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分析
作者:崔红宇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1年第18期
[摘要]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出发,通过构造一VAR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得到的结论是,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以谨慎性需求为主,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并不过剩,当前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超额准备金 VAR
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股票市场价格高涨、房地产市场价格与消费品价格指数加速上扬的态势。国内的经济学者普遍认为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现象。2007年,流动性过剩现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的流动性状况,流动性过剩成因进行了有益的探讨。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各国央行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向经济注入巨额流动性,全球经济避免了严重衰退,并于 2009 年开始缓慢复苏。在此期间,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暂时淡出舆论视野,让位于应对危机的短期政策调整。进入 2010 年,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各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问题因不明朗的经济前景而变得扑朔迷离,一方面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另一方面通胀风险有可能再次反弹。2010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又回到了危机前中国处理流动性过剩的道路上,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否依然存在?本文将对近期我国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进行检验,以确定我国是否存在着流动性过剩,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否有效。
一、流动性与流动性过剩概念的界定
要理解流动性过剩,首先要理解流动性的概念。早在20世纪40年代,凯恩斯就在其著作《货币论》中对流动性进行了描述:“国债及短期贷款比投资更具有流动性,因其更有把握在短期内变现而不发生损失;投资则比预付款的流动性更好”。因此,通常人们所说的流动性是用资产变现或资产相互转换的时间长短和交易费用来衡量的。资产互换的时间短、交易费用低,其流动性就高;资产互换的时间长、交易费用高,其流动性就低。法定货币或现金是流动性最高的资产,而股票、债券、外汇等资产的流动性次之。由于任何资产都具有流动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货币作为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其供给量的增加无疑会增加整个经济体系的流动性,于是在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中一般以货币供给量作为流动性量度的基本指标(Hubbard,2005)。
基于流动性的定义,流动性过剩简单的理解就是货币供给量过多,大于了生产和实际的需要。然而,从不同角度出发,产生了诸多不同的流动性过剩度量指标。其中主要的有:欧洲中央银行(ECB,2004)将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均衡水平的偏离,即是利用实际货币的
缺口来度量流动性过剩。Polleitand Gerdesmeier(2005)分析了用价格缺口、实际货币缺口、名义货币缺口等指标来度量流动性过剩的程度,指出这些指标在理论上很严密,但操作上很困难。Ramus、Stracca(2006)、Morgan Stanley(2005)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货币需求中清除货币名义支出后得到的不能被解释的部分,即所谓的“超额货币”。并把广义货币供给量M2与名义GDP的比值作为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指标。由于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不断的货币化和金融结构变化过程中(李斌,2004), 应用该指标度量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很难确定一个合理的M2与名义GDP 的比值。Saxegaard(2006)定义流动性过剩为:商业银行拥有的超过法定需求的存放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与库存现金的和。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超额准备金越多,金融体系中的过剩流动性资产就越多。如果进一步把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细分为谨慎性需求与非自愿持有两部分。则非自愿持有的准备金数量越大,意味着商业银行拥有巨大的放贷能力。一旦需求增加,信贷创造的过程就是货币创造的过程,必然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大幅增加。综上所述,各种定义虽然不同,但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度量超出需求的货币供给量。本文主要沿用Saxegaard(2006)的观点,从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入手,分析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因为超额准备金是释放流动性的源头。且近一阶段,中国央行收紧流动性也是着眼于减少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
二、VAR模型的构建
现阶段,央行货币政策的管理工具主要有三个:发行央行票据、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和货币掉期。自2002年9月24日,央行将公开市场操作中未到期的正回购转换为中央银行票据之后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央行票据的发行规模迅速增长,品种不断增多,期限不断延长。由于票据具有交易便利、期限较短,本身就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一部分,且票据数量的增长,利息的支付已经成为央行的负担,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担当起中央银行管理银行体系流动性的重任。下图为自2008年1月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从2008年1月的15%经过2009年一段宽松的货币政策时期,到2011年4月已大幅攀升到了20.5%。
下面,从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出发,构造一VAR模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以及当前的货币政策是否有效。随着中国双顺差局面的持续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大量外币涌入中国,形成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增加引起外汇占款的增加,外汇占款的增加势必导致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的增加。理论上超额储备的增加,在宏观经济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定会导致本国信贷量的扩张,从而本国的贷款额度会有所增加。而如果实体经济中需求的货币量小于货币的供给量,也就是此时的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则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基于以上考虑选取变量为外汇储备(wh)、超额准备金(zhb)、本国贷款(dk),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采用2008年1月~2011年3月的月度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与国家统计局网站。应用Eviews5.0进行分析,经检验,四序列均为一阶差分平稳序列(前加d_表示差分)。分析如下表:
从图2可以清晰看到:外汇储备的增加引起了超额准备金的增加,这在超额准备金对外汇储备的脉冲响应的初期可以看出,这是可以理解的,中国的双顺差局面与人民币汇率升值地预期必然导致大量的外币流入,而我国实行的是强制结售汇制度,必然导致商业银行外汇占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