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 王福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
青州市逄山初中王福玲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阅读过程中,包含有六种心理操作:发现——对文章信息的搜寻;识别——对文章信息的筛选;认同——对文章信息的转换;组建——对文章信息的改组;扩展——对文章信息的使用;记忆——对文章信息的储存。
读者的这些内化动作,构成了阅读中大脑黑箱的奥秘。
读书贵思,这为历代教育家所首肯。
的确,阅读有着复杂的心智背景。
这一研究成果充分说明,阅读不是机械地念诵原文,而是要用自己的内部语言去理解和改造原文。
阅读的过程必然要伴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归纳、演绎、想象、联想等抽象思维活动或形象思维活动。
可以说,阅读离不开思维,思维是阅读的灵犀,有了它,阅读时,才会一点就通。
如果说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那么,重就重在抓思维训练上,通过思维训练来养成学生乐思的习惯与善思的品质。
阅读是颇费心思的。
通常说,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就道出了运用思维的苦涩与艰辛。
正由于如此,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因畏难怕苦而懒于思索,这就要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思维训练来激发思维兴趣、培养思维习惯。
可以说,在各种学习习惯中,思维习惯是核心的环节。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思维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将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培养思维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对思维发生兴趣,要以思为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有兴趣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
达尔文曾经在他的自传里说,他在学校时期的性格,对他后来研究学问发生影响的,就是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当学生对思维发生了兴趣,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就会自觉地变“要我思”为“我要思”了。
阅读中,运用思维训练来激发思维兴趣,培养思维习惯,重在质疑问难。
法国科学家居里说过:对于某种新奇的现象,给它一种解释之后,许多人便接受了,但有思想的人却不满足,他们说一定还有研究的地方。
这里所说的“还有研究的地方”也就是疑点。
疑不是无端而发,它是在经过思考却不能理解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它是智慧的火花,进益的起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并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
从阅读过程看,“读——疑——思”是符合认知规律的。
宋代朱熹说过:“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
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这一论述说明,疑由读生,思由疑起,疑赖思解。
明白了这个道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抓思维训练,
就要在质疑上做文章,通过质疑来激思,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
对此,朱熹也有见解。
他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人之病,只知他人之说可疑,而不知己说之可疑。
试以诘难他人者以自诘难,庶几自见得失。
”这里,朱熹以病疑喻读书之疑,说明读书要有长进须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无疑者须教有疑”,第二阶段是“有疑者,却要无疑”。
朱熹的见解还可从心理学研究上找到依据,那就是:学习漫不经心,是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的表现;而敢于质疑问难,大脑皮层则处于亢奋状态,这是深入钻研、积极思维的表现。
“无疑者须教有疑”,是因为有疑才会有思;而有思才会使有疑者变无疑。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的思维训练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由教师向学生质疑,再引导学生通过思维解疑。
当学生懒于思索、不善思索、发现不了疑点时,教师若不向学生提出疑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怀疑和探索的兴趣,而要求学生去思考,那是徒劳无益的。
老师向学生质疑的主要方式有下面4种。
第一,以疑激疑。
一篇文章,疑隐含于难点处、关键处、易错处、困惑处。
教师把各处之疑抓出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出学生新的疑问来,这就是以疑激疑。
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发现力,为学生自己质疑问难指点了门径。
经常这样,学生就会逐渐领悟到怎样通过思维抓住要害,发现疑难,解决问题。
第二,于无疑处求疑。
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有这种情况:丰富的思想、深沉的感情却被十分浅显易懂的文字所包容。
这些看似无疑却有疑的地方,往往不惹学生瞩目,他们对这些地方不屑一顾,有一种一览无余的满足感。
针对这些地方,教师就要通过质疑来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出其不意地引起他们的思考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往深处开掘。
