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隋唐佛学1ppt课件.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土六祖”:达摩、慧可、僧璨、道信、
弘忍、慧能,六代相传。
慧能: 南宗
禅宗内部发生分化
:
神秀: 北宗
禅宗 乃至 中国 佛教 的主 流。
慧能其人及禅宗
惠能(638年- 713年),俗姓 卢氏,河北燕山 人(现今的涿 州),生于岭南 新州(今广东新 兴县)。佛教禅 宗祖师,得黄梅 五祖弘忍传授衣 钵,继承东山法 门,为禅宗第六 祖,世称禅宗六 祖。
前者不生不灭——是真实的本体——“本有今
无” ;
“以不生不灭故,得称为常。” “佛性体常故,非是生灭法”;
后者是不断生灭变幻的——是虚假的现百度文库——
“本无今有” 。
3、心为万法之根本
禅宗认为:“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 性。思惟一切恶事,即行于恶行;思量
一切善事,便修于善行。……思量恶法 化为地狱,思量善法化为天堂,毒害化 为畜生,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 愚痴化为下方。”
神秀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慧能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禅宗所关心的主要有三个问题:
一是关于觉悟解脱的可能性或成佛的根据问
题;
二是关于修行实践的方法问题;
三是觉悟解脱的境界问题。
(一)自性是佛——禅宗关于成佛根据的 观点 1、人人皆有佛性
所谓“佛性”,就是指佛教所说的智慧觉悟
质的变化、根本的变化。
所 谓 涅 槃 寂 静 , 就 是
静 , 是 指 涅 槃 的 状 态 。
达 到 的 最 高 境 界 。 寂
是 佛 教 全 部 修 习 所 要
回 后 获 得 的 精 神 境 界 ,
涅 槃 , 指 断 灭 生 死 轮
涅 槃 寂 静
二、禅宗 —中国佛教的代表
慧能大师
敦煌《坛经》
二、禅宗——中国佛教的代表
“乘”,一般解释为“乘 载”、“运度”之意,梵文 原意有“道路”或“事业” 的意思。大乘佛教以普度众 生到彼岸世界为标榜,贬低 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只着眼 于追求个人的解脱,是小乘 佛教。
大 乘 佛 教
中观学派 (空宗 )
主张一切皆 空
瑜伽学派 (有宗 )
肯定佛教的 最高精神本 体是唯一真 实的存在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修行实践的活动必须自立自主,既不应 当依赖外力,也不必遵循外在的规范, 而应当自作主宰。
2、无法之法
当时佛教中普遍采用的修行实践方法
:禅定
修习 。
慧能
:“顿悟” 。
所谓顿悟,是指无须烦琐仪 式和长期修习,一旦把握佛 教真谛,即可突然觉悟。禅 宗明确反对坐禅念佛,念经 拜佛,也不要求累世修行, 而是强调“直指本心”、 “顿悟成佛”。
南传佛教主要是 小乘上部座佛教。
19世纪末,佛教开始传入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
(二)中国佛教哲学发展历程 传入 早期发展 鼎盛 衰落
传入:两汉
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即公元前后)
传入中国内地 。 当时中国人知道西方有佛,一般是通 过西方僧人翻译介绍的。
早期发展:魏晋南北朝
佛教经过汉代的初传时期,进入魏晋南 北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首先,译经数量增大,质量提高; 其次创立了中国的传戒制度,从此以后 有了华籍僧民;
第四节
一、佛教常识
隋唐佛学
二、禅宗——中国佛教的代表
一、佛教常识
(一)佛教的兴起与外传
(二)中国佛教哲学发展历程
隋唐时期是我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在社会生
活中,佛教势力强大,影响广泛。在思想上, 佛学成就代表着这一时期的哲学发展水平。 相对来讲,道教次之,儒学最弱。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与基
2、缘起论
缘起论是全部佛学的理论基石。 所谓“缘起”,即“依缘而起”,是指借着各
种条件而产生现象的原理。因缘是指构成事物 的因素和条件。
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
没有独立实在的自体。
生命的流转就不会停下来,轮回就生生世世不
断。
人为万物之一,也是因缘和合的表现。
整个人生可以分为十二个彼此互为条
密教
公元7世纪至12世纪是密教 时期。由于大乘佛教倾向于理论 论证,难以为一般群众所理解和 接受,佛教为了争取更大影响, 便采用了印度教的方法,使佛教 和印度教以及当时流行的迷信思 想结合起来,形成为密教。
佛教在印度衰落。
约在13世纪,随着伊斯兰教传入,佛教在印
度衰落.
