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东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
周新萌
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武汉430015
摘要东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武汉市靓丽的城市名片。像全国很多城市湖泊一样,东湖也
面临着湖泊富营养化和水生态环境脆弱的严峻形势。本文通过分析武汉东湖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有针
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和改善东湖水环境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东湖水环境防治对策
东湖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的一个浅水型湖泊,水域面积为34.59平方千米,总湖容量
为8648万立方米,汇水区面积117平方千米。东湖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兼有渔业养殖、调蓄、调节气候等多项水体功能。多年来,由于粗放型地开发和利用东湖水体资
源,导致东湖的水环境质量现状令人堪忧。本文针对东湖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
施和建议。
一、东湖水环境质量状况
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每月对东湖实施水质监测,监测点位有5个,分别是郭郑湖2个点
位,汤菱湖1个点位,庙湖1个点位,鹰窝湖1个点位。从监测结果来看:东湖水环境质量有以
下特点:
1.东湖水体污染物以氮、磷等营养盐为主,湖泊呈现中度富营养状态。表明东湖水质主要
受城市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的影响比较大。2001年至2008年,除2006年东湖水质为V类外,
其余年份东湖水质类别均为劣V类。现在东湖水质在V类和劣V类之间波动。采用综合营养状
态指数法对东湖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东湖的营养状态为中度富营养。
2.东湖各湖区水质相差较大。2008年4月,我们对东湖十个子湖进行了一次调查性监测。
从监测的结果来看,东湖十个湖区中,水质为Ⅲ类、Ⅳ类和V类的湖区各有2个,另有4个湖区
的水质为劣V类。各湖区营养状态也不一致,有的湖区是中营养,而有的湖区是中度富营养。造
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湖区基本上由人工堤相互分隔,每个湖区纳污情况和水体自净能力的
差异导致各湖区水质相差较大。
2008年4月东湖调查监测各湖区水质类别和营养状态一览表
湖区郭郑湖汤菱湖后湖团湖庙湖小谭湖筲箕湖菱角湖喻家湖水果湖
水质类别V ⅣⅢⅢ劣V Ⅳ劣V V 劣V 劣V
营养状态指数58 54 50 50 69 55 65 58 70 70
轻度轻度中度轻度中度轻度中度中度
营养状态中营养中营养
富营养富营养置冒乔富营养富营养置冒乔富营养富营养
东湖的主要水环境问题
(一)水质氮磷含量较高,水体呈中度富营养化
长期以来,东湖周边的排污口向东湖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加上东湖周边地表径流
和渔业养殖投放饵料,这些都向东湖输入了大量氮磷等能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据测·27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算,东湖每年由外源污染输入的磷为99.6吨,其中,只有大约20.1吨输出湖外,其余蓄积在湖
内,主要是沉积在东湖的底泥中。高含量的氮磷使得东湖成为一个富营养化的湖泊。
(二)水生生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
从东湖多年来水生生物种群生长趋势看,浮游生物种类大大减少,使其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
下降,而它们的数量却增加。在夏秋季,由于蓝绿藻的大量繁殖,在水果湖一带形成“水华”。
底栖动物也是种类减少,耐污种群数量增加。水生植物不但群丛结构趋于单一,许多种群已趋消
失,使其分布面积缩小,许多湖区已见不到水草。这些现象都说明东湖水环境质量已很差,水生
态环境十分脆弱。
改善东湖水环境质量的措施
(一)封堵所有入湖排污口,实现完全截污
经过多年的努力,东湖周边的排污口大多数已被截污,但仍有几个小排污口没有完全截污,有污
水排入东湖。要治理好东湖的水环境,首先应该实现东湖排污口的完全封堵和污水“零入湖”。
(二)控制地表径流等面源污染
雨季东湖周边汇水区地表径流会携带大量污染物排入湖中。有研究显示,东湖周边地表径流
污染负荷占整个人湖污染负荷的25%左右。因此,采取措施防治地表径流和农田灌溉回水对东
湖的污染是很有必要的。具体措施包括收集初期雨水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在有条件的地方建
设人工湿地,使地表径流和农田回灌水经人工湿地处理后排人东湖,尽量减少入湖污染物。
(三)合理疏浚底泥,控制内源污染
在排污口被截污后,富含氮磷等污染物的东湖底泥将成为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有专家预
测,如不考虑底泥的影响,在控制外源污染的情况下,东湖水体在三年内可得以恢复。如果考虑
底泥的影响,底泥中的氮磷不断释放到湖水中,通过用水及生物输出,东湖需要约35年以上才
能得以恢复。因此,如何控制和削减底泥对东湖水质的影响应是东湖排污口截污后湖泊治理重点
考虑的问题。根据对东湖水质及底泥的调查结果,东湖重污染区,即现在的庙湖、水果湖等区域
的水质和底泥氮磷含量都比其它湖区高出很多。在考虑经济可行的情况下,重点选择这些湖区进
行底泥的疏浚。
(四)采用生物修复的方法进行水环境生态修复
合理放养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如鲢、鳙等,使水生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控制在较合理的水
平。在部分湖区适当种植能吸收水体和底泥中营养盐的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并定期收获,利用
这种方式加速输出水体中富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五)实施大东湖水网构建工程,提高东湖的自净能力
“大东湖”生态水网地处武汉市东部,覆盖武昌区、青山区和洪山区,位于长江南岸,珞珈
山以北,区域内涉及东湖、杨春湖、外沙湖、严东湖、严西湖、北湖等6个湖泊,水域总面积
62.5平方千米,总库容l亿余万立方米。“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主要是为了构建良性水网
生态系统、改善水网环境、提升水景观和弘扬水文化。大东湖水网工程实施后,将引入水质较好
的长江水到东湖,同时疏通东湖的出水口,从而加快湖水的流动,增加东湖的自净能力,将湖水
中大量的污染物排入环境容量很大的长江,逐步减少东湖水污染物的总量。
参考文献
[1]武汉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1—2005年度)武汉市环境保护局.
[2]隋少峰.武汉东湖底泥释磷特点.环境科学,2001.
[3]金伯欣.武汉东湖引江灌湖控制水质可行性的初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