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黑帝庙地区姚-段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演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1卷 增刊 

2011年5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PERIODIC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41(Sup.,):299~304

May,2011松辽盆地黒帝庙地区姚一段浅水三角洲

沉积特征及沉积演化*

亚东菊1,张金亮2,赵红娟1

(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2.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 根据岩心、测井解释、录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对姚一段的沉积微相类型、展布特征及其沉积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

研究,结果表明黒帝庙地区姚一段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本次研究建立了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其可划

分出浅水三角洲平原、浅水三角洲前缘和前浅水三角洲,根据不同的沉积特征,各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多种沉积微相。与

正常三角洲不同的是,浅水三角洲前缘河口沙坝不发育,且在该地区前浅水三角洲地带发育出露湖面的浅滩。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姚一段;黒帝庙地区;沉积模式

中图法分类号: P51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5174(2011)05Ⅱ-299-06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浅水三角洲沉积已进行了较细致研究[1-3],认为浅水三角洲以分流河道砂为骨架,前缘中河口沙坝不发育,在河口处不一定形成大面积反韵律砂,且砂体分布明显受控于分流河道的分流作用,砂体可以呈带状集中分布,也可以在局部地区集中发育。前人对松辽盆地姚家组已进行了很多研究,并发表了多篇论文[3-9],但大多是围绕松辽盆地北部和中部地区姚家组层序地层、沉积相、古湖泊演化特征和古生物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其中,楼章华[3]等对松辽盆地北部浅水三角洲进行过相关研究。黒帝庙地区位于松辽盆地南部,姚家组地层以棕红色泥岩为主,砂岩主要为泥质粉砂岩、碳质粉砂岩、粉砂岩和细砂岩。为弄清黒帝庙地区姚一段组的沉积特征,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力图准确解释姚一段的沉积体系特征,建立相应的沉积模式,从而更加深入的研究松辽盆地南部姚一段的演化过程。

1 地质背景

松辽盆地是我国大型中、新生代具断坳双重结构的陆相含油气盆地。长岭凹陷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南部,其东西两侧分别为红岗阶地及华字井阶地,是纵贯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的大型凹陷。它包含3个次级构造单元,由北向南依次为:乾安次凹陷、大情字井低隆起和黑帝庙次凹陷。黒帝庙地区位于长岭凹陷最南端,东西两侧为新星公司登记区夹持,南为西南隆起,北临大情字井油田,勘探面积2 500km2(见图1)。

松辽盆地地层发育特征明显受盆地演化各阶段的构造背景制约,其中白垩系是松辽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白垩系主要地层从下向上依次发育下统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白垩系上统的四方台组、明水组(见表1)。其中姚家组可分为姚一段和姚二、三段,姚一段为葡萄花油层,其油藏类型为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平面上分布不连续,埋深相对较浅,且与其他油层叠置[2]

图1 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黑帝庙地区位置图

Fig.1 Sketch map showing the location of

the Heidimiao Area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18B0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ZRB0213)项目资助收稿日期:2011-04-05;修订日期:2011-05-17

作者简介:亚东菊(1983-),女,硕士生。E-mail:dongju911@163.com

中 国 海 洋 大 学 学 报2 0 1 

1年表1 松辽盆地白垩系地层简表

Table 1 Stratigraphic division of the Cretaceous,Song

liao Basi

n 本文通过对黒帝庙地区姚一段沉积特征的具体研究,

探讨该地区浅水三角洲沉积演化过程。姚家组沉积早期湖盆整体抬升,

水体变浅,氧化强烈,物源供应不足,造成沉积速率低,非补偿性的沉积特征明显,与

下伏青山口组呈整合—假整合接触[

2,4-

6]。姚一段底界是古松辽湖盆经历青山口组沉积末期振荡性回返抬升之后,湖盆再次振荡性下降接受沉积的结果。青山口组沉积末期的构造运动,

造成了盆地边缘及东南隆起区抬升幅度较大,受古地形控制,致使姚家组与青山口组之间存在沉积间断,即到青三段沉积后期,部分地区开始出露水面,湖水范围缩到最小,到姚一段沉积早期湖盆下降又开始以红层大面积沉积于青三段不同层位之上。姚一段随盆地北部抬升,

湖盆萎缩,沉积中心沿大安和乾安分布。姚一段以红棕色泥岩为主,夹灰绿色粉砂质泥岩,显示了姚一段为陆上或浅水氧化环境。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内6口取心井、169口探井和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确定了黒帝庙地区姚一段的沉积相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绘制了姚一段各沉积时期的砂岩等厚图,为研究姚一段各沉积时期沉积微相和沉积演化特征提供了基础。

2 浅水三角洲

在对研究区6口取心井详细岩心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综合运用探井和开发井的钻井、录井、测井、测试及各项分析鉴定等资料,对黑帝庙

地区姚一段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相类型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根据岩性组合特征、沉积构造和砂体分布形态,可分为浅水三角洲平原、

浅水三角洲前缘和前浅水三角洲,其中,平原面积最为广阔,前缘和前浅水三角洲亚相带较窄,这是浅水三角洲区别于正常三角洲的特点之一。2.1浅水三角洲平原

系浅水三角洲的水上部分,该研究区内浅水三角洲平原可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决口扇和决口水道、水上分流间、泛滥平原、河漫滩和河漫湖泊等沉积微相。其中,泛滥平原最为发育,以红棕色泥岩为主,砂体以分流河道砂为骨架。

2.1.1分流河道 分流河道主要由粗砂岩、

细砂岩、粉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组成正韵律结构,具有冲刷叠覆现象。单个河道底部有微冲刷,其上有滞留磨圆状泥砾和少量砾石,主要发育槽状交错层理(见图2a和图2b)、楔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水流沙纹层理(见图2c)和波状层理等沉积构造,构成向上变细的沉积层序(见图3),还常见变形构造(见图2d)和生物扰动构造等。自然电位曲线幅度为高幅—中幅,组合形态为平滑箱形或钟形、齿化箱形和钟形。由分流河道砂体中心向两侧或河流末端延伸,随砂岩岩性变细以及泥质隔夹层数量增多,曲线幅度由高幅变为低幅,形态由平滑性逐渐齿化,即由平滑箱形演化为齿化箱形或钟形。

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