2、外传
公元前3世纪前后,即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
(一)自性是佛——禅宗关于成佛根据的观
点
(二)心法与无法——禅宗关于修行方法的
观点
(三)顿悟与无心无得——禅宗关于解脱境
界的观点
“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
意译为“静虑”,它是印度各 教派普遍采用的修习方式,但
印度佛教只有禅而没有禅宗。
禅宗
特指奉菩提达摩为始祖的 中国佛教宗派,因其主张用 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 得名。禅宗是印度佛教中国 化的显著标志,是典型的中 国佛教,故又称“中国禅” 。
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时期是指公元前4 世纪中叶以后,至公元1世纪时 期的佛教。
当时佛教系凭口头传说, 难免记忆有误,以讹传讹,这 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对于原 来的戒律和教义在理解上的歧 义,并逐渐分化为上座部和大 众部两大派系。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是指公元 1 世纪 左右,至公元7世纪时期的佛 教。大乘佛教思潮形成于1世 纪左右,至此印度佛教开始 出现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 历史性分裂。
设立、灵活多样,这就叫做“法无定
法”或“无法之法”。
(三)顿悟与无心无得——禅宗关于解脱 境界的观点 禅宗认为,成佛解脱是人的内心在瞬 间实现的根本质变,是没有意志努力 和人为控制的心理状态,是内心对包
括佛法在内的一切执著的舍弃。
1、顿悟
慧能说:“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 “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 神会认为悟就是“一念相应,便成正觉” , “并不由阶渐,自然是顿悟义。” 慧能说:“一念善,智慧即生。一灯能除 顿悟成佛的境界就意味着人心发生了 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
再次,除了佛经的翻译之外已有佛经的
注疏,这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开始;
再其次,这一时期,不仅各地都有佛教寺院
的修建,而且还出现了寺院经济,僧尼人数 有很大发展。据唐法琳《辨正论》卷三的记
载;西晋两京,合寺180所,僧尼3700余人;
东晋,合寺1768所,僧尼24000人。这标志着
佛教的迅速发展。
禅的本义是沉思,禅的状态 是沉思的状态,是潜意识十分活 跃的时候,是最能产生联想、想 象和灵感的时刻。 在不可思议处思议,在过于 玄奥处领悟,在幽微暧昧处开朗 --这就是灵感,这就是顿悟。
慧能认为,任何具体的修行方法都不
具有普遍意义,而只能根据具体的修
行实践情境才能成立。因此,修行实
践的方法没有一定之规,而只能随机
贪
嗔 痴
灭谛
灭谛的“灭”,是指人生苦难 的灭寂、解脱。灭谛是指断灭世 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是 佛教一切修行所达到的最高目的。
道谛
道谛的“道”,指道路、途径、 方法。道谛是指灭除痛苦、证得 涅槃的途径和方法
“八正道”
正见 正思维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念 正定 正精神
洛 阳 龙 门 石 窟
“万法在自性”的命题
其一般含义是说明一切事物取决于人心;
其具体含义是说明佛教的经典教义取决于人;
它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宗教实践的主体性原则
提供本体论的依据。
(二)心法与无法——禅宗关于修行方法 的观点 1、自悟自修——禅宗对于修行实 践的基本要求
“见自性自净,自修自作自性法 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 道” ;“自悟自修,即名归依 也”;“为生各各自度”
诸 法 无 我
“人无我”:人与万物一样,也是由五蕴
(色、受、想、行、识)和合而生的,会随 五蕴的离散而消失,不能自己主宰自己。
“法无我”:对事物来说,时刻在变,也就 没有一定的自性、自体。
人空、法空,一切皆空。
进 入 涅 槃 境 界 。
累 , 超 脱 生 死 轮 回 ,
要 远 离 烦 恼 , 断 绝 患
衰落期:宋元明清
隋唐时期形成我国的三教鼎立之势,
到宋明以后走向三教会同,形成以 儒家为中心的儒教,佛、道两教形 式上走向衰微,但其宗教精神渗透 到儒教内部,成为封建社会思想支 柱的一部分。
西 安 大 雁 塔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圣谛说 缘起论 三法印说
1、四圣谛说
苦谛 集谛 灭谛 道谛
所以有愚有智。”
“本性是佛性,离性无别佛。”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 (
人天生具有的佛性就是人们觉悟解脱的
内在根据。
2、佛性本来清净,烦恼掩盖佛性
