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皮影戏的保护与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皮影戏的保护与创新

摘要:唐山皮影戏是冀东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曲艺,步入现代,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它产生了一些内在隐忧,可以概括为“内冷外热”。为了更好地发展皮影戏,并解决“内冷外热”这个即成的问题,作者对唐山进行了实地的考察调研,深刻总结,从政府、剧团、传承人、技术等多种角度为唐山皮影的保护提出了合理建议,同时,在保护的基础上,强调了戏剧内部的创新,不断延续其生命力。

关键词:唐山皮影戏保护创新内冷外热

一、唐山皮影的保护

伴随老辈传承人、表演人的逝去,薪火难续,皮影工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情况,这严重威胁了其传承和发展。因而,对唐山皮影的传承与保护是十分关键的,而这种传承、保护只有与“内冷外热”的现状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具体而言,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1.基于政府的皮影保护

政府应将皮影的知名度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唐山皮影空有“外热”,却没有将其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成果,内部反而不断衰竭。所以,政府的保护不是仅仅以“不让皮影消亡”为目的,而应以“大力建设皮影”为目的。政府应把文化、经济政策向皮影倾斜,加强皮影建设,刻意渲染皮影气氛,让唐山皮影名副其实。

首先,唐山市政府应为皮影演出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皮影演出

对环境是有较高要求的,市内的剧场并不适合皮影演出,所以市内的皮影演出越来越少,政府应为皮影演出搭设专门的舞台,配备相应的灯光设备,为皮影的发展提供最基础的条件。

其次,政府应提高皮影从业人员的待遇,加大对皮影教育的投入,重视对皮影传承人的保护。“人在艺在,人亡艺亡”。据我们实地考察得知,国有剧团中皮影从业人员薪资水平较低,皮影培训体系极不完整,皮影传承人散落各地,技艺根本没有用武之地,这些直接导致了唐山皮影的“内冷”,而解决问题应当以政府为主导。

最后,政府应施行产业化政策,将其与旅游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外热”,将皮影办成一个成熟的产业,让居民、游客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皮影的熏陶,这样才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2.基于剧团的皮影保护

首先,唐山影响力最大的国有剧团——“唐山皮影剧团”应开展更多演出,同时制定完善的皮影战略,剧团内部应该分出不同的档次,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应有不同对策,如对国外的演出有特定的策略,对社区演出有特定的策略,等等,这样才有利于生存发展。其次,皮影的保护更多需要民间剧团、爱好者的支持。应联系众多的皮影票友,成立更多的民间剧团,他们可以在博物馆、广场、社区等地演出,这样可以更好地普及皮影。当然,民间演出是需要相应设施的,这就需要政府的扶持。

3.基于传承人的皮影保护

对唐山皮影制作、演艺传承人应该建立翔实的档案,档案中应包

含传承人的详细情况。我们实地调研发现唐山的传承人偏于“清高”,往往散落各地,各自行动,与实际联系不紧密。所以可以由官方部门出资,邀请年老的传承人,向年少的从艺者进行专业指导。如果有生活困难的传承人,国家就应给予补贴,鼓励、资助传承人更广泛地收徒传艺。

4.基于技术的皮影保护

既然“内冷”很大程度上是传统消亡的问题,那么运用高新技术解决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数字信息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结合是一个实用且具有创新性的思路,就目前现有的技术资源可以支持皮影的数字化保护。”[1]数字化是指将现实生活的文字、图像、语音及可视世界的各种信息通过编码转移到计算机上,需要时从计算机上解码提取的过程,由于其具有真实度高、易储存、易流传等优点,十分适于传统艺术的保存与传承。

首先,应对唐山皮影的相关资料做完整的数字化的记录、保存。首先,应对唐山皮影戏的历史变迁社会、艺术价值等信息进行翔实的整理,形成详整的数字化文本资料保存;其次,利用录音等技术记录保存唐山皮影特殊的唱腔、口音;最后,利用高端的数字摄影等技术对于其雕刻制作工艺、舞台布景、影人形象等做真实记录,全方位实现制作和表演信息的高精度采集与保存。

其次,应建立数字化的素材库。就是将组成皮影的各个元素,如造型样式、纹理、色彩等分类归整成数据库,这样在使用时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提取,创作时也可以通过计算器快速组合,一目了然,

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也对皮影艺术的创新提供了便利。

最后,应建立数字皮影艺术展览馆。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人们真实接触皮影的机会少之又少。数字化的影音资料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建立虚拟的数字皮影艺术展览馆可以方便人们跨时间、空间地观赏到最全面的唐山皮影艺术,在保存的同时也推进了唐山皮影的发展。

二、唐山皮影的创新与发展

虽然面临着不少问题,但唐山皮影并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不断创新发展的。为了适应时代的前进,唐山皮影内部一直在进行革新,同时也催生了“俏夕阳”、唐剧等新生艺术。此外,皮影相关副业也在蓬勃发展。

1.唐山皮影内部的创新

第一,持续了几百年的只有男子才能登台的演艺传统被打破。第一代唐山皮影女演员中的佼佼者,就是被誉为“皮影界梅兰芳”的高荣杰。原来的皮影都是男唱女声的,因而才有了“掐嗓”等技法。而女演员则不需要掐嗓就能把唐山皮影唱得韵味尽致,抑扬顿挫,清丽婉转,字眼清晰。高荣杰之后,唐山皮影中的女演员逐渐增多,她们甚至不仅专攻演唱方面,还在操纵领域有所建树。

第二,唐山皮影影窗、灯光、材料等在不断变化。皮影一度被称作“电影鼻祖”,但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普通银幕逐渐变成了宽银幕,这反倒给予了唐山皮影极大的启迪。为了尽量适应在剧场演出(虽然剧场的确不适合皮影演出,会极大影响效果),适应

观众众多的情况,唐山皮影不得不扩大之前6尺的影窗到了6公尺,增大7寸的影人到1.2尺和2.5尺等;紧接着,唐山皮影还改进了灯光,由原来的“七捻灯”变成了多排的管灯;随着现代戏的繁盛和人们对“写意”的不适应,唐山影人的造型更贴近真实,且制作的方式由原来的驴皮雕刻变为用塑料板喷绘。

其三,在操纵技艺上产生了新的特技,诸如“眼珠会转动、嘴会张合、抽烟、点火、机枪扫射、投弹轰炸……”。[2]这些技艺在继承传统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带给观众新鲜感,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剧目上要有所创新,如熊猫咪咪、鹤与龟等动物剧目,都是针对青少年的创新。

其四,皮影乐队文场由四胡发展成小民乐队,武场由“双跨”改成了四人分奏,这就大大丰富了皮影的音乐形式。

虽然这些创新的优劣还有待讨论,但不能否认这些都是唐山皮影艺术为自身发展和生存所做的努力尝试,其中是有积极意义的。2.与歌舞的结合——以“俏夕阳”舞蹈队为例

新时期皮影还尝试与歌舞结合,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其中“俏夕阳”舞蹈队就是最突出的代表。

“俏夕阳”舞蹈队由多位志趣相投的退休老人发起并成立,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曾于2006年登陆春晚。她们本着继承与创新的艺术原则,辩证地吸取了皮影艺术中一切值得借鉴的东西,以资创作。她们注意将传统的皮影艺术与新时期的时代氛围紧密联系,并将程式化的影人姿态与现实生活相互融合,对皮影艺术进行了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