就是于无疑处求疑,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看似平淡无奇、无啥钻研头的语句中领会出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体会到读书要仔细认真,多思精思。
第三,挑起矛盾,借以质疑。
所谓挑起矛盾,是指引导学生带着挑剔的眼光去审视课文,故意去拈过拿错,抓住那些貌似自相矛盾的地方以引起思索,从而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如教《死海不死》一文,教师可设一问:既称之为“死海”,为什么又说它“不死”,岂非自相矛盾?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钻研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
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议论,在议论中争辩,在争辩中求得共识。
原来,这里是用同一个“死”字表达了两个不同的概念。
“死海”的“死”是指海中没有生命存在,“不死”是指“死海”海水咸度高,水的比重大于人
体的比重,人在水里不必担心会被淹死。
此外,人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发展旅游业,利用海水里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资源发展工业,使死海“出现了不少生气”,这就是死海不死的含义。
学生在深究这看似矛盾的问题时,不仅释了题,更重要的是弄清了死海的特点和功能,实现了教学目标。
第四,抓住分歧点质疑。
学生对同一问题理解不尽一致,由理解不同而引起争论,这种争论实际上反映了各自在感知矛盾过程中,知识和思维的差异。
通过争论,辨清是非,学生会对问题发生兴趣。
因此,教师抓住容易引起学生意见分歧的地方质疑,定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如有的教师在教《愚公移山》时,提出了“愚公笨不笨”的问题。
学生明显地分为“笨派”与“不笨派”,大家各执一端,热烈争论。
这位老师要求争论双方从文章里找根据,以理服人。
结果,学生通过“愚公痛感瘀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深明不移之弊”三方面论证了愚公不愚。
可见,抓住学生不同理解的争论,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以上是教师向学生质疑问难。
一个个提向学生的问题,反映出教师钻研课文和了解学生的程度,体现出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也表现出教师自身的智力素养。
如果提的问题不分主次,琐碎拉杂,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思维习惯,他们的思路就容易敏琐而杂乱,分析就会抓不住主要矛盾。
(二)由学生向教师质疑,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疑。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使他们明白,思维是从问题开始,创造能力也是从起疑开始。
疑点是深入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究,有究才能打破思维平静,从而使学习深入,使智力得到开发。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当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后,就会提高质疑的自觉性。
其次,要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条件。
在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有质疑的机会。
比如利用早自习教师在教室巡回,让学生向教师质疑。
也可要求学生将疑点写到纸条上交给教师,教师将疑点梳成辫子,就如何解疑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并作答题示范,其余问题暂不作答,留给学生思考。
对于质疑有质量的学生,教师应予以表扬,以提高质疑的积极性。
有些学生也许只能提出一些不懂的词语或句子,甚至是书上现成的思考题,教师不要流露瞧不起的神色,应通过启发,让他们逐步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对于学生中提出的怪问、傻问,教师应正面引导,以理服人,切忌挖苦讽刺。
总之,只要我们能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即便是差生,也能在不断提出“为什么”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好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应急于过早地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己思索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找答案,然后再由教师作结论。
这方面,孔子的作法值得借鉴。
孔子对子张关于什么是士人的“达”的提问,不是立即讲自己的看法,而是先问子张的看法。
当听了学生的意见后,才指出子张看法上的错误,并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才作出正确的结论。
经过这个过程,学生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牢固,它比只简单的直接回答问题要好得多。
组织学生讨论答案时,鼓励他们既敢想敢说,又说得有理有据。
对于缺乏勇气的,在摆出问题后,留点时间让他们准备。
可以拟个提纲,或打个腹稿。
讨论时尽可能让他们发言,对于阐述时根据不足的,可以采用追问的方法,或者反问,或者提示,追出根据来。
在讨论中教师要恰当地归纳质疑问题,又要使答疑的讨论能把阅读、思考和表达融为一体,从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以上是质疑问难的思维训练方式,恰当地运用这些方式,学生就会以思为乐,变“要我思”为“我要思”,持之以恒,良好的思维习惯也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