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病因就是由于过食肥甘 ,酗酒、过劳、紧张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致气血凝滞 ,痰瘀痹阻 ,骨节经气不通而发病。多发于中年以上人群。辩证分型为风湿热邪,风寒湿痹 ,痰浊瘀
血痼 ,脾肾阳虚。 1.风湿热痹症状 :足趾关节红肿热痛 ,或游走痛 ,或有发热、汗出、烦热、咽痛 ;舌红苔薄 ,脉弦数。治则 :祛风清热 ,化湿通痹。可用方药 :四妙散加味 ,苍术 9 克 ,黄柏 12 克,牛膝12 克,薏苡仁 30 克,海桐皮 12 克,桑枝 30 克,威灵仙 12 克,金银花藤 15 克,茜草 20 克,秦艽 10 克,随症加减。痛风见关节红肿热痛甚者 ,加生地 15 克,赤芍 15 克,地龙 12 克 ,以清热凉血通络 ;伴发热、汗出、烦渴者 ,加石膏 30 克(先煎),知母 10 克,桂枝 6 克,赤芍 15克,以清气凉营。验方 :苍术 10 克, 黄柏 10 克,薏苡仁 30 克,牛膝 10 克,水煎服 ,每日 1 剂。适用于痛风属关节红肿热痛者。金黄膏外敷关节肿痛处,2~ 3 天
换药 1次, 10 天 1个疗程。适用于痛风属风湿热痹者。 2.风
寒湿痹症状 :足趾关节冷痛而肿 ,遇寒益剧 ,得温则减 ,局部皮肤微红或不红 ;舌淡红 ,苔薄 ,脉弦紧。治则 :温经散寒 ,祛风化湿。可用方药 :乌头汤加味 ,制川乌 9克,麻黄 9克,白芍 12 克, 黄芪 15 克,附片 9克,桂枝 9克,白术 12 克,防风 9 克,防己 12 克 ,甘草 6
克 ,随症加减。伴拇指关节紫黯、或有痛风结节者, 加桃仁 9克,红花 9 克,乳香 6克,没药 6 克,以活血通络散结。验
方 :黄芪 30克,白术 15克,防己 15克,威灵仙 15克,细辛 3 克, 水煎服 ,每日 1 剂,适用于痛风属风寒湿痹轻症者。 3.痰瘀痼结症状 :关节刺痛 ,夜晚加剧 ,发作频繁 ,伴结节、关节畸形肿胀 , 活动受限 ;舌黯红 ,或有瘀斑 ,脉细弦或涩。治则 :化痰祛瘀 ,通经散结。可用方药 :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 9 克,红花 9 克,当归 9 克,川芎 9克,威灵仙 12 克,穿山甲 12 克,白芥子 9 克,胆南星 9 克,全蝎 3克,蜈蚣 1 条,随症加减。关节痛剧者 ,加制川乌、草乌各 6克,细辛 3 克,以温经止痛 ;血尿酸高者 ,加黄柏 9克, 苍术 9克,薏苡仁 30 克,防己 15 克,以清利祛邪。 4.脾肾阳虚症状:面色苍白 ,手足不温 ,腰隐痛 ,腿酸软 ,遇劳更甚 ,卧则减轻 , 夜尿频多 ,有气无力 ;舌淡,苔薄白 ,脉沉细。治则:温补脾肾。可用方药 :右归丸加减 ,熟地 15克,山药 15 克,山茱萸 10 克,菟丝子 15 克,枸杞子 12 克,杜仲 12 克,附片 10 克,肉桂粉 2 克(兑服),黄芪 20 克,党参 12 克,白术12 克,炙甘草 3 克 ,随症加减。尿路结石者 ,加金钱草 20克,海金沙 10 克(包煎),冬葵子 10克, 琥珀粉 3克(兑服),鸡内金 9克,以清利排石 ;纳少,便溏者 ,加干姜 5 克、木香 6 克、砂仁 3 克(后下),以温运脾阳。另外也可以用针灸疗法 :针刺解溪、昆仑、悬钟、阳陵泉、合谷、翳风、外关、曲池、肾俞等穴 ,每次选 2— 3 个穴。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从毒论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多出现关节剧烈红肿热痛,夜间加剧 ,患者常因疼痛难忍就医。临床中 , 询问此类急性发病患者 ,大多与饮食相关 ,常在进食海鲜、动物内脏或者饮酒后发生 ,
或者就是劳累、剧烈运动后发作。这些诱发因素从中医理论来讲 ,属于外感与内伤的因素。为何外感与内伤因素能导致如此剧烈疼痛呢 ,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机制就就是有“毒” 的参与。
毒的概念
“毒”在临床中经常提到 ,但究竟什么才就是毒 ,《辞源》做了如下解释 :⑴恶也 ,害也;⑵痛也 ,苦也;⑶物之能害人者皆曰毒。所以 ,我们可认为一切对人体有严重损害 ,使人痛苦的致病因素可归属为“毒”的作用。正就是毒的这种破坏作用才使得疾病来势凶猛、过程缠绵、危害深重。临床中发现 , 活动期风湿病的发生多为外来毒邪与内生毒邪共同作用的结果。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未能及时外散日久郁而成毒此乃外毒 ,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的一系列病理产物 ,如痰浊、水湿、瘀血等日久不化 ,郁而成毒则为内毒。因此 , “毒”实质上就是由邪气郁而不解久蕴乃成。此正合清·尤在泾“毒者,邪蕴蓄不解之谓。”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瞧 ,风湿病的外来之毒 ,至少包括了所有外来能导致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 ;而内生之毒则主要就是指体内各种超量代谢成分,例
如过多的各类自身抗体、循环免疫复合物、血尿酸、血脂、血糖、蛋白分解物等。这些超量的物质日久势必会引起机体损伤 ,出现不同系统的疾病。因此从这一点来说与中医的“毒” 意义相近。
毒的来源毒的来源分内外两方面。外因就是风寒湿热等邪气郁而成毒 ,内因主要责之于脏腑功能失调。在痛风性关节炎中内因产生之毒即内毒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详细而言 ,内毒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脾胃失司 ,内生浊毒本病患者大多平素嗜食膏粱厚味、醇酒肥甘及辛辣腥腻之品 ,影响脾胃功能 ,不归正化 ,酿生痰浊水湿浊毒。脾胃健运失司 ,日久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水谷精微失于输布 ,停留中焦 , 滋生湿浊。为内毒成生提供了基础 ,从而成为生毒之源。湿浊又影响气机的升降 ,导致气化与推动能力下降 ,加剧湿邪的产生。湿邪从阳化热 ,形成湿热之邪 ,日久酿生湿热浊毒。湿热浊毒粘腻滞下 ,浸淫筋脉 ,则出现下肢关节尤其就是大脚趾的关节剧烈红肿热痛。
肾失开阖 ,酿生浊毒
正常情况下 ,通过五脏六腑的功能 ,例如脾升清、胃降浊、小肠泌别清浊及肾司二便作用 ,机体的代谢产物可及时排出体外 ,不致于蓄积为害。如素体阴阳失衡 ,再加以外邪侵袭 ,或饮食情志劳倦所伤 ,加重脏腑功能失调 ,不能及时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则可蕴蓄成毒 ,彰害人体。脏腑功能失司中尤以肾失开阖最为重要。肾司开阖 ,开则多余的水液与代谢产物化为尿液排出 ;阖则机体所需津液得以存留于体内发挥生理作用。如肾气本弱 ,或浊毒内蕴 ,耗伤气血 ,肾之气化不利 ,开阖无权 , 则浊毒留而不去 ,深伏血脉 ,伺机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