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磁学与磁性材料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Hd )x N x M x ( Hd ) y N y M y ( H d )z N z M z
Nx + N y + Nz 1
在CGS单位值中
Na + Nb + Nc 4p
12
旋转椭球的极限情况:
abc 1 Na Nb Nc 3
a b c 1 Na Nb , 2 Nc 0
(
)
球体:Fd (1 / 6)0 M
2
细长圆柱体: Fd (1 / 4)0 M x + M y
2
(
2
)
薄圆板片:Fd (1 / 2)0 M z
2
适用条件:磁体内部均匀一致,磁化均匀。
16
1.2. 材料的磁化
▼磁化曲线
表示磁场强度H与所感生的B或M之间的关系
O点:H=0、B=0、M=0,磁中性或原始退磁状态 OA段:近似线性,起始磁化阶段 AB段:较陡峭,表明急剧磁化 H<Hm时,二曲线基本重合。 H>Hm后,M逐渐趋于一定值 MS(饱和磁化强度),而B 则仍不断增大(原因?)
37
反铁磁物质主要是一些过渡族元素的氧化物、卤化物、 硫化物, 如:
发磁化后的强磁体出现磁畴的主要原因。
15
对椭球体:
H d N x M x i + N y M y j + N z M z k 1 2 2 2 ( F N M + N M + N M d 0 x x y y z z ) 2 N x + N y + N z 1
定义磁场强度H:单位强度的磁场等于单位磁极受到1牛 顿的力。 在更多场合,确定场效应的量是磁感应强度B(磁通 密度)。在SI单位制中,B的定义为: B= µ o(H+M) T or Wb•m2
7
应用中常用电流来产生磁场,有以下三种形式: 无限长载流直导线的磁场强度 H=I/2pr
载流环行线圈圆心的磁场强度 H=I/2r
20
退磁曲线
退磁曲线上每一点的B和H的乘积(BH)为磁能积, 表征永磁材料中能量大小的物理量。
(BH)的最大值为最大磁能积(BH) max
21
从磁感应强度——磁场曲线上得到: 起始磁导率 最大磁导率
B a lim 0 H 1
B 0 ( M + H )
H 0,H 0
max
33
顺磁性
磁 场
顺磁性 cm=10-6 ~10-3 磁矩的排列与磁性的关系
34
顺磁性物质也很多,常见的顺磁性物质: 过渡族元素、稀土元素和锕系元素金属:Mn,Cr,W,La,Nd, Pt,Pa, 含有以上元素的化合物:MnSO4,FeCl3,FeSO4,Gd2O3,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Li,Na,K,Ru,Cs,Mg,Ca,Sr,Ba
B=0时的矫顽力, 称为磁感矫顽力
矫顽力是表征材料在磁化以后保持磁化状态的能力 将BHC<80~800 Am-1的材料为软磁材料;将BHC>8103~8105 Am-1 的材料称为硬磁材料;介于1~2104 A m-1之间的为半硬磁材料 19
不同的回线形状反映 了不同的磁性质,有 着不同的应用。
弱磁!
36
文献中也常绘成磁化率倒数和温度关系: (见应用磁学P9)
1
c
磁 化 率 表 现 复 杂
T
p
TC
铁磁性
T (K )
TpTC
低温下表现为反铁磁性的物质,超过磁性转变温度 (一般称作Neel温度)后变为顺磁性的,其磁化率温度关 系服从居里-外斯定律: C c= 注意与铁磁性的区别! T + Tp
顺磁性物质的磁化率是温度的函数,服从居里定律或居里外斯(Curie-Waiss)定律。
C c T
C C c 或:c = T Tp T + Tp
C 称作居里常数,
Tp 称作居里顺磁温度
服从居里-外斯定律的物质都是在某一个温度之上才显示顺磁 性,这个温度之下,表现为其它性质。 典型顺磁性物质的基本特点是含有具有未满壳层的原子 (或离子),具有一定的磁矩,是无规分布的原子磁矩在外磁 场中的取向产生了顺磁性。此外,传导电子也具有一定的顺磁 性。
29
抗磁性
物质的抗磁性是一些物质的原子中电子磁矩 互相抵消,合磁矩为零。但是当受到外加磁场 作用时,电子轨道运动会发生变化,而且在与 外加磁场的相反方向产生很小的合磁矩。这样 表示物质磁性的磁化率便成为很小的负数(量)。
