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项目设计基本要求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中项目设计的基本要求探析
【摘要】项目教学通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课程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倡导的综合职业素质质量观,张扬个性的教育观、主动探索的学习观、提高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观等,为我们改革实训方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项目教学的推广将对我国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提供科学配套、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和操作模式。因此,深入研究项目教学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模式,借鉴其精髓,有助于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方式的改革。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试图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方面,探讨这一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基本要求,因而从项目教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其模式与特点、课堂教学中项目设计的基本原则、认知心理学对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不妥之处,还在海涵,贵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项目教学;设计;基本要求;认知;心理学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离不开心理学理论的支持,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揭示人们的认识活动及其过程,项目教学法之所以在中(高)职教育中被教师接受和推崇,正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人的认识活动过程这一最基本的问题。
一、项目教学法产生背景
谈论“项目教学法”,首先提及的是两位创始人——利莲·凯兹博士和西尔维娅·查德博士。凯兹毕业于美国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是国际知名的早期教育专家。查德出生在英国,主持早期教育的实
验工作。凯兹博士与查德博士根据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经验,于1989年在共同撰写的专著《启迪孩童的心智:项目教学》一书中,对项目教学的理念和原则,尤其是如何具体实施作了系统详实的说明。在随后的十几年里,项目教学以其先进的理念、丰富多彩的形式、很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在北美地区颇具影响,并很快传播到世界各地,随着它的推广和普及,一批香港和台湾的留美学生在数年前就把它引进到了我国的港台地区。在香港“项目教学”被称为“企划教育”,而在台湾则称为“方案教学”。从上述可以看出,项目教学法最早是研究儿童教育的,此后,世界各国都陆续引进,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根据1999年制定的制订的适用于职业学校《框架教学计划》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随着2004年新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在德国各州的职业学校内全面实施,目前在德国职业学校或在职业培训中心,项目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载体。在我国,项目教学法最早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姜大源教授和赵治
群研究员等专家介绍到国内,2004年,教育部组织数批职业学校的教师参加中德职教师资培训并到德国实地参观学习,使这一新的职业技术教学法的影响逐渐增大,成为很多职业学校争相试验的教学法。我校刘鹏、刘权、苏建军等几位教师参加了项目教学培训工作。因而我校的理工类教师陆续将这一教学方法引进到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项目教学法的模式与特点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以下五个教学阶段进行:
1.明确项目任务
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2.制定计划
由学生搜寻相关信息,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
3.实施计划
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4.检查评估
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5.应用
项目工作结果应该应用到企业、学校的生产教学实践中。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
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可以看出,项目教学法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书本知识教育,具有鲜明的特征:
(1)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即摆脱书本、课堂的制约,学生自由分组、合作,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实施某个项目,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师生关系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是指导者、协调者,整个教学活动学生都是处于积极参与状态,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其核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择优的教学方案。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各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最后选出最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项目任务。
(3)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项目教学法以其自身的吸引力吸引学生个人参与项目教学的活动,形成和谐的合力。
三、课堂教学中项目设计的基本原则
1.项目设计要分清“主体”与“主线”
在项目教学中,教师设计项目要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生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
动的教学模式,
2.项目设计要激发学生学习(练习)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产生了好奇心,才会启动思维,主动寻求解决它的办法,因此作为教师上课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使他们轻松愉快地步入知识的殿堂,不断地让他们“自主”地接受知识、掌握方法,不断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学生特点、知识能力接受的差异,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3.项目设计要有一定的维度
教师要因材施教,在进行教学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时,尽管已经把问题讲解得比较清楚,但是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个别学生仍会提出不同层次、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要“因时制宜”地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完成项目。
4.项目设计要有目的性与针对性
一项好的项目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要考虑学生知识基础和兴趣爱好,以便确定相应的项目。在布置项目时,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需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