慧能《坛经》:“如是一切 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 日月常明,只为云盖覆。”
佛性与烦恼的关系
相即不离,同时集于人心;
性质完全相反 :
佛 教 认 为 , 世 间 一 切 事
诸 行 无 常
暂 时 的 。
物 都 是 因 缘 合 和 、 相 对 和
决 定 的 永 恒 事 物 , 一 切 事
立 的 、 自 我 存 在 的 、 自 我
和 实 体 。 世 上 没 有 单 一 独
我 , 是 主 宰 、 自 性 、 实 质
法 , 指 世 间 存 在 的 事 物 。
教,著名的有:天台宗、三论宗、
(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 密宗、净土宗和禅宗等。其中最有 代表性、影响最大的要算禅宗。
1、法相宗 法相宗又叫唯识宗。其创始人是唐代著名僧
人玄奘(600—664年)。
2、华严宗 华严宗因经《华严经》为基本典据而得名,
又称贤首宗、法界宗。该宗实际创始人为法 蔵(公元643—712年),世称“贤首大师”。
说“佛”
佛( Buddha )的本义是悟、觉、
知,本为古代印度的普遍观念, 后 来 成 为 释 迦 牟 尼 ( Sakyamuni )的尊称,佛教即以他的 尊号命名,亦即修行成佛的宗 教。
印度佛教的发展历程
原始佛教 部派佛教 大乘佛教 密教
佛教在印度衰落。
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是指公元前 6 世纪至前4世纪中叶,释迦 牟尼及其弟子传教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理论重心是四 圣谛说。
件或因果联系的环节,即“十二缘 起”,它们构成三世二重因果业报轮 回。
2、三法印说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为 “ 行 ” 。
迁 流 转 变 , 故 它 们 都 称
和 形 式 概 念 , 无 一 不 是
种 物 质 现 象 、 心 理 活 动
世 间 一 切 现 象 , 包 括 各
物 都 是 因 缘 和 合 而 生 ,
王在位时,佛教开始向印度以外的国家和 地区传播。
南传和北传两条路线
。
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
南传: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
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印尼、马来西亚
等国。
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
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佛教传播路线图
北传佛 教以大 乘佛教 为主。
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最 早出现的宗教。
一、佛教常识
(一)佛教的兴起与外传 1、兴起
佛教相传在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由古
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太 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
佛教的创立者——乔达 摩· 悉达多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至 前5世纪的古印度 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 多(约公元前566—前486 年)属于释迦 族,人们又 称他为释迦牟尼。
苦谛
佛教对现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基本价 值判断。它认为,一切众生的存在意 义就是一个“苦”字,生命所包含的 是无尽的烦恼、不安、困惑、痛苦。 人生皆苦的命题奠定了佛教超脱世俗 的基本立场。
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 求不得苦
五盛荫苦
集谛
“集”的本意是“招聚”或“集
合”,集谛是指造成世间人生苦 痛的根本原因。
鼎盛期:隋唐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盛世,佛教在隋唐也进入鼎
盛时期。
隋唐两代皇帝除唐武宗(公元841—846年在位) 反佛外,其余都是崇佛的,致使隋唐佛教达到了 鼎盛期,也是它的成熟期。在隋代,佛教完成了 它的“中国化”进程,各派思想均达到了成熟的
程度,佛教的各种宗派应运而生。
云岗石窟
隋唐时期的佛教是一种宗派佛
的本性,慧能也把它叫做“本觉性”或“智慧 性 ”。
“本性即佛”是禅宗关于成佛根据的观点。
禅宗认为,人人都是 可以成佛的,成佛并非另 有佛身,自性就是佛。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愚人智人, 佛性本亦无差别,只缘迷悟,迷即为愚,悟即成
智。”
“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