30
自然界中很多物质都是抗磁性物质:周期表中三分之一的 元素、绝大多数的有机材料和生物材料都是抗磁性物质。 包括: 稀有气体:He,Ne.Ar,Kr,Xe 多数非金属和少数金属:Si,Ge,S,P, Cu,Ag,Au, 不含过渡族元素的离子晶体:NaCl,KBr, 不含过渡族元素的共价键化合物:H2,CO2,CH4 等 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和生物组织: 水; 反常抗磁性物质:Bi,Ga,Zn,Pb,磁化率与磁场、温度有关。
a, b c Na Nb 0 Nc 1
13
▼静磁能
磁场中的磁体受到力的作用,力矩为:
L Fl sin mlH sin
具有的能量密度为:
FH 0 MH cos
高能量态 F=mH F=mH H l 低能量态
-m
H
+m F=mH
F=mH
14
显然,磁性体在磁化过程中,也将受到自身退磁场的作 用,产生退磁场能,它是在磁化强度逐步增加的过程中外 界做功逐步积累起来的,单位体积内
材料被磁化时,两端的自由磁极会产 生与磁化反方向的磁场,即退磁场
M
Hd NM
,N为退磁因子
仅与材料形状有关
Hd
只有具有高对称性的简单体可以求出N的大小:
细 长 圆 柱 体
球形体
无限大平板
N=1/3
N=1/2
N=1
11
旋转椭球形状样品的磁化 是均匀的,我们选取坐标 系与椭球的主轴重合,则 退磁场的三个分量可以表 示为:
Jm
j V
m
Wb m2
单位体积磁体内磁偶极子具有的磁矩矢量和称为磁化强度, 用M表示。
M
V
m
A m 1
J m和M亦有如下关系:
Jm=µ 0M
5
磁化强度可以看成是磁偶极子的集合
Fra Baidu bibliotek
磁化强度又可以看成是闭合电流环的集合
6
▼磁场强度H和磁感应强度B 磁场中的磁极会受到力的作用,表示为: F=m H, m为磁极强度
2
磁极和电流周围都存在磁场,磁场可以用磁力线表示:
磁力线特点:
从N极出发,进入与其最邻近的S极,并形成闭合回路; 通常呈直线或曲线,不存在呈直角拐弯的磁力线;
任意二条同向磁力线之间相互排斥,因此不存在相交的磁力线;
3
▼磁偶极子和磁矩
如果一个小磁体能够用无限小的电流回路 来表示,我们就称为磁偶极子。用磁偶极 矩jm表示:
由B-H(M-H)曲线可求
出μ或 χ
17
磁化曲线是反映材料特性的基本曲线,从中可以得到标志材
料的参量:饱和磁化强度Ms、起始磁化率ca 和最大磁化率cm。
Ms
Ms可以理解为 该温度下的自
发磁化强度M0
顺磁性物质磁化曲线 抗磁性物质磁化曲线 18
▼磁滞回线
Br,Mr表示剩磁
M=0时的矫顽力, 称为内禀矫顽力
Fd H d dJ 0 H d dM
0 0
J
M
对于均匀材料制成的磁体,容易得出;
Fd 0
M
0
1 NMdM 0 NM 2 2
N 是磁化方向的退磁因子。对于非球形样品,沿不同方向磁 化时退磁场能大小不同,这种由形状造成的退磁场能随磁化 方向的变化,通常也称形状各向异性能。退磁能的存在是自
▼物质的磁性分类 按磁化率的大小,可将物质磁性分为五个种类: ★抗磁性 ★顺磁性 ★反铁磁性 ★铁磁性 ★亚铁磁性 普遍性
c
d
0
且绝对值也很小
C 0 T TP
遵守居里-外斯定律:c P 存在奈尔温度 TN
c
f
0
绝对值很大,存在
m
TC
c
0
绝对值比铁磁体稍低, 但磁结构却不同
28
1. 抗磁性(Diamagnetism)
23
退磁场对样品磁性能的影响是明显的:
有退磁场是曲线 倾斜
所有材料性能表给出的磁导率等数值都是针对有效磁 场的数值,材料性能的实际测量中必须尽量克服退磁场的 影响。
24
25
26
1.3 磁性和磁性材料分类
一. 物质的磁性分类
为了方便研究物质磁性的起因,我们可以按其在磁场 中的表现把物质进行分类, 例如依据磁化率的正负、大小 及其与温度的关系来进行分类,分类是否科学取决于是否 反映了内在磁性机理上的不同。随着研究的深入,分类也 在不断完善和细化,到上个世纪 70 年代为止,在晶状固 体里,共发现了五种主要类型的磁结构物质,它们的形成 机理和宏观特征各不相同,对它们的成功解释形成了今天 的磁性物理学核心内容。 上世纪 70 年代以后,随着非晶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兴起, 又发现了一些新的磁性类型,对它们的研究尚在深化之中, 课程只做初步介绍。 27
