份,PPI同比下降
固定资产投资:1-10月份,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33.1%,比上年同期加快5.9个百分点,呈现继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中央 项目投资13502亿元,同比增长18.8%;地方项目投资137208亿元,增 长34.8%。在注册类型中,内资企业投资138582亿元,同比增长 36.7%;港澳台商投资5076亿元,增长0.8%;外商投资6218亿元,增长 1.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3177亿元,增长33.3%,加快5.7%个 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1800亿元,增长33.6%,加快10.3个百分 点。
城镇居民收入:前三季度同比增长9.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 14213元。其中,可支配收入12973元,同比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0.5%;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10.2%,转移性收入增长15.7%, 经营净收入增长5.0%,财产性收入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430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其中, 工资性收入增长9.9%,出售农产品收入增长4.0%,二、三产业生产经营 收入增长10.5%,财产性收入增长11.7%,转移性收入增长26.4%。
教学内容: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变奏国际宏观调控、果 断实施一揽子计划开始,希望的种子经历了春天的发芽、夏天的成长, 终于迎来了秋天的收获。2009年全年“保八”已无悬念,但是现在远非大 功告成,前进的道路上面临许多挑战。
一、中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效显著
1.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
信贷:前10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8.92万亿元,同比多增5.26万亿 元。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04万亿元,同比增长 34.16%,增幅比上年末高15.4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05个百分点。前 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67万亿元,同比多增5.19万亿元。从分部门情 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1.8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6672亿元,中长 期贷款增加1.17万亿元。10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2530亿元,较往月 大幅回落。
进入2009年后,第一季度,复苏态势尚待确认,党中央和国务院, 又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力度和节奏,相继审议通过了汽 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 属、物流等十项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
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注意把扩内需和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推 动了第二季度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6月17日,国务院又专门 召开常务会议,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中长期发展需要,继续把促 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 和针对性,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加强储备性政策的研究,同时要不失 时机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为经济增长打下更为坚实牢靠的基础。终于 在第三季度,实现“V”型反转,经济增速。
紧接着,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出台了十大措施和未来两年内投资4 万亿元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这一揽子计 划,并不是简单的4万亿投资,而是以扩大内需为主、消费与投资拉动 相结合的计划,是当前和长远相结合、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统一的计划, 是政府与市场作用相统一、发展与改革相促进的计划,是既保增长、又 惠民生的计划,在较短时间内,遏制住了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