1
0
(
B ) max H
22
矫顽力Hc是表征材料在磁化后保持磁化状态的能力。 H从正的最大到负的最大,再回到正的最大时, B—H或M—H形成一封闭的曲线——磁滞回线。(磁
材的重要特性之一)
磁滞回线的第二象限为退磁曲线(依据此考察硬 磁材料性能),(BH)为磁能积,表征永磁材料中能量大 小。 (BH)max 是永磁的重要特性参数之一。
+m
i
jm=ml
m为磁极强度
与磁偶极子等效的平面回路的电流和回路 面积的乘积定义为磁矩,用µ m表示:
-m
l
µ m
i
µ S m=i·
S
磁偶极矩和磁矩具有相同的物理意义,存在关系:
jm=µ 0µ m
-7H· -1 µ =4π × 10 m , o ,真空磁导率
4
▼磁化强度M
定义单位体积磁体内磁偶极子具有的磁偶极矩矢量和称为 磁极化强度,用Jm 表示;
无限长载流螺线管的磁场强度 H=n I
各种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8
▼磁化率和磁导率
磁化强度M和磁场强度H存在如下关系: M=c H 或 c=M/H c称为磁体的磁化率,表征磁体磁性强弱的参量。 由此 B=0(H+c H)0(1+c)H 定义=(1+c)为相对磁导率,即=B/ 0 H。 磁导 率是表征磁体的磁性、导磁性及磁化难易程度的磁学 量。
第一章 磁学基础知识
磁矩 磁化强度M
★ 静磁现象
磁场强度H和磁感应强度B
磁化率和磁导率 退磁场
静磁能
★ 材料的磁化
磁化曲线
磁滞回线 物质的磁性分类
★ 磁性与磁性材料的分类
磁性材料分类
1
1.1 静磁现象
▼磁场 电荷周围存在电场,可以用电力线来表示
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q1q2 F k 2 r
那么磁场呢?是否有和电场相似的性质呢?
广义地说,超导体也是一种抗磁性物质,c=-1 ,它的机理 完全不同,不在我们讨论之内。
31
一些抗磁性金属在20℃时的分子磁化率(CGS单位):
(106 )
(106 )
见冯索夫斯基《现代磁学》(1953) p74
32
2. 顺磁性(Paramagnetism)
这是19世纪后半叶就已经发现并研究的另一类弱磁性。 它的最基本特征是磁化率为正值且数值很小,0<c<<1。
这是19世纪后半叶就已经发现并研究的一类弱磁性。它的 最基本特征是磁化率为负值且绝对值很小,c<0, c <<1 显示抗磁质在外磁场中产生的磁化强度与磁场反向,在不均匀 的磁场中被推向磁场减小的方向,所以又称逆磁性。典型抗磁 性物质的磁化率是常数,不随温度、磁场而变化。有少数的反 常。 深入研究发现,典型抗磁性是轨道电子在外磁场中受到电 磁作用而产生的,因而所有物质都具有的一定的抗磁性,但只 是在构成原子(离子)或分子的磁距为零,不存在其它磁性的 物质中, 才会在外磁场中显示出这种抗磁性。在外场中显示抗 磁性的物质称作抗磁性物质。除了轨道电子的抗磁性外,传导 电子也具有一定的抗磁性,并造成反常。
包含有奇数个电子的原子或分子: HCl,NO,有机化合物中的自由基 少数含有偶数个电子的化合物: O2,有机物中的双自由基等
35
3. 反铁磁性(Antiferromagnetism)
反铁磁性是1936年首先由法国科学家Neel从理论上预言、 1938年发现,1949年被中子实验证实的,它的基本特征是存在 一个磁性转变温度,在此点磁化率温度关系出现峰值。
9
在不同的磁化条件下,磁导率被分为以下四种:
(1)起始磁导率 :
1
0
i
B H 0 H lim
(2)最大磁导率:
B
max
max
B H
1
0
max
(3)增量磁导率:
B H
0
1 B H
0
i
H
(4)可逆磁导率:
rev
lim
H 0
10